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範文(通用13篇)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範文(通用13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清明節的作文範文(通用1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範文(通用13篇)

清明節的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講着講着,清明節變悄悄的來到了我身邊,我們家便可以一年一度的春遊了。

微風拂面,暖和的陽光格外的燦爛,看,旁邊的桃花開了,一片片花瓣漫天飛舞,忽高忽低,它們的身子是那樣的輕,我只要輕輕一吹它就可以翻上二十來個跟頭,不管那些桃花會飛到哪裏,那一定是個美麗的地方,瞧,一根根小草爭先恐後的鑽出地面,一棵棵小花爭奇鬥豔,一棵棵小樹抽出嫩葉,一團團白雲悠閒的散步,一簇簇油菜花美麗金黃,一片片麥田望不到邊,哈,一隻只去南方旅遊的燕子成羣結隊的飛了回來,小鳥們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盡情的歌唱。”那個像馬,這個像人。“我看着弟弟手指的方向,哦,原來是白雲,別説那朵白雲還真像一匹馬飛奔在遼闊的天空上,這春天一切都是美麗的。大自然是多麼的神奇呀,它給大地上了春的地毯讓我們無憂無慮的遊戲,春天是美麗的春天時快樂的,春天是神奇的,不知不覺的便到了下午,白雲更大了,就像壓在我頭上一樣,太陽更紅了,染紅了半邊天,又過了一會,媽媽招呼我們回家,一輪紅日懸掛在天空中,慢慢向西邊下落,白雲不在白了它們變成了紅雲像漩渦一樣圍繞着太陽。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百鳥爭鳴,鮮花齊放的季節裏,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提起清明,人們就不由想起了杜牧寫的這首詩。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老天爺好像格外眷顧,心情特別好,一改往日的常態,晴空萬里,陽光燦爛。而我卻沒有回老家給奶奶祭拜,因為爺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再加上一路的顛簸,怕爺爺受不了。爸媽便決定帶我和爺爺一起去濮陽烈士陵園掃墓。

帶着憧憬的心情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日月永恆”的石碑和一株株昂首挺立的、象徵烈士們永垂不朽革命精神的松柏。沿着松柏的夾道向右走去,一眼就可看見一個高高的大石碑上面刻寫着毛澤東同志的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巍然矗立,底座的周圍擺滿了花圈和鮮花。再往裏走,就是陵園墓地,我們一一進行瞻仰,並向他們深情地三鞠躬,把手中的白花送給可敬可佩的英雄們,送上我們最真摯的祝福。安息吧,先烈們。祖國人民永遠懷念您!”

通過這次掃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感人故事。他們有的還不足二十歲,剛剛離開家鄉,就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看着他們的事蹟,我彷彿看見了他們視死如歸,英勇殺敵的動人場面,彷彿聽到了烈士們英勇不屈的聲音。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烈士們啊,你們那寧死不屈的精神,將激勵着我們永遠向前。烈士們啊,你們安息吧!我相信每年的今天,都會有很多人來看望你們的!你們的精神將永垂千古、永留人間。

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目光觸及這兩個字,首先躍入腦海的便是那雨紛紛、欲斷魂的清明節,然而卻忘記了,這清明兩字也是這季節的特點,三四月的春,清明的很。

今年的清明沒有雨,天也只是象徵性地陰了一會兒,陰暗過後的天,便顯出了原有的明。春的天空遠沒有秋天的藍,秋天的高,只有那一縷縷的軟綿綿的雲絲,或直或曲,纏繞在微藍的天空,像是被稀釋多次的藍墨水染了白布一般,鋪在天幕上。藍與白揉在一起,不高不低,風一吹,就能飄下來圍在身邊,或是托起三四月風箏牽掛的線。

清明的風不似冬天的凜冽,不似夏天的沉悶,不似秋天的蕭瑟,就只是微微潤濕的空氣,有力地卷着春的味撲向你,讓你知道春的氣味,讓你感受春的氣息,然後便超越你,撲向下一個仍然裹在冬裏的人。

