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作文600字 五年級作文

清明作文600字 五年級作文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作文600字 五年級作文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1

四月的天氣,晴朗而清爽。萬物復甦正孕育着新的生機,傳統節日“清明”也隨之來到。

此時此刻,祭先人,思感恩,借一縷春風追憶那從不曾遠去的歲月,温暖而美好。可在喧鬧的城市間,這般的清明已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街頭、路旁不斷燃燒的香紙與股股濃煙之後的灰燼。焚紙祭祀是一種向已故親人寄託哀思亙古流傳的傳統,可時至今日,卻有了別味在其中。

近些年來,因清明掃墓引發的火災時有發生,燒傷甚至損害不在少數。大家在祭祖掃墓卻不注意防火,一個煙頭、一串鞭炮往往就引發一場山火……即便是一個“僥倖”的火星,也足以把乾燥的草木迅速引燃。

然而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總有那麼一些人做着平凡而偉大的工作:消防員為了羣眾生命財產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險一天要爬很多的山路,通宵撲救山火,臉被烤得通紅,累癱在地,有些地方,消防員撲滅明火後不敢撤離,連夜執守,環衞工人艱難的打掃殘餘的灰燼,聞着空氣中瀰漫的煙味,清除地上一處處灰黑的印記……

在我看來,清明時節,追憶故人,沉痛的心情皆可理解,但表達的方式不一定僅是焚紙這種增加地球大氣負擔的方式。在追求綠色、文明發展的今天,用清理墳前雜草、植樹、送一束鮮花、一句寄語等文明方式緬懷先人,同樣能表達我們無盡的思念,不僅讓追思更悠遠,而且還可以守住我們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當然,我們不能全然否定,畢竟這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可現實與傳統的關係是繼承和發揚的關係,我們不能只繼承不發揚。所以,在當今文明時代,清明節更多的應該做到文明過節,在表達自己的哀悼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文明。

歲月靜好,皆因有人負重前行。無論是在硝煙中犧牲的戰士,還是在火光之中逆行的消防員,是你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平安!

希望那些逝去的人們能感知到親人的哀思,那些生者更要多關愛、呵護身邊還在的親人。願人心也能清,明。

文明清明,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不僅綠在環境,更重要的是綠在人心。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大詩人杜牧寫的清明多麼有意境啊!

可我腦海中清明時節應該是小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嘩啦啦……嘩啦啦……”田野裏的小草,路邊的小樹,看上去都格外清爽,披上了淡淡的綠裝。清明時節,漫山遍野的映山紅都競相開放,它跟其他的野花比起來格外引人注目,有鮮豔的大紅色,有淡淡的粉紅色,有看上去有點像白色的淡紅色,它們相互映襯着,好像把羣山打扮成一羣“小姑娘”,漂亮極了!

在清明時節,還有一種花肯定不得不説,那就是油菜花,清明節的時候,滿田野的油菜花金燦燦的,非常漂亮,還給人一種豐收的感覺,滿田野的油菜花預示着即將到來的豐收的季節!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清明節前一兩天是寒食節,為什麼有寒食節呢?據説在春秋時期,介子推與晉文公流亡於列國,介子推割大腿肉供晉文公充飢。而在晉文公復國後,介子推卻拒絕了晉文公提供的高官厚祿,與自己的母親一起歸隱在綿山,晉文公不得已焚山逼迫,介子推依然不出山,最後與母親抱樹而亡,後來晉文公便把他葬在綿山,修寺立廟,並規定老百姓在介子推亡故的這一天吃寒食,並且禁火,後來就相沿成俗。在中國古代,祭祀一般都選在寒食節這一天,直到後來才慢慢改成清明節。

介子推能在困境中對自己的主子如此忠心耿耿,而後來又寧死拒絕回報,那是何等的氣節啊!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怪不得大家要把介子推的忌日作為寒食節,並作為祭祀的日子,這是對他人品的真正肯定!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3

時光漸行漸遠,我們只能隨着它的腳步,無奈地刪除那些密密麻麻的回憶。不記得曾有多少雨飄在臉上,分響在耳畔,只知道滄桑早已漫進了我的心,爬進了我的臉。當我們與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難也是伴。每當想起童年時光,那些日子真是清澈而明朗的。

