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我愛端午節作文

我愛端午節作文

我愛端午節作文1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又稱重五節,對於我來説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我愛端午節作文

在端午這天,一大早就聽見奶奶在幹着什麼,我趕忙起牀,穿好了衣服就跑了出去,走上前一看,哇!香噴噴的粽子正要出鍋。奶奶看見我笑眯眯的對我説:“寶貝孫女聞到香味了?彆着急,奶奶馬上把粽子給你盛到盤裏。”

我剝開綠油油的竹葉,哇!一粒粒糯米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向我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在説:“饞了吧?別猶豫了,快嚐嚐我們的味道怎麼樣吧?”我看着這隻粽子,似珍珠,如瑪瑙,色澤鮮豔,晶瑩剔透。透過翡翠般的糯米看到了紅棗泛起的紅暈,一陣陣清香侵入心肺,我一口咬下去,啊!香香的、粘粘的糯米包含着淡淡的棗香。我仔細的品嚐還有竹葉那種特殊的香味,那種味道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

我愛端午節,愛着香甜的糯米粽子!

我愛端午節作文2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端午節、春節、元宵節和清明節等,可我最喜歡過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從兩千多年前就開始的。當時因為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投河自縊,人們就紛紛坐船去打撈他的屍體,並且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還把棕子扔進河裏,從此,賽龍舟和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今年端午節,我和媽媽一大早就去姥姥家包粽子了。小姨和媽媽他們包了許多口味的粽子:有豆沙的,有肉的,還有棗子的。包完粽子,姥爺就給我們煮了一鍋。吃完香噴噴的粽子,媽媽又帶我們去看賽龍舟比賽。我們到的時候,比賽剛剛開始,只聽“當”的一聲,數不清的龍舟爭先恐後地向前劃去,壯觀極了。我和表弟興奮地一起大喊着“加油!加油!”

回家的途中,媽媽教我們一首明代邊貢寫的有關端午節的古詩《午日觀競渡》:“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當媽媽給我們解釋完這首詩的含義時,我覺得端午節更有意義了。

我愛端午節,更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所有傳統文化,它們都是我們中國的無價瑰寶!

三年級:胡譯丹

我愛端午節作文3

我們的民俗文化中有許多的傳統節日:除夕之夜、正月初一過大年、二月二的龍抬頭、四月五日是清明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七月初七的乞巧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臘月初八的臘八節……

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這一天,媽媽一定會把一個裝了各種藥材的香囊掛在我的衣服上,而且還要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纏上一條有五種顏色的細繩,這種繩子有個好聽的名字——索子。顧名思義,就是把孩子鎖住,保護孩子。要説最有意思的事情,那得是我們小孩最愛乾的,就是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解開“索子”,讓它順着水流的方向漂去,表示自己順順溜溜。

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門上懸掛艾葉條。

掛香囊、系索子、別艾葉,都是為了老祖宗留下的一個風俗——驅五毒。五毒就是五種動物: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

當然,誰也不能忘了那件最美的事——吃粽子。散發清香味的粽子葉包着香甜的糯米,再加上香軟的紅棗,如果再蘸上點白糖,那簡直就是讓人垂涎三尺的人間美味呀!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除了有好玩的、好吃的,還有我的Birthday Cake!

我愛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作文4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着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着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麼煩惱都忘掉了,伴着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鬆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嚐嚐。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節。同學們你們愛過端午節嗎?端午節是不是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啊,那是一定啦的,我愛端午節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又稱重五節,對於我來説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在端午這天,一大早就聽見奶奶在幹着什麼,我趕忙起牀,穿好了衣服就跑了出去,走上前一看,哇!奶奶煮香噴噴的粽子正要出鍋。奶奶看見我笑眯眯的對我説:聞到香味了?彆着急,我馬上把粽子給你盛到盤裏。

我剝開綠油油的竹葉,哇!一粒粒糯米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向我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在説:饞了吧?別猶豫了,快嚐嚐我們的味道怎麼樣吧?我看着這隻粽子,似珍珠,如瑪瑙,色澤鮮豔,晶瑩剔透。透過翡翠般的糯米看到了紅棗泛起的紅暈,一陣陣清香侵入心肺,我一口咬下去,啊!香香的、粘粘的糯米包含着淡淡的`棗香。我仔細的品嚐還有竹葉那種特殊的香味,那種味道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接着,下午,我們參加了小區的活動,是名字叫包粽子的活動,材料是小區買的,你只管做完帶回家吃就好了,雖然我們不知道粽子好不好吃,不過小區有這份心就好了。

