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元宵節作文 >

包元宵作文14篇

包元宵作文1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包元宵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包元宵作文14篇

包元宵作文1

星期天,也是元宵節的前一天。我上完奧數課後懷着激動的心情去幹媽家,因為我要和乾媽、最好的好朋友侯元一起包湯圓。待我急匆匆的趕到乾媽家的時候,乾媽和侯元已經準備好了水、麪粉、黑芝麻和糖。

我趕緊洗洗手到乾媽跟前説:“乾媽,我想包一個。”乾媽給了我一個麪皮,並提醒我説:“不要放太多的黑芝麻,水要少弄一點,接口處要使點勁,揉的時候要輕輕的......”。乾媽的話沒説完,我就亟不可待的動手包起湯圓來。

首先我在麪皮上放了大大一勺黑芝麻,又撒了半勺糖,嘿嘿我可喜歡吃甜的,一定要多放些糖,那才好吃,然後用蠻力使勁的把口封上,由於用力過大,就成了扁扁的,猛一看像個餃子。呵呵,不管那麼多了,我開始使勁在手掌中揉起來,因為沒有弄水,黑芝麻和糖又放的太多,所以湯圓在我的野蠻操作下慢慢裂開了。

心想:呀,你這小湯圓還敢跟我較勁,看我怎麼收拾你!於是我把湯圓直接按在了水裏,瞬間湯圓變成了“糊糊”,水裏到處都是黑芝麻,像一個個頑皮的小蝌蚪,還朝我吐泡泡。我急得直撓頭,這可不打緊,乾媽和侯元看着我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手上的面都沾到頭髮上了,像個小老頭。

乾媽重新給我一個麪皮,這回我可小心了,先在麪皮的中間輕輕按一個小窩,然後放了半勺黑芝麻,撒了一點點糖,弄了點水把口牢牢封上,最後放在手掌中輕輕的轉着圈揉,不一會兒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呈現在手中,均勻圓潤,好看極了,心裏樂滋滋的。

學會包湯圓後我和侯元開始比賽,乾媽當裁判。在乾媽的一聲令下,我和侯元雙手就開始忙碌起來,一個、兩個、三個......,盤子慢慢被我的湯圓佔滿了。半個小時後我們的比賽結束了,侯元比我多包了三個,但我包的湯圓又圓又大還好看,最終乾媽裁決為平局。

包元宵作文2

這個假期很特別,窩在家裏,也有趣事。這些趣事猶如一顆顆閃爍的星星,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閃爍。其中,最大最美的那顆星星,就是元宵包餃子了。

冬天一定少不了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上午,媽媽一説包餃子咯四個字,我和姐姐飛快地衝出房間,立刻把手洗乾淨去包餃子。餃子是用皮、餡和水包的,皮是用麪粉和水做的,餡是用豬肉、食鹽、花生油、料酒和水做的。

我包第一個餃子時,是媽媽教我包的,媽媽左手拿餃子皮,右手蘸了一下水,沿着餃子皮的邊緣擦了半圈,然後右手拿勺子,把餃餡放到餃子皮裏,再用手捏了幾下,一個金元寶形狀的餃子包好了,真漂亮!我也學着媽媽包了一個餃子,但是我花了很長時間,而且還包的很不好看。

我側頭看了一眼姐姐包的玫瑰花狀的餃子,很好看,真想吃!於是,我也想自己繼續包餃子,包出好看的餃子,學着媽媽的動作,還是很難包好。媽媽對我説:加油!你已經進步了,再多包幾個就能包好了。熟能生巧!聽了媽媽的話,我繼續學包餃子,果然包的時間變短了,包的餃子也變漂亮了。我和姐姐就這樣陪着媽媽幹活,餃子就全包完了。媽媽説:你們包餃子速度真快呀。我和姐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開心得哈哈大笑。

最後一步就是煮餃子啦,媽媽調好料,煙霧味,香味,飄進客廳。我們都迫不及待地等吃。吃餃子啦,吃餃子啦!媽媽喊着,我們全跑到餐桌,譁,這就是我們自己包的餃子,真是太美味了!