説到童年,我覺得每個人的童年都是清澈而明朗的吧!以前不煩世事,滿心歡喜,無憂無慮的那個我僅保留在我的回憶裏。

那年媽媽買了冰棒回家,哎,好像是幼兒園吧,剝開包裝紙,冰棒露出它那雪白的身體,我看着它嘴裏的口水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張嘴,啊,等等!腦子裏突然閃現出一個奇怪的想法就是給冰棒消毒,因為在這之前,我經常看到媽媽給楊梅消毒。於是我學着媽媽那時給楊梅消毒的步驟,先拿了一個大碗,加入水,舀了幾勺鹽攪拌,蔣蔣,鹽水完成!接着,嘿嘿,我把冰棒放入了碗裏,滿意的去看動畫片了。

不知不覺已經快到媽媽下班的時間了,想着媽媽回來給媽媽看看我的成果。我緊張的搓搓小手,激動的跑進廚房。咦!我的冰棒呢?怎麼回事?我一頭霧水的看着碗裏漂浮在水面上的棒子,這時媽媽推門進來了,我拉着媽媽來看,疑惑的問媽媽,冰棒怎麼會只剩下棒子了呢?媽媽看了看我的“傑作”哭笑不得的摸摸我的頭説:“傻丫頭呀冰棒被你弄化了,冰棒是不用消毒的,在製作過程中就已經消過毒了”。我聽了媽媽説的話若有所思,現在想想,真的是臉都要紅到耳根子了!

我的童年是清澈而明朗的,如清澈見底的河水,也如每天升起的明朗的太陽。冰棒一般五彩繽紛的童年就永遠美好的留在我心靈深處吧!願以後的日子也能五彩繽紛,清澈而明朗。這,就是清明。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4

清明時節的風又駕馭着我的思緒,穿越千山萬水,飄回那少不更事的歲月。這個季節,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爺爺。

記憶中的爺爺總是牽引着我的小手,往山裏挖草藥,教我認識家鄉的山山水水。山旮旯的角角落落,我跟着見識了許多上輩人的故事。那一座座彎成弓形的背就像抬頭可見的山,讓小小的我驚奇不已——為什麼人老了背上有山?

不曉得可不可以用多才多藝來形容農人,但在我年幼的心裏,這樣的爺爺一直是我的偶像。爺爺是個廚師,總能變着樣把平淡無奇的飯菜,燒得可口誘人,以滿足我們這些小饞貓的“菜欲”。還能變戲法般地把爛泥巴捏成小人兒;能把竹子、葉子吹得滿天響;能教我用紙摺好多可愛的玩藝,剪漂亮的花花草草;講的故事讓傻傻的我笑疼了肚子;最重要的是能讓我撒嬌能給我零花錢……

快樂的日子隨着年齡的增長,慢慢消失。我們在長大,爺爺在變老。兄妹三人日益見漲的學費壓得全家喘不過氣來,爺爺的病痛被擱在了一邊。那個炎熱的夏天,年少的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暑期工作,可是那一段時間腦海裏總浮現爺爺的影子,就連睡覺也會夢到爺爺。家鄉沒有電話,信件往來要十多天,我實在管不住自己的思念,毅然辭職回家。在家裏那昏暗的小房間裏,我看到去日無多的爺爺。那一刻,我相信了骨肉相連和心靈相通的説法。

整理爺爺的遺物時,翻出一個箱子,裏面堆滿了寫過的便箋——那是爺爺念私塾時的作業,一頁頁漂亮的毛筆字,讓念大學的哥哥、當老師的姐姐和學美術的我自歎不如。這就是那個年代農人的命運,走不出黃土與高山,爺爺只能把他的夢想壓在了箱底。

爺爺走了十多年了,異地他鄉為生活忙碌的我一直沒有回去看看他安息的地方。

又是一年清明節,借筆寄予一腔思情。

任商海沉浮,任世事變遷,親情依然佔據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5

在我的家鄉,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特別的過法。在最近,有一個有我們家鄉特別過法的節日才剛剛過去。這個節日,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在我們這兒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掃墓。這些墓,可以是已故親人的,當然,也可以是烈士墓。掃墓的時候,要在墓前擺一張小桌子和幾把小凳子。在桌子上面要擺上各種各樣的小菜,清明節的時候是必須要有艾團的。然後,要在這些小菜的前面點上兩根大蜡燭,大蜡燭的中間要插上香。然後就從輩分的順序開始朝蠟燭站着拜三拜,跪着再拜三拜,在中途可以説一些如祈求自己平安,學習好,工作好的話,老人們總認為這樣會比較吉祥。在一切工作都做好後,就可以開始放鞭炮了,點燃鞭炮後要逃得遠遠的,以防被嚇到,然後就可以下山了。就這樣,掃墓的工作就做完畢了。

