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通用13篇)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通用1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專題作文(通用1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通用13篇)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1

我們都會有一些難忘的回憶,而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清明節的時候第一次踏青的那段回憶。

踏青那天,天氣很熱,陽光很燦爛,我們去的是花圃。那邊的花很好看,有白白的櫻花,紅紅的桃花,都很璀璨奪目,風景很美。我們在這裏還玩起了丟手絹的遊戲,用的是我的水瓶做手絹,後來,水瓶也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天這麼熱,我又沒了水瓶,後來,我真是渴極了。不過,我還是玩得很開心。那邊還有很多的大鐘。

到了吃飯的時候,我們二大組分成了二個小組,大家坐在草地上,分享大家帶來的美食,還有同學帶來了聽歌的東西,我們邊聽音樂邊吃東西,感覺真是美極了。吃完飯後,我們大家都把自己的垃圾丟進了垃圾桶裏,因為我們要讓花圃一直都很漂亮,供大家欣賞!

這天我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景色,還學會了要保護環境的道理,就這樣我們結束了清明節的第一次的踏青活動!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2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徐州外婆家,我曾經在那裏整整生活了3年的時間,這次回去一是要重新認識一下小時候的夥伴,再有就是觀賞那裏一望無際的梨花。要知道,媽媽老家可是著名的“果都”,那裏的“梨花節”也是出了名的旅遊項目。

再次見到那些小夥伴們,剛開始大家都很陌生,但是很快就熟悉起來了,我們一起玩耍、做遊戲,一起去果園欣賞梨花,在花海中追逐打鬧。盛開的梨花,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層厚厚的雪覆蓋在了樹冠上,特別壯觀。這個時候,蘋果花還在含苞待放,而大棚裏的桃樹,則已經結了果實,正在茁壯成長。

我們還一起去挖野菜,春天裏,大地給予我們的是在太多了,有很多東西可以吃,有薺菜、蒿蒿草、香椿、枸杞葉、榆錢兒,挖回來的野菜做成各種食品,真是太好吃了。

這個清明節,對我來説,太有意義了,重新認識了小夥伴們,又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還認識了很多野菜,我要回去把這些説給我的同學聽,和他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寫得多好啊,這是唐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的詩!讓我們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節前一天,學校組織去掃墓,在我們仁川有一個烈士林園,這一天全校都要去掃墓。這一天,老師發給了我們紙和繩子,讓我們自己做花。

我們班有些草包他們花也做不來,都叫我們女生做,我們女生也覺得自己很能幹,都要搶着給他們做,其實並不簡單,他們心裏的鬼主意還挺多,我們女生給他們做好了花,他們謝也不謝的就走了,有些男的還把花戴在胸前,跟我們女生説:“我們家死人了,來拜拜他們啊”是不是很滑稽啊!!

後來,我們把花放在抽屜裏就過寢室睡覺了。

第二天,學校把掃墓流程安排出來了,上午上課,下午掃墓回來就放學了,同學們説,快點到下午啊,他們好期待啊,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好期待的,又不是什麼大事,真是的,第三節課下課了,大家又迫不及待了。

4月3日下午,全校師生抬着花圈。每一位師生都手拿看成白花,來到烈士墓前,我們聆聽了烈士壯烈的戰爭故事,綞一個班有一個代表,在墓前表了決心,都將繼承烈士遺志,將祖國建設得更好!最後,每一個人將自己親手製作的小花和學校花圈抬上了烈士台。

當主持人宣佈掃墓活動到此結束的時候,我心裏微微一振。

一年中清明節只有一個,而這個清明節總是給我帶來一絲絲的憂傷!!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在清明節——這個神聖的日子裏,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憑弔烈士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他們把鮮血灑在家鄉與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是祖國的驕傲,是祖國的光榮。