這就是我腦海中最大最美的那顆星星,親身經歷做一件事,牢記心中,就是自己最璀璨的一顆星。

包元宵作文3

早上起牀,我洗好臉,刷好牙,看到奶奶拿着包湯圓的材料,準備包湯圓。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頓時來了興致,捲起袖管要讓奶奶手把手地教我包湯圓。

奶奶拿出一包糯米粉、一包豆沙餡。開始包湯圓了,首先,我把糯米粉倒在一個乾淨的盆子裏,再澆上適量的熱水,等水稍稍涼一些,然後用手朝着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奶奶説:“和麪要做到‘三光’(盆光、面光、手光),這樣做出來的湯圓皮子才會又糯又有嚼勁。不一會兒,面和好了。接着把麪糰搓成長條狀,揪出一個一個小小的麪糰,把他們搓成球狀,再用大拇指在球上摁一個坑,把豆沙放進”坑“裏。最後,把口封住。一個小巧玲瓏的湯圓就誕生了。按照這樣的方法,我又連續做了好幾個。為了讓我包的湯圓更與眾不同,我用豆沙在湯圓的表皮上做了一個笑臉。那湯圓儼然成了一個個”藝術品“,拿在手裏讓人愛不釋手。

早飯時間到了,我們全家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熱氣騰騰的湯圓。我的傑作還特別受到大家的青睞。我吃着自己親手包制的湯圓覺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吃。今天我學會了包湯圓,真是一個收穫巨大的元宵節!

元宵節來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湯圓,但是想吃湯圓必須自己做。做就做,等我學會了我要做給我爸爸媽媽吃。我先將水倒入盆中,再加入適中的糯米粉。然後就是用手不斷的攪拌和揉搓。最終那個麪糰在我手上變成了一個個的小元宵。最後把他們都下到鍋裏,一碗香甜的`元宵就完成了。你們學會了嗎?

包元宵作文4

昨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教我們泡湯圓。

我們先去洗好手,回到教室,我看見楊老師正在給我們分糯米粉,她每個碗都放了2-3勺糯米粉。

分好了糯米粉,我們就正式開始包湯圓。我就照着老師的樣子加點水,攪拌。因為我害怕水放多了,所以小心翼翼地加水。加完水,我發現沒放多,這顆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了下來,我邊放水邊不停地攪拌,直到麪糰不沾手了。加上一次一次地攪拌,終於變成了一團軟硬適中的麪糰。旁邊的小陳一看我的麪糰,對我説:“小宋,幫我弄一下。”我無法拒絕,只好同意了。我摸了一下他的麪糰,麪糰乾巴巴的,只能加點水了。但是,麻煩又來了,水加多了,我一攪拌,那麪糰一看見我的手指就像看見了救命稻草,緊緊抓住,死死不放。我只好尋求老師幫助。老師説:“加點粉就好了”。小陳舀了幾勺糯米粉放進碗裏。終於不粘了,可是,哎呀!粉又多了……,經過一番折騰,終於到包湯圓的環節了。

老師先把麪糰搓成長條,再掰一小團面,揉着一個白色的大彈珠,再壓扁,放入紫薯餡,又揉成一個白色的圓球。噹噹噹噹!一個湯圓就完成了。我也學着老師的樣子搓成長條,掰下一小團麪糰,放入紫薯餡一揉,我看看看自己的傑作,差點氣得鼻子都歪了,湯圓的肚子竟然破了!不過,我很快就由怒轉喜,因為我們班的某個同學的湯圓都快有皮球大了。他描述道:“我先包了一個湯圓,結果裂開了。我又包了一層,又裂開了,所以我就這樣包了一層又一層就變成這樣了。”我一聽笑得嘴都合不攏,肚子都笑疼了。不過我自己也是包了五個才不露餡,包個湯圓可真難啊!不過我一看自己的湯圓,有的潔白如玉,像珍珠,有的肚子裂了,像笑破了肚皮的小青蛙……

這次包湯圓讓我十分難忘,真是既好玩又開心。雖然我們最後沒吃到湯圓,但是還是很開心,因為我學會了包湯圓。

包元宵作文5

團團圓圓鬧元宵,街上凜冽的寒風還是抵擋不住孩子們的熱情,街上各式各樣的兔子燈像夜空中的星星,有在地上拉的,有在手中提着的;有圓形的,有兔子模樣的;有點着蠟燭的,有絢爛彩燈的,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回到家中,温暖柔和的燈光,從電視傳出的聲音和熱氣騰騰的廚房。在外公外婆的熱情召喚下,我二話不説地進了廚房。“元宵節就要吃湯圓,這樣才是團團圓圓。”外婆語重心長的説道。從前每年元宵節都是吃着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做的湯圓,今年我也要來“大展身手”了。

