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憶清明

憶清明

憶清明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伴隨着春姑娘的步伐到來了,而今年的清明節恰好與詩句描繪的相反,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憶清明

清明節前一天,爸爸媽媽就帶着我回鄉下給爺爺掃墓。一路上桃花兒紅,楊柳樹綠。我們捧着鮮花,拿着祭品來到爺爺墓前。爸爸把鮮花輕輕地放在爺爺墓前,媽媽把祭品一一擺開。隨後爸爸媽媽點燃了幾炷香,端端正正地插在墳前。隨着一股股青煙飄向遠方,我的思緒回到了從前。

有一次,我在盪鞦韆的時候,蕩着蕩着,突然,我手沒有抓穩,把自己給蕩飛了出去。我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爺爺趕緊跑過來,一把把我抱了起來,拍拍我身上的土,擦擦我臉上的灰,温柔地説:我的乖寶貝,哪裏摔疼了?不哭,不哭,爺爺帶你去買冰激凌。一聽到冰激凌,我馬上破涕為笑,爺爺看見我笑,也跟着笑起來。想到這裏,我潸然淚下。

爺爺,好想您再叫我一聲寶貝,好想您再給我買一支冰淇淋啊!爺爺,您在另一個世界過得怎樣?雖然您離開了我們,但您對我們的愛永遠在我們心裏。

憶清明2

感受着風中飄來的細雨絲,又回憶起去年的清明。

隱約記得那是四月四月,正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一起出發至奶奶家,奶奶已準備好了米粉,青和餡,就等着幾雙手將它們揉合在一起。

趕到奶奶家後,已臨近中午,我們米粉,青,水放在一個盆裏,開始做皮。一雙手在盆裏攪拌着。如做麪包一般,雙手做製成的是一團黏黏的團,只不過顏色不同。接着,一個個團被取出,放在鋪好桌布的桌子上,搓成一長條,又拿來刀把它切成一小塊的,呈球形,再用擀麪杖把它壓平,形成一塊青皮,一塊塊鋪在桌上,就把皮給準備好了。

接着,就開始做餡。豆沙餡就是外面買來的,但菜,則用肉,筍蘑菇等東西雜拌而成的,再用勺子兜一勺菜,或一勺豆沙,放進那圓形皮中,合起,將結口處捏得十分嚴密,毫無一絲漏洞。更巧妙的還是奶奶手中的工具,將放着餡的皮放在上面,輕輕一夾,一個精緻的青果就嶄現在眼前。

比這更重要的,自然還是祭祖到街上買個鞭炮,一束香,紙錢,菊花,來到昌化,到墳墓前,這就開始了祭祖。

先把菊花拿出,放在墓前,與其它的花對齊,擺放得工工整整。這時,下起了綿綿細雨,被微風吹斜了,無情地灑落在地上,留下點點痕跡。然後,拿出一束香,將它點燃,發出了縷縷輕煙,隱隱帶着點香味,拿在手中,拜了幾拜,又將它插進盆,隨輕煙散盡,隨香味隱去。接着,將鞭拿出,點燃,只聽炮聲啪啪,湛藍的天空中蹦出幾朵火花,隨後便是一陣煙,揮散在空氣中。

這綿綿細雨,彷彿是老天在哭泣,無盡地撒下淚水,為我們的孝心而感動,為親人的逝世而悲哀。當然,還有最後一個環節。將紙錢拿出,用火燒着,眼看着紙錢被火焰吞噬,化為絲絲灰燼,想必,在另一個世界的親人,不但收到錢,還收到了一份心意吧!

忙忙站起身,回到那温馨的老家,只見門前已經放上了兩株艾草,香味撲鼻。傳説,這種艾草不但能驅逐蚊蟲,還可以趕走妖魔,讓這户人家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避免災禍。

細細的雨絲將拉回現實,我望着漫天的雨絲,心中默唸道:清明細雨落

憶清明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這膾炙人口的詩句便會在耳邊響起,一遍,兩遍……

書桌上泛黃的日記,依舊是童年的回憶,一個個細節鐫刻於心;人來人往的街道,仍舊散發着曾經的氣息,那若即若離的味道啊,牽伴着幾多眷戀?無意間,發現了我珍藏已久的一根仍舊散發着淡淡甜意的棒棒糖,想起了他——我的爺爺。

