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通用10篇)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通用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通用10篇)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1

或許是因為人間情多,連上蒼也垂憐,每年的清明節,天氣總是不會太好,陰天、飄雨、傷感似乎就是記載了清明節的全部。

記得小時候奶奶曾告誡我清明節只准在家裏待着不準到外面去玩。我不滿的問她問為什麼?她告訴我清明節是鬼節在這一天鬼門會打開,怕搞不好會碰上鬼。我雖然一點也不信奶奶的迷信説法,但迫於她的威嚴我只好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裏。那時媽媽還在,她看我在家裏無所事事。於是找了一根麻繩綁在樹上盪鞦韆,那時真的好開心。我坐在麻繩上媽媽在後面往前推,感覺盪鞦韆是最快樂的遊戲了。玩累了就去廚房吃奶奶做的青團,甜甜的豆沙甜甜的心。自那以後每年清明節媽媽都會陪我盪鞦韆,曾感覺清明節不是悲傷的節日。

六年級暑假,媽媽去世了。當媽媽沒有脈搏、沒有呼吸時,爸爸、奶奶、外婆他們都哭了。哭的撕心裂肺。可我不知道我當時為什麼沒有哭。媽媽出殯後,每當晚上我躺在牀上眼淚總會流出來,我總算知道當時我為什麼沒有哭。自那以後再也沒有人陪我盪鞦韆,我只能一人孤單的坐在那美好的鞦韆上。一點一點的回憶。奶奶説過清明節鬼門會打開,鬼會出來。於是我頭一次在清明節跑出家門。我想見我媽媽,哪怕是鬼。

一轉眼四年過去,每次清明節去給媽媽掃墓外婆奶奶總會哭的撕心裂肺。而我只是坐在媽媽的墓碑旁心裏默默向媽媽訴説一年心酸與快樂。然後更加堅定的向前走,因為我相信媽媽永遠在看着我,只是我看不到!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好,同學們讀得很好,讀完後有何感想?今天雖然不是清明節,但外面在下着小雨,你們就把今天看成是清明節,看看當時詩人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寫這首詩的?”老師的話音剛落,後排的張林就輕聲問的一句:“難道每個清明節都會下雨嗎?”“我想應該不會吧!”看着窗外的小雨,它把我的思緒拉去了幾年前的一個清明節……

四、五月份的天氣,就像一個剛會説話的娃娃,説變臉就變臉,沒有一絲預兆,似乎連它自己也摸不清這是為什麼。“媽媽,下雨了,我們怎麼回家呀”,當時我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只知道投入媽媽的懷抱裏大哭一場。是呀!早晨來墓地的時候還是太陽高照,可到了下午還沒過4點呢,就開始下起小雨。“媛媛,別害怕,有媽媽呢,媽媽會保護好我們家的小寶貝的”,媽媽用和藹的聲音説完後,也許是因為當時自己認為自己有了依靠不在哭了,而是改為笑了。這時媽媽已經拉上我的手往山下走去,這時的雨也越下越大了。

“閨女,等一下”。我與媽媽慢慢的回過頭來,當時的那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穿了一件米黃色的雨衣,手裏還哪了一把雨傘,站在我和媽媽的前面。“閨女,別淋的太濕了”,正説着就把雨傘遞給了媽媽。“謝謝您,阿姨”,“閨女,要是不介意的話,你和你的小孩就別走了,先在我家避一會雨吧?,等雨停了在下出吧。”“這……,老婦人,不用太麻煩您了,再走幾步,就到山下了。”媽媽的回絕,讓我想不出這是為什麼--一為老奶奶冒着雨,前來為我們送傘,還客氣的接待我們去她家住,卻遭到了媽媽的回絕。“閨女,你不用怕,家裏只住了我一個人,”“媽媽,走吧!雨越下越大了,走吧!你不是説要保護好我得嗎?如果我感冒了,也算你失責。”“那……,好吧!”媽媽那憂鬱的聲音和表情,都讓那位老奶奶一五一十的看在了眼裏。

“來,喝點熱水吧?”

“謝謝,這裏只住了您一户人家嗎?”