當然,清明節的主食是艾團和艾餃,我認為,大家都是應該嘗試着做一做的,做的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一改掃墓時的嚴肅。當然,艾團和艾餃的麪皮可不是一般的麪粉皮,在揉麪時還要把綠綠的艾草一起加進去,這樣弄好的皮,也就變成綠綠的了,艾團是芝麻陷的,艾餃則是鹹菜餡的。艾餃是把皮子搓成一個個小圓團,搓圓後,壓扁,然後從皮子的邊緣開始捏,從邊緣一點一點地往裏捏,最後,皮子就成了一個近似碗形的樣子了。往凹進去的中間放餡,然後再把它捏起來,捏上花邊,就像一個餃子一樣,艾餃就完成了。而艾團則是捏成圓的,塞進芝麻餡,包起來後還要在外面一圈點上糯米,艾團就做好了。做好以後一蒸,就可以吃了,不管是甜的還是鹹的,都有各自的風味。

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有家鄉自己獨特的特點,在我們這些普通人中,是既快樂又嚴肅的,當然,也是讓我們喜歡的。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6

又是那首熟悉的曲調,這是您最愛的曲目,但如今播着同樣的曲調,卻有着不一樣的感受。隨着曲的旋律,我不經意、不經意地在心湖上泛起了一絲絲的漣漪。在湖波中,我又思念起您;在湖波中,又泛起您和咱們一起度過的日子。也許是我不能接受您的離去,但是您確確實實離開了咱們已有兩年多了,兩年多的歲月裏,我對您的想念,您又能感受到多少呢?可我又不想您領會到那一絲絲的思念,因為我不想打擾您的清夢,您的寧靜,因為您是我最敬愛的人——外公。

記得您離別咱們的那天,是一個黃昏,一個正吹拂着微風的黃昏一點點的淚水。當我接到那從鄉間傳來您已辭世的消息,我並沒有哭,因為我再也無力從眼眶內擠出那一點點的淚水。我站在窗台前讓那透窗而過的涼風夾着小雨拍打着我的臉龐,是一陣陣的刺痛,刺痛的卻不是那一張臉,而是那受不想打擊的內心……

送別您,我是多麼的不捨,我捧着一盤您喜愛吃的天津紅棗,心裏有説不出的話,但縱使我説出心裏的千言萬語,您又會聽到嗎?我想,上到了山,您終於可以安睡了,去您那無人騷擾的樂土,您是多麼的安詳,在您安詳的臉上掛着的是那慈愛的微笑,但也掩蓋不了歲月在您臉上留下的痕跡。

我掬一把黃土輕輕地蓋於您的身上,我哭了,一直故作堅強,安慰親朋的我哭了,但只有無聲飲泣,暗暗地從眼角淌下了淚珠,因為您不喜歡愛哭的孩子,我怎能又叫你失望呢!您可以放心的歸去吧!永遠寧靜,您那愛哭泣的外孫女已經學會了堅強歌曲依然在播音,我只希望您可跟我一起欣賞這曲調——《彩雲追月》。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7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在杏花飄落,楊柳婀娜的季節,清明伴着春雨,悄無聲息地近了。

連綿的微雨,不大,卻如煙似霧,籠在空中,無論竹籬茅屋,或高樓大廈,皆為之沉醉了。雙飛燕在煙雨中穿行,步伐卻並不匆匆,倒仍是留戀着什麼:是這連綿的雨罷?亦或是這如夢的景罷?我竟猜不到了,許是這景,這情,太過於美好罷了。

堤邊楊柳,新芽初抽,卻鬱鬱葱葱地充滿生機。2600年前,介推的故事,便這麼浮上了心頭。試想千年前的介推,逝前可否感歎無人之心?忠君孝母,到頭竟折自己性命,又不知當年那株死而復生的老柳心中會有何念?

