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掃墓 550字

清明掃墓 550字

清明掃墓_550字

清明掃墓_550字1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路上的行人來來往往都是去踏青掃墓的。

清明掃墓 550字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看見花兒紅似火,粉鬥霞,白如雪,黃賽金……五顏六色的,美麗極。花兒的姿態也各不相同,有的幾朵靠在一起竊竊私語;有的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樣,不敢抬頭;有的則躲在花苞裏睡覺呢……形狀各異,姿態萬千。你瞧,這兒綠樹蒼翠挺拔,那兒草兒迎風飄揚,到處一副生機勃勃的影像。

一路上雖然風景如畫,但也“危機重重”,因為走的人少,所以已經看不到原來的路,在過“樹沼澤”時,我不小心被刺一下,在過“草陷阱”的時候,弟弟差點摔倒。可卻沒有抹殺掉我們高昂的思緒和開心的心情。

終於來到目的地,媽媽她們幾個大人認真地在清理墓地雜草,而我們虔誠地把瓜果,鮮花……等東西一一擺在墓前。接着我們挽起袖子,開始擺紙錢,壓紙錢……大家忙得熱火朝天。過一會兒,我抬起頭,才發現,墓的周圍已全是五顏六色的紙錢。我不禁問:這麼多的錢,太爺爺會用來幹什麼呢?太爺爺是用來買房子,買車子,還是存起來呢?

最後的一個環節是放鞭炮,我們幾個小孩子趕緊捂緊耳朵,怕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把自己震倒。剛開始那些噼哩噼哩的聲音倒不覺得很大,可當最後一聲響起時,我看見爺爺抖一下,一下子把我樂得前俯後仰的。

踏青掃墓真有意思,不僅讓我們懷念逝去的親人,還讓我們零距離的感受到大自然春天的氣息。

清明掃墓_550字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描寫清明時人們上山掃墓的情境的一首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這一天,活着的人要去祭拜已故的親人。

就在在這一天,我起了大早,坐爸爸的摩托車到東坑去掃墓。一路上細雨綿綿的,幾陣風掠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

到了東坑,雨悄悄停。我們稍微收拾一下就去掃墓。這地方地處荒郊野外,到處雜草從生。

看到爺爺的墓,我覺得鼻子酸酸的,好難受。想起了爸爸曾告訴我:爺爺會唱戲,在台上扮演小丑,他表演得惟妙惟肖,常引起台下觀眾哈哈大笑,他會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還會折很多小動物。小時候,我不開心時,爺爺總拿幾本小人書哄我開心。可惜他在我三歲時就離開了我們。爸爸常歎惜説:“要是他還活着就好了,可以教你學會很多東西。”頓時一股哀痛之氣在我心中漫延開來。

大人們忙着給爺爺的墓除草、培土,我也過來幫忙,在爺爺的墓上披上銀條,讓它顯得更加漂亮。我們在墓前擺了許多供品,還插進一支煙,大人們一個個下跪,口裏還念個不停。我默默地看着這一切,心中覺得一陣刺痛。輪到我了,跪了三下,聽見阿婆幫我念:“保佑小孩學習進步,大人工作順利。”我聽了忍不住抬起來,心裏想:爺爺,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讓您擔心。

祭拜完後,我和大家懷着傷感的心情下了山。

這是我第一次來祭拜爺爺。今天,掃墓在我心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就是對已故的親人一種思念。今年的清明節真讓我難忘。

清明掃墓_550字3

今天是清明,爸爸一早就帶着媽媽和我去接爺爺、奶奶一起去陵陽公墓掃墓。爺爺的腳崴了,不能去,再三叮囑我們要注意的事情。很快我們就到了墓園的停車場。遠處傳來稀稀疏疏的炮竹聲音,看來已經有人比我們更早到公墓了。

