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作文600字(精選10篇)

清明作文600字(精選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作文6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作文600字(精選10篇)

清明作文1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帶着哀哀的愁思和滿滿的懷念,過着清明。

雖然我的老家沒有祭祖的習慣,可是,我依然在我的心中懷念我的祖先。雖然我從未見過的老祖,也不知道他的事蹟。可我依然在心中敬仰起來,因為它是我的祖先養育這一代的人,如果不是他,我也不會出現在這裏。

雖然我不知道清明是怎樣祭祖的,每當清明我都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在我的腦海中幻想;清明我與父母在山上除草,放煙花,幹着許多有趣的事情。我開始憧憬。又怕天真的實現。因為我珍惜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希望他們離開,來實現我那笨蛋、又卑微、又無厘頭的想法。我開始想象,又不知道我的同學在想我的同學在掃墓前做什麼。剛才也是從電視節目看到的也不知道屬不屬實。可我又沒掃過墓,可我開始像只可愛的好奇貓,頭頂打滿了許多的問號,來索求我想得到答案。我在鍵盤上噼裏啪啦的打了起來,手指像個忙碌的工人,迅速、有便捷的完成它的工作。後來我覺得實在太複雜了。除了講究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還有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我很慶幸我不用掃墓了,更不用做這些繁瑣的事情。

清明是緬懷和祭拜祖先的節日,雖然我的清明過得是那麼的平淡無趣,可是我還是學到許多的知識。韓愈曾説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可我還是學到清明的習俗。清明是一個懷念親人的日子,一個讓人痛心的日子。清明也是一個讓人哀思的日子。

在這清明節,點上一隻燭,給祖先點亮光明;獻上一朵花,向親人表達無盡的懷念。

清明作文2

小的時候,對於清明的印象是簡單的,是清晰的。記憶中的清明是簡單,圖畫上面有幾縷香霧,有燒掉的紙錢,有些許貢品。

當時的我對於清明的理解很淺薄,畢竟是一年接觸一次的,當時的我們也對此很新奇。有時候我們也會盼着清明快到來,小學時讀到"清明時節雨紛紛"時的驚奇,畢竟在我印象裏,清明節那天大多是晴天。

和着輕柔的春風,蝶在花間玩耍,蜜蜂陪着它,摟着一捆清明棍,偶爾冥花會被勾住,會引起我們的些許笑聲,一點兒也沒有"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味道,氣喘吁吁地爬在厚厚的石階上,俯瞰腳下那片沃土。

直至開始,乖乖聽從大人的叮囑,關心的也只有打鞭炮和燒紙錢,而墓的主人也不記得是否曾經見過,清明就這樣過去了。

那時候的清明,只要一顆童心和準備擁抱大自然的心情就夠了。

我漸漸長大,每次心情也更加沉重,因為我認識到,這是一個祭奠,緬懷先烈和親人的日子,發覺物是人非,物人皆非的時候,內心變得空蕩蕩。

樹木愈加變的更少,花和動物也少了,雖然石階還是和以前的一樣,錯落有致,但在心中總覺得少了一份情趣。極目遠眺,看到的也只是山外的"鋼鐵森林"。

但不變的是我們的那份心,對先祖的敬重的。不變的是我們的習俗,來到先祖的墓前,每一步都是安靜的,敬重的。上貢品,打鞭炮,燒紙錢,上香,不等香燒完,便默默的離開。

綿綿的雨揉打着我的心扉,淡淡的霧搖曳着我的懷念,淚眼朦朧,依稀望見燈火闌珊處,思想有些迷濛,心有些顫動……

又是一年的清明過去了,但在我的心中似乎少了些什麼。

清明作文3

古人有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確,這樣一個並不喜慶的節日總是伴着綿綿的細雨,至少在我的記憶裏,陰雨和清明是不變地組合。然而,今年卻是個例外。也許是雨記錯了日子,在清明前就匆匆跑來了,等到清明來臨時只是微微地陰了一下,便留下明媚的陽光跑開了。

藉着這晴好的天氣,我同父母一同來到北塬上踏青,欣賞大自然的春景。當我們路邊一處墓園時,我停住了腳步。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種地方,因為很幸運地沒有什麼親人在這裏安息,便省去了掃墓活動,也免去了很多悲傷。

原以為墓園是陰冷、寂靜、荒涼,甚至還有點恐怖,而當我真正站在這裏,眼前的一切卻是安祥的、整齊的。也許是少有人至吧。這裏異常地潔淨,高大的樹木也很威嚴挺立,站在山坡下抬頭望去更像是整齊的建築。