箬葉飄香,清明時節的煙雨濛濛中,就少不了青團了。艾葉摻和在麪糰中,將麪糰染得翠綠,再包上餡煮熟,散發的香氣足以令我沉醉。

在清明,掃墓是一項悲傷而古老的活動,它讓清明添了些許憂愁與哀傷。若正逢落雨,淡淡的憂,淺淺的哀,融入在綿綿的雨絲中,越發顯得悲涼了。

踏青則更為我所喜。穿堂風温柔地拂過,誘着人們走向郊外,若以俗話説那便是春遊。

踏上郊外的一方新土,做着清夢的羣花便驚了,施施然梳了粧,挺挺地立着,像是盼望着什麼一一是踏青的人兒麼?是春雨的滋潤麼?還是春風的.吹拂麼?然而我又深知自己的微渺,怎敢與涼涼的雨,微微的風比。我只盼着,能多賞賞這爛漫的春色。

這一日,往往是春開始美了。瞧,恬靜的白,嬌豔的粉,熱鬧的紅,冷落的紫,一團團,一簇簇地擠滿了枝頭,卻又有莫名的淒涼,也許是清明的緣故吧!

我席地而坐,只怔怔地望着周遭盛景。美景配上清明的憂傷,如一位婷婷的女子,蹙着眉,芬芳繞在她身邊,鳳尾蝶落在她的眉間。她有絕世的容顏與氣質,卻難免淡淡的愁緒,兩彎籠煙眉,一雙含情目,卻有淚光點點。我自以為若清明化作人身,只怕與此也相差不遠。

我愛清明,愛她的景,愛她的習俗,愛她的詩意……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8

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這是對北方地區而言的,但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則是對江南春雨的寫照,自我有記憶以來,沒有哪一次清明時候不下雨的。就算不是大雨,也會有一陣陣的毛毛細雨。

在清明時節,若行走在郊外山野上,或是偏僻的荒地,處處可見幾團人影。有些老當益壯的老人是在踏青,活潑好動的兒童在放風箏、盪鞦韆,但已經較為少見了。更多的人們則在雨後的山野上掃墓,這是很悠久的傳統,自周朝便傳承了下來。我看到大多數的掃墓人肩上會扛着鋤頭,手裏拿着鐮刀和一個袋子,裏面裝的大多是蠟燭、冥鈔之類的。走過之後只留下淒涼的背影,真如“路上行人慾斷魂”所説一般。到處是自然的氣息,那些被洗滌過的樹木,顯得更有生氣。人們沒有在喧囂的城市中像蟲豸一般麻木地工作着,都在山林溪流間放鬆自己的心靈,做起了古人的事,竟有種返璞歸真之感。

對於我來説,清明節印象最深的便是清明糰子,既然是清明節吃的食物,也一定是青色的,其原料便是清明草或者艾草。我喜歡吃圓饃形的,其次還有餃子形的,但味道卻截然不同。這小小的點心透着股草葉的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裏更是清香滑糯,甜而不膩。那氣味是春天的甜腥氣。這糰子雖吃着好吃,但是製作卻耗時耗力,單説材料便有七八多種。我家每逢清明節便定要做這清明糰子,我常常只分到着揉麪和捏團的工作,但揉了十幾分鍾後兩隻手臂便感到疼痛無力了,也就放棄了。做好之後分給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剩下的也足夠留着自家吃了。我家有四人,但一半以上的清明糰子都入了我之口。據説這一天也是寒食節,所謂寒食,就是不能吃熱的食物,連清明糰子也要涼了才吃。

在我記憶中的傳統清明節,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9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小雨霏霏,芳菲盡了,送來了那勾起人們絲絲回憶的清明。

自古以來,清明便一直是人們的心靈寄託,點綴着人們的思想,洗滌着人們的心靈,清明,便因此不平凡。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清明都要去家鄉的祖祠前掃墓,帶着金銀元寶和一疊疊紙錢,捧着一束無暇的鮮花,更懷着一份莊嚴,營造一份肅穆。風在泥濘的路上方吹着,呼呼作響,好像是在吟唱一首悽美的哀歌。

來到祖祠前,便有人來把它們打掃乾淨,把灰塵輕輕擦去,把枯葉慢慢掃走。接着便是點蠟燭,燒香。小時候,我對這些禮儀不大懂,但仍在這莊嚴的祖祠前學別人一樣,拿出三支香,點上,插下去,一年一年下來,我便也漸漸懂了。隨後即是燒紙錢、燒元寶,隨着火騰空而起,空氣便熱了幾分,心也熱了幾分。

每年的清明都是如此,形式上不禁有幾分單調,但尊敬之心永存,紙錢燃燒時那升騰的煙霧中,總會有親人的笑臉,那烈火燃燒的聲音,告訴我們,他們沒有離去,他們的精神與我們尊敬的心一樣永遠存在!