童年是一部節奏舒緩而又迷幻的電影,流動的各種聲音在我清晨的夢境裏來回川行。安靜的石板路上回蕩着行人匆忙的足音,空曠而突兀;屋檐下鳥兒拍打翅膀的聲音,旋起的風驚動了安睡的葉,綠葉搖曳,“沙沙”聲此起彼伏;自行車的鈴聲從小路的這一端傳到另一端,如蘇格蘭風笛聲般悠長;偶爾飄落鋼琴純淨的音色,旋律流淌而過,渲染了那沒有跌宕的年華。我常站在狹小的陽台上,在朦朧而熹微的晨光裏,聽風吟唱。早晨風如此微涼如薄荷,從四面八方吹來,大大小小的水珠開始蒸發,陽光下在水滴折射下呈現出七彩斑斕的光澤,宛如旖旎華美的錦緞。這時,窗外傳來一陣陣叫賣聲;“棒棒糖嘿,買棒棒糖嘿!”我跑入家中,哭吵着爺爺買棒棒糖。

“爺爺,買棒棒糖,我要,好不好?”我在爺爺面前撒起嬌來。

“好!走,買棒棒糖,再放紙飛機,好嗎?”

“好!”

我倆大手牽小手,興奮地出去了。

我們買了兩根棒棒糖,一根我吃,另一根爺爺吃,一人手中一根棒棒糖,大手牽小手,到高處去,到底是孩子,無憂無慮。折一架架紙飛機,比誰飛得高,飛得遠,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平穩的弧線,在地上落成白茫茫一片,那瞬間的美成為日後無以訴説的感動。而笑聲卻是一場遲來的季風,不斷蔓延,最後散落在時光深處。紙飛機總載着兩個人單純的夢想,在高空中自由翱翔,這紙飛機飛呀飛,累了,就靠在樹旁休息;體力充足,繼續向遙遠的天邊飛翔,帶着童真無邪。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雨紛紛”,遠處山上,一小兒正在重複放飛多年來的紙飛機,不過,那位慈愛的老人不見了,但紙飛機卻飛得更高。紙飛機帶着一個個純真的思念,仍舊飛向那遠方的天穹。

星星是淡黃的遙遠的燈散佈在天幕上,而螢火蟲則是地面附近最小的燈,在昏黃的路燈下一閃一閃,遠處山上重演着幫幫糖與大手牽小手的情景,掩入耶的背景中。是紙飛機把那孩兒的思念寄到遙遠的天邊了罷……

憶清明4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年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蘇東坡的妻子以二十六歲之年病逝,在妻死後的第十年,蘇東坡寫了這首詞。轉眼,又是一年清明時,我依稀望見蘇軾微潤的眼眶。

清明,憶故人,有人為愛情,有人為友情,有人為親情。我不曾失去過什麼重要的人,自然也不需要憶什麼故人。

人每天都會做很多事情,而能被記住的卻寥寥無幾。我回想着過往。每天清晨,父母都要早起。母親負責叫我早起,父親要送我上學,這好似天經地義。下樓吃着奶奶熬的清粥,聽着爺爺語重心長的教導,早習以為常。説感動得,其實也有。一次考試失利後母親陪着我讀書,我不知怎的就望着屋頂留下兩行清淚,本以為只要我退了幾名就朝我厲聲呵斥的母親會一如既往,可她竟什麼都沒説,望着我,説不出的温婉。回房時我聽見母親輕柔的嗓音:“別説她了,都哭了。”一時間,淚如泉湧。

在印象中,母親一直是這樣,時而嚴厲,時而温柔。而關於父親,平平淡淡,沒什麼特別的記憶。只記得每次給我買了好吃的,總是一副“快誇我快誇我”的模樣,像個討便宜的小孩。可席間也就他跟我搶吃的,而且我們倆愛好近同,這點真是讓我哭笑不得。都説子女大多像父母,果不其然。

家裏的爺爺奶奶,自然是最寵我的。席間總能聽到爺爺的大道理。“沒事多看點書。”“這次沒考好沒關係,要總結教訓,下次考考好。”“早上早點起。”“現在多吃點苦,將來吃省力飯。”滿口土話我倍感親切。奶奶總是在父母斥責我的時候一個向着我,幫我説話,在她眼裏,我一直是驕傲。

