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户户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在這天,村裏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説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

在端午節的前夕,我們的母親河韓江上舉行了一場潮汕四市的龍舟比賽。雖然那天天公不作美,下着濛濛細雨,但這絲毫不影響參賽隊員的發揮。在有節奏的鼓聲中,在響亮的吶喊聲中,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乘風破浪,向着終點不斷衝刺,場面十分激烈。觀眾台上也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觀眾們熱情高漲,不停地為參賽隊員們吶喊助威,現場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了幾個回合的比賽,冠軍終於產生了,但比賽的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比賽賽出了潮汕四市的友誼,也為節日增添了歡樂的色彩。

端午節也是粽子飄香的節日。家家户户都要在端午節裏包粽子,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端午節早上,奶奶把包粽子所需的箬葉和餡料準備好,便開始包粽子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只見大人們拿起兩片箬葉,把餡料往上一放,接着三折兩疊,再拿起草條一綁,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便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這羣小孩看了讚歎不已,躍躍欲試,紛紛纏着大人們教我們包粽子。可我們包出的粽子不是露餡了就是太小了,簡直就是隻醜小鴨。不一會兒,我們包了幾十個粽子。奶奶把粽子拿到廚房去蒸,才一會兒工夫,粽子蒸好了,屋子裏瀰漫着粽子的香氣,真誘人呀!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們這裏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吃鹹蛋黃,喝雄黃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還會進行划龍舟比賽。

今天早晨,我起牀以後,媽媽就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了,你還要不要吃蛇肉啊?”“當然要吃!”我響亮地回答。“那我們現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去。”“好呀!快走吧!”於是,我就跟着媽媽去菜市場了。

來到菜市場,我們沒有看到蛇肉。於是,媽媽就帶我在裏面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我們才找到了一處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們是不是買蛇肉啊?”我搶在媽媽前説:“是的!”那個人就讓我們自己挑選。我看到那幾條蛇在籠子裏面游來游去。它們還不時把頭抬起。我不禁有些心驚肉跳了。媽媽卻不怕,指着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説:“就要這一條!”“好!”説着賣蛇的人捉起那條蛇。他用手捏住蛇的頭,用腳踩住蛇的尾,再用空着的手拿了一把刀,靈活地把蛇頭給宰了下來,然後立刻把蛇皮剝去。接着,他拿刀把雪白略帶粉紅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隻塑料袋裏。媽媽付了錢,接過裝着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吃飯的時候,媽媽把香氣四溢的紅燒蛇肉端上了桌子。我看到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開,還沒有等媽媽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蛇肉放進嘴裏就吃了起來。爸爸看到我這樣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着夾起蛇肉吃了起來。媽媽説:“看你們父子倆的饞樣……”我和父親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接着,媽媽也跟着我們一起品嚐起來。這紅燒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極了。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4

陽光如同天的爐火,燃燒起五月的天地,空氣中瀰漫着紅棗、豆沙、蛋黃和竹葉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

夏日的上海,充滿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邊兩岸星光點點,我們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媽媽建議去放河燈。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燈的最好時刻,大家都雙手贊成。

夜幕降臨,河畔人聲鼎沸。那天,這條小河顯得格外美麗,我們瞬間就被這裏的夜色迷住了。兩岸柔柔的燈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條綢帶在水面上搖曳閃動,寬闊的河面在夜色下銀波盪漾,醉意綿綿。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許多河燈被放飛,那那星星點點的河燈,一閃一閃,真有種説不清的韻味。聽老人説,放河燈是一種民間很古老的傳遞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節放河燈則是為了來紀念屈原。

我也拿出蓮花燈,用打火機點燃了蠟燭,站在放飛河燈的台階上。每一個台階,都有一個手持河燈的人等待着屬於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們拿着河燈覺得新奇好玩,年輕人捧着河燈在默默許願,老年人提着河燈感慨歲月的變遷,那場面是多麼聖潔,我深深地被那放飛河燈的人羣所感動了。看着蓮花燈已經接觸水面了,我的手有點捨不得離開了,蓮花燈已經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經盛滿了我對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覺得它好沉好沉,啊,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不是全都裝在這一盞盞小小的河燈裏嗎?

看着這河裏的河燈,整個世界似乎都被它們照亮了……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着包粽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粽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窗口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為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喜洋洋!”端午節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習俗。其中,有兩個非常有名的習俗,那就是包粽子和賽龍舟。

一大早,奶奶就去商場買回了一堆粽葉、糯米、紅棗、肉和繩子,打算包粽子。一回到家,爺爺就在廚房裏忙了起來。他把一片片粽葉沖洗乾淨,再把糯米泡在一碗水裏,“噠噠噠噠”地幾刀把肉切成丁,把紅棗去核。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拿起一片粽葉捲成了圓錐形,往裏面放了一半糯米,用筷子把糯米努力夯實。用筷子夾起一塊肉塞了進去,再蓋上一層糯米。奶奶兩隻手動作飛快,把棕葉折了幾下,就包了起