但是,現在的清明,多少有點奢華,少了些莊嚴與尊敬,今年燒錢的火,又比昨年旺了;今年的人,好像又少了;今年的場面,好像又嘈雜了。在這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有多少人能保持純真無暇的心呢?掃墓,不是用最多的紙錢,最多的蠟燭來表達尊敬,更應該懷着一顆敬畏之心,用最純潔高尚的心靈訴説心中的思念,這才是清明幾千年的真正意義。

憶清明,掃墓,三支檀香,兩根蠟燭,一束鮮花,一顆純真無暇而不含雜念的心,足矣……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10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又是一年清明到,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給外婆掃墓。

外婆是前幾年因病逝去的,我們一家人悲痛欲絕。葉落歸根,外婆去世後,被安葬在老家鄰近長江的一座偏僻而美麗的山上。

出發之前,外公和媽媽便準備好供品,香燭,紙錢,鞭炮等。來到外婆的墳前,一年沒來,墳前長滿了野草。我們一起把野草拔掉,外公張羅着佈置供品擺放,把香燭點燃後分別插在墳前,我和媽媽一起燒紙錢,爸爸則拆開鞭炮放在墳邊地上擺好。外公對着墳喊着外婆的名字:“**,我帶着孩子們來看你了,你要保佑他們工作順利,保佑孫子身體健康,考試考百分。”一陣沉默,“哎,你走得太早了,還沒享到福喲……”外公説着説着,聲音哽咽起來。爸爸媽媽連忙安慰外公,領着我一起給外婆叩頭祭拜。墓碑上的照片已經有些褪色,但外婆的音容笑貌卻彷彿仍在眼前。我喃喃道:“外婆,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來看你的!”

等我們拜完後,爸爸點燃鞭炮,媽媽捂着我的耳朵把我抱在懷裏,鞭炮燃燒的炮灰隨風飄起,盤旋在空中許久,許久,彷彿是外婆在向我們招手。突然,我鼻子一酸,撲進媽媽懷裏,“我想外婆了。”媽媽撫摸着我的頭説“外婆雖然不在了,但是外婆希望我們都健康幸福。”我懂事地點點頭。

走在回家的路上,聽外公和媽媽講着外婆的故事,我不知不覺握住媽媽的手,感受那無盡的温暖。死者已矣,生者長存,學會緬懷,學會珍惜,把握好每一天,好好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想,這就是清明節給我的最大感觸吧。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11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微涼的清晨,出得門來,空氣中都是的味道,不由得人不深呼吸一下,我卻沒有那興致,只佇立在車窗外,凝望、凝望……

天,泛起銀灰,很冷,像纖手拂過青瓷,沁涼入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讓人不由得歎嗟。

我撐傘,路,實在泥濘,我挽着奶奶的手,慢慢踱步,眼前的房屋,稀稀疏疏,後半部分已經塌陷,牆角爬滿了青苔,泛黃的牆壁彷彿向我們訴説無盡的淒涼。我仰頭,我希望有雨水滴下來,濕了我的衣裳。

奶奶道:“這是你爺爺親手栽的銀杏樹,三十年了,時間可過的真快!”我拭乾奶奶眼角的悲涼,復仰頭,銀杏葉顫動,你也在為誰歎息。

爺爺與年輕時的愛情,竟也是轟轟烈烈着的,就在銀杏樹下,兩顆年輕的心愛了。他們的婚姻就開始在無聲裏鋪排開來,柴米油鹽,一屋子的煙火薰着。再後來,病牀上蒼白的身影,心跳漸弱,一個年輕的生命,去了。

奶奶亦悲涼,將他葬在銀杏樹下,喃喃:“老頭子一輩子的寄託也就在這銀杏樹上了”。

村中亦有人住,卻已是垂垂老矣了,他們和房子一樣,都老了。

我與奶奶來到墳前,墳很簡易,草制的,父親已經蹲在那兒了,靜寂、無聲,父親將包好的錫元寶,倒出來,元寶慢慢緩緩的落入火堆,“噼啪、噼啪”燃燒的聲音,荒涼,一陣絞痛,覆上心頭,兩行淚,緩緩落下來,止不住的,無盡的悲傷。很快地,我止住淚水,默默走向前,撫碑,與爺爺作告別。

