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篇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篇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篇1

端午節到了,人們就會唱起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你們想知道一些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端午節又被稱為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線”。各家要插“無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可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但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把大米投入江河中,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透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現在我們不再投大米而是吃粽子來紀念屈原。可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這就是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你們知道了嗎?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篇2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上)端午節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富國強兵的好主意。但是由於當時社會的腐敗,他的策略沒有被國王採納,而是被攻擊並被趕出都城,最後逃到了北漢。屈原生於坦誠,不願妥協。他看破紅塵,跳入汨羅江捍衞正義。當地漁民得知此事後非常難過。他划着竹筒裏的米,把魚喂到汨羅江去救屈原的屍體。後來大家把竹筒飯換成粽子,把划艇換成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之後,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全家都很佩服屈原的人品和智慧。所以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做粽子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粽子分為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粽子,一種是健胃粽子。媽媽是我們家做粽子的專家。每年端午節,我們全家都能吃到美味的粽子。母親常説:粽葉包裹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的時候,媽媽們都會用蘆葦葉包粽子。在做粽子之前,她做了準備:用温水浸泡蘆葦葉,洗糯米、紅棗、花生,然後放在一起。蘆葦葉涼了,她開始做粽子。她先拿了三片葉子,捲成一個錐形,然後放一個棗子在裏面,再放糯米和花生在裏面,中間夾了幾片棗肉,包好,綁上草繩。我媽的粽子又大又壯,像包袱又像砝碼。媽媽用高壓鍋蒸30分鐘,然後在湯裏泡一個小時左右,讓味道變好,就可以吃了!我媽的粽子很香,讓我流口水。有時候一口氣能吃好幾個粽子,然後大肚子讓人笑。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需要賽龍舟!

我最喜歡看龍舟比賽。幾十個水手拿着槳,協調划着向前。擊鼓的水手士氣高昂。他們使勁敲鼓。加油加油!體育場外的拉拉隊發出雷鳴般的喊叫聲和歡呼聲,讓水手們更加精神抖擻,勇往直前,每年的龍舟比賽都非常壯觀。

吃粽子和賽龍舟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篇3

每年5月初5——端午節,我們都會去看賽龍舟,還有吃粽子。大家都會把房子裏打掃的'乾乾淨淨,在門窗上插上艾葉,驅蚊避邪……

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屈原在22歲的時候就當上了大夫,起初楚懷王非常相信他,不久楚國的奸臣看屈原非常不順眼,就常常在楚懷面前説屈原的壞話,楚懷王聽多了,便漸漸不再信任屈原。又過了些日子,秦國的人把楚懷王騙走,並將他關在那裏,沒過多久楚懷王就死了。他的兒子成了楚襄王,上任就將屈原革職驅逐朝廷。屈原痛苦不堪,滿懷憤怒,落拓江湖寫下了《天問》、《九章》、《離騷》,最後屈原看祖國被侵,他實在無平撫內心的痛苦,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頭跳進了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不讓愛國詩人屈原的屍體被魚、蝦、蛟、蟹吃了,就在江上敲鑼打鼓,划龍舟,往江裏撒粽子。

從此,我國每年的農曆5月5日,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

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的早飯是粽子。我一邊吃粽子,一邊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呀?”媽媽就給我講了一個關於屈原的故事。

戰國時期的一天,秦國打敗了楚國。愛國的屈原覺得國家要滅亡了,理想實現不了,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呢?然後,屈原就抱着一塊大石頭跳入大河。大家划着一條條船,把一個個飯糰扔入大河裏。人們希望魚兒不去吃屈原的屍體。

現在的端午節,人們賽龍船,包粽子,放風箏,掛艾草……我最喜歡吃粽子,因為我的外公會包,肉粽和蛋黃粽,還有豆沙粽。

其實,在屈原的故事發生之前就有端午節了。後來,屈原跳河的那一天正好是端午節。於是,人們就把端午節變得更隆重了。

今天,人人都過端午節,是為了記念偉大的屈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vzo9o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