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精華】清明作文5篇

【精華】清明作文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清明作文5篇

清明作文 篇1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傳統清明佳節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谷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着。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裏總是猜測着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於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衝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媽媽看了説:“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慢慢地走着。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隻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於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乾淨後再把貢品和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媽媽嘴裏唸唸有詞的也不知在念叨着什麼,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裏,然後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裏去燒,最後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後把東西收好回到老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和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到老家後,我全身濕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如果按農曆計算,沒有確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算則在4月4日或5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太陽到達了黃經15度時,清明就開始了。這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温暖,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草木茂盛,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兩字,根據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所説:“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清明時節,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改變冬季寒冷枯黃景象,大地一片清淨明潔。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中寫到:“春分後……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這裏説的“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所以有“三月節”之稱。《歲時百問》一書也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可見,清明節是由它所處的時令,在氣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所以,國家通過立法,將清明節納入法定的節假日。

清明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起來爸爸媽媽就帶我去老家給爺爺奶奶掃墓。

一路上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當我們走到老家的山路時,路凹凸不平,遙遙擺擺。

來到爺爺奶奶的墓前,看見爸爸給爺爺奶奶修的墓地,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墓門口兩旁的大獅子。走到墓前我獻上爸爸媽媽買的鮮豔的花圈最多的是菊花,還有百合花……我和爸爸媽媽都在墓前三鞠躬悼念爺爺奶奶。在墓的四周栽着一株株年輕的松樹,碧綠滴翠,亭亭向上,它們永久的陪伴着爺爺奶奶長眠在這裏。最後我心理默默的説;爺爺奶奶您們安息吧!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有用的人才。

清明作文 篇4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因為我的老家在南昌嗎。於是決定星期六下午就出發。

我們到了南昌之後,發現人們都帶了許多祭拜的工具,什麼紙錢、香、金元寶……我們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説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説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説每年來這裏一次,但是感覺上並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後來我問爸爸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裏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我們終於到了爺爺的墳前,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爺爺請了安,向他問好。之後,媽媽要我向爺爺許願,為了圖個好運,我開始還有點不願意,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迷信,但是後來我又想了想,這可能是一個習俗,我乾脆就做吧。我面對着爺爺的墓碑,心想:希望我學習進步能考上一個好大學。 拜好之後就開始在附近逗留,而父母都在採茶葉,説,這也是一個風俗。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説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採茶葉(希望在天堂的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採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清明節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這次去掃墓,我受益匪淺,我瞭解了許多老家的掃墓風俗習慣。最重要的是我來看了爺爺,體會了掃墓的重要性。

清明作文 篇5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的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動力。

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去給爺爺祭祖,爸爸開上車,把我們帶到墓地,我們都下了車,爸爸和媽媽把祭品都擺出來,爸爸剷土,媽媽給我和姐姐點燃了香説:“去把!給你爺爺上香去把!”上完香以後我和姐姐就先回到車上去了。

慢慢的我想起了童年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天非常的黑,夜裏,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妖精來了,下得我大聲哭喊,渾身發抖,這是,爺爺出現了,他鑑定地對我説:“孩子別怕,有爺爺在!爺爺會打開妖精的。“從夢裏醒來,爺爺正摟着我,我一頭扎進爺爺的懷裏,放心的睡去。

我不時的想起來爺爺,爺爺的笑,爺爺的樣子,我大聲的哭了起來,姐姐説:“不要哭了,小心鬼來抓你哦!”我嚇的躲到了姐姐的懷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春分拂面,陽光明媚,空氣中散發着花香,可是,我的心裏卻下着雨,爺爺,你在天堂過的好嗎?願您永遠安詳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vwg8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