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新年作文 >

新年八年級作文

新年八年級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年八年級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年八年級作文

新年八年級作文1

“新年到,家家户户歡樂多”,每逢春節,便是我最自由的幾天,家人對我放鬆管理,有啥玩啥,無拘無束,簡直就像在天堂生活一樣,十分得意。

除夕夜,各家都燈火通明,大人在包水餃,孩子們在哪裏玩耍,到處是歡樂祥和的氛圍。八點鐘春晚準點開始,家人們都坐在沙發上或者凳子上,似乎是一年中湊得最齊的時刻。看着一個個節目的演出,大家時而歡笑、時而討論,把工作和學習都忘到了腦後。

一個個節目的播放,使大家聚精會神的看着,好像已經達到了一個忘我的境界,可能是因為許多好笑的,引人注目的節目造成的吧。在節目裏,有的人在跳舞,有人在唱歌,還有時會有一些朗誦、相聲之類口頭表演。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應該是那幾只小狗的表演了。一會活蹦亂跳,一會一本正經的表演節目。

他們的表演,總會令我哈哈大笑。或許因為是鼠年,這幾隻小狗才會感覺令人喜氣洋洋吧。在春晚的放映中,大家都有時會搶到一些紅包。“啊,搶紅包了!”“啊!我搶了59.75……”,在平時大家都很少能夠搶到紅包,而這一兩天可就成了普遍現象。

當看春晚感覺有點“煩”的時候,我們便去放煙花、鞭炮。在我心裏,最喜歡的兩個便是“火槍筒”和“開天炮”了,手持火槍筒朝向天空,點燃引線,“砰,砰”就會射出一顆顆子彈在天空中爆炸,似乎那黑黑的夜晚都被那火花點亮了。“開天炮”是個威力更大花炮,不但個頭大,而且射得高,炸得面積大、聲音也更大。

我把二個開天炮的芯兒擰在一起,一個長一個短。接着,我就用香點着芯兒一點燃引線,大家都雙手捂着耳朵,有的躲在門後,有的躲在樹邊,有的往屋裏躲,就像動物大逃亡一樣。突然,乒乓二聲二個炮全炸開了,震天動地的響徹雲霄。我們男孩輪流放起來,你放個鞭我放個炮,除夕的夜晚鞭炮聲聲過得真開心,煙花的樣式也很多,有線花,有采盤花,有空中報喜,還有羣猴鬧天宮,放出來的煙花有紅的白的有黃的還有綠的……各種顏色都很好看,都把眼睛看花了。

快到12點鐘的時候,春晚主持人就開始了倒計時,“10、9、8........3、2、1!”大家齊喊着,當説到1的時候,似乎全國都沸騰了。一首難忘今宵,一句“新年快樂!”全國都在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裏。

當回牀休息的時候,大腦還處在興奮之中,想着今晚的事情,遲遲不想睡覺。那放鞭炮、玩遊戲、看春晚的場景,總是在我腦海中不斷回放……

新年八年級作文2

我喜歡冬天。因為在冬天盛開的,除了一月就是新年。

新年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晨光熹微的時候,一家人驅車從縣城回龍塘村,偶爾談笑,這就是節日的伊始。一路上,總會記得那條小巷。先是騎三輪車的老伯悠悠的`吆喝:“糖葫蘆來咧——”蕩滿了小巷,染上五彩繽紛的新年色調。母親總下車買年貨,滿目的琳琅眩人:仙壇、祭紙、香爐、香燭,慢慢構成新年所有的物質。

車子停在山中的老屋,我側頭便可看見那我所思念的門扉。像一個新嫁娘,半掩含笑,兩側的春聯是她的紅穗耳環,而中間的“福”字,則是她的桃花額。在老屋,我們便開始拜神。八仙桌鋪開,紅香爐參上,燭火在百歲老人的眸中跳躍,雖是冬天,卻暖得彷彿從此再無霜凍。每人都手持一捻香,虔誠地垂頭祈願,新的一年,學業進步,工作順利,平安健康。早晨的太陽,高懸上蒼,禾稻沙啦沙啦地響,應是仙人們踩着塵世走來吧。