小時候,媽媽、老師常説,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那時候,我們還不太瞭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正是烈士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與平與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那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雖然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紅領巾不但是國旗的一角,它還是先輩們的血汗。面對紅領巾,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就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跡,努力學習,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到底。

同學們,讓我們借清明之際來歌頌他們,緬懷他們吧!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出自於唐代詩人杜牧,沒錯!他講的就是清明節,

可清明節是從何而來呢。那就得從頭説起了。清明節是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過的節日的來歷和介子推有關,在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到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的地方,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的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從介子推自己腿上割下來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他重重地賞了當初辦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都為他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但,而介子推最鄙視爭功討賞的人了,便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知道了這件事以後,羞愧莫及。並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但介子推已經離家隱居到綿山去了。而綿山高山路險,樹木茂密,在這麼大的山林之中,只找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便獻上一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介子推出山。大火燒遍了綿山,可就是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了,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失聲痛哭。

從樹洞裏還發現了一血書,上面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把他的後一天稱為清明節,後來人們取消了寒食節,只過他的後一天清明節。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6

清明節下雨了,路上的行人想打破靈魂。問一下餐館在哪裏有牧羊人指着新華村。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為清明節寫的一首詩。清明節是24個節日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每當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清掃墳墓,踩綠樹等等。説到清明節,我們必須從故事開始。據説,在春秋戰國時期,19年來,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耳關係一直伴隨着重耳關係,成為春秋五大惡霸之一。

金文公想把官員推到兒子身上,不想這樣做,母親躲在綿山裏。金文公要求他的皇家森林軍搜索綿山。所以有些人想出了一個主意,説最好放火燒山,把火放在火的一邊。金文公下令縱火燒山。出乎意料的是,火熄滅三天三夜後,火就熄滅了。

當他上山的時候,母親和兒子帶着一棵燒焦的柳樹死了。金文公看着吉子推着的身體哭了一會兒,然後埋葬了他的身體,命令他把綿山改造成吉山,在山上建一座宗祠。燒山的那一天是冷食節。這個國家每年都禁止煙花,只吃冷食。從那時起,晉國人民就能生活在和平與滿足的事業中,而不是富裕和富裕。

在他死的那天,人們禁止煙花來紀念他。用麪粉和棗泥把燕子揉成燕子,然後把它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從那時起,冷食就成了全國人民的盛大節日。在寒冷的食物中,人們不生火,只吃冷的食物。在北方,人們只吃早期的冷食,如棗餅、米餅等,南方大部分是青團和糯米蓮藕。每一個清明的.人都把柳條放在頭上,把柳枝插在房子前面的房子後面。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提起清明,人們就不由想起了杜牧寫的這首詩。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老天爺好像格外眷顧,心情特別好,一改往日的常態,晴空萬里,陽光燦爛。而我卻沒有回老家給奶奶祭拜,因為爺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再加上一路的顛簸,怕爺爺受不了。爸媽便決定帶我和爺爺一起去濮陽烈士陵園掃墓。

帶着憧憬的心情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日月永恆”的石碑和一株株昂首挺立的、象徵烈士們永垂不朽革命精神的松柏。沿着松柏的夾道向右走去,一眼就可看見一個高高的大石碑上面刻寫着毛澤東同志的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巍然矗立,底座的周圍擺滿了花圈和鮮花。再往裏走,就是陵園墓地,我們一一進行瞻仰,並向他們深情地三鞠躬,把手中的白花送給可敬可佩的英雄們,送上我們最真摯的祝福。安息吧,先烈們。祖國人民永遠懷念您!”