這樣的清明,才能將人們從那些深沉的悲痛中拉攏出來,慰以最清明的祝福。

願爺爺在天之靈,安好。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12

初春時節的細雨,伴隨着清明節靜靜地下着。天空低沉着,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心裏是無盡的悲傷;伴着林裏的鳥叫,本是清麗的風景卻給自己又增添了一份惆悵;這個清明,註定了我的憂傷。

祖母走後的第一個清明節,屋裏仍是有那股如往年一般的清香;春風依舊,可卻已物是人非;老屋現在已經不住了,到處都堆滿了垃圾。望着望着,眼淚就下來了。還記得在這裏,我們孩子的歡笑聲還在,地方雖然小又簡陋,但是卻有股野趣。在大大的房子裏,反而如在城市裏般,還少了城裏的熱鬧。記得年年我們幾個孩子總是坐在電視機前,等着祖母給我們搬來椅子,大家坐在前面吃着清明饃饃。在山上掃墓時,放着鞭炮,孩子們喜歡裝着害怕,一個個搶着往祖母懷裏鑽。

今年大家格外的沉默,一個個不吵也不鬧,安靜地走到祖母的墓前,一個個都閉着眼睛,跟祖母講着自己心裏的話。總是覺得祖母還在,還在聲聲念念着叫我不要挑食,叫我吃飯;那些時候還是浮在眼前,走不開。可人已經走了…只是希望祖母在天上,不會再受病痛的折磨了。鞭炮放響,心裏的痛一陣陣襲來,這個清明過得好悲傷;每次夢迴,夢見祖母,淚浸濕了枕頭。

鄉村裏的清新撲面而來。村裏的人過來看了一眼,幫忙墊了黃紙道:“走都走了,還是別太傷心了。”抬頭,望着天空,讓眼淚回到眼眶中,靜下心來,好好體會這鄉村景色。

草沾濕了身體,樹木從頭到尾透着一股蒼老又是一種新生。天空其實還是明亮的,純淨的沒有一絲雜質。純藍的感覺突然有股明媚。或許,我們該好好地去觀看世界,好好珍惜站在這裏的一分一秒。

請讓這股憂傷,隨着清明的過去隨風消逝吧。

朦朧中,似乎有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感覺。祖母,走好。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13

清晨,走在田間那條不算長的小路,油菜不知何時長高長茂,是春天來了。濃濃的春意喚醒人們隱匿的夢,昨天,前天,往日都已化作泥沙而去。已是清明瞭。

每到這個時節,腦海裏便不自覺地浮現了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春日萬花盛開,熱鬧非凡的迎春大會,掩映了幾絲哀愁。在逝去親人的墳前,想起以往諸多的生活場景,幾行清淚還會忍不住湧出隨臉頰滑下。

忘不了大媽,她的笑臉猶如金黃的陽光毫不保留地傾注在我的心田,透過生活的縫隙,印在我記憶的深處。大媽墓旁的大樹,只半年時間,就鬱鬱葱葱。看遠處浮動的幾朵雲,似鐫刻了彼時人們的美好念想。

大媽,一箇中年婦女,一年前患了絕症,她心灰意冷,不再拖着疲憊的身子踱步在小院裏,不再早起看每天的日出。我去看她時,她用絕望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沒有説話。她的臉瘦削得只剩骨架。幾個月前,她回來時,還給我買了好吃的餅乾,還提着掃帚利索地為我家打掃後院。我還記得,她問我在家掃不掃地,我點頭以後她欣慰的眼神。

命運真是會捉弄人,它給我們開了一個如此大的玩笑。一個人,兩種眼神,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原來,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再好,日子過得再滿足,最終也會被身體的病痛擊垮。每個人都想擁有少年的青春與活力,都想擁有花季的無憂與快樂,可是誰也掌控不了時間和命運的舵。

樹木常青,剛過去的冬天很冷,它卻熬來了春天。清明雨下,子規聲聲啼鳴,故往的親人,讓我們重温了隨風而去的殘碎記憶。可有誰知道,觸動我們潸然而下的,不是與親人陰陽兩隔,而是現實中,活着的與逝去的,握不了手,望不見對方明澈的雙眸,眾人的擁抱與微笑裏,永遠缺了一個。

雨落清明,花開祭祖,濕濕的空氣中浸潤了一股淡淡的花香,壓在心頭的思念,飄散開來,卻久久繚繞。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14

這個清明小長假,爸爸媽媽帶我去常德的詩牆遊玩。

這詩牆,原是常德的沅江防洪大堤,後在上面刻上一些詩詞,便成了一處景點。據説,詩牆上共有1267首詩,還被選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了呢!