古往今來,多少頌春的詩文佳句,問一句為何,只答一句:它擔當的起。的確,它擔當的起。三四月的春,柳樹也冒了芽兒,是清的。青裏透着水光,不下雨、天氣再晴朗的日子也透着水光,所以柳樹上掛着的新芽兒,是清的。不需要張大眼睛注視着四周,只須略略掃一眼,腦海裏便會蹦出一串串生機的代名詞,繞的人滿目都是青色,都是那伸展着的生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何這樣一個節氣要放在這樣一個清明的季節裏,我寧願相信那個最美好的説法,只有在這樣的清明裏,才能將人們從那些深沉的悲痛里拉出來,慰以他們最清明的生命的祝福。

清明節的作文4

3月31日夜裏剛下的濛濛細雨,地面還是濕漉漉的。傳統活動為掃墓。初升的太陽,透過窗户顯得特別的迷人。然而,它的魅力卻不吸引我去欣賞。4月1日早,我們們早早的來到學校,一起去烈士陵園緬懷我們偉大的先烈。

接着,我們走進了大樓參觀那些英雄的偉大事蹟。這裏有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還有用精彩的語言描繪這些英雄們的歷史故事。一尊尊雕像,我彷彿身臨其境,彷彿自己在觀察戰鬥中激烈的場面,讓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們緬懷先烈,先烈的精神永存在我們心中!

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節,又稱大清節、寒食節和三月節,是24個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民間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定為法定假日。

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24個節氣中,唯一既有節氣又有節日的是清明節和冬至。它的初衷是,當大自然變得越來越暖和時,一切都開始恢復,可以在春天耕種。在中國古代,清明節分為三個季節:“一個是桐花開始開花的時候;第二季田鼠變成鵪鶉。等待彩虹之後,我會再見到你。”換句話説,在一年的這個時候,白色的桐花會開花,然後喜歡蔭涼的田鼠會消失,回到地下洞穴,然後在雨後的第二天就能看到彩虹。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最重要的'節日。這是一年一度的中國人向祖先表達敬意和感激的節日。

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到6日之間。春天是樹木變綠的季節。這也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古代稱之為郊遊)。因此,古人有清明節出遊和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節期間,有許多雨,路上的行人都快死了。問當地人在哪裏買酒並擔心?牧童指着興化村寫出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祖先崇拜與孝道緊密相連。如果你不參加祖先崇拜,你就是一個不孝順、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節的作文6

傳統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清明節開始於周代,每年冬至後108天是傳統清明節。傳統清明節在每年公曆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傳統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關於傳統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的由來。傳説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餓昏了,他的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烤着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後,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了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説也應賞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帶着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着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為介子推那麼孝順,一定會帶着母親出來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晉文公重耳和隨從上山去看,只看老母親和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了。晉文公重耳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後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傳統清明節。

關於傳統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傳統清明節這天爸爸,媽媽還去紀念逝去的先人,去給逝去的先人掃墓。傳統清明節這天我們還要植樹,俗語説的號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點都。傳統清明節後天氣漸漸暖和,農民伯伯也開始抓地了。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在傳統清明節這天去緬懷那些革命先烈讓他們在地下安息。

清明節的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啦,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啦,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啦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啦。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在也不回來啦。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啦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啦。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啦。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啦又清晰啦,小女孩跟着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啦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啦,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啦。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啦,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8

這幾天,天總是灰濛濛的,還下起了大雨,原來是清明節快要到了,真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

清明節這一天,我獨自一人在家,打開電視,看見電視正在播放革命烈士博物館。我看入了迷。我最先看到的是門口董存瑞叔叔的雕像,看到了他一手託着炸藥包,一手拉着導火線,一臉的堅毅。並看見了旁邊的一張牌子上,上面寫道:董存瑞,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戰役中,為了不讓碉堡中的機槍殺掉更多的戰士,他捨身炸碉堡,壯烈犧牲。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他年僅19歲,看到這裏,我感歎道:“他可真了不起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一個叫王樸的,犧牲於1943年,日軍侵佔太行山野場村時,日本鬼子讓他説出八路軍的藏身處和革命根據地。不然就死那死那的。他面對死亡,毫不畏懼,為八路軍為了祖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犧牲時只有13歲。

看到這裏我很激動,不禁流下了眼淚。我向着電視深深的給他們鞠了一躬,他們是了不起的人物,我為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自豪。他們讓我十分佩服,我長大後也要像他們一樣,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