這樣想想,我也挺不知好歹的。嫌棄這嫌棄那的,想怎樣就怎樣,未免太任性了點。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很幸福。雖然大大小小爭吵不斷,但這才是家,才是生活。這就是親情。因為爭吵,所以我們更加珍惜在一起曬太陽的歲月靜好。

清明,憶故人,惜今人。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憶清明5

住在天堂的二舅公:

您好!我是您的外孫葉天樹。又是一個陰雨綿綿的季節,不禁讓人想起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還記得當初的您,正安詳地坐在長板凳上,手裏捧着一杯茶,細細地品味着。那時應該還是春天吧,您家的常春藤綠油油的,滿園生機勃勃。長長的根鬚,緊緊地伸入泥土裏。您向我揮了揮手,叫我過來,然後一邊輕輕撫摸着我的頭,一邊笑容滿面地對我説:“小夥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文官’”。在場的人都笑了,説您説得好。當時我還小,不知道“文官”是什麼?只知道這是在誇獎我,也傻傻地笑了起來。

可是,時光飛逝,您家的常春藤慢慢枯萎得不成樣子,大片大片的綠葉子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喜歡上了黃色,只有屈指可數的葉子還毅然穿着綠衣裳,在大風中搖曳。一片,兩片,三片……葉子慢慢的飄落,像是懦弱的士兵放棄了生存的希望。“嘀嘟嘀嘟”,陣陣刺痛人心的救護車的聲音響徹天際,您躺在了搶救台上,但依舊保持着那安詳的微笑。醫生輪流地心臟復甦,護士不停的遞藥檢查。我緊張,我害怕。但您,卻閉着眼睛,永遠的沉睡了。

“哈哈哈,哈哈哈……”。我追着笑聲一路小跑,看見您正揮着翅膀和小朋友們在玩遊戲,好不熱鬧。四周長滿了翠綠的常青藤,您還不時地讓孩子們坐在常青藤垂掛的枝幹中蕩着鞦韆,那爽朗的笑聲,感覺您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我不由地驚呆了!這是哪裏啊?為什麼可以見到你們?這時,您發現了我,向我揮了揮手,笑着叫我過來,並對我説:“你怎麼也到這裏來了?你看,這裏多麼美妙,什麼東西都有。你在人間好嗎?”我微笑着點了點頭。忽然,您向空中一指,一杯純淨水直直地擺在了我的面前,您對着我説“天天,口渴了吧?先喝口水。”太神奇了,我瞪大了眼睛,驚訝地張開了嘴巴。您這時又展開了笑顏,對着我説:“這裏是天堂,在這裏生活非常地幸福,沒有恐懼,沒有病痛,沒有貧富之分,只有快樂!”這時的我,看見有幾片常青藤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變了顏色,還打着旋兒落了下來,地上被微風吹起了一片塵埃,接住了這幾片葉子。這幾片葉子載着我飛回了人間,在天堂的您,向我揮手告別,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天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它可以是神聖的。願在天堂的您一路走好!!

敬祝天堂裏的您

幸福安康

  您的舅外孫:葉XX

  20xx年3月18日星期六

憶清明6

又上清明,於是我們擁有二天短小的假期--儘管週末補課是毋庸置疑的。

很久以前對清明是沒有概念的,連是哪天都説不上,唯一的印象就是能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背得行雲流水。而真正體會到這種切膚之痛是在四年前。那時正值大雪紛紛,乾燥的雪屑從頭頂的松枝上飄乎乎地跌下來,扎進眼裏乾澀而刺痛。褐黃的土地泥濘得站不住腳,混着消融和末消融的雪,一鏟一鏟地送進爺爺的墳前,我的爸爸,一個頂天立地的一家之主,幾乎悲痛欲絕。“好女兒,你知道嗎,爸爸沒有爸爸了”。他的聲音像打碎的玻璃一樣支離破碎,我也跟着跪倒在雪地裏。

爺爺就這樣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了。生前清貧的爺爺幾乎什麼也沒留下,也什麼都沒帶走,只是在每年的清明,他會讓他的每個兒孫內心疼痛一下。前兩年的清明,我們全家都會風塵僕僕地趕回去,在爺爺墓前擺上一束雛菊。爺爺一個人在下面,會冷。可近兩年我的學業滿當起來了,我雖覺得這不是理由,但我又不能飛回去。只有爸爸,不管再忙,都在踩在這個時間點上趕回去。來回六個小時的車程,馬不停蹄,像隻日夜兼程的候鳥。

