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清明節作文 >

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作文「精選」

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作文「精選」

導語: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採用樹祭、花祭、網祭等全新的形式去祭奠逝者,表達哀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清明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閲,謝謝!

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作文「精選」

篇一: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古人稱這個時節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然而,到了現代社會,祭祀活動中的封建庸俗之風仍影響着一些人。在城市,且不説有的人當街焚香、燒冥幣紙錢污染環境,就是焚燒的祭奠紙品也“現代”得離譜:紙糊的撲克、麻將、冰箱、彩電、汽車、別墅、紙製的“三陪女”等等應有盡有。這些東西把現代物慾享受與封建迷信色彩攪和到一起,讓純樸的情思變得怪異。在山區,人們在祭掃先人墓時隨意點火,導致火災,使山林受損,環境被破壞。這些做法完全背離了掃墓的初衷,使清明節變得並不“清明”。

紀念已逝親人,關鍵在心意。良好業績,家庭和睦,才是對已逝親人的最好告慰。時代變了,掃墓的方式應當更文明。清明掃墓要採取文明健康、符合時代特點的祭祀方式,讓人們祭拜祖先的`傳統習俗和善良願望能以更加環保、自然的方式得到充分表達。目前,網上掃墓、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無污染、無危害的文明祭祀方式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採用。結合當前開展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每個人都應“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文明祭祖,破除迷信,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位新時期的文明市民。

篇二: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着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裏為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裏拜祭祖先。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採用樹祭、花祭、網祭等全新的形式去祭奠逝者,表達哀思,越來越注重心底真實的情感。

篇三: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印象就是吃煮雞蛋,盪鞦韆,掃墓。

離萬松山(魯中革命烈士陵園)近,小時候的清明,老師帶我們去掃墓。雖然口頭上喊着什麼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之類的口號,心卻被春遊和煮雞蛋吸引着。萬松山前繞着小汶河,山上松柏翠綠,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時節,可以想象景色是多麼美好。你想,被嚴寒桎梏了一冬的孩子,來這裏掃墓,該是多麼的幸福啊......跟孩子們相比,山上的松樹和河邊的柳樹就遭殃了--家家户户的磨眼裏、門口都要插松枝和柳枝。孩子們就趁掃墓的時候,把樹枝折回家。那時不懂插這些是為了紀念誰,就知道把柳笛和鬆笛吹的不亦樂乎。

鞦韆好像是清明節才有的遊戲。我們那裏叫“悠千”。找兩棵靠的近的大樹,一根粗繩子,讓有力氣的大人給拴好,幾個孩子便有了自己的天地。一根繩子也讓孩子們玩得花樣疊出:單人的、雙人的、多人的,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要趁清明節這天盡情的玩耍,因為大人説:打前不打後,打後死他舅"--意思是鞦韆得在節前打,節後打就死舅舅。當然是騙人的。或許是因為大人們都忙,怕孩子們盪鞦韆不安全才編出來嚇唬人的。

雞蛋,似乎是清明的最重要的標誌。小時候家裏窮,雞蛋是要賣了換油鹽醬醋的,平時難得吃幾回。但是,清明節就不一樣了。家家都煮上幾個,染成紅的、綠的、紫的、花的、甚至西瓜的,更有巧手的在上面畫上好看的圖案給孩子們。女孩子喜歡比較誰的雞蛋漂亮,男孩子們並不在乎漂不漂亮,只要硬就行--因為“槓雞蛋”是清明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每人持一個雞蛋,撞在一起,被撞破了的就輸了,就的把撞破的雞蛋送給贏方。所以,在清明節裏誰擁有一個最硬的雞蛋就會贏得大家的崇拜,當然,是因為他可以吃好多雞蛋。

10年前,我外地求學,清明節那天收到爸爸的來信,爸爸説:"清明節了,你買幾個雞蛋吃吧。家裏人都想你,你媽煮了好多雞蛋,你弟弟説給你留着呢......當時的弟弟才7歲,記得看完信,我哭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qingmingzuowen/3rpe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