暮色早就被冬天的手塗上天空,龍塘村的新年,在傍晚,是無比明亮的。燈籠都亮了,星星點點的紅光灑滿了村落,連看門的狗也被燈籠罩得一身喜氣。外面是這樣,當我入神時裏面又傳來媽媽的聲音:“阿妹,吃飯了!”一圓桌簡單的家常菜,於我勝過世間的所有珍饈。水餃板美味,親手做的皮帶着嚼勁,入口時又盛飽了湯汁,味蕾總跳着圓舞曲。奶奶一邊吃,一邊嘮家常。她帶了盈盈的笑意,好像年輕了十歲。總是新年的晚上,年夜飯的時候,她又開始講那東家女兒唱山歌的故事。年年都講,總是講不完,但我們都不倦。

這時候,總聽見有人家開始放鞭炮了。鞭炮聲一路噼裏啪啦大笑着過來,又一路噼裏啪啦大笑着離去。這聲響,攻陷了山重水複的冬天。

今年冬天,我又回到了龍塘村,迎接我日思夜想的新年。卻是一片沉寂,沉寂到我甚至有餘暇打量這個滿是記憶的地方:苔蘚很深了,已經很少有人點燈籠了。逼近的城市唱着楚歌,城市中縱橫的年輕人,遺忘死守着村子最後一點料峭的老人。越來越多老人過不了冬。最使我難過的是那條小巷,賣年貨的商鋪改成了商業街,滿目燈紅酒綠。我奮力凝望,看不見三輪車的剪影。一陣寒風吹來了,把我的眼淚吹成長線。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終究舊景葬了新年。

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以前的冬天。

新年八年級作文3

大年二十五,外婆在樓下中氣十足地大喊:“邁邁,來幫忙!”

我聞聲下樓,外婆拿了板凳和抹布站在落地窗邊。窗户低矮的地方下已經擦過,上面的還沒有動,需踩了板凳才行。我認真扶凳,外婆懷着一顆誠心,緩緩登上,一下一下,將窗擦得透亮。從外婆嫁入這個家開始,這顆誠心,已經伴着這個家走過三四十年的風風雨雨。

家裏亮堂起來了,外婆混濁的眼睛也發出了清亮的光。

小區裏掛滿了紅燈籠,家裏也要掛。外婆拿了紅紙教我。燈籠製作並不麻煩,十分鐘一個。可惜外婆並不滿足於每個房間掛幾個,硬要把牆上掛滿才罷休。於是,做燈籠的時間就從兩小時變成了兩天。待到滿牆都是紅紅的燈籠,那紅紅的喜氣就濃濃地塗在了外婆的臉頰。

老一輩人過年喜歡貼春聯,還要貼現寫的,這樣他們才覺得有味,他們看不上印刷品。除夕那天,外婆讓我來寫,説寫好就給我做我愛吃的。到了快讀初中的年紀,嘴巴已經不是很饞,但是我還是很願意認真做好外婆拿吃來誘惑我做的每一件事。

外婆買的紙顏色鮮紅,正中是用金色的細線勾勒出龍鳳呈祥的紋樣。外婆就不遠不近地站在桌子旁,躬身為我研墨。外婆不疾不徐地磨着墨,好像這是她最該做的事情。墨越磨越濃,墨香漸起,那好聞的味道,像是剛拆封的墨印的書的氣味。毛筆吸飽墨汁,俯身寫下第一個字“福”,筆畫稚拙。外婆眉目舒展,樂呵呵地看着我寫,好像這是她看過的最滿意的字,因為這是我的作品,而我,像是她的得意之作。

“家興人興事業興,福旺財旺運氣旺”,橫批:“銀猴獻瑞”。

除夕的清晨,一家人都還在睡夢裏,外婆就輕手輕腳地起牀忙這忙那。瓜果蔬菜,雞鴨魚肉,樣樣得經外婆的手。飯菜飄香,縈繞家前院後,縈繞歲歲年年。當孩子的小嘴滿了,小肚子鼓了,外婆就滿足地笑了。孩子們在外婆精心操持的一個又一個新年之後長高,外婆在笑意中白了頭,彎了腰。

新年裏,廣場上“咚咚鏘鏘”的鑼鼓響震半面天,那幾十米的長龍披金掛彩,如同天龍下凡。外婆呢,就混跡在那羣歡跳的孩子中間,忘記了年歲。

新年,藴藉着古老中華的傳統風尚。外婆的新年,書寫着對於美德的定義,光彩鮮豔地藏在我心的深處,温暖地照亮我未來的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xinnianzuowen/g270pq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