抬眼向山上望去,鬱鬱葱葱的樹林中聳立着一座座墓碑。老太太的墓地(爺爺的媽媽)在山頂上,台階真多,我爬得氣喘吁吁,回頭看看奶奶,她一聲不吭、一臉嚴肅,看的出她很費力。到了老太太的墓前,爸爸俯下身子用毛巾把墓碑前前後後的擦了擦,又把墓地的周邊認認真真地打掃了一遍,打掃乾淨後又拿出毛巾把碑上老太太的照片緩緩的擦了擦。我看見奶奶的眼圈紅了,眼裏閃爍着淚花,爸爸和媽媽的眼圈也紅的。我突然明白了爺爺為什麼那麼囉嗦,爸爸為什麼掃墓地動作認真。雖然我沒見過老太太,但從大人的臉上我彷彿看見了老太太在世時那慈祥的笑臉。奶奶在墓前擺上了鮮花和祭品,在兩邊的松樹上掛上了清明吊子,讓我們挨個給老太太磕頭,我也學着大人的樣子,認認真真地磕頭,最後奶奶向老太太磕頭,嘴裏還喃喃自語的説着什麼,好像是在敍説什麼又好像是在告別。完了後我們向山下走去,大人們在哀思親人,沉重的氣氛壓的我喘不過氣來。炮竹聲更加的震耳欲聾了,滿天紙灰,炮竹的煙霧混着燒紙錢的那刺鼻的煙味刺激的我連連咳嗽。

我突然想到:清明掃墓祭奠先人是好事,不過祭奠先人也不能不愛惜環境啊!放炮、燒紙錢是為了寄託哀思、紀念先人,沒有先人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保護環境則是為了保護下一代啊!我們是不是應該文明祭奠。

清明掃墓_550字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相信大家一定會背這首詩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墳前祭拜了,這些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嗎。於是上星期六我們就出發了!

爸爸媽媽,弟弟,我,爺爺奶奶和姐姐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車子就開到了山下。這座山説它陡峭不是很陡峭,但也不能説他平坦。放眼望去既斜、又平。雖然每年只來一次但對此並不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了許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星,上面已經淡化了看不太清楚了,顯然很久沒人來了。後來我問我奶奶才清楚,原來這些人以前為革命事業捐軀的戰士,真想上去看看他們啊!可是因為時間有限,這個願望只好到下次掃墓的時候再實現了!歲月不饒人啊!奶奶才走到一半就氣喘吁吁地,看着真讓人不忍心可是我們又有什麼能和時間抗拒呢?

“走啊走,走啊走…………”隨着歌聲我們走過了一條有一條的路,爬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隨着奶奶臉上的微笑與汗水,我們到了。“我們到了!”我大聲喊道。大家都笑了,我們擺好了祭拜需要的食物,插好了香我們在那等香燒完之後,我們開始燒紙錢。燒完紙錢後我們在那徘徊,突然想起現在有很多的春筍,但旁邊的墳墓不太景氣和諧。可是,這裏的春天是那麼美麗,讓旁邊的墳墓都不復存在,一個人沉浸在這美好的之中差點沒跟親人一起離開。

最後一站大家都滿頭大汗,大家都在找筍,挖筍,我們挖了一袋又一袋的筍,看着這筍我好像已經可以嚐到它的味道。

這次的上墳真是充實啊!

清明掃墓_550字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我們的風俗是上墳,有些地方的會碰雞蛋等。我們又該去上墳了。

我們準備好了一些東西,踏着泥濘的山路,一步一滑地走着。最有趣的是弟弟一下子摔跤了,哈哈!正好給太公、太太公、太太外婆拜上了一拜。不一會兒,到了上墳的地方,擺好了帶來的菜,倒好了帶來的酒,就開始了。先給土地公一點錢,再點上兩根蠟燭,把香點上,插在前面,我們小孩趁沒事的時候,拿了一根樹枝“打”了起來。

一開始,我們來拜這些去世了的前輩,每個人口中都念念有詞,好象都很難過。最有趣的就是扔螺絲了,大家都説扔螺絲可以造高樓,大家趕緊往上扔去,扔完時,我們的手成了“烏掌”,不過都很興奮,那這“烏掌”怎麼擦呢?還好有人帶了濕巾,真是雪中送炭。

不過燒紙錢也非常有趣。我們先把錢分三堆,其中一張點上火,往下扔,火就會越燒越旺,接着是濃煙滾滾,不過還堅持着往火裏扔100元、元寶、1億元,還有汽車等東西,有幾張沒着,我手忙腳亂因為就我一個人,大家都去另一堆紙上燒了,還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她用木棒一踢,不費吹灰之力就讓火越燒越旺了,我真佩服她。原來,火被壓在錢底下了,一翻,火不就旺了嗎?因此,我恍然大悟,一下子,紙錢也燒完了,火一滅,一下子像蝴蝶一樣的灰從天而降。我們最後拜了拜,一邊下山,一邊採可以吃的東西。下去的時候,又一起冒險,從一條較淺的小溪上走過,又從坡上往下衝。呀!真爽,我們玩了好幾次。