通過這次掃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感人故事。他們有的還不足二十歲,剛剛離開家鄉,就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看着他們的事蹟,我彷彿看見了他們視死如歸,英勇殺敵的動人場面,彷彿聽到了烈士們英勇不屈的聲音。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烈士們啊,你們那寧死不屈的精神,將激勵着我們永遠向前。烈士們啊,你們安息吧!我相信每年的今天,都會有很多人來看望你們的!你們的精神將永垂千古、永留人間。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8

清明節,又稱大清節、寒食節和三月節,是24個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民間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定為法定假日。

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24個節氣中,唯一既有節氣又有節日的是清明節和冬至。它的初衷是,當大自然變得越來越暖和時,一切都開始恢復,可以在春天耕種。在中國古代,清明節分為三個季節:“一個是桐花開始開花的時候;第二季田鼠變成鵪鶉。等待彩虹之後,我會再見到你。”換句話説,在一年的這個時候,白色的桐花會開花,然後喜歡蔭涼的田鼠會消失,回到地下洞穴,然後在雨後的第二天就能看到彩虹。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最重要的節日。這是一年一度的中國人向祖先表達敬意和感激的節日。

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到6日之間。春天是樹木變綠的季節。這也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古代稱之為郊遊)。因此,古人有清明節出遊和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節期間,有許多雨,路上的行人都快死了。問當地人在哪裏買酒並擔心?牧童指着興化村寫出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祖先崇拜與孝道緊密相連。如果你不參加祖先崇拜,你就是一個不孝順、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9

傳統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清明節開始於周代,每年冬至後108天是傳統清明節。傳統清明節在每年公曆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傳統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關於傳統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的由來。傳説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餓昏了,他的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烤着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後,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了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説也應賞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帶着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着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為介子推那麼孝順,一定會帶着母親出來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晉文公重耳和隨從上山去看,只看老母親和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了。晉文公重耳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後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傳統清明節。

關於傳統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傳統清明節這天爸爸,媽媽還去紀念逝去的先人,去給逝去的先人掃墓。傳統清明節這天我們還要植樹,俗語説的號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點都。傳統清明節後天氣漸漸暖和,農民伯伯也開始抓地了。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在傳統清明節這天去緬懷那些革命先烈讓他們在地下安息。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10

清明節到了,我與其他同學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到烈士陵園去給英雄掃墓。

經過十幾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了陵園大門口,下車後,老師先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束鮮花,然後給我們講解了進入陵園後的注意事項,特別強調不能笑,要嚴肅一點。我忍不住問老師:“為什麼要一臉嚴肅?“老師説:”清明節是祭奠英雄的日子,表達對他們的懷戀和敬重,所以必須嚴肅!“聽完老師的話,我們便自覺排隊進入陵園掃墓了。

首先是向英雄獻花。同學們雙手捧着鮮花,一臉嚴肅的慢慢繞墓碑一圈,在每一座墓碑前都要深深的鞠一躬,以表達我們對英雄崇高的敬意,最後將鮮花放在烈士們的周圍。

獻花完畢後,我們又聽了守墓人陳伯伯給我們講了其中一位英雄的事蹟。英雄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為了將他養大,父母可是忍受了種種飢餓。後來英雄長大了,國家卻處於危難時刻,他毫不猶豫的報名參軍了,在戰場上,他總是在最危險的時候衝在前面,很不幸,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被敵人俘擄並殘忍殺害了。聽完英雄的事蹟,我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活動結束後在回家的車上,我的腦海裏不斷浮現出在陵園裏的每一塊墓碑,還有陳伯伯講的關於英雄的事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個先烈用青春和熱血換來的,我們不僅要珍惜,也要銘記歷史,以告慰那些在天堂裏的英雄。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講着講着,清明節變悄悄的來到了我身邊,我們家便可以一年一度的春遊了。