提到爺爺,爸爸都不會再流淚了。有時他也會用手抹一下臉,從額頭一直抹到下巴,然後悶悶地問一句,“女兒,還記得你爺爺麼?”我點點頭説:“記得。”在三月霪雨霏霏的田壟上,一個拄着枴杖踽踽行走的老人,赤着的雙腳深深地陷進泥裏。他弓着背,像一棵在雨裏行進的老樹,細長的雨絲在他身上濺起一片水霧;那隻拄過枴杖的手,掄得起鋤頭,舉得起擔子,皸裂的手常常陷進泥沙,他用那隻手摸摸我的小腦袋,告訴我小姑娘長大了要懂事了。我説爺爺的手好像牛皮紙。他不做聲了--那就是我爺爺。我反覆地回憶着,一個辛勞、沉默而又和善的老農。操勞了一輩子,一點福也沒享到的好爺爺。我心裏又柔軟地疼着。我知道我爸爸一定深深地自責着。

悲哀之後我彷彿頓悟。就像龍應台的《目送》中所説的一樣:“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立在小路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比較殘酷的事實,任何人--親人、朋友都只是你人生中的過客,一個片段。他們走遠了,小路彼端的人,除了學會珍惜,還得選擇堅強。

清明,沒有哪個人比爺爺更值得我緬懷。

憶清明7

車在蜿蜒的路上行駛着,緊貼着地面同它一起上下起伏,我的思緒也沿着這條彎曲的路回到了從前。

還是一樣的景象,在我心中卻是無比陌生了,在我的記憶中,第一次去祖墳山的經歷是非常新奇的。清明節去祭祖父母帶着小小的我,站在了山底下,我望着前面沒有台階的山來了興致,像探險一樣衝在前方,想着第一個衝到山頭。接着,父親和母親就帶着我找到了目的地,開始了一系列的祭祖的程序,我迷迷糊糊地跟他們一起做,他們説了些讓我似懂非懂的話,之後就啟程回家了。

而現在我又走在這條路上,接下來的流程早已熟悉,但我沒有心思去完成。空氣是悶濕的,天空是陰暗的,這是下雨的前兆。終於到了山下,我們下了車,我提起祭祖用的物品,踏着沉重的步子走上山去,我一步一步地走,走的很慢,呼吸困難,腳下的潤濕泥土發出細微的聲音,好像在安慰我。終於走到了,可我看着眼前的景象,眼淚禁不住滾落。那是一塊墓碑,立在幾個其他墓碑的正中間,那是爺爺的墓碑!眼淚止不住,我便放任它在臉上肆意淌過。天空中也開始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落在我的臉上和淚水混成一團。

我想到小時候爺爺教我看三字經,他念一句,我念一句,他會給我講其中的典故,那些好玩而有深意的故事,至今我還牢記於心。爺爺教我做人的道理,他常嚴厲地對我説,你要懂得這麼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要與人為善,做一個善良的人。”每當我説我一定會做到時,他會撫摸我的頭髮,臉上露出一種欣慰的笑容,深深地皺紋從眼角慢慢溢開,牽動着我的心。

爺爺渴望我能成才,能多讀書,因為他小時候沒有讀過書,家裏的條件艱苦,他是老大,還有幾個兄弟,於是毫不猶豫的,他把機會讓給了幾個弟弟。而他,直到成年才去夜校讀了幾天書,他説:"讀書好哇,哪天你考上了大學,我死都無憾了!"每每他説着我都會在一旁附和:"我還要考研究生考博士,讓你驕傲。"説完我們就一同笑起來。

一切都像在昨天。我的目光再次投向爺爺的墓碑,透過碑,我似乎又看到了爺爺坐在暖陽下看書的身影。凝視着那塊碑,我心中默唸道:爺爺,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我擦乾淚水,抬頭看看,天上的陰雲漸漸消散,天空變得蔚藍,遼遠。

憶清明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僅有的一次清明節,每及此節,我和爸爸總會從自己家騎車趕到老家去給我爺爺上香。

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爺爺,心中不免有幾分喜悦,可又不免惆悵傷感起來。去墳場的半路,漸漸下起了小雨,連着心裏那份傷感更不是滋味了。

爺爺在我六歲那年就去世了,可我總忘不了他對我的好,爺爺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對我還是很好的,三個孫子孫女中,爺爺最疼我了,有好吃的總忘不了我,有好東西總招呼我爸爸去拿給我,小時候總喜歡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還有一張相片紀念那一時刻,那時的爺爺和我兩人臉上都洋溢的歡樂。