今天應當是這裏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候了,我見到了許多前來拜祭的人,也有未入學的小孩,與同齡的小夥伴在樹蔭下玩耍,在他們眼中,這裏只是他們新的遊樂場,還無法理解大人們的哀思心情。

不遠處有位老人,頭髮花白,他坐在一處墓邊,地上放一個簡易的收音機,播着低緩的.樂曲。我看見他摸着墓碑,笑着,輕輕地像是在説些什麼,安靜地,温柔地。

有匆匆燒着紙錢的中年人,草草結束,拍拍灰塵快步離去。也有默默悲傷低頭不語的掃墓者。

清明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既是對逝去的先輩和親人的哀思和緬懷,也是一種感恩的表示,激勵生者更應自強和奮鬥。

最後,我站在山坡下,對着山上的墓地鞠了一躬,願他們安息!

清明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沒有雨,卻還是給人一種煙雨迷濛的感覺。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乾淨。軟軟的春風撩起你的心絃,厚重的土地上碧綠的小草也長勢蓬勃。

卻總是煙雨朦朧的,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點綴寂寥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扶老攜幼,或一二孤影,蹣跚獨行。我也在早已溘然長逝的太祖母的墳冢前,腳下踏着這片深褐色的土地。淡淡的情思,隨着歲月流轉,幾份惆悵,盪漾在心懷。

我深深跪在這片家鄉的土地上,我魂牽夢繞的家鄉啊,濃烈的泥土味混雜在四月深灰色低低的天空中,一下就把我帶進了生前太祖母温和如三月軟風般的笑靨中。

還記得小時候,您常坐在那老藤椅上給我講故事,用您粗糙的手掌愛撫我的小腦袋。曾為老藤枝“吱吱呀呀”,唱着一首名為《永遠》的古老的歌,臉上紫藤花瓣般的温暖笑容是永遠,您身上淡淡的好聞的三葉草味,也是永遠。沒想到時間是個小偷,終將太祖母從我身邊偷走,但安慰的是,太祖母走時,我在她身邊。她看着我,最後疼愛的光亮,像淡淡的紫藤花瓣落下,落在我的臉上,留在這個世上。

您還好嗎?我想念您了!我在心中默默叫道。我將一張張黃色的燒紙輕輕的放在燃燒的通紅的火焰中,焰焰的火光中,我的眼睛已模糊成一片,只聽得悲傷在空氣中流淌的聲音,褐色的墳冢前,都是寂寥與落寞。黃色的紙卷從外到內慢慢被一點一點燃成灰燼,有些靜靜躺着,訴説着這千百年化不開的寂寞,有些化作蝴蝶,飄向天堂與詩和遠方。

失去的,無法彌補,失去的,要學會淡忘。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裏……”天空洗盡鉛華,在這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中,表達我的哀思。

清明作文5

清明節的早晨,雖有些許陽光,可佔了更多天空的卻是那厚重的雲層。這雲層如千斤重擔,壓在人們的心頭,彷彿連呼吸都有些困難,更不用説去爬山上墳了。

來到我家的墳地,更覺得心情低落,墳周遭全都充斥着雜草和不知從哪兒飄來的塑料袋,墳前都散亂的擺着上一次上墳留下的紙錢以及早已乾透、又經歷了風吹雨打的殘敗祭品。有的已經完全掉色,扭曲得不成樣子了,看着它們,心情也愈發沉重了。

所以上墳的第一步,便是打掃了:拿砍刀把墳前多餘的枝條砍掉,把老舊的祭品掃到一邊,在周圍的松樹上扯下幾束松針鋪在墳頭,再插上新的香……

打掃衞生時總能感到心情舒暢,因為幫助別人(即便他們已故)總會覺得舒心。一段時間過後,我們已經將墳翻新了一遍。看着這些已故親人們的“居所”重新變得整潔,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對一座墳感到好奇,它看起來不是很陳舊,無論是石料還是土質都比其他的墳新。媽媽走過來語重心長地説:“這是你小舅,實在是可惜啊!”我正準備開口,媽媽又説:“年紀還輕就不在了,因為車禍……”我們都沉默了,在心底默默緬懷他,傷感又一次湧了上來。

下山的時候,我發現陽光已經穿過厚重的雲層,灑在了地面上,我內心的陰霾也逐漸散去了,沐浴在陽光裏,這個清明節似乎又被賦予了一種新的意義。

過去的終將過去。祭奠死者是為了讓生者更加珍惜現在的生命。我們在緬懷死者的同時,也要更加精彩的活着。

忽然想到電影《尋夢環遊記》裏的一句讓我印象深刻:“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遺忘。”我們牢記逝者,也是對他們愛的一種體現,有的人死了,卻還活着。