一陣沉默之後,老奶奶才説了話:“是的!這裏只住了我一户人家,幾年前,老伴也死了。”這時屋裏鴉雀無聲。就連三個人的呼吸聲也聽的很清楚。

“媽媽,雨越下越大了。回家,今天看來是沒希望了。”

“閨女,你娃娃説得對,雨越下越大了,今天就別再想着回家的事了,明天一大早,我就送你下山去。”

那一晚,媽媽並沒有睡着。也許是一種出於大人對陌生人的堤防。而我,一個未成年的小孩,自然睡的很香了。

“閨女,你快點上車吧,你的錢,我不能收。”

“您收下吧,昨天下午,多謝是您幫助了我們。”

“乘客們,請趕快上車,我們的車馬上就要啟動了,”隨着售票員的呼喊聲,老奶奶已經把我和媽媽送進了車裏。

今年的清明節,正好趕上我們上課,我沒有去墓地為姥姥掃墓,也不知那位老婦人,現在是否還住在呢?或許已經去找她的老伴了。

“葉寵兒,你在想什麼呢?老師已經叫你好幾聲了”同桌邊説邊推推我。

“老師,我……”

“葉寵兒,你先回答我的問題。”

“我認為詩人當時的心情是……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3

清明節的早晨,雖有些許陽光,可佔了更多天空的卻是那厚重的雲層。這雲層如千斤重擔,壓在人們的心頭,彷彿連呼吸都有些困難,更不用説去爬山上墳了。

來到我家的墳地,更覺得心情低落,墳周遭全都充斥着雜草和不知從哪兒飄來的塑料袋,墳前都散亂的擺着上一次上墳留下的紙錢以及早已乾透、又經歷了風吹雨打的殘敗祭品。有的已經完全掉色,扭曲得不成樣子了,看着它們,心情也愈發沉重了。

所以上墳的第一步,便是打掃了:拿砍刀把墳前多餘的枝條砍掉,把老舊的祭品掃到一邊,在周圍的'松樹上扯下幾束松針鋪在墳頭,再插上新的香……

打掃衞生時總能感到心情舒暢,因為幫助別人(即便他們已故)總會覺得舒心。一段時間過後,我們已經將墳翻新了一遍。看着這些已故親人們的“居所”重新變得整潔,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對一座墳感到好奇,它看起來不是很陳舊,無論是石料還是土質都比其他的墳新。媽媽走過來語重心長地説:“這是你小舅,實在是可惜啊!”我正準備開口,媽媽又説:“年紀還輕就不在了,因為車禍……”我們都沉默了,在心底默默緬懷他,傷感又一次湧了上來。

下山的時候,我發現陽光已經穿過厚重的雲層,灑在了地面上,我內心的陰霾也逐漸散去了,沐浴在陽光裏,這個清明節似乎又被賦予了一種新的意義。

過去的終將過去。祭奠死者是為了讓生者更加珍惜現在的生命。我們在緬懷死者的同時,也要更加精彩的活着。

忽然想到電影《尋夢環遊記》裏的一句讓我印象深刻:“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遺忘。”我們牢記逝者,也是對他們愛的一種體現。有的人死了,卻還活着。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4

小的時候,對於清明的印象是簡單的,是清晰的。記憶中的清明是簡單,圖畫上面有幾縷香霧,有燒掉的紙錢,有些許貢品。

當時的我對於清明的理解很淺薄,畢竟是一年接觸一次的,當時的我們也對此很新奇。有時候我們也會盼着清明快到來,小學時讀到"清明時節雨紛紛"時的驚奇,畢竟在我印象裏,清明節那天大多是晴天。

和着輕柔的春風,蝶在花間玩耍,蜜蜂陪着它,摟着一捆清明棍,偶爾冥花會被勾住,會引起我們的些許笑聲,一點兒也沒有"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味道,氣喘吁吁地爬在厚厚的石階上,俯瞰腳下那片沃土。

直至開始,乖乖聽從大人的叮囑,關心的也只有打鞭炮和燒紙錢,而墓的主人也不記得是否曾經見過,清明就這樣過去了。

那時候的清明,只要一顆童心和準備擁抱大自然的心情就夠了。

我漸漸長大,每次心情也更加沉重,因為我認識到,這是一個祭奠,緬懷先烈和親人的日子,發覺物是人非,物人皆非的時候,內心變得空蕩蕩。

樹木愈加變的更少,花和動物也少了,雖然石階還是和以前的一樣,錯落有致,但在心中總覺得少了一份情趣。極目遠眺,看到的也只是山外的"鋼鐵森林"。

但不變的是我們的那份心,對先祖的敬重的。不變的是我們的習俗,來到先祖的墓前,每一步都是安靜的,敬重的。上貢品,打鞭炮,燒紙錢,上香,不等香燒完,便默默的離開。

綿綿的雨揉打着我的心扉,淡淡的霧搖曳着我的懷念,淚眼朦朧,依稀望見燈火闌珊處,思想有些迷濛,心有些顫動……

又是一年的清明過去了,但在我的心中似乎少了些什麼。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5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宛如有了斜風細雨,她才能顯出她那淡淡的悲涼。清明,也是採茶與拗筍的好時節。