可就在我五歲那年爺爺得了一個很重的病,奶奶,媽媽和嬸嬸輪流給爺爺守夜,總怕爺爺一不小心就會離我們而去,也是格外小心,不敢睡去,當爺爺難過的時候或想晚上起來,她們總會扶他起來,可兩個弱女子的力氣也不夠大。爸爸媽媽,還有叔叔嬸嬸畢竟還有工作,當他們不在的時候,就只有奶奶一人在照顧爺爺了,一個七旬老人要照顧比他重許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嗎?可不僅僅是這些,當爺爺半夜氣喘得緊的時候,奶奶就知道不他不行了,不過這時候奶奶不會急着去找醫生,他知道找醫生就來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時奶奶就會抱着比她身體重很多的爺爺在院子裏跑起來,天知道那有多累,每當爺爺氣順了奶奶才停。當我們不在的時候,都不知道奶奶這樣過多少回。

終究爺爺還是撐不過那個春天,去了。全家上下瀰漫着一股悲傷,莊重的氣氛。送爺爺走的那天,淅淅瀝瀝的下着下小雨。我們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雖然小,可是當我得知爺爺走的時候,也悲傷異常,渾渾噩噩的,送行的或者會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記得那時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爸爸與爺爺的父子情深可沒有半點虛假。爺爺,還是,進了火葬場。

回憶結束,早已到了墳場,我熟悉的來到爺爺墳前,為他燒紙,就算爸爸這般剛毅之人也還是不覺紅了眼眶。

不知道爺爺在另一個世界身體怎麼樣了,是不是過的幸福快樂。

憶清明9

走在户外,一股股冷颼颼的風親吻在面頰上,一陣陣和煦的春雨拍打在身上,一縷縷花香在空中隨風舞蹈,讓我想起了“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啊,這幾天陰雨連綿,讓人的心情也隨之頗不爽,難道天氣與心情也是一對孿生兄弟麼?

孤獨處,我來到一片荒涼之地,見有不少墳墓,而且似乎也添了幾座新墳,後人們正在上墳,通過這些古老而傳統的方式來寄託着他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也讓我觸景生情,想起我的爺爺,我那可親可敬的的爺爺!

爺爺是個高壽之人,於去年農曆年底去世,終年95歲。如果算上閏年閏月,也是個足百歲之人了!除高壽外,爺爺一生無大疾,很少吃藥打針,偶爾傷風感冒,用的也都是些土方,像什麼喝薑湯之類的,所以他的抵抗力特強,也讓我們後輩刮目相看。基於這些原因,爺爺走得非常安詳,無任何痛苦,也無任何牽掛。

説到牽掛,那得要説説我本人了。因為我弟兄三人,我排行老大,可我在個問題上走了許多彎路,兩個弟弟都已成家多年,於是而立之年的我自然就成了爺爺心頭的老大難。不管我是在家裏工作,還是在外地打拼,每次電話內容都離不開我,千叮嚀萬囑咐:早日成家呀,否則讓我帶着遺憾進棺材,我死也不瞑目。許是上天也有好生之德,老天也在眷念着我和爺爺,最終我尋到了一門如意的個人生活,而且爺爺臨終前還見到他那可愛的重孫——我的女兒!

爺爺是個苦命之人。記得爺爺説過,小時候家裏窮,吃了上餐愁下頓。後來幫地主放牛,也非常盡心稱職,甚至連地主也都很喜歡他。可是窮人的命也窮,在爺爺十歲那年,曾祖爺爺和曾祖奶奶離他而去,孤身一人的他從湖南逃荒到湖北,就是靠這股勤勞和不服輸的勁兒最終安身立足了。至今我想來,都覺得那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歷程,足夠我們這些吃苦甚少的人學習一輩子了。所以,每當爺爺向我講述這些往事時,我都會認真聆聽。

爺爺是個多福之人。所謂先苦後甜,的確是這樣,晚年的爺爺非常幸福。他一生育有五個子女,對他都非常孝順,而且孫子孫女整整十人,標準的多子多福!人一到老年,就特別重視親情,所以每當春節團聚時,所有的後人們圍在一起,爺爺就激動得老淚盈眶,還毫不吝嗇地拿出自己的積蓄,給重孫們壓歲錢。看着他那幸福的笑容,讓我覺得這才是幸福的真諦——沒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了!

