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通用9篇)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通用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通用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通用9篇)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時節,我都會和姑姑、表弟來到我已逝的母親墳前,祭奠我那九泉之下的飽經風霜的母親。

我的母親去世已經三年多了。二零零八年農曆八月十二日,一個讓我刻骨銘心的日子——母親因到河邊淘米溺水而亡。舅舅説,其實我媽是會游泳的,可能是勞累過度,再加上營養不良,導致頭暈栽進河中。聽到舅舅的這番話,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內疚……是的,我的家庭條件不好。爺爺、奶奶都是近七十歲的人了,爺爺又長年癱卧在牀。爸爸在鞋廠上班,每個月也只能掙一千多元。媽媽在世時做完農活,不是去鞋廠做零時工,就是出去做雜工。哪兒掙到錢,母親就往哪兒趕。

媽媽不僅辛苦,還很節儉,遇到可口的飯菜從來捨不得吃。記得那年冬天,媽媽隨幾個人到漢留小學旁邊的河堤上挑土。當時他們十幾個人自己燒飯,每次吃飯時,媽媽總是把可口的魚肉夾到一個小盆子裏,然後送到學校給我吃。我當時是那麼不懂事,居然津津有味地吃了個精光。現在想想,我真內疚啊!我怎麼那麼饞呢?媽媽那麼辛苦,她也需要營養啊!

一眨眼,媽媽已經走了三年。在這三年裏,我學會了做許多事。比如:我會燒一桌可口的飯菜等。在這春雨綿綿的清明時節裏,我又來到了母親的墳前。我端上了我親手做的母親在世時總捨不得吃的菜,讓我已逝的母親也來品嚐品嚐。媽媽,您在天堂裏可要保重身體啊!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2

連綿的細雨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節才更能顯出它淡淡的悲涼和絲絲懷念的味道來,是清明節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天空飄飄灑灑的細雨,心中一種淡淡的哀愁油然而生。

我佇立在院子裏,仰望天空,雨絲從那遙遠的天國飄落在我荒涼的心田裏,雨絲欲斷還續,在霧濛濛的雨幕中,我依稀看到一個老人帶着一個孩子在沙灘上玩耍,這個身影是如此熟悉,那個老人拉着小孩的手躺在沙灘上,任風吹拂着他們的衣服……“外公!外公!”看着這熟悉的身影,我一陣欣喜地向老人喊去,可沒有聲音迴應我,我茫然地看着這一切,雨依舊下得淅淅瀝瀝,一陣冷風吹來,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趕緊眨眨早已模糊了的淚眼,不知是淚水還是雨水。

細雨紛紛,天色暗沉,那個老人的身影依舊在我的眼前晃動,他一臉慈祥的笑容看着身邊那個孩子,孩子左手提着蛋糕,右手拿着紅紅的冰糖葫蘆,龜裂的大手牽着稚嫩的小手走在街上,幸福和快樂伴隨着孩子,孩子歡快地跟着老人往前走着,他們的身影終究還是走出了我的視線,我揉揉模糊的眼睛,冰冷的風撲打在我的臉上,把我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打回了現實。

親情,總是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或許,我應該知道,正是因為那些已故的,卻又不再相見的人,才會讓我更懂得珍惜。於是,我將順着你的足跡走,去珍惜身邊的一切。

又是一年清明,又是一次珍惜。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3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年掃墓時。就像那句:"微微低首憶昔人,輕輕叩動九冥門",的確,一樣的。

清晨,薄霧未散。那一座土敦,提示着光陰再次流走一年了。太公的骨灰靜靜安放在這裏,一片青青的草地,有一絲暗香浮動。已經和太公分別好幾年了,無從數起,因為又是一年清明。

風呼嘯着,拋起一捧黃土,心情漸漸滑向低谷。一幕幕的記憶,歷久彌香,因為永久逝去而更為珍貴和痛徹心扉。

很久以前,我太小,他太老,往事模糊一片;一叩首,二叩首,往事卻如潮水般湧來。圓臉,花白的頭髮,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這是我對太公最後的印象。在老屋裏,東西很少,有人探望,太公頻頻點頭,伸手或擺手,表示要或不要。太公喜歡曬太陽,那隻獨眼老狗靜靜卧在他的腳旁,這是我對太公最後的記憶。