唉!這次上墳最刺激,不過我們擋不住時間的流逝,這樣的上墳我們都很期待,因為很多親戚從遠方而來,在清明節期間吊念自己逝去的親人,是中國人的文化傳統。我們都等待着下次的上墳。

清明掃墓_550字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很快就到了清明時節,可不是,當天我和父母就去阿太那兒上墳去了。

那天,我們乘車到了山下,一路上我看見了一系列清明淒涼涼思親之景,我邊看邊吟誦道:“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過了幾分鐘後,我們便到了阿太的墳前,看着她那歷經滄桑的墳頭,我情不自禁地進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

生命是如此短暫,我之前一直認為生命是無窮無盡的,可現在看見了眼前的這一切景象,我不禁感到了悲傷,想到了自己從來沒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有時甚至隨意揮霍。一想到這兒,就感覺會有一大把一大把的眼淚流出來,浸濕自己的衣服,又會感覺一陣又一陣的心酸,想到這裏,我又開始吟誦起來“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邱,這是怎麼了?怎麼突然流淚了?”這時母親急切地問道。我聽了之後,急忙擦乾眼淚説:“沒……沒……沒什麼,也許是沙子進眼裏了吧。”説完之後,我又立刻走到太婆的墳前,拜了拜,對她訴説了我的心願及問候:我的太婆,您還好嗎?即使我從未見過您,但從爺爺、奶奶、父母的講述中得知:您是一位慈愛、善良、勤勞的人,我可想見見您了,那時我會將自己全部的心裏話訴説給您聽,那可該有多好啊!可我再也完成不了這個願望。

很快,我們的掃墓活動結束了,坐在車上,看着窗外,我又想到:生命只有這一次啊!就像一片片葉子掉落,一朵花凋零,這可説明它們即將與世界一切説再見,可是在春天中,它們還能長出新葉,開出新的花。可人的生命只有這一次,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愛生命。

“生命只有這一次,別光去聽故事。人生像個拋物線,看你能拋多遠。”這是明日歌中的一句歌詞,我希望它時時激勵我珍愛生命,活出光彩。

清明掃墓_550字7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回廣西老家掃墓。

今天我和爸爸、大哥、叔叔去山上掃墓。清晨的天空一片烏黑烏黑陰沉,天上下起了毛毛細雨,山路崎嶇陰深。這時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有些應景啊。大山以前的路被挖空了,我們艱難地扶枝挨樹向上爬,前方野草叢雜生,淹沒了路的方向,擋住我們的去路,又那麼崎嶇不平,可我們不畏懼,繼續蹣跚前進,直到目的地。

掃墓有掃墓的儀式。這時大人為墳墓除草,填上新土,像修整房子一樣認真整理好祖先的居所。接着,點烯蠟燭,再點檀香,插到土裏,再鞠躬給祖先叩頭,請祖先安心並且保佑世人安康,大人的儀式辦完。到燒紙錢的時候,是小孩子的任務。只見那些面值50元、100元、還有的90元的紙錢瞬間在火焰中化為灰燼。這時風吹了起來,煙灰像一片片樹葉飛了起來,零落紛散,隨風飄走。我把紙錢一點點加入火堆,火更旺了,像黑夜裏的一簇亮光,照耀大地。最後,叔叔拿起一卷卷鞭炮用膝蓋劈開,像一條長蛇似的擺放在地上,用檀香點燃火引,這時傳來了“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的響聲,響徹雲霄,直到燒完。阿哥就點燃了喜炮,扔進草叢堆,“轟——轟——轟”一陣陣響聲,震耳欲聾,把我嚇得以為地震了似的,實在太可怕了。儀式結束,我們看到沒有火星就下山回家了。

清明節掃墓真熱鬧,是緬懷紀念祖先的節日。

清明掃墓_550字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正是清明節,我們全家在濛濛細雨中去祭奠去世已經三年的太公。