我期望地看着眼前的麪糰,已經迫不及待地問外婆做的方法了。只見外婆熟練地揪起一小團麪糰,在手掌裏搓成圓形,再將麪糰按扁至不薄不厚,看着這一連串的動作,我急忙喊道:“慢點,慢點,外婆等我一下!”外婆看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笑着説:“沒事兒,慢慢來,熟能生巧嘛!”我學着外婆的樣子開始將餡兒放在麪糰中心,有菜肉餡、有豆沙餡、有棗泥餡、還有芝麻餡的,我挑起一大勺我最愛吃的棗泥餡,這時外婆卻攔住了我,“瞧你這個小饞貓,太黑心了,放這麼多餡兒,這湯圓可包不起來了呀!”外婆拍怕我説道,一聽,我不好意思地漲紅了臉。

不一會兒,湯圓就在我和外婆的有説有笑中包好了,放在大籮筐裏,白白嫩嫩的,像一個個小棉球。但我包的湯圓和外婆包的還是天差地別的,看着我噘着嘴的樣子,外公、外婆都笑出了聲。最後就是給湯圓“泡温泉”啦,心急的我,一直時不時地問:“好了沒,好了沒?”在一旁的外公指了指鍋子説:“等湯圓從鍋底浮出水面了,就好了。”

在耐心的等待下,湯圓新鮮出爐了,一大家子圍坐在桌旁,陣陣糯米香撲鼻而來,湯圓散發的熱氣將我的眼鏡弄糊了,大家都滿足地吃着湯圓。

那一碗湯圓不僅温暖了身體,更温暖了心裏。不一樣味道的湯圓,一樣“味道”的“元宵”。

包元宵作文6

“今天還要包元宵啊,真麻煩!”奶奶生氣的説到,雖然她很不情願,可她還是和我一起包了元宵。

只見奶奶迅速將糯米粉從袋子裏倒進了裝滿水的鍋裏,然後拿出一雙筷子開始攪拌糯米粉,隨着筷子的旋轉和了水的糯米粉慢慢的變成了一個還是半成品的麪糰。接着奶奶拿出筷子,讓“麪糰”冷了一會兒,然後把自己那雙佈滿皺紋的手,飛快的和起了面。我看的目瞪口呆,呆若木雞,心想着:“奶奶已經老了,可她幹起活來為什麼還是那麼快呢?”

過了一會,我從“夢”中“醒”了過來,對着奶奶説到:“讓我來試試看吧!要想寫出好的作文,也要親身嘗試呀!”奶奶轉過身,讓出了位置。我滿懷希望的向鐵鍋走去,然後伸出手向麪糰戳去,麪糰上出現了幾個眼兒。奶奶温柔地對我説到:“要把麪糰的四周向中間捏,不是用手去戳。”説着,她伸出手,手把手的教起了我。可我好像天生就不適合和麪團,無論奶奶怎麼教都教不會,最後我乾脆把麪糰給了奶奶,讓她自己和去了。

和好了面之後就該包元宵了。奶奶從大面團上扯下了一個小麪糰,然後在手裏搓了搓,讓它把表面上的麪粉全都充分吸收了。接着她再把麪糰捏成一個窩窩頭的形狀,再從小盆裏抓一點兒餡兒放進去,最後食指、大拇指並用,把麪糰的口封了起來,然後把它放在手裏搓一搓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來就該我來試着包元宵了,“哼,這有什麼了不起,我看了一遍就會了!”我在心裏想着,然後扯下一團面隨隨便便地包了起來,結果包出了一個“露餡將軍”最後還是要奶奶來救場。

至於我包了多少個元宵我就不説了,雖然這次我包元宵沒能比過奶奶,可是至少在奶奶的教導下,我學會了怎樣去包元宵,貴在參與呀!