我的老家——姚坪,是個美麗樸實的地方。我和奶奶頭戴笠帽,迎着星星絲雨,上山採茶。

毛毛雨中的山巒,彷彿披着一層白紗,若隱若現,然並不茫茫,時而冒出一枝映山紅,時而響起一陣鳥鳴,時而傳來山泉演奏的優美的曲子。

對於採茶,我並不熟悉,就先學奶奶吧。

她的手如同小雞啄米,在茶樹尖上一點一掐,不一會兒,手心裏就捏了一大把綠油油的茶葉。我看呆了,手也跟着動起來,雖有些笨拙,可也算是有模有樣,引得奶奶眯着眼笑。

我採起一朵青綠的葉片,仔細端詳,這新茶比普通的茶樹葉子要嫩一些,還泛着油亮油亮的光,輕輕一聞,清香入鼻,有點提神醒腦的感覺。我繼續在茶樹上掐着嫩芽,每一下都有茶汁在指尖漫開,那茶香就一點一點暈開來,令人神怡。

雨漸漸遠去,幾陣風過後,山路也沒那麼泥濘難行了。我開始偷懶了,貓着腰在茶樹壟裏穿行,別有一番趣味。忽然,我被一棵壯如黑狗的巨筍擋住了去路,那真是與我家黑虎一樣身材的筍啊。

我欣喜若狂,急忙一路小跑回到奶奶身邊:“奶奶、奶奶,那邊有好大一棵筍,壯得跟咱家的虎子一個樣。”奶奶不緊不慢,笑盈盈地:“傻丫頭,都長那麼高了,筍還不老掉了啊?不能吃嘍!”我尷尬地撓撓頭,又有些不甘:這可是我發現的第一棵筍,怎麼就不能吃了呢?我得把它弄回家去!

我衝上山坡,抱住那顆筍,使勁一掰,咦?沒動靜。再使勁,還是一動不動。怎麼辦?我後退了幾步,然後使勁往前衝,眼看着衝到巨筍跟前了,我猛地一跳,抱住筍的身體,只聽得“咔嚓”一聲,筍斷了,居中斷了。哈哈,誰説我弄不斷它,只要我樂意,分分鐘把它給滅了。

我剛想扛它回去,咦?怎麼裏面露出的筍肉是青色的呢?我趕緊剝開黑油油的筍殼,啊!全是青的,一直到頭都是青的。可爸爸掘來的筍,筍肉都跟白娃娃似的。我用指甲一掐,根本掐不進去,怪不得奶奶説不能吃了,這筍,果然已經老了。

唉,我剛才的那股子興奮勁,一下子癟了。

我低眉耷耳走回奶奶家的茶地,奶奶還像只老母雞似地低頭啄着茶米。我呢,願意摘就摘,若不願意,就去研究那些奇怪的花花草草,反正她也不管我。

山路越來越幹,上山的人也越來越多。遠處,有幾個掃墓人在墓前凝望着,彷彿在黯然流淚,彷彿在懷念逝去的時光,彷彿在祈禱兒孫們的健康平安。我在幾株竹子間玩樂着,望着掃墓人的神情,有些疑惑不解,也許是我還沒經歷過吧。

我享受着山中的一切,別一枝映山紅在發間,望着那雲霧中的遠山,繼續採野花,編花環……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我吟着這首詩,在細雨洗刷過的竹林中嬉戲着……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6

人們習慣於在清明緬懷祖先,追思先人,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習俗,家家户户都會在清明節這天回老家“掃墓”,我被父母生拉硬拖着回到了鄉下老家。

幫大人折完了紙花就上山了,又走上了已經走了無數遍的山路。跨上這座山,一種熟悉的感覺撲鼻而來,混雜着幾縷泥土的芳香。我曾經有過無數“夥伴”,一路走去,嗨,豇豆花好久不見了,你又漂亮了不少。咦,黃花大媽,去年結了多少果實?呃,是勿忘我啊,記得我嗎?哎!可愛的小草冒出了尖尖的腦袋,你又長高了多少。