太公安葬在城北的一座公墓——安賢園,離我家大概有20多公里。我坐在飛馳的汽車上,腦海裏閃現着太公慈祥的面容。太公去世前,我常常跟着父親母親去看望他,太公每次都好開心,總是不斷地問我要不要吃這個,要不要吃那個,生怕我餓着。當然,有時候也會詢問我學習情況,然後語重心長地和我説:要好好學習,以後才會有出息!我總是使勁點頭,太公就會很滿足地笑了。正想着,車子已經拐進安賢園——一座比公園還漂亮的陵園。我們來得很早,陵園裏人還不多,每個人都是一臉的肅穆和哀傷,是啊,在這裏,誰能開心得起來呢?

太公的墓地在一座朝南的半山腰上,父親説這個位置風水很好。我們手提祭品,拾級而上,心情沉重,步伐也就沉重起來。太公墓地的兩棵松柏已經長得有我兩個人高,翠翠綠綠的,就像給太公撐着兩把傘,即可擋風又能遮雨。想必太公住在這裏會很滿意吧!父親把墓地周圍的雜草拔除乾淨,把墓碑擦拭得乾乾淨淨,然後把花籃和供品一件件擺放在太公的墓前。爺爺又給太公倒了杯酒,再把酒灑在墓前。原來太公生前最愛喝酒,所以我們來看他時一定要把酒給他帶來,否則太公會怪我們的。最後我們按輩分大小依次給太公鞠躬,這就算是我們這些晚輩來看望過太公他老人家了。山風吹來,一陣悲涼,姑姑都掉下了眼淚。

離開時,我還在想,如果太公還健在,我一定多去看看他老人家,一定聽他的話好好學習,讓他開心。走着走着,我不禁回望太公的墓地,太公,你一個人在這裏會寂寞嗎?沒人陪你説話會不會很冷清?轉回頭,我的眼角也濕潤了。

清明掃墓_550字9

清明節到了,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一起去烈士陵園掃墓!

一路上,我們激動萬分,穿過了幾條馬路,經過了幾所學校後,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如皋烈士陵園。

只見這裏青柏環繞,哀樂低迴,使我們對烈士肅然起敬。邁入園中,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尊紅十四軍軍長——何坤的雕像。只見他右手叉腰,雙眼嚴肅地凝視着前方,似乎在奮力大喊:“戰士們,衝啊!”看到這裏,我激情澎湃,長途跋涉的疲憊感似乎一掃而空。

隨後,我們來到了三把槍的雕塑前,聽着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烈士們的英雄事蹟。然後我們右手握拳,莊嚴宣誓:“傳承革命精神,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學習,發奮圖強。”

隨後,我們邁進了烈士事蹟陳列館,只見裏面有金光閃閃,一筆一畫刻寫的烈士名字、無數犧牲烈士的頭像,遠看,照片如雨,想到有這麼多戰士因祖國而犧牲,多麼令人悲傷;那繳獲的日本軍隊的頭盔,上面沾滿了斑斑血跡;那缺了口子的軍刀,似乎在控訴着什麼;最恐怖的要數虐待烈士的刑具,真是讓人觸目驚心……看到這些,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一幅幅悲壯的畫面:烈士們冒着槍林彈雨的危險,奮不顧生,英勇殺敵,每個戰士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打敗侵略者!還我中華!

最後,踏着夕陽,我們走在回校的征程中,這時的路上,再也看到不到同學們説説笑笑的身影,聽不到我們不停的抱怨聲……這次的掃墓,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讓我們的精神得到了昇華!烈士們,你們就安息吧!有我們在,祖國的未來必將繁榮昌盛!