包元宵作文7

疫情的時候,最想吃的就是外面那又香又美味的灌湯包,那一口下去,簡直是人間美味。媽媽為了滿足我們的胃口,自己開始琢磨起來,結果還真的琢磨出來了。

首先,肯定是揉麪團了,做一蒸籠,差不多要三斤左右吧,加水,要揉幹一點,不然包不住的,然後就放在一邊放在一個大盆裏面開始醒面。隨後開始弄肉餡,肉餡少一點,否則到時候做出來的包子就太大個兒了。不過放在攪拌機裏打碎更好一些,最好裏面放點香菇香菜,那樣子的味道香上加香。再加一點老抽,就是直接包包子也可以十里飄香,更別説做成灌湯包,一口吃下去馬上升天了。

麪糰是醒好了,先不要立馬拿出來,在大盆裏揉一會兒先,這樣的話接下來將麪糰從大盆裏面拿出來就會十分簡單,麪糰就不會粘住大盆。把豬油拿出來先,這個可是整個灌湯包的靈魂所在,所以,沒了豬油,等於這個灌湯包沒有了湯。這是加了醬油的豬油,是老媽專門用來做灌湯包的。把麪糰分成一個個大小相等的小麪糰,用擀麪杖壓得比手還要大。那時候已經薄如蟬翼,就是把麪皮鋪在眼睛上,你依舊看得清清楚楚,視力依舊沒有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然後就是包肉餡,媽媽經過幾個星期的練習,包得十分好。一大塊肉餡一勺子放下去,再放上一塊豬油,放得滿滿當當,要是別人弄,我看還沒有包就破了呢!媽媽包得時候,小心翼翼,生怕一下子就沒了,所以包子是四個角提起來然後一捏出來的,但是也很牢固,沒有破過。包好後在蒸籠上刷一層油,放上去蒸上半個小時就行。

出鍋後,提起來,輕輕在下面一咬,汁水馬上出來了,美妙無比。

老媽做的灌湯包只有一個字:爽!

包元宵作文8

春節是團圓的節日,大家都想吃上一碗元宵,因為元宵圓圓的,象徵着團圓。奶奶説:“我們也來包元宵吧!”我問奶奶:“我也可以包嗎?”奶奶點了點頭,同意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做元宵首先要準備餡兒,奶奶將炒熟的芝麻粉、甜甜的蜂蜜和搗碎的花生倒在碗裏,用力地攪拌均勻。聞一聞,一股濃香撲鼻而來。趁着奶奶去拿米粉的機會,我忍不住偷偷地嚐了一口,啊!真好吃呀!

下面開始做元宵皮了,奶奶先用適量的水和米粉混合均勻,再搓成一個個小圓子,隨後,用大拇指一壓,便做成了“米粉小碗”,有點像公園裏的碰碰船,只不過這樣的碰碰船隻能給小螞蟻坐了。

開始包了,只見奶奶左手託着“米粉碗”,右手舀了一點餡放進去,然後靈巧的手指一邊轉,一邊捏,最後再搓一搓,不大功夫,一個又白又圓的元宵就誕生了。

看着奶奶包起來好像很容易,我也心癢癢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一塊元宵皮就包。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餡放好,用大拇指一壓,誰知,“碗“底破了一個大洞。唉,只好從頭開始了。這次該封口了,.可是元宵餡一點也不聽話,總是要探出小腦袋。接連幾個都是這樣,成了“開口笑”。沒辦法,奶奶只好教我打補丁,我終於做成了一隻元宵,真不容易呀!

奶奶把元宵放進鍋裏,我在一旁不停地問有沒有好,可奶奶的回答一直都是沒有好。終於,元宵新鮮出爐了,我用筷子夾起一個就往嘴裏放,奶奶説:“慢點,元宵太燙,等等再吃。”可她的話還沒説完,元宵就滑進了我的肚子,雖然很燙,但我卻覺得美味無比,因為這可是我親手做的哦!

