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精選10篇)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精選10篇)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1

端午節還沒到,街邊的攤位幾乎都被賣粽子的佔據了。粽子散發出陣陣的清香,沁入了人們的心脾,讓大家也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被大家所感染,我們家也為迎接節日的到來做起了準備。

媽媽起了一個大早,我也早早被喧譁聲吵醒,爺爺去市場買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糯米、花生、臘肉等。爺爺一回來,大家便開始包起了粽子。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捲成筒,用各種材料填充,用多餘的粽葉封口,用紅線纏上,放入鍋中煮,不到三個小時,我們便吃上粽子了。

大家開心地吃着粽子,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下,見多識廣的爺爺給我們講起了吃粽子的由來: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他的想法遭到了朝廷的反對,楚王就把他貶到現在的湖南。不久,秦王便率兵滅掉了楚國。聽到這一個消息,屈原萬分悲憤,誓與祖國共存亡,他抱着大石頭,投身汨羅江自盡了。

當地老百姓十分感動,紛紛划着龍舟去救他,還向河中投食物,不讓魚蝦吃他。可幾天後,有人夢見屈原骨瘦如柴,十分疑惑,一名漁民説投入江中的食物被魚蝦所食。大家便用粽葉包起食物投入江中,讓魚蝦以為是龍角而不敢食。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端午吃粽子,紀念屈原。

吃着香甜的粽子,聽着爺爺的講述,我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一個小粽子,竟讓我品味到了一個愛國詩人的偉大情懷。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2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我可以吃到姥姥包的香甜的粽子。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姥姥家,剛一進門,就看見桌子上擺着一大盆粽子。我不由分説的拿起一個,就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是大棗餡的,甜滋滋的,又軟又糯,真好吃!吃完後,我才發現粽子上有綁着白繩的、紅繩的和綠繩的。

我感到很奇怪,就不解的問姥姥:“為什麼繩子有不同的顏色呢?這裏究竟藏着什麼玄機呢?”姥姥笑眯眯的説:“紅的是大棗和花生,綠的是蜜棗和花生,白的是豆沙餡的。”姥姥的心真細呀!於是我又吃了一個豆沙餡的。

吃飯的時候姥姥又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和意義,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了許多愛國詩篇,提出了許多治理國家的好辦法。但國君不聽,還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後來國家滅亡了,他非常悲憤,就投江了。屈原投汨羅江後,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去傷害他,就包了許多粽子投入江中。

現在每到端午節人們都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聽了姥姥的一番話,我想起了屈原的一句名言: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們要以屈原為榜樣,在漫長的人生路上百折不撓、勇於探索。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3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

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説,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

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温馨。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插艾葉、包粽子、做香囊、划龍舟來慶祝它。

聽媽媽説,在很久以前的中國,我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心耿耿的為國家出謀劃策,但是,糊塗的國王不但不採納他的意見,反而,多次把他發配到邊遠地區服勞役,在那年的五月初五,他的國家被其他國打敗了,聽到這個消息,屈原悲憤交加,投身跳進汨羅江裏,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他,就把米團做成的粽子扔到江裏,並划船四處打撈屍體。

我的家鄉晉城也沿襲了這個傳統,每到端午節,我們村的人都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來紀念他。在我家,奶奶包的粽子可以説是色香味俱佳。

清晨,奶奶先把綠色的葦葉和竹葉洗乾淨備用,再把昨晚泡的糯米、紅棗、花生米端過來,準備工作就緒後,只見奶奶把洗淨的竹葉折成一個三角形形狀的空殼,然後加上糯米、花生、紅棗和葦葉,填滿後再小心翼翼的包好,接着把它放入鍋裏用熱水蒸大約半小時,一個香噴噴、綠瑩瑩的粽子就出鍋了,聞着清香誘人的粽子,我真想咬上一口,“喂,小饞貓,不怕燒着嘴嗎?”奶奶笑着説。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更愛清香撲鼻的粽子!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5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每家每户都要在這一天包粽子呢?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為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也一起包粽子。媽媽早上很早起牀,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三分之一處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

然後,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後,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香腸與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説:“不能這樣,待會兒怎麼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着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

最後,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後,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裏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裏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遊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

自己嚐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嚐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後,我發現最後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着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大家的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我們這兒過五月初四。一大早起來,我看見奶奶拿着一根根艾草和一株株不知名的植物,插在家中的每一個門框上。我撓着頭,笑嘻嘻地問:“那是一種什麼植物?”奶奶笑着説:“這是菖蒲。”奶奶還把艾草和菖蒲捆成一把放在後鍋和水缸中,聽説這樣可以驅蟲避邪呢!