到了墳前,愉悦的心情就像一盆灰炭,“唰”地被水澆滅了。爺爺,您還好嗎?常常看見您的畫像卻從來沒見過,因為您在我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過世了,只好這樣陪您説説話,時間也不多,一年才來一次。您好長時間沒人陪您聊天,一個人悶吧?不悶?也對,有梨花陪伴着你,再煩惱的事也會忘光了。奶奶常常説您,自己家裏東西壞了,經您叮噹敲上一陣就行了,鄰居家有事要幫,您也是很樂意去做。您的艱苦樸素風範,一直保留到現在,櫃子、凳子、桌子……哪一樣不是您親手做的。不幸的是您在五十多歲時就離開了人世,當您重病在牀,與病魔做着殊死抵抗時,卻不忘翻字典,想着給我取名字。您不用擔心,我會繼續將您的優點發揚光大,梨花又開了,您最愛梨花卻不知為何。既然喜歡,那它一定會明白您的心意。梨花生生不息的代代相傳,您的思想也會永駐。

從山上下來,我一直沒有再説話,一個人回去了,大家也都走了。墳邊只留下一株梨樹,一株開滿了花的梨樹,花兒白,真的很白,也很漂亮,獨立在山林之中……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7

吟着古詩,望着窗外——細雨綿綿。心,早以飛到了九霄雲外,飛到了那4月的清明……

以往的清明節在我眼中是個快樂的節日:盪鞦韆、踢足球、射柳……整一個快樂的兒童節。早上吃着甜滋滋的清明果陪着大人去掃墓,中、下午便盡情歡聲笑語,彷彿一切都如明媚的目陽光,滋潤着每個孩子幼小、純真的心靈。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要去掃墓。我們的祖忿在深山老林中,顯得極其富有神祕感。一路上,我對四周的一簇簇奼紫嫣紅不屑一顧,唯獨對想一睹墳墓的盧山真面目這個念頭情有獨鍾。老爸見我一路上耷拉着腦袋,對四周的萬紫千紅瞟都不瞟一眼,便給無精打采的我講了一個傳説: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爸爸催人淚下的話語嘎然而止,我抬頭一看,一個墓碑映入眼簾:它的上邊已經被亂草遮掩,磚頭上也長出了青苔,為單調的墓碑提供了唯一的色彩。從磚頭上看,已經有些歷史了,老爸告訴我,這是我們上3代的人。我默默的遐想,遐想那時候的吃喝玩樂。啊,又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最後,在陣陣鞭炮聲和金燦燦的黃昏下,我們疾步走下山去。

回到家中,一陣摩蹭之後,上牀便睡了。一閉眼,眼前是1000年前的生活,做夢時,還生活在那個極樂世界裏,連呼嚕聲中都帶着“鑼鼓齊鳴,鞭炮齊響”的味道呢,這聲音在我房間裏渺渺迴盪……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8

清明節來了,總是春雨綿綿。在綿綿細雨的清洗下,路旁的小草變青了幾分,柳條也更婀娜多姿了,在春風的吹動下跳起了歡快的秧歌舞。大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滿是醉人的綠色。多美的春色啊!在不遠處的湖邊,一個放牛娃牽着一頭老水牛,欣賞着這美麗的景色。

儘管眼前的景色是如此的優美,我卻完全沒有心思欣賞。每到清明節時,我就會加倍的思念離我而去的親人們。他們那一張張慈愛的面容,都湧現在我的眼前;和他們相聚的那一幕幕,都清晰的出現在我的眼前,彷彿就在昨天。

此時,一位書生蹣跚地走過來,穿着白色的外衣,頭戴太白帽,撫着不算太長的鬍鬚。可能是清明節吧!使他變得神思茫然,他可能是去懷念故去的人。走在稀稀疏疏的人流中,他顯得格外醒目。這時書生走了過來,恭恭敬敬地向放牛娃行了個禮,説道:請問小哥,附近哪兒有酒家?放牛娃放下短笛,想:可能他是借酒消愁,迫不及待地尋找酒店吧!於是,他騎上牛背,伸手指向了不遠處的杏花村,説:那個杏花村可是遠近聞名的村莊,專產好酒。書生聽了,忙忙道謝。之後,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走向了那個神祕的地方杏花村。

我也朝杏花村的方向走去,希望借酒來消除我的思親之情。我一到杏花村,就看見那位書生正在一杯接一杯的喝着杏花美酒,可是他臉上的笑容已經沒有了,有的只是無限的哀愁。看來,喝酒不僅沒有減輕他對故人的懷念之情,反而使他的懷念之情更濃了,就像這杏花美酒一樣濃。