包元宵作文9

今天下午,我放學回家,正好我的媽媽買菜回來。我的媽媽看到我就説:“洋洋,今天晚上吃湯圓。”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我吃過湯圓,感到非常好吃。而且我聽我的媽媽説:“今天我們自己包湯圓吃。”啊,真是太好了,我到現在只是吃過湯圓,可是從來沒有做過。

晚上,爸爸拿來一碗米粉,把它倒在臉盆裏。然後用勺子倒進一些水。接着,他拿來一雙筷子來攪米粉。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於是,我對爸爸説:“爸爸能讓我來和粉嗎?”爸爸還沒有答應,我就奪過他手上的筷子攪起米粉來。爸爸説:“洋洋,要輕一些。”我説:“知道了。”於是,我繼續輕輕地和粉。很快我攪好了米粉,然後,我開始和粉。和好粉,我們讓它放一會兒。然後,爸爸拿起一塊米粉搓了起來。接着,他把米粉切成一團一團的。然後,我們一起動手做了起來。我看到,爸爸把粉團一撳,裏面放一些糖,拉起邊上的粉捏了起來。不一會兒,一隻包子就做好了。我看了以後就想:“平時搓泥巴那麼容易,這個肯定也非常容易的。果然不出我所料,真的好包。然後,就開始煮了。我在茫茫的等待中……

經過了好久時間,一股甜甜的香味撲鼻而來。我正想去揭蓋拿勺子舀來吃。爸爸卻對我説:“孩子,還沒有燒好,再等一會兒。”我只好退了下去。

又過了一會兒,我看到爸爸還沒有動手的樣子,心想還是主動出擊。可是,爸爸搶在我的前面,揭開鍋蓋,取出湯圓讓我吃。我拿了一雙筷子,一隻大碗夾起湯圓放在碗裏,然後,我端着碗到飯桌前坐下來吃了起來。

我拿起筷子夾起一隻嚐了一口,軟軟的,甜甜的,真好吃!我不顧樣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這時,我覺得爸爸和我做的湯圓真是太好吃了,簡直比店裏賣的還要好吃。

包元宵作文10

“快來吧,包元宵啦!”媽媽一聲令下,姐姐直奔廚房包元宵,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來到廚房,媽媽疑惑説:“你會包元宵?”我撓撓頭對媽媽説:“我覺得我可以試試。”第一個元宵包出來,看起來很不理想,就連餡料都淘氣地擠出來,看着醜陋的圓宵我再沒底氣了。

再看看從手法熟練的姐姐手裏出來的元宵,個個圓滾滾的,看起來精神極了,我央求姐姐教我。

姐姐説包在裏面的餡料一定要適量,放多了,包不住;放少了,不好吃。所以啊,放餡料很重要。當然,放餡料的那個小窩也要剛剛適合。包圓宵看似簡單,實際很有技術含量呢!

聽了姐姐的講解,我頓時又信心滿懷。我先用左手心托住一塊紅薯麪糰,用右手把麪糰壓成小圓餅。舀一大勺豆沙餡放在小餅中間。然後左手心輕輕攏住餡餅,右手指掐住麪餅的邊緣往中間收攏。包元宵的皮是用紅薯泥和着麪粉做成的,黏糊糊軟塌塌,一會兒,手指就不聽指揮,黏上一團一團的紅薯面,像粘了502膠。豆沙餡兒,紅棗餡兒也像個淘氣的孩子,不停地往外跑。好容易把四面八方的餡攏到一塊,最後收口的時候還是有一點點調皮探出頭來,無奈我只好把多出的放回餡盆裏。

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總算把元宵雛形團出來啦!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揉圓。姐姐説揉圓很講究力道,用力要準。力大了,就會把元宵壓扁,很難再修復,力小了,就揉不圓。最好是把元宵放在手掌中央,雙手一起輕輕揉,你可以在縫隙中看到元宵圓不圓。

在姐姐的指導下,我的元宵越包越有模有樣。一個個整齊地排在案板上,像神氣的士兵,等待着我來檢閲。窗外的陽光照進來,灑在廚房裏,一個個元宵寶寶彷彿都在咧着嘴笑呢。

一會兒油鍋熱了,媽媽把一個個元宵順着鍋沿滾到到油裏。白色的元宵浮上來後就變成了金黃色。我迫不及待地拿筷子夾起,塞到嘴裏,甜、糯、香一起湧上齒頰,那幸福感簡直爆棚!