我們這兒的端午節當然少不了粽子啦!奶奶和媽媽要包粽子。

她們準備好乾淨的箬葉、泡好的糯米、調製好的肉和豆沙。我從來沒有包過粽子,今天我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媽媽給了我一些糯米和豆沙,讓我包豆沙粽。我拿着兩片箬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把兩片箬葉背對背靠在一起,在距離箬葉尾部三分之一處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在圓錐形裏先裝一勺糯米,再裝進一勺豆沙,最後裝一勺糯米覆蓋在豆沙上,用勺子壓緊,把多餘的'水分擠掉。

接着用剩下三分之二箬葉把圓錐的底面封好,把底面突出的兩個角往下壓,把多餘的箬葉從中間捏住,往左壓,最後用棕櫚葉製成的繩子綁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做了好幾次都失敗了,已經浪費了好多箬葉。粽子真是吃起來香,看着容易,做起來難呀!

只剩最後兩片箬葉了。我把它們捲成一個圓錐形,在媽媽的指導下,總算包好一個粽子。雖然樣子有點兒難看,至少是成形了,可以放進鍋裏煮了。我心中美滋滋的。

到了傍晚,家家户户客廳的供桌上擺着一隻白斬雞、一塊大臘肉、一盤粽子、一盤水餃,還盛着五杯家釀的紅酒呢!有的農家還保留着傳統的習俗——敲白粿和餈粑。供桌擺好後,點燃兩根蠟燭,燒香拜仙,放鞭炮。儀式結束後,才能吃飯。

家鄉的端午節有着自己獨持的習俗。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7

端午,孩子們總愛在胸前帶香包,在操場上奔跑,香味在十里之外都能聞。今天,老師就帶着我們一起做香包。

以前我只帶過香包,從來也制過。我覺得香包很好做,只需要用針縫幾下就做好了,可是動起手來就後悔萬分。老師首先把用品發給我們,我得意洋洋的打開,裏面艾草好香啊,當之無愧成為制香包的最重要用品之一。

我們先把桃木球串上,再把針串到線上。我這個從來沒做過針活的女孩,註定困難重重。連打個扣都不會,真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女孩?連縫針都不會,搗鼓了“七七四十九天”可算學到了縫荷包的“祕方”一針一線縫着,儘管做不好,針也不“聽話”,可我並沒有放棄,雖然製出來的像個“沒吃飽飯”香包,但還是很開心。

這時,我想到了平時在外面買的香包,被我隨便亂扔。家人做的,也從不珍惜。現在,知道了家人為我做的香包,每一針都充滿了愛,外面賣的香包,每一針每一線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我要好好珍惜。

我想端午的制香包要好好傳承,不忘屈原的美德,不忘中國傳統文化!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8

充滿濃濃詩意的端午節到來了。

早晨太陽公公才露出了臉,我也正在睡大覺。可是,我突然睡着睡着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我被那股香味所叫醒,情不自禁地起牀了,想去吃一口。一起來,往廚房一看是:媽媽和姐姐正在包粽子,我就很感到疑惑,為什麼會有端午節?端午節為什麼要做這種事呢?帶着種種的疑問,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喔;原來是這樣啊: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屈原,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在國家亡敗的時候,他自己不願苟且偷生,所以就帶着滿懷的愛國之情跳下了江。

於是在每年的6月12日,人們就會到河邊包粽子,然後扔下去。想讓那些魚類吃掉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所以就因為流傳着這麼一個傳説,才產生了今天的端午節。

媽媽和姐姐把粽子放下去煮,鍋裏的香味飄出來很是宜人。大概過去了三十分鐘,粽子終於熟了。我和家人一起吃着粽子,我感到非常的開心,還有姐姐的朋友也來到了我們家,我們都過着一個開心熱鬧的端午節。端午佳節,粽香萬里。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9

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和外婆家已近計劃好這次要進行一次難忘的端午節旅遊計劃了,我非常的期待。

端午節這天,清晨天剛亮,大舅就駕駛着自家的麪包車前往大青溝。車上乘坐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大舅媛媛大姐和我共9人。車輛足足行駛了5個小時順利的到達了大青溝景區。遠遠望去高大的大青溝牌樓,和一排排色彩鮮豔的蒙古包,景色十分壯觀車水馬龍,人山人海……

聽人介紹,大青溝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溝深2百餘米原始森林的樹木和植物多達3百餘種,溝底泉水雖然深不足1米,但一年4季泉水不斷。特別是夏季泉水流的很急,是遊客漂流的最佳去處。

遊客每兩人坐一輛橡皮艇,皮艇不用人劃,自動激流而下十餘里。凡是漂流的遊客,都互相用水槍噴水小盆潑水渾身淋濕了也都特別高興,誰也不在乎。漂流完後緊接着到小青湖等其他景點遊玩。

就這樣,我們玩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臨,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裏,一路上,我們全家有説有笑的,非常的開心,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旅遊啊。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人們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吃五黃。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在端午節裏,"五黃"指的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但學者聞一多卻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五千多年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但最為廣泛的一種説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都於"五"這個字有一定的聯繫,比如:吃五黃、插五端、戴五色等。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插"五端"、戴"五色"。所謂"五端"是指:菖蒲、艾葉、蒜頭、石榴花、龍船花。所謂"五色"是指: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

端午節那天,人們會把房子打掃乾淨,再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xrwkj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