一陣雨滴將我的記憶喚醒,我望着這些飛舞的思緒,似乎我的靈魂已在天國裏和爺爺相會!是啊,在這清明特殊的時節,我更思念我爺爺了!

憶清明10

清明,大地復甦萬物漸醒,望着依蘭大道,山林裏父母的墓地,言孝已晚。

兒時記憶裏,仰視你剛強的臂膀,慈祥的容顏,寬闊的胸懷裏一次一次容忍我頑皮狡黠中的漏洞。童年漸過,略懵懂你的辛苦, 日復一日你忙碌的身影,陀螺般重複着重複。

平視你時,風霜擠進肌膚皺紋初現。勵志等我長大,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從容盡孝,報答你的養育之恩。為你趕製那份孝心,親手把美食喂到你的嘴裏,親手織一件外套。幾年不見你微駝的背影令我難過,我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你也會步履蹣跚堅強的老去。當你穿上那高貴的衣衫時,你瘦弱的身軀猶如躲在了豆莢中。當美食端到你面前時,寥寥無幾的牙齒已咂不出其中的味道。你那疲憊的身軀漸漸地被病魔吞噬了。

你累了,不情願的躺在牀上,俯視你瘦小的身體,你安靜的像個嬰孩,等待着稀薄的流食,輕輕的拂去你嘴角的口水,你會仰臉靜候,病危中你還盡力為我着想,端詳你細微的變化,心酸的悲憫你一輩子的艱辛,再精心呵護的報答也顯得微不足道,就算我有天大的能力,也無法報答你的養育之恩,我忘卻了人生的短暫;忘卻了生命不堪一擊的脆弱;忘卻了悔時已晚夾雜的痛苦;你在安靜祥和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守着你最後一刻的遺容——久跪哀嚎。

本想早些把對你的思念寫下,怎奈還未觸及提筆,就已淚流滿面,稀里嘩啦的“鹹水”鏽住了筆尖,模糊了字跡。再沒有了與你相似的人,嗔怪的數落我,再沒有人心裏無私的裝着我的個性。看見背影與你相似的人,眼神久久的停落,可這輕輕的擦碰也會痛得淚珠斷線,默默的尾隨,卻不敢近看,願這樣模糊的朦朧一直留在心底——你,還在。

清明節,為你燃盡紙錢。紙與火的交接處,灼痛我手指。痛會淡化我的思念,也是一種慰藉。只想離你近一些,近一些,再近一些,在火苗中尋不見你的容顏,只把對你強烈的思念藏進心裏。媽,如果有來世您做我的女兒!

我哭了,只因為再也看不見你的容顏了;

我哭了,只因為再也感受不到你的温暖了;

我哭了,只因要把對你的思念埋在心底;

我哭了... ...

憶清明11

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彷彿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歎,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幾滴小雨,伴隨着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説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裏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裏都沾着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裏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裏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

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裏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着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着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着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憶,觸摸着空氣,觸摸着風,看到它們彷彿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憶清明12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細密的春雨淅淅瀝瀝地下着。清明,不僅是一個春天的節氣,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裏,人們都拿着豐盛的食物,去祭奠自己已過世的家人。我們學校為了紀念這個日子,舉行了“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的活動。

要參加這項活動,首先要了解烈士們的英雄事蹟。在去祭掃烈士墓的前一天晚上,我上網查找着他們的故事,一邊瀏覽,一邊摘抄。在網上,我又重温了王二小怎樣把敵人引進埋伏圈,最後壯烈犧牲了;劉胡蘭堅定地走向敵人的鍘刀旁,喊着:“死都不投降!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董存瑞拿着炸藥包,不顧一切地衝向敵人的暗堡……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為了我們的祖國,和祖國的人民嗎?