清明掃墓_550字10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説,也只有踩着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説:"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清明掃墓_550字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雨紛紛的清明節,這正是一個踏青和掃墓的好日子,今天我和父親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也去陳山公墓為太公、太婆掃墓。

一路上,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正是由於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美麗的人間,讓大自然更美。瞧!玉蘭花早已迫不及待地開放出了一朵朵淡雅、迷人的笑臉,有紅的、有白的,有黃的,它們似乎正好奇地張望着奇妙的大自然。桃樹見了,也趕緊叫醒自己的孩子們——桃花朵朵開,似乎比玉蘭花更美更豔。田野裏的油菜花也不甘落後,儘管一朵才那麼小,但是人多力量大。遠遠望去,成千上百的油菜花聚在一起,一片金黃,沒有一點雜色。瞬間,我的腦海裏出現了白居易的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啊!春姑娘輕輕地吹,小草慢慢地醒,終於,它生了個懶腰。“哧溜”一下鑽出了尖尖的腦袋,那是由於在它鑽出來時被鑽尖的。百花齊放,萬物復甦,好一幅氣派的景象。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一會兒,陳山公墓就到了。

公墓大門兩旁幾乎都是賣祭奠用的供品、香燭、紙錢和花圈,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看得我們眼花繚亂。沿着彎延陡峭的山路,我們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墳墓前,擺好供品,點上香燭,默哀三分鐘,寄託我們對先人的哀思。接着我和父親清除了雜草,擺上了芬芳的鮮花,墓地頓時煥然一新。墓地四周人山人海,擁擠得水泄不通。

今年是第一個清明假期,所以祭掃的人特別多,大家心情都一樣,都是緬懷先人和先烈,還能踏青,親近大自然,這真是一個不錯的假日。

清明掃墓_550字12

清明在即,心中難免會有些惆悵。想念,就像柳絮一般紛紛揚揚......

不知為什麼,清明的日子總是陰雨連綿的,似乎老天也在為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而感傷,流下了一串串的淚珠,祭奠死去的人們。

萬物皆有情,這句話是不錯的,你聽:天剛剛亮,公雞打破了沉寂,一聲長鳴,驚醒了不少的夢中人,但在今天這個日子,更像是在對無數的靈魂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看:柳樹垂下了頭,小草彎下了腰,花兒們跳起了送別的舞蹈,悼念着死去的人們;你聞:清明糰子的香味在空中瀰漫,為這個節日增加了一分淡淡的味道。

不知不覺,走到了烈士墓園,大大小小的墓碑佇立在眼前,在烈士墓前,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紀念碑。烈士陵園裏的樹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樹木就像是一位位戰士英靈的守護者,讚揚了他們就不屈精神,為了革命鬥爭事業,寧願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他們就像這些樹,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都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着。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崇高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清明,這個有靈性的日子,不僅給了我們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操,也給了我們煙雨朦朧般的情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留下了這樣一首千古名詩,用來寄託心中的思念,而我們,在親人的墳前,任憑風雨承載着我們滿滿的懷念與悲傷向遙遠的天際飄去。點燃一包紙錢,讓灰燼在半空中飛舞,盤旋。

我站在風中,靜靜地,十指交叉,放在胸前,閉上雙眼,享受清明所帶給我的每一份情感......

清明掃墓_550字13

清明將近,小姑來電話問爸爸計劃哪天去給我爺爺奶奶上墳,我説我早就期待呢!

上墳那天,我起得特別早。爺爺奶奶的墓地在卧龍崗,離我們家很遠,墓地又在卧龍崗墓地山頂的十六區,説實在的上一次墳還是很辛苦的。我從三歲開始給爺爺奶奶上墳,已經五年了。

在墳上,我虔誠地給爺爺奶奶燒紙磕頭。爺爺奶奶的墓碑上並沒有我的名字,在我出生的前四年爺爺就去世了,奶奶在我出生三個月後也在病魔纏身多年後去世了,我出生時奶奶已經糊塗了。

雖然我對爺爺奶奶沒什麼印象,但經常聽到爸爸提起爺爺奶奶,這讓我知道爺爺奶奶都是非常善良可親的老人。爺爺奶奶在世時,帶大了七位我的表哥表姐,現在他們工作忙,有的來了,有的沒來,我還要替那些沒有來的哥哥姐姐獻上一柱香。

記得我五歲時在去上墳的路上,我還對媽媽説:“如果你不在了,我每個清明都給你上墳。”這讓媽媽感動了好一陣兒,都不知道説什麼好了,只有熱淚盈眶緊緊抱我親了又親。

我發現今年的墳地上與往年有些不同,很多墓地上都擺鮮花,爺爺奶奶的墓地上也有表哥表姐獻上的鮮花,而沒有燒紙,這真是一大進步!大量的紙錢焚燒會造成空氣污染,並且是對紙張的浪費。此外,在林木茂盛的地區燒紙錢還容易引起火災。