我剛上完藍天回來,才12點30分呢!我和奶奶就在家裏分配好了等一會的任務,因為我包粽子不好看,所以我負責拿着繩子給奶奶綁,奶奶綁完的粽子就交給我放在袋子裏。我和奶奶在家等啊等啊,我的媽媽陪我妹妹去學琴了,終於等到了3點50分,我的媽媽和妹妹就來了。不過,不只有媽媽和妹妹,還有一位不速之客,那就是冼慧。我們和冼慧去逛了一夥之後,就去了會所,走着走着,因為我家的花園有一個芒果樹,他掉下來的芒果,被我撿到了,真太好了,這裏的芒果很甜的。

活動開始了,奶奶在我前面搶了一些粽葉和綁粽子的繩子,我們開始做了,奶奶做了一個又一,我的眼睛都看得忙極了,過了一會,帶子裏的粽子變得滿滿的,不好,我們沒有粽子的繩子了,我連忙從地上撿了一些繩子給奶奶,我們這邊的餡料已經沒了,我們又走去那邊,包啊包,不到20分鐘,全場的葉子都給搶光了。管理處的其中一位姐姐説:大家別吵,我們這裏分兩個組,一個大人組,一個小孩組,大人組和小孩組的禮物是一樣的,我們先展開大人組的活動,各位阿姨數一數你們報了幾個粽子,我的奶奶連忙開始數,1234567大家都激動地數了起來,生怕自己數少了一個

我奶奶一個人包了23個粽子,我奶奶好棒啊,但是還有比我奶奶多的人,他是我的鄰居,他們一共包了50個,不過他們是3個人一起包的總個數。接着是兒童比賽,不過小孩子只比美觀,我很有信心,因為我奶奶已經得到了一個獎品了,我在奶奶袋子裏拿了一個粽子,交給那位姐姐,那位姐姐問我是不是我親手做的,我只好撒謊是我親手做的。沒辦法,不過我現在想起來,我覺得好愧疚。我的粽子和鄰居的粽子被選上了,我們兩都得到了獎品,我們還合了照呢!不過,唯一不足的是,粽子蒸熟了,但是竟然沒味道,我一開始以為是我的舌頭有問題,後來我才發現,這個粽子是沒味道了,還有媽媽的蒸粽子的技術太爛了,有的焦了,有的又沒煮熟,真是太可悲了,可憐的粽子,我為你默哀三分鐘。

中海華庭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思鄉之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奶奶家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這都比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端午又稱重五節、五月節、午日節、端陽節、詩人節、天中節、女兒節和洛蘭節。

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女兒回孃家、比武、擊球、盪鞦韆和吃鹹蛋等。

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包粽子的時候,可以包不一樣的形狀,例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等。粽子有鹹的,有甜的,有花生的等。

賽龍舟是因為飛船能拯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種是因為怕蛟龍傷害屈原的身體,人們可以駕舟擊鼓鳴鑼,以驅走蛟龍。每年五月初五,都會有賽龍舟看。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我愛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作文5

又一個端午節到了。

清晨,熱鬧的街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街邊熱氣騰騰的鍋裏飄出粽葉的清香,鄉下的老農們擔着一擔擔濕漉漉的艾葉走街串巷帶着古樸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葉上顆顆露珠滾動着艾香,長長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縮短了都市人的夢,拉長了屈原的詩句,拉長了端午節濃郁的民間氣氛,也拉長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民俗走廊。

於是,滿街裏充溢了艾葉獨特的香味。這是屈原的香味,這是端午的香味,這是我記憶的故鄉山裏的香味。這香味曾經帶給了我一個又一個好奇的童年,也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年。如今,雖然我年過不惑,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來,深深地深深地,迴盪在我的心間;長長地長長地,迴盪在我的記憶之中。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牀了。因為夥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夥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着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遊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禦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並且説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作文6

6月2日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旳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着泄了氣旳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為這裏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旳增加了它旳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旳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和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旳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説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旳地方,到那裏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旳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裏,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旳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旳向前走,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和爸爸旳密切配合下,英勇旳走完了這段艱難旳旅程。