查完了資料,我關上電腦,躺到牀上開始睡覺。可是我的腦海裏卻一直浮現着烈士們與敵人做鬥爭的場面,怎麼也睡不着。直到深夜了,我的眼皮開始打架,才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學校組織同學們去了烈士陵園。雖然路上大家都歡聲笑語的,但是氣氛,總歸是有些沉重。我們到達了烈士陵園,一下子都變得比剛剛嚴肅多了。首先進行的是低頭默哀三分鐘。在這三分鐘裏,我想了很多。看了看胸前的紅領巾,我想起這是紅旗的一角,是烈士們用鮮血染成的;又看了看同學們,想起了我們美好的生活,不都是戰士們為我們創造的嗎……三分鐘過去了,我們又重新抬起頭來,這真是漫長的三分鐘。接下來是新少先隊員入隊儀式。音樂響了起來,我看見一羣小朋友走了過來,然後一羣五年級的同學也走了過來。他們一大一小互相對視着,誰也不説話,像是對烈士的一種尊敬。“現在請老隊員為新隊員佩戴紅領巾。”主持人説。繫好了紅領巾,他們依然互相對視着。大孩子好像對小孩子説:“從今以後,你也和我們一樣,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啦!”小孩子也好像對大孩子説:“嗯,我會努力的!”

入隊儀式完畢。接下來就要每班輪流瞻仰烈士墓了。我們班排着整齊的隊伍,懷着沉重的心情瞻仰着烈士墓,有的人還把自己親手摺的小白花放在烈士墓上。參觀完畢,我們一行人默默地走出了烈士陵園。烈士們,安息吧,我們——這些21世紀祖國的花朵,一定不會辜負了您們對我們的期望,將來為祖國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憶清明13

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説:“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裏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鑽進去。總結經驗,自己就特別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後,我學着老外婆的樣子,拿一塊麪皮放在手心裏,從菜盆裏打一小匙菜放在麪皮上,然後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麪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遊”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呢!……

每年的清明節,媽媽都要煎一鍋鍋貼,吃着香酥酥的鍋貼,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貴州人,生前最愛吃鍋貼了,不用説了,包鍋貼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絕活,記得我7歲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廚房裏忙活着摘菜,洗菜、切菜,一會兒一大鍋香噴噴的“匯菜”就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問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飯,光炒菜,而且還這麼大一鍋,我們怎麼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對我説:“小饞貓,別急,好東西在後頭,一會兒保準你饞得流口水。”老外婆像變戲法似的從櫥櫃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麪糰,拿起趕麪杖開始忙了起來。哦,原來老外婆是要包鍋貼給我們吃。

原來只知道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麼包出來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裏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麪皮裏包點菜,再把麪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地對老外婆説:“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嗎?”“好吧”老外婆慈詳地説,只見老外婆手裏拿着一張麪皮兒,輕鬆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麪皮上兩手一合然後捏幾下“面嘴”一個鍋貼就包好了,像個吃飽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麪皮上放着一大坨菜,不是麪皮包不攏,就是菜跑到皮兒下邊去了怎麼包也包不攏,再看看老外婆,已經包了好幾個放在盤子裏了!急得我團團轉,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着頭皮包!

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説:“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裏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鑽進去。總結經驗,自己就特別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後,我學着老外婆的樣子,拿一塊麪皮放在手心裏,從菜盆裏打一小匙菜放在麪皮上,然後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麪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遊”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幾年了,每當清明節,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鍋貼的情形!

憶清明14

每個人,都會有選擇記憶。這麼多年了……掐指一算,已經有十年了吧,傳説人平均每七年更換一次記憶。可我始終沒有忘了你。總感覺一切好夢幻。那麼撲朔迷離。但我也開始擔心了……你的樣子一點一點模糊了記憶。我真的害怕,哪一個選擇記憶的輪迴把你忘記,連這僅有的回憶也被殘忍的剝奪去。

傷心的時候總能想起你,不是因為你的存在只剩下對我的安慰,而是,有些事,不想説出來讓家人擔心,我這樣説不是不關心你,只是……感覺告訴你不會有人多口雜,禍從口出。

又快清明節了,想你了。

每想起你,又趕緊促使自己忘記,因為每次想起你,就想起爺爺,奶奶。白髮送走黑髮淒涼的場景,你一走了之,之剩我們空傷悲。

到現在,對你的離開還釋懷不了,常認為那是一場夢,是一場醒來可以嚇出一身冷汗的噩夢。可我多希望這是一場夢。醒來的也好,沒醒來的也好。只要是夢,可,現實是終究逃離不了的現實,躲進自己心中最底層的小窩,宅起內心……

想起你,心還是生生地痛。

看不到的希望應該就是絕望吧。可我們絕望還參雜了渺茫……

很多人問過我:“人為什麼活着?”