一束鮮花一篇祭文,一樣寄託無盡哀思,應該倡導健康、文明、環保、平安的祭奠形式。

清明節前,網上出現了不少網民在網上向逝去的親人或是朋友表達哀思,為逝者“獻花”、“敬酒”或是“點燭”。祭祀從簡,不放鞭炮,也不燒紙錢,網上祭奠是一種文明祭奠方式的體現。

我認為:祭奠的方式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清明掃墓_550字14

4月4日是清明節,我很早就起牀。今天我跟爸爸媽媽去掃墓。我們來到體育館時天還朦朧亮,可那裏已經是人山人海,彎彎曲曲的隊伍排到了大門口。我們在雕塑像下等叔叔嬸嬸,沒等多久他們和弟弟都來了,隨後我們也加入了排隊大軍中。我們隨着人羣慢慢向前移動。向前望去那載客的汽車一輛接着一輛,彷彿一條鋼鐵巨龍。大約過了四十五分鐘左右,我們乘上去掃墓的專車,帶着我們向目的地進發。

我們是去給爺爺掃墓的。爺爺離開我們已經有三年了,有時候我會很想念爺爺。爺爺在的時候,他對我可好了。爺爺經常會問我:“清瑩你喜歡吃什麼?爺爺買給你。”有時候爺爺還會對我開玩笑,因為我長的比較瘦。爺爺就會説:“清瑩你的胳膊像黃瓜,你的腦袋彷彿小西瓜。”隨後就哈哈大笑。汽車的剎車聲打亂我的思緒,我們的目的地到了。

我們來到爺爺的墓地,爸爸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後説了一句“爸爸我們來看你來了。”隨後媽媽和嬸嬸把祭品拿出來放好。同時叔叔把香點燃,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後插上。爸爸則打掃墓地的清潔。把這些打理好後。爸爸媽媽和叔叔嬸嬸開始吹錫泊,我和弟弟也加入了。香慢慢地燃燒着,一縷縷青煙緩緩向上飄,燭光一閃一閃地。大家都沉默不語,默默地看着。我還看到爸爸的眼睛裏好像有淚水。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要説再見的時候了。我心裏默默地對爺爺説:“爺爺我要走了,明年我還會來看你的。天陰陰的,好像人們的心情。這時我突然想起一首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或許對親人思念的一種寄託吧!

清明掃墓_550字15

清明是中國傳統節日,這一天要祭祖掃墓,追思逝去先人,古時候,還有禁煙火一天習慣,所以又叫寒食。為了弘揚中華文明,尊重民族習慣,幾年前,政府規定清明節放假一天。

清明前後,正是春天中氣候最宜人時候,人們趁大好春光,到鄉村野外去祭祖掃墓,也可以徜徉在美好春光裏踏青賞綠,既追思了先人,接受一次傳統教育,得到鼓舞,又可以接受一次大自然洗禮,振奮精神,實在是一舉兩得好事。因此,每年清明我都要與兒孫們回老家上墳掃墓。

今年我們分別去合肥與肥東,連續兩天,進城還鄉,雖奔波勞苦,但感觸頗多。

第一,無論城市農村到處是歡聲笑語,康樂安寧景象。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給城鄉帶來了巨大變化,城裏居民生活比以前富裕了,鄉里農民負擔減輕了,城鄉人民生活都有所提高,這是社會穩定與諧保證;

第二,人們安全與防災意識加強了,無論在哪裏人們都知道防止火、炮引起火災或者傷人,做到火滅人離、炮響人散。人們開始走向文明祭祖、掃墓新軌道;

第三,從煙茶到酒菜,可以明顯地看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我們兒時所見“來了一位客,滿村借雞蛋、食油”鏡頭,再也找不到了。好政策給人們帶來好生活;

第四,農村眼下十室九空,青壯年都外出打工,留下都是老人、婦女、小孩,農村安全潛在隱患。同時,農村住房隨意建築,雜亂無章,沒有規劃,浪費土地,連救災通道也沒有,這些都急待政府幫助解決。羣眾寄希望於新農村建設。

但願明年清明再回去,能看到家鄉新變化,農村新面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7x9g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