媽媽誇我真棒,説下次包元宵還要繼續找我幫忙。這次的元宵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包元宵作文11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佳節元宵節。按習俗,這一天,人們要用鬧花燈、放煙花、吃湯圓等活動來慶祝節日。

為慶祝元宵節,奶奶特地從超市買來糯米粉和肉,準備自己包湯圓。下午,奶奶開始包湯圓。她先用熱水把糯米粉揉成一個粉團,然後搓成細長的圓條,再用刀切成一個個小粉團。接着,奶奶拿起一個小粉團,用大拇指一按,按出一個小洞,再把事先調好的肉餡放進洞裏,一搓就成了一個白嫩光滑的湯圓。

我在旁邊看奶奶包湯圓,覺得很簡單很好玩,就想自己也來包幾個湯圓。徵得奶奶同意,我也學着包。拿起一個小粉團揉了一下,用大拇指在粉團上用力一按,粉團破裂了。奶奶叫我按她的方法再做,第二次成功了。我把肉餡放進去,像奶奶一樣,輕輕地搓,奶奶的湯圓搓的圓圓的,我搓來搓去還是扁扁的,最後搓的把肉餡都露出來了。我生氣的説:“奶奶,這個粉團欺負我!”奶奶大笑説:“自己沒手藝還怪粉團,不要灰心,多做幾個,慢慢地就會熟練的。”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又做了幾個,比第一個好多了,但和奶奶比,相差還是很遠。

傍晚,奶奶開始煮湯圓。她先把水燒開,然後把湯圓一個一個放進鍋裏。我看到湯圓一開始都沉在鍋底,煮了一會兒,湯圓一個個往上浮。奶奶告訴我,當湯圓浮在水面時,表示已經煮熟了。在奶奶盛湯圓時,我已經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想品嚐了。太好吃了,我一口氣吃了五個!當吃到自己包的湯圓時,覺得特別鮮美。

晚上,爸爸帶我去小區觀花燈、猜燈謎、放煙花,玩的特別高興。我喜歡元宵節,喜歡跟奶奶學包湯圓,爭取明年元宵節包的湯圓接近奶奶的水平。想着可以吃到自己包的湯圓,心裏美滋滋的。

包元宵作文12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第一次很多,但難忘的第一次很少。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學做元宵的時候,因為我學會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用腦子,要有耐心。

那天我媽把元宵麪粉加熱成硬度適中的麪糰,把芝麻、糖、油拌成餡,等着包。也洗乾淨了手,準備包元宵。我覺得很簡單。把餡料放在一個球裏,包起來就行了。

媽媽開始包元宵。我看到我媽先把麪糰揉成一個圓球,再揉成一個扁麪糰,然後把餡料放進去,用大拇指壓着,邊揉邊轉,最後揉成團,這樣就包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元宵。按照我媽的樣子,我把和好的面揉成圓餅,用芝麻餡包起來,但是包不在一起。麪條粘在手上,手指打不開,餡料到處都是。我好不容易才過完一個元宵節。仔細一看,不圓不白,外面還有芝麻,簡直不像樣。母親笑着説;“這不是元宵節。它就像一個花球。你必須在鍋裏煮一鍋湯。”我又裝了一個,還是不行。對元宵節失去了信心,想洗手。這時,媽媽:對我説;“沒有什麼事情是這麼簡單就可以做的,還有製作元宵的小技巧。我教你。”媽媽一邊收拾一邊説話;左手托住皮,把餡放在皮上,用大拇指壓餡,用另外四個手指把皮湊在一起,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幫着湊,最後合上捏一下,一個又大又圓的百年元宵就完了。“你要多動動腦子,遇到困難也不能退讓。多練我就做。”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又開始包起來,一個比一個好,越熟練越自信。我不僅沒有意識到我有一打包。終於知道怎麼包元宵了。我很開心。

媽媽開始煮元宵,有圓圓的小東西在開水裏蹦來蹦去,不斷滾動,就像小白球在跳舞。十分鐘後,元宵節到了我的餐桌。看着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我都等不及要去接一口了,啊!裏面的芝麻又香又甜,好好吃。尤其是吃自己包的元宵,心怦怦直跳,真的很興奮。

通過這個元宵節,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只要動腦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包元宵作文13