清明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我的記憶裏,清明也是很鄭重而又充滿温馨的節日。 當柳樹又重新穿上綠裙子,在風中偏偏起舞;當桃花、杏花向我們展開張張笑臉;當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氣清潔明淨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我的記憶裏,清明也是很鄭重而又充滿温馨的節日。

當柳樹又重新穿上綠裙子,在風中偏偏起舞;當桃花、杏花向我們展開張張笑臉;當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氣清潔明淨時,清明節已經到來

前幾年的清明,我們全家都回去探望家裏的長輩。在清明的前一天,我們就買好了探望長輩的“禮物”,媽媽買了水果、點心、紙錢、還有飯菜,還有姥爺生前愛喝的酒。

清明又踏着輕鬆的步伐來了,我們一家人浩浩蕩蕩地出發,去祭拜長輩。林中很安靜,會聽見各種鳥聲,還有風吹動樹“沙沙”的聲音。終於,我們來到了姥爺的墓碑。很多年了,墓碑覆上了厚厚的灰,墓碑旁邊還長了一些雜草。大人們很快忙起來,拔除雜草、平整土地、清潔墓碑。沒一會,墓碑立刻變得乾淨整潔了許多。然後,我們長幼有序的輪流到墓前跪拜磕頭。跪拜磕頭之後,大人們開始給姥爺燒紙錢。很快,我們探望完姥爺,該回家了。這次祭拜,我欣賞到,學習到了不少。

路上,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細雨擦不去傷感人的眼睛的淚水。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是個念舊的日子,我們去祭拜逝去的親人,孩子去踏青、春遊,但這更是一個親人團聚的時光……

清明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題記

清明節又來了,我又要和親人們一起懷着一種對已故先輩的懷念去為他們掃墓。

我們驅車來到了墓地,站到了爺爺的墓前緬懷他老人家的一生。隨後,我們按照我們家鄉很古老的方式,為爺爺燒紙錢:奶奶先點好了香,把食物擺好,半柱香的時間到了,我們點起了火,把紙錢點燃了。我看着爺爺的墓,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爺爺曾經關心我,照顧我時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淚水。我懷念着爺爺,我的一生中,少不了爺爺的教導,少不了爺爺的關心。紙錢慢慢全燒了起來,當這一起都化為灰燼時,一切又都結束了,我們離開了墓地,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和我一樣,有一種傷心難過的心情從心頭一下子跳了出來,怎麼壓抑也壓抑不住,只有由它這麼出現。

我懷着這個心情又站到了太爺爺的墓前,太爺爺的墓好氣派,不像爺爺的墓葬一樣與別人的墓挨在一起,而是有一個單獨的大空間。只不過現在雜草叢生,要用鋤頭清理。

媽媽剛拿來一個鋤頭,要鋤掉一棵小雜樹,好不辛苦,媽媽顯然不太會使用鋤頭,把鋤頭的“頭”鋤掉了,成了一個名不其實的鋤“頭”,看着鋤“頭”,我又驚訝又好笑。

把墓掃乾淨後,我們又把衣褲被子元寶紙樣取出,擺上酒菜,又是半柱香時間,我們把紙錢點燃了,我和太爺爺沒情義,太爺爺1975年就去世了,爸爸都沒見過他,可我也算是一個晚輩,便也給太爺爺燒紙錢。

今年的清明節掃墓,我們就在清明節傷心難過的氣氛中結束了,我明年還要給已故親人掃墓,表答我對他們的懷念。

清明作文8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小雨霏霏,芳菲盡了,送來了那勾起人們絲絲回憶的清明。

自古以來,清明便一直是人們的心靈寄託,點綴着人們的思想,洗滌着人們的心靈,清明,便因此不平凡。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清明都要去家鄉的祖祠前掃墓,帶着金銀元寶和一疊疊紙錢,捧着一束無暇的鮮花,更懷着一份莊嚴,營造一份肅穆。風在泥濘的路上方吹着,呼呼作響,好像是在吟唱一首悽美的哀歌。

來到祖祠前,便有人來把它們打掃乾淨,把灰塵輕輕擦去,把枯葉慢慢掃走。接着便是點蠟燭,燒香。小時候,我對這些禮儀不大懂,但仍在這莊嚴的祖祠前學別人一樣,拿出三支香,點上,插下去,一年一年下來,我便也漸漸懂了。隨後即是燒紙錢、燒元寶,隨着火騰空而起,空氣便熱了幾分,心也熱了幾分。

每年的清明都是如此,形式上不禁有幾分單調,但尊敬之心永存,紙錢燃燒時那升騰的煙霧中,總會有親人的笑臉,那烈火燃燒的聲音,告訴我們,他們沒有離去,他們的精神與我們尊敬的心一樣永遠存在!