我敷衍地回答:“人活着就是為了闡述一個活着的過程。”我一直為我的這句話驕傲,這句話搪塞了很多人,但,卻始終搪塞不了我自己。

突然想起了許嵩的《清明雨上》

我在人間彷徨,

尋不到你的天堂,

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愛的歌兒來輕輕唱。你最愛的歌是什麼呢?

《梁祝》算嗎?

把你最愛的歌兒來輕輕唱,可我從未做到……

清明,伴着紛紛的小雨,如期而至,我也欲斷魂。壓抑在心中的情緒又徒增了一絲遺重,越來越愛聽傷感的曲子了,涼的發怵,卻依然愛不釋手,到底有多糾結……

每年的清明都沒有今年傷懷,徒增的傷感溢在心頭,抹不去,只是在陰霾裏更加沉痛,更加難忍。

清明已逝,正如逝去的人,不着痕跡卻留下帶不走的回憶。

我原來很怕這種心情,很怕死寂,現在我可以很勇敢地面對了,面對這一切,沒什麼可怕的,因為那是你現在的家,你是就算折翼也是潔白無暇的天使,有你在,我怕什麼呢?你會保護我,我知道。

再見,再也不見。

説不出口的話,當初也沒説,可為什麼就真的再也不見了……

所有的所有,銘心……

説,可為什麼就真的再也不見了……

所有的所有,銘心……

憶清明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灰天細雨之下,我和家人一步步邁向殯儀館。“又要去看望爺爺奶奶了嗎?”我輕輕扯了扯父親的衣袖,父親輕輕“嗯”了一聲,沒再説什麼。

年幼的我腦海中閃現出無數老人的形象。爺爺奶奶會是什麼樣呢?我不知道,在我出生以前他們便永遠離開了。

來到館內,一個個黃銅方格出現在我眼前,原本少得可憐的陽光透過茶色玻璃更顯昏暗。無風,無聲,時間彷彿在這裏靜止了,連空氣中的浮塵彷彿也來自很久以前。

看着長輩們輕輕拭去一個方格上的灰塵,貼上鮮花,我好奇地問:“爺爺奶奶住在這裏嗎?”

“嗯。”父親輕聲回答。

“這裏這麼小,他們會不會擠呀?”少時天真的話語竟在眾人嚴肅的面孔上吹開一絲笑意。在那笑意之下,分明有幾顆淚珠劃過父親的臉頰。

“你爺爺以前是武鋼的一個領導。”又是一個清明,父親向我講述了爺爺的故事。

那是七八十年代,爺爺帶領大家大鍊鋼鐵,業績突出,備受身邊人的歡迎和愛戴。整幢樓只有他家有電視,所以每到休息時,大家都會聚在一起看電視,熱鬧非凡。

後來奶奶患腸癌去世了,花圈擺滿了一條街,有領導的,有下屬的,有街坊鄰居的,似乎這一片的人兒都在為她的離開傷心。

一個威嚴整齊的老人形象浮現在我眼前。原來爺爺這麼厲害,屬於青春男孩兒的各種熱血故事似乎都出現在爺爺身上。

可望着眼前熟悉的黃銅方格,一個疑問浮上心頭:“那為什麼爺爺奶奶還要留在這麼小的地方呢?”

無言。

中考前兩個月,我們再一次踏進殯儀館,明媚的春光為我們鋪路,清脆的鳥鳴在耳旁伴奏。

我知道了故事的後續。

國家一步步發展,越來越多的新事物如雨後春筍般浮現,可曾經輝煌的武鋼,正一步步淡出人們關注的視野。

而爺爺也因年齡退休了,雖然他依舊是那樣的熱愛武鋼,關心武鋼,依舊是那樣待人熱情,但再沒有人和他同聊工作,沒有人記得還有一個這樣的老人,曾把自己的青春歲月、聰明才智獻給了鋼鐵事業。

如那鍊鐵廠上飄散遠去的青煙,他抱着日漸老去的身體被歲月無情的甩在身後。直到20xx年他離世,只有幾個花圈,來銘記這位老人。

又是熟悉的黃色方格,我輕輕的用紙擦去表面的灰塵,明明陽光如此明媚,透過那玻璃,竟照出一種滄桑,一生的拼搏努力,一生的熱情開朗,最後卻被時間趕到這不起眼的角落。

我凝視臨着的父親。他則無聲凝視着爺爺的歸宿,沉默許久。

也許這就是歲月吧

標籤: 清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9g8l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