我有時依稀回想起當我對那隻老狗充滿興趣時,我將手伸出,但回答我的是底聲的咆哮,眼淚頓時在眼眶裏打轉,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是太公,他遞給我半塊饅頭,把我推到前面,呢喃着:"它不咬的,不挑吃的,是好狗啊"我看着老狗把饅頭吃掉,然後躲到太公身後。

記憶僅此而已,哀思是無聲的,黑白的,不知太公是否可以知道?

三叩首,該離開了,火光徐徐,模糊了一切。太公,又是一年清明時,下次,我也不會記得和太公分開多少年。又是一年清明時,遠望,土墳帶着思念。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對先輩的追憶之中,人們用各種方式祭祀逝去的親人。在這個滿是淚水與情思的.日子裏,我想起了我的最親愛的外公。

記得在我10歲那年,死神無情地奪去了我外公的生命。每當看到別人和他們的外公聊天、嬉戲,一起談笑風生時,我是多麼羨慕他們呀!可我再也不能回到從前了,外公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只能永遠停留在我的記憶裏。

清明節到了,在今天這個特定的日子裏,我和爸爸媽媽決定一起去外公的墳墓祭掃,來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

爸爸在車上裝了菊花等祭品,我們出發了。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開得歡暢而肆虐,偶爾一陣風吹來,黃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可我的心情卻沒有這麼爛漫,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深深的回憶裏。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外公的墳前。好長時間沒有打掃,墳前落滿樹葉,各種雜草快把墓碑遮沒了。我和爸爸馬上開始動手打掃、清理,不一會兒終於把外公墳前打掃得乾乾淨淨。接着我們就恭恭敬敬的擺放好祭品,獻上菊花,我們久久的默哀,深深的鞠躬,喃喃的祈禱,只希望外公在天堂也能和我們一樣過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回來的路上,媽媽還在抹眼淚,我也久久陷入沉思,回憶和外公在一起的歡樂時光,總感到那麼刻骨銘心。真希望時光可以倒流,外公還可以抱着我,和我一起玩耍、嬉戲……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5

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我想緬懷一位革命先烈——邱少雲。早上起牀,我打開電視機,找到了邱少雲烈士的一段視頻,讓我很是感動。

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鬥中,敵人被圍在一個391高地,邱少雲和戰友們商量着在晚上伏擊敵人,他們把自己偽裝成草叢,從遠處一看根本發現不了。敵人似乎感覺到了危險的存在,但看又不敢下來查看,於是,敵人就用炮彈對周圍狂轟亂炸一番,炮火一直持續到下午。

喪心病狂的敵人又向遠處扔起了燃燒瓶,火勢蔓延到了邱少雲的身邊,只要邱少雲站起來或在地上打幾個滾就能把火滅掉,但是這有可能會暴露他們的位置,這次的任務就完不成了。可是邱少雲卻沒有這麼做,他為了身邊戰友的安危,為了消滅敵人,為了這次戰鬥的勝利,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裏一動也不動。大火在邱少雲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慢慢滅掉,這個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後也沒有發出一聲呻吟。邱少雲烈士用自己的犧牲不僅保全了戰友的安危,更是換回了整個戰鬥的勝利,他那勇敢無畏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地學習和傳承

清明節是緬懷革命先烈的日子,我們為革命英雄的獻身精神而感動和自豪。我想,對他們最好的緬懷莫過於傳承吧,傳承他們捨己為人、一心為國的崇高精神。我們一定要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鑽研學問,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努力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昨天還是朗朗晴空,今天就陰沉了下來,彷彿是為了應和了我們給親人和烈士掃墓的心情。今天我們要去給爺爺掃墓。我們先來到鮮花店,精心挑選一束菊花和一束百合,讓花店的阿姨悉心包好,爸爸又從花市上買了一株梅花和一株桂樹。媽媽説我們要文明祭掃,所以以後不用買紙燒紙錢了。

一路上,爸爸向我講起了爺爺的故事。爺爺去世時,我還不到三歲,所以印象已經十分模糊了。在爸爸的話語中,爺爺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爺爺曾經參過軍,守衞過祖國的西北邊疆,後來回到家鄉,一直是鄉政府的一名幹部,他為人寬厚耿直,清正廉明,在羣眾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然而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早早地離開了親人,離開了我們。聽媽媽説爺爺在病重期間,每天還是用小童車推着我四處轉呢,而我也是他病痛中最大的安慰。很快老家到了,墓地到了,在蒼茫的山間,爺爺的墳墓是那麼的矮小,然而在我眼中卻是那麼高大。我捧着鮮花小心地放在爺爺的墳頭。我在心中暗暗地説:“親愛的爺爺,您最疼愛的小孫子來看您了。我們全家都很好,我已經長大了,一定成為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永遠記得您的愛的……”

我和爸爸小心地把梅樹和桂樹栽好,希望有小樹的陪伴,爺爺永不孤單,願爺爺安息。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7

又是一年清明節,這使我不由地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年的清明節沒有下雨,但是這個已有二千三百多年曆史的節日,依然銘記在大家的心裏。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氣温,降雨等方面的變化,所以清明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

我們在家裏準備了一些點心,水果,小吃和酒等祭拜物品,然後又去鮮花店買了白菊花和黃菊花。我們本想買十六枝菊花,但是鮮花店的阿姨告訴我們:“給逝去的家人買菊花的時候要買單數,不要買雙數。”所以我們買了十五枝菊花。這下,我又學到了一點小知識。我們一路上看見了很多拿着鮮花的人們,這些人們大慨也是去掃墓的吧,他們的神情都很嚴肅,可能也在思念自己的親人吧。

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墳山上,看見許多墳山已經掛起了上墳錢,還有一些祭上了鮮花。我們也擺上了祭拜的物品,表示我們晚輩的孝心。大人們分工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許多。最後大家按從大到小的輩分輪流磕頭祭拜,口中還唸唸有詞。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綠之時,逝去的親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8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後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瞭,根據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於是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我們帶上鞭炮紙錢和爺爺踏上了掃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黃,楊柳樹綠。我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的山路,終於來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過老爺爺老奶奶之後,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我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着風飄向遠方,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也遠遠的轉開了,同時,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的過去。

奶奶生前一直過着比較艱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們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讀書時糧食緊缺,住校也必須自帶糧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學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車了,奶奶看到後順手一抓,結果奶奶被拋出了車外……從此,奶奶與我們陰陽兩隔,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的孩子們。後來,失去母愛的父親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軍校。

奶奶,今天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您的愛卻留下來了,您的愛可以永遠照耀着活的人。這份親情讓我們的心緊緊相連,這是血濃於水的情感。無論時空怎麼轉變,親情不會變,感恩的心不會變。不是嗎?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首詩,想必人人都耳熟能詳。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清明節的來歷跟意義呢?恐怕為數不多……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人們用這一天祭祀死去的親人、朋友或自己崇敬的人。從“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到“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盎然似野僧”的特殊氣氛;從“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到“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的縷縷情思;從“梨花風起正清明,柚子尋春半出城。”到“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添上孫子來”的鄉土氣息……這一句句的名詩名詞,無不述説着濃情的清明故事。我們從不同的側面感受這個傳統節日的魅力。

從兩根繩索加踏板的鞦韆到清明必備的蹴鞠,孩子們歡歌笑語,快樂無比;從人們最喜愛的踏青遊玩,到自古以來傳統的植樹栽花,人們尋春覓景,充分享受春日的清新與美好;從放飛在天翩翩起舞的風箏到廣場之上慢慢武動劍戟,人們在這假日裏放飛了思緒,放飛的心靈。新的時代賦予清明於新的含義,人們在這一天呼朋喚友,走出家門,在自然跟諧之音中尋得片刻休憩。

是的,“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讓我們在緬懷已故親人的同時,邀他們一起感受現時生活的美好。讓我們賦予“清明”,這個原本悲傷的節日於新的內容跟含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8vr27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