顛簸一路,終於到達了目的地——詩牆公園。天空有些陰沉,飄着些細細的,若有若無的雨絲,卻絲毫不能影響我的好心情。我滿懷期待地走進公園,立刻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大門左右兩邊,是長長的兩面牆,我睜大眼睛,盡力望着,卻如何也望不到頭。牆上鑲嵌着一塊塊黑色石板,大小形狀雖不一,看起來卻竟如羣蟻排衙一般,整齊而和諧。黑色石板上,陰刻着一首首詩,我細細端詳:喲,這每一首詩,都是由一位書法家親筆所作呢!

我迫不及待地選擇一邊,向前走去,邊走邊側頭欣賞石板上的詩歌。那詩歌有古代的,有現代的;有中國的,有異域的;有抒發豪情的,也有反映生活的……詩的種類繁多,卻無一例外的形韻皆美,每一首都足以令人嘖嘖稱讚。

我沉醉於這詩的海洋之中,一會兒便過去了半個小時。我回頭望望,已見不到最初的入口;又轉身向前看,這牆仍如開始一般,有近到遠而慢慢縮小,最後成為一個點,可無論你往前走幾步,或是奔跑起來,那個點依舊靜靜的待在那兒,紋絲不動。我心中不禁再次感歎這詩牆之長。同時,在我抬頭時,我看見了些許有遊人:有拄着枴杖的老人,有蹣跚學步的幼童;有揹着書包的學生,有拎着菜籃的大娘。他們有的自己站在牆邊靜靜欣賞,有的和同行之人輕聲討論;還有一位母親正用温柔的語調給一個穿着碎花裙子的小女孩唸詩……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是那麼美好。

這個清明,我沉醉於詩鄉之中。

清明作文600字_五年級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片黃油的海,卻承載着悲涼的氣氛,就連翩翩飛舞的蝴蝶也透露出一絲絲的悲傷,又是一年清明時啊!

這一天是清明節,每個人都要去祭奠自己的祖先,我也不例外。來到爺爺的墓前,發現長滿了雜草、藤蔓,交錯縱橫,纏繞成一團團藤球一樣,兩旁的綠樹生機勃勃,樹枝長的都開始下垂了,去年還是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樹苗,經歷了一年的風雨卻長成了一棵棵茁壯的樹。周邊還種着一些柚子樹,地上還掉了一些熟透了的柚子,若不仔細地觀察,還真看不出這是一個墓。戴上手套,擼起袖子,埋頭苦幹,聚精會神地用手把旁邊的雜草拔掉,一根一根地拔掉,一起一伏,在陽光下似乎形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

這讓我聯想到去年的清明節。

那時我還幼稚,還不懂事,不懂得為家人分擔,只是在旁邊呆呆地看着大家累死累活,我很想去做點什麼,可是本末倒置,幫了倒忙,讓大家更是麻煩,我只好在一旁採摘野葱。

回過神來,發現周圍已經有了忙碌的身影,只有自己站在一旁發呆,連忙彎下腰去,給人們留下忙碌的背影。為了節省時間,只好兩隻手一起用,一個小地方拔完了就去拿掃帚,彰顯自己的勞動成果。漸漸地,漸漸地,一個墓已經有了它的雛形,至少能一眼看出這是一塊墓,不會覺得綠油油的。

掃完了,我們在老家前面的河邊打水漂,儘管我不會打,但在旁邊看的也是不也樂乎。這一天,即使我是疲憊的,但我還是高興的,因為我做到了自己可以做到,而且應該做的事。

抬頭看見被夕陽照得火紅的白雲,低頭又看見映襯着餘輝的河,思緒飄蕩,留在那一眼望不見的天際。

啊,又是一年清明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wr99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