這個清明節過的很有意義,怪不得我們國家有清明節這個節日,因為我們國家有太多太多的英雄,值得我們去紀念和悼念他們。以後每一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去掃墓,去祭奠這些英雄們,去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英雄的事蹟,以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清明節的作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家家户户趕着上山掃墓。我家當然也不例外。

父親到儲物庫找來了一把鋤頭,買來了一罐紅色的顏料和一根毛筆。母親則負責供品,母親把昨天買來的水果、零食裝在一個個袋子裏,五顏六色的袋子,遠遠地看,就像一道彩虹!而我呢,則在旁邊呆呆地站着。

所有的工作都準備就緒,就可以出發了。行駛在崎嶇的山路,一路顛顛簸簸的,不過想到要掃墓,好開心!趕着去掃墓的人很多,把整條路都擠滿了,連一隻螞蟻都爬不出去。

經過了差不多兩鐘頭,才到達了目的地。噼裏啪啦山上的鞭炮聲響個不停,數不清的雜草、枯樹葉、樹枝等等,鋪滿了整座山。我慢慢地跨過雜草,踩在枯樹葉上面,避開長長的樹枝,跟着父親母親來到了我們該掃的墓。上面雜草叢生,盡是灰塵,墓碑已經看不清了。父親扛起了鋤頭,把周圍的雜草清理乾淨。拿出事先買好的顏料、毛筆,用毛筆蘸了一點顏料,像在描紅似的按着模模糊糊的墓碑跡,一筆一畫地把墓碑給寫好了。母親燃起了鞭炮,噼裏啪啦。擺上了供品,點上了香祭拜完畢,父親母親坐在旁邊,給我掰了一顆枇杷,味道好甜啊!就好像我們臉上的笑容。

回到家,雖然筋疲力盡,但還是很高興。

清明節!我多麼希望明年快點到來!

清明節的作文10

清明節是祭逝親人的節日,紀念,緬懷親人的目的是傳承他們的優秀品質。但在緬懷過去的同時我們也要面對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要珍惜生命,要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這次的清明節我們去山上看望了爺爺奶奶,媽媽開車大約用了五個小時,先走了高速路,又走了彎彎曲曲的山路,山路繞山而建,極其兇險!媽媽讓我們坐在車裏不要説話,影響她開車,因為這是媽媽第一次開車上山,原來媽媽也在挑戰自我!

早晨,站在院子裏呼吸着新鮮空氣,看着對面的山籠罩着一層薄薄的輕紗,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院子裏種着三棵萬年青舒展着嫩綠的枝葉,向四面伸展開來,吸吮着早晨的甘露。

奶奶説孩子們難得回來,要包包子給我們吃,我高興極了!我終於可以學着包包子了,我和奶奶來到廚房準備好麪粉、發酵粉和肉,我們先把麪粉和發酵粉放一起再加水揉軟,放在一旁發酵,再切肉剁成肉餡。等麪粉發酵膨脹後,再把面切成許多小塊,再把這些小面塊揉成圓形,最後用力壓扁。媽媽拿了一個麪餅在中間放了一勺肉餡,用一手託着麪餅一手將麪餅的邊往上提,順時針方向旋轉,最後將包子口捏小,這樣就做成了一個小巧玲瓏的包子。

我也照着媽媽的樣子做了一個,媽媽説我做的不好看,包子口沒捏緊,奶奶説沒關係,多做幾個就好了,熟能生巧!

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可不像以往充滿啦濕潤的雨珠,雨已經停啦兩天啦,空氣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

早上九點,天空中帶着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着好心情出發啦,登上啦踏青掃墓的路上。

磯山是我的先輩們墓所在地,我和奶奶等一些家裏人在那裏會和,一起去掃墓。

快到磯山啦,大老遠就望見啦我的奶奶在路口等我們一家,我不由自主的向她招手,就算是見面禮吧。下啦車,就和奶奶走向啦山上,地上的泥土還很柔軟,走起來“腳感”很好;周圍的池塘發綠,都被污染啦,因為周圍好像有什麼個工廠;空氣也不怎麼清新,那個工廠所散發廢氣直衝入鼻。終於走出啦工廠所在的那座小山,隔着一座小山,來到啦一個很美的田野,到處都是油菜花,充滿啦濃濃的春意。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就來到啦磯山上,可能是因為被花的美所迷住啦吧。