但是,現在的清明,多少有點奢華,少了些莊嚴與尊敬,今年燒錢的火,又比昨年旺了;今年的人,好像又少了;今年的場面,好像又嘈雜了。在這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有多少人能保持純真無暇的心呢?掃墓,不是用最多的紙錢,最多的蠟燭來表達尊敬,更應該懷着一顆敬畏之心,用最純潔高尚的心靈訴説心中的思念,這才是清明幾千年的真正意義。

憶清明,掃墓,三支檀香,兩根蠟燭,一束鮮花,一顆純真無暇而不含雜念的心,足矣……

清明作文9

清明節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一個祭奠祖先悼念亡者的日子。

清明時節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之時。人們除了掃墓以外,還可以上山踏青或者到野外放風箏等等。清明節,我們全家都要去為祖先掃墓。我們坐了將近40分鐘的車,來到祖墳所在的山坡上,各自拿起鐮刀、鋤頭和鐵鏟,為祖墳添新土和除草,不一會兒工夫,我們便汗流浹背,祖先的墓碑被我們掃得乾乾淨淨,煥然一新。

掃墓當然少不了我最愛吃的五色糯米飯,有黑色、白色、紫色、黃色和橙紅色,製作五色糯米飯的染料全都是純天然的植物,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紫色糯米飯。香噴噴的糯米飯擺在墓碑前,周圍擺放的還有公雞、金豬、魚肉和小蝦米等各類祭拜的美食。擺好祭拜的東西之後,我拿了點燃的香在墓碑前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拜了又拜,對失去親人感覺到傷心難過。

拜好以後在附近逗留片刻,和祖先一起分享我們帶來的美食,濃濃的糯香味撲鼻而來,勾起了我對外公的思念。雖然身旁有很多其他的墳墓讓人膽戰心驚,我有些害怕,但周圍不停地傳來不同小鳥清脆的叫聲,它們彷彿在鼓勵我:“不要怕,不要怕,我們陪着你!”我的心情慢慢地平靜下來。

祭奠儀式快結束了,我們開始燒紙錢和其他必備的物品,火辣的太陽,把我的小臉曬得紅彤彤像個蘋果似的。媽媽忍不住在我的小臉上親了又親。在離開之前,我們把垃圾統一放在一個袋子裏拿到指定的地方處理,檢查好火燭完全熄滅後,做好環保和防火工作後才離開。在此,我也希望大家在每年祭拜完後也能做好環保和防火工作。

今天真的讓我難忘極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不停地在我腦海裏迴盪。

清明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和媽媽摘了許多清明菜回家,準備做我們的傳統美食——青團。一路上我們邊找邊摘,頭髮已被濛濛細雨打濕。

回到家後,媽媽就開始忙活起來,把之前準備的食材都拿了出來,有肉、豆腐乾、紅蘿蔔、粉條……不一會兒,廚房就傳出“篤篤篤”的響聲。我看着媽媽把這些食材剁成細小的顆粒狀,攪拌到一起成了青團的餡。做好了青團的餡,她又把摘來的清明菜洗乾淨,搗出汁,放入麪粉中,雪白的麪粉被染成青色了,最後她又把麪粉揉成了一個大面團。

媽媽囑咐我把手洗乾淨,要我一起包青團。青色的大面團和一大碗香氣撲鼻的餡擺在桌子上,讓我不知從何下手,我只能跟着學。媽媽從大面團上扯下一小塊,放在手心搓,她搓得很圓很圓,麪糰很聽媽媽的話。然而,麪糰在我的手裏卻從東滾到西,一點也不聽話。媽媽看到了,就耐心地教我。媽媽一手託着搓好的小圓球,一手用食指在圓球的正上方輕輕地戳一個洞,在大拇指兄弟的幫忙下,一邊捏,一邊轉,小面球就變成了一口小碗的形狀。

開始放餡了,我舀了一勺又一勺,要把這口“小碗”裝得滿滿的。之後,媽媽教我怎麼把“碗口”給收回來,而我在收口的過程中收得很糟糕。媽媽一邊笑一邊説:“你怎麼放這麼多餡呀,太貪心了!”媽媽説着,把我青團中的餡舀掉了一些,我的第一個青團終於包好了。

我們花了一上午的時間,青團終於全包好了。媽媽開始放在鍋裏蒸,沒過多久,青團濃濃的香味就往我鼻子裏鑽。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我開始漸漸喜歡這個節日裏的特色美食——青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mljkd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