這個時候,雨下的越來越大了,而我的思親之前也像此時的雨一樣越來越濃了。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9

很遠的路,五個小時。

還沒到就已經聞到香火的味道,爆竹聲遠遠地傳來,莫名地有些熱鬧。驅車前進,

看到稀稀拉拉銅絲般的荒草之間露出戈壁灘一樣的黃土,倒也有溝壑和土丘,丘脊處是灰色的碎磚沙粉,被風常年地吹成順着土地生長的脈絡,在陽光下顯出奇異的深藍色。

人不多,在遠處浮動,有人處就有煙,讀後感。通常用竹子搭成架,掛上一連串的爆竹,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地,震動得空氣急促來回發響,人也看不真切了。我有些不明白,

在這個冷清的時節,為什麼要用那麼喧鬧的習慣呼喚先人。在這個一年一度的莊重的日子裏,似乎還沒等天地之間的橋完工,就魯莽地嚇跑搭橋的仙鵲。

然而我們很安靜。用新毛筆蘸着紅漆,把墓碑上的字謹慎地描一次。擺好祭品,上香,燒紙錢,再上香。還有把一黃一褐兩色的長紙條三兩搭在一起,深深地穩插在

土裏,要插得風再大也吹不動。末了,把雞蛋殼剝下來,還有貝殼均勻地撒在土上。關於那個雞蛋,上面塗了薄薄的粉翠色,敲碎了像青花瓷的瓶身,尤為好看,那時剝出來的雞蛋,美得不可思議,有幾分翡翠的透亮光澤。

我四處走動,看別人的墓碑。灰色碎花磚的千篇一律的碑,上面有硃紅的碑文,有些寫到名字處金色的熠熠生輝,説明子孫的用心;也有不知多久沒來或者沒被重描過的碑,常年以來紅漆掉得淡淡的快沒有了,也許寂寞。有十年前的,也有己丑年冬的新墓,不管生前如何,畢竟同樣安靜。

陽光很好但不刺眼,四周風自由地掃動,這有生以來的掃墓,終於讓我的心寧靜片刻。

以18歲的清明為題目的作文10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祭奠節日之一。清明這天,天空灰濛濛的,整座城市籠罩着一層薄紗,淡淡淒涼,絲絲憶念。豌豆味的空氣中是濕漉漉的,夾帶着對逝者的哀思。

晨曦,遊蕩在河的左岸,繞過長滿清明草的田野。衣袖拂過枯舊的柵欄,帶走那殘留的希望。清風凌亂了髮絲,心中泛起點點漣漪。遠處的山,被晨霧渲染的縹緲無痕,瀰漫着一絲神祕的氣息。早起的小孩沒有半點憂傷,而是歡快的手拉着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轉圈圈,他們可能覺得,人是上帝送給世界的禮物,上帝只不過是在收回禮物而已。

正午,晨霧和雨絲已經退去,灼熱的陽光燙烤着,終於給悶熱的大地抹上了一種朦朧的色彩。路上稀疏的人們,拖着疲憊的身形,眼裏滿是悲傷的情緒,望着遠方的道路。來到墓前,一片片枯葉鬆鬆散散地堆着,腳下傳來聲聲清脆的破碎聲。輕輕地放下手中捧着的鮮花,拔了周圍的野草,將周圍的垃圾清理乾淨。端端正正地插上三柱香,撕開粗糙的紙錢,連帶着雜亂的葉片變得火辣辣,耳邊不時有白灰飛過,又輕輕地落在泥濘的山路上。幾個大人圍在燃着的紙堆旁,疊放着的紙錢被火一點點吞噬,它沒有任何反抗,沒有掙扎,化為灰燼慢慢逝去。死去的人是否收到,沒有人會知道。

漸漸的,天空成了紅灰色,幾朵四處飄蕩的雲,在紅灰色上掩蓋下若隱若現,毫無生氣,從眼前慢慢消失。遠處的房屋,彷彿被一隻巨大的手,狠狠推入了黑色的海洋,墜落得悄無聲息。一絲清涼,天際的微光慢慢消去。入夜微涼,銀河中月悄悄掛上了,星慢慢現身了,我凝視着它們,它們就像黑暗中跳動的焰火,低垂天際,搖搖欲墜,眼睛一睜一閉,昏昏欲睡。

腳一踢,手一伸,揉着惺忪的眼睛,站在玻璃窗邊,我看見了一個新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xrw4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