山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因為這一代墳墓很多。這是。我六伯伯來打啦這裏,一起來祭祀先輩拿出啦紙錢,草紙在那裏燒,燒啦紙錢後,我的身上就像被煮熟啦一般,被那紙錢所燃燒的火給薰的。馬上就放鞭炮,我趕忙跑到一邊,去躲避鞭炮聲,我怕嘛。就這樣祭祀啦幾個先輩後,就去別人家吃飯去啦。

吃完午飯後,玩啦一會啦就回家啦,總之,今天一天非常累,一回家就像軟蛇一般坐在啦沙發上,休息啦一陣。

清明節是那麼的“欲斷魂”,無數人帶着懷念先輩的心情去祭祀他們,祝願先輩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具有濃厚的祭祀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12

清明的習俗,掃墓前,都要做一種糕點——艾糕。今天,我們開台了做艾糕、艾餃這些綠色點心。

我們先準備好鹹的餡、甜的餡、米粉、印模等西。這時外公開始煮艾草了,外公一邊煮,一邊攪拌,當艾變得有點糊了的時候,外公把艾草撈到裝有米粉的盆子裏。起先,外公用筷子開始攪拌綠綠的艾草和白白的米粉,後來,外公幹脆用手攪拌。看着粉和艾草漸漸的溶和在一起,麪糰變得越來越細膩。我好奇的問外公:“如果粉加多了,怎麼辦?如果艾草多了怎麼辦?如果水多了又怎麼辦呢?”外公説:“如果粉多了就加一點艾汁,如果艾多了就加一點米粉,如果水多了就加一點米粉……”我們正説着,外公已經揉好了麪糰,我看着這團綠油油的麪糰,偷偷摸了一下,軟軟的、熱熱的,我又聞了一下,一陣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用力地吸着鼻子,當時,我真想把所有香氣都吸光呀!

接着我們開始了分工合作做艾餃和艾糕。外公擀艾餃皮,外婆放餡,母親折艾餃的花邊(這可是最難的部分哦!),父親放艾餃,舅媽做圓團,我做艾糕,我先把圓團放進模子裏,然後用力一按,拿到舅舅那兒,舅舅用棒子在模具上啪啪兩敲,一塊塊漂亮的艾糕就從模具裏跳了出來。

在嘻嘻哈哈中,一盆盆艾糕出爐了,哇,真好看呀!

清明節的作文13

清明節的雨,伴着蕭蕭的清風,把淒涼的墓碑環繞。

華夏的公祭日,期待在炎帝陵的上空瀰漫,春草和捧在掌心的花束,對生命的祈禱,和源源流長古文化。血濃於水的脈搏跳動,龍的傳人深深躬腰禮拜,默哀在莊嚴的肅靜中。生命的源頭,祖宗開闢的疆域,拓展了人性主宰了世界,炎黃兒女世世代代延續的血脈,流淌着生命的永恆。

感恩賦予生命的那片黃土,迴歸於熱土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給了蓬勃的新綠,奠基地卻是感恩的火種。捧起白菊的芬芳,拋向清明的雨中,哀思是感恩生命不息,緬懷是回報給予生命權力的血脈親情,天地應生命的繁榮而精彩,生命源於炎帝的再造而立世,延續着感恩的道德底線,頂天立地悍衞龍脈的純色。

生命的長河黃河,源於遠古流經輝煌的母親河,把源頭與未來緊緊銜接,成就奔騰不朽的流唱。站在黃河岸邊兒女,齊聲呼喚母親,感恩母親用生命的血液,撫育兒女成長。一場清風,把清明的哀傷席捲,晶瑩的淚花化作細雨,流淌在大地的心頭。追根父與子的直系血脈,挖掘出一個龐大的民族,感恩的呼聲震撼天地,泣不成聲的春雨,在清明節的雨簾中,楚立起一個個孝道的楷模,感化着人性走入陽光的明天。

清明節的雨,仍在瀝瀝而下,哀思的雨幕中,演繹着悽美的道德風尚,延續是雨絲真切的期盼。

正值清明節,用我們的筆寫下感恩,傳遞孝道,呼喚人性如初的本性。

標籤: 範文 清明節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4vz2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