微風拂面,暖和的陽光格外的燦爛,看,旁邊的桃花開了,一片片花瓣漫天飛舞,忽高忽低,它們的身子是那樣的輕,我只要輕輕一吹它就可以翻上二十來個跟頭,不管那些桃花會飛到哪裏,那一定是個美麗的地方,瞧,一根根小草爭先恐後的鑽出地面,一棵棵小花爭奇鬥豔,一棵棵小樹抽出嫩葉,一團團白雲悠閒的散步,一簇簇油菜花美麗金黃,一片片麥田望不到邊,哈,一隻只去南方旅遊的燕子成羣結隊的飛了回來,小鳥們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盡情的歌唱。”那個像馬,這個像人。“我看着弟弟手指的方向,哦,原來是白雲,別説那朵白雲還真像一匹馬飛奔在遼闊的天空上,這春天一切都是美麗的。大自然是多麼的神奇呀,它給大地上了春的地毯讓我們無憂無慮的遊戲,春天是美麗的春天時快樂的,春天是神奇的,不知不覺的便到了下午,白雲更大了,就像壓在我頭上一樣,太陽更紅了,染紅了半邊天,又過了一會,媽媽招呼我們回家,一輪紅日懸掛在天空中,慢慢向西邊下落,白雲不在白了它們變成了紅雲像漩渦一樣圍繞着太陽。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百鳥爭鳴,鮮花齊放的季節裏,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有一個重要的議程,那麼就是掃墓祭奠,這是對已逝先輩們的尊敬,我跟着爸爸一起去掃墓,到達了掃墓的地點,墳墓的右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路,前面栽有幾棵松樹,長得挺拔清秀,墓地四周長滿綠綠的雜草,還不時有幾隻小鳥在墳墓的四周飛來飛去這裏是安葬我奶奶爺爺的地方,我們開始打掃爺爺奶奶的墳墓,把四周的雜草清理的乾乾淨淨。這才是對已逝的老人的尊重,清理完之後就開始點蠟燭了,點完了蠟燭就插在香爐上,再點香。爸爸讓我拿着香給我的爺爺奶奶磕頭。爸爸叫我許願望,我許三個願望,第一,就是我自己的努力把學習成績提上去。第二就是讓我的爸爸媽媽們身體健康平安。第三就是我的哥哥工作順利,節節高升。給爺爺奶奶磕完了頭之後還要給他們燒錢,希望這些錢能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裏能夠幸福快樂地生活。望着那熊熊大火,望着奶奶的墳墓,總是讓我禁不住想起奶奶活着的一些事情。

奶奶是慈祥的。記得有一次,我發了高燒,奶奶聽説了,就連忙起來給我喂藥吃,就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有穿,還給我測體温。第二天,天剛亮,奶奶就起來摸我的頭,發現還是高燒不退,就急急忙忙的把我送到醫院,在醫院的牀上,我正在輸液。奶奶不時就摸着我的頭問:“你舒服一些了嗎?好些嗎?”直到我的病好,奶奶才放心了,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清明節的專題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今年的清明格外不同,年初,一場瘟疫席捲全國,全國各族人民奮起抗疫,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其中很多逆行者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上午10時,鮮豔的五星紅旗從旗杆頂部,緩緩降下,停留在旗杆中間。全國各個城市上空同時響起防空警報,飛馳的列車、高大的郵輪也在此刻鳴笛,馬路上的汽車響起喇叭,不管行走在哪裏的人們紛紛停下腳步,低下頭默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的,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悼活動。在北京黨和國家領導人莊嚴肅穆的舉行默哀儀式,在家裏每家每户都注視着電視屏幕,為逝去的人們默哀。

全國抗疫戰場上的戰士們團結一心,為打贏這場抗擊肺炎的人民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偉大的祖國不會忘記他們,中華兒女不會忘記他們。美麗的“逆行者們”凱旋歸來,整個城市都在以各種形式歡迎他們,讚美他們。戰場上沒有逃兵、只有奮起抗戰的英雄。

公園裏日本晚櫻、西府海棠、山桃等花兒依舊開得嬌豔欲滴,清秀美麗。路旁的柳樹抽出嫩芽,大片大片的青色展示着生命的力量。雖然這個春天,比往年來得晚了一些,勤勞的中華兒女,已經摩拳擦掌,擼起袖子開始了復工復產,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標籤: 清明節 通用 專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wm0w7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