星期天,也是元宵節的前一天。我上完奧數課後懷着激動的心情去我乾媽家,因為我要和我乾媽、最好的好朋友侯元一起包湯圓。待我急匆匆的趕到我乾媽家的時候,我乾媽和侯元已經準備好了水、麪粉、黑芝麻和糖。我趕緊洗洗手到我乾媽跟前説:“我乾媽,我想包一個。”我乾媽給了我一個麪皮,並提醒我説:“不要放太多的黑芝麻,水要少弄一點,接口處要使點勁,揉的時候要輕輕的……”。我乾媽的話沒説完,我就亟不可待的動手包起湯圓來。

首先我在麪皮上放了大大一勺黑芝麻,又撒了半勺糖,嘿嘿我可喜歡吃甜的,一定要多放些糖,那才好吃,然後用蠻力使勁的把口封上,由於用力過大,就成了扁扁的,猛一看像個餃子。呵呵,不管那麼多了,我開始使勁在手掌中揉起來,因為沒有弄水,黑芝麻和糖又放的太多,所以湯圓在我的野蠻操作下慢慢裂開了。心想:呀,你這小湯圓還敢跟我較勁,看我怎麼收拾你!於是我把湯圓直接按在了水裏,瞬間湯圓變成了“糊糊”,水裏到處都是黑芝麻,像一個個頑皮的小蝌蚪,還朝我吐泡泡。我急得直撓頭,這可不打緊,我乾媽和侯元看着我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手上的面都沾到頭髮上了,像個小老頭。

我乾媽重新給我一個麪皮,這回我可小心了,先在麪皮的中間輕輕按一個小窩,然後放了半勺黑芝麻,撒了一點點糖,弄了點水把口牢牢封上,最後放在手掌中輕輕的轉着圈揉,不一會兒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呈現在手中,均勻圓潤,好看極了,心裏樂滋滋的。

學會包湯圓後我和侯元開始比賽,我乾媽當裁判。在我乾媽的一聲令下,我和侯元雙手就開始忙碌起來,一個、兩個、三個……,盤子慢慢被我的湯圓佔滿了。半個小時後我們的比賽結束了,侯元比我多包了三個,但我包的湯圓又圓又大還好看,最終我乾媽裁決為平局。

看着一盤盤晶瑩剔透的湯圓,我和侯元都開心的笑了。

包元宵作文14

“啊!元宵節終於到了!”這是我盼望已久的節日,因為每到元宵節奶奶就會教我包湯圓。我還聽説大家都要來我家做客呢,這件事情讓我激動不已。

夜色漸漸瀰漫,“元宵節現在開始!”我大聲一喊,大家都歡呼起來。這時候我和表弟像兩個高級服務員,開始為客人們服務了!大家一看都紛紛喊了起來!這個説:“王小妹,拿個碗過來!”那個説:“沈小弟,搬個小凳子!”……一會兒這,一會兒那的,把我和表弟累得筋疲力盡,但是我們還是覺得那麼快樂、有趣。

“開始包湯圓了!”奶奶在廚房大聲喊。“哈哈!”我和表弟叫了起來,“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呀!”我們笑嘻嘻地跑到廚房。只見奶奶拿了些湯圓粉,和了水,開始攪拌。過了一會兒,白白的麪糰出現了。奶奶再拿出黑黒的湯圓餡兒,説:“這裏邊有芝麻、花生、核桃……”聽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奶奶把餡兒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對我倆説:“你們先把麪糰搓圓,再壓平,包上餡兒,再搓圓就行了。開始吧!”終於開始做湯圓了,我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可是我們都是第一次包湯圓,搞得亂七八糟,出盡了洋相。包着包着,“啊!”表弟大聲一叫。我奇怪地問:“怎麼啦?”他慌亂地説:“姐!你的芝麻餡兒掉出來啦!”我一看,只見餡兒從湯圓的左邊冒了出來,我連忙拿起一塊麪補上去,可是補了左邊,餡兒又從右邊冒了出來,我只好又拿了一塊麪補在右邊。就這樣東補一塊,西補一塊,最後我的湯圓變成了一個小胖子,肚子大大的,頭圓圓的,非常可愛,和其他湯圓比真是一個“加大號”。表弟見了笑得直不起腰,我也覺得它可愛極了,我想:看來做家務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呀。

大家吃着我們包的湯圓,紛紛舉起大拇指表揚,我的心裏樂滋滋的,比吃了十個湯圓還甜呢!

標籤: 元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yuanxiaozuowen/xq9yv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