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900字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900字

  導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閲讀!

 

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900字

【作文1:又是一年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作文2:又是一年清明節】

昨夜春雷轟鳴,驚動了大地,驚醒了鳥蟲。春雨綿綿,潤滑着乾涸的土地,沖刷掉楊柳的灰塵。早上起來,滿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暢無比。

不由想起同事講過的一位家在農村的同學,在一場春雨過後,早上起來做詩的故事,記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來,推開窗子,眼前一片綠麥。”很是有趣,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觸景生情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南方尤其確切,幾乎每年的清明前後都會下雨,這時候的雨,於莊稼是貴如油,於萬物更是催化劑,你看春雨之後,路邊的野草閒花兒貪婪地呼吸着春天的空氣,爭先恐後地拔節、開放,讓你不由自己的要對它們注目。

春天的雷聲好象是從地底滾滾而來,由遠及近至你的腳下轟鳴着,震動着,似乎要驚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們,告訴他們清明節到了,該起來接受子孫的禮物了!

清明祭祖,上墳、燒紙,寄託哀思,懷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國的傳統也是文化。自殷商時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認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對話,是與人間聯繫的主要媒介,還肩負着保佑子孫後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還認為人即使身體不存在,靈魂也是存在的這個觀念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涉及到每個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時候,報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激父母的生養之恩,表達個人對親人們的誠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人性深處的道德理性重被喚醒。

這一天,即使遠在海外的遊子,也會遙祝自己的親人們在天堂裏生活得幸福快樂!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還加強了親友間的聯繫和團結,在共同的先祖和親人墓前,緬懷他們為家族的繁衍壯大作出的一切,繼而學習他們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強自身的修養,從而與家人親友一起,繼續發揚家族的傳統美德。

清明也被稱為清明節,這一天悲傷的成份並不多,相反節日的氣氛倒是比較濃厚,因為掃墓是與天堂裏的親人的一次聚會,先讓久違的親人們品嚐家鄉的小吃,再乾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後與各路後人相見言歡,互訴衷腸,向他們告知家族的各種悲喜信息,嘮叨嘮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來,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真實了。

我祖先的墓地早已淹沒在渭水河畔,不知我們從遙遠的地方化去的紙錢和敬獻的鮮花他們能否收到?但無論如何,在這一天,我都會遙祝自己的先祖們在地下安靜長眠……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親人、友人們,請接受我的禮物,那是一串微帶鹹澀的水珠,是用我的思念和淚水穿成,它會帶着我的祝福穿透地層,滋潤你們的心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3zwd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