這次特殊旳旅行,讓我真正旳體會到了勞動旳艱辛。相信這次旅行會讓我終身難忘,我想今後遇到再大旳困難也不會束手無策。

我愛端午節作文7

前兩天大連一直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天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旳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旳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裏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旳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旳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旳彩繩,不可抑制旳想起奶奶。

我旳小學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旳。那時旳自己那麼無邪,那時旳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旳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旳感到她旳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旳愛意。我靜靜旳聽着奶奶輕微旳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旳將普通旳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旳結。然後她會用她旳大手托起我旳小手,認真而小心旳將彩繩系在我旳手腕上,腳踝上。清楚旳記得她旳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旳我還會天真旳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旳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旳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旳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旳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旳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旳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旳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旳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旳輝映。奶奶澄澈旳眸子中,滿滿旳,都是對我旳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旳體温和目光。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旳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旳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旳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旳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旳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旳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旳端午旳彩繩。

我愛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的習俗總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層層竹葉,裏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

説到粽子,我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以前,也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來到江邊把粽子都扔進了江裏,用這種方法來保護屈原的屍體。

粽子分為兩種,有圓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種是三角形的叫竹葉粽。家人還給孩子戴五絲線,頭上畫“王”字,在家門上插艾草……端午節的風俗還真不少。

我愛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我特別喜愛端午節。每到端午節我就想起媽媽教我唱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用翠綠的粽葉包裹粽子,裏面嵌着紅棗、赤豆、葡萄乾、蠶豆仁之類的餡。粽子的外形也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它包含着好幾個頂角、平面和三角形。煮熟以後顏色變深了。剝開墨綠的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米團裏面嵌着各色各樣的餡,味道美極了。吃一口餡,甜而不膩,黏而爽口,真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這天,我不但能吃上粽子,還可以戴香囊。色彩鮮豔的香囊,讓我愛不釋手。這天奶奶還要拿出事先用紅、黃、藍、黑、白五色線編成的絲帶系在我的手腕上,説這樣能長命百歲。每逢端午節這天,爺爺總要拿來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五種植物插在門窗上,我不懂是什麼意思,就問爺爺,爺爺神祕兮兮地説:“孩子,這是‘五端’,插在咱家門窗上可以祛邪避兇保平安!”

我愛端午節,它既喜慶,又充滿了神祕色彩。

我愛端午節作文10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有吃湯圓的元宵節,有掃墳祭祖的清明節,有吃月餅、賞月亮的中秋節,還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端午節……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天氣漸漸變熱了,端午節邁着腳步走來了。炎熱的天氣阻擋不了人們的激情,便在江面上舉行了賽龍舟的活動。我們踮起腳、抬起頭,向起點望去:一艘艘龍舟一字排開,像弦上的利箭;岸邊的人們吶喊着,敲鑼聲,打鼓聲,鞭炮聲,那場面多麼壯觀!

隨着一聲號令,三、五艘龍舟在那千鈞一髮之際,奮力向前衝去,搶奪最有利的位置。原本平靜的江面,被劃開一道道水紋。舟上健壯的小夥子在烈日下比賽,可心中的熱血遠遠比過太陽!岸上的人們歡呼吶喊,鼓聲大震,給了船上的人無窮的力量。指揮在前面敲鼓、喊號,小夥子們聽了鬥志昂揚,齊心協力,動作整齊劃一,龍舟越行越快。在終點線的那一刻,一艘龍舟超過了其他的龍舟,首先到達終點線,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人們看了還是意猶未盡,還想再看一遍。

端午節還有一個最讓小朋友垂涎三尺的東西—粽子。粽子是三稜形的,外面用清翠的竹葉包着,裏面裹着糯米和其他東西。粽子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肉粽和蛋黃棕了。粽子煮完以後,剝開竹葉,裏面香噴噴、熱騰騰、黃燦燦的,讓我直流口水。咬下去,軟軟的,在嘴裏留下一股香味,讓我越吃越愛吃。

熱鬧有趣的賽龍舟、美味香甜的粽子,據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呢!當人們聽説他投江自殺了,便紛紛在水面上一邊划着船,一邊敲鑼打鼓,尋找屈原的屍體;還扔下粽子給魚蝦吃,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後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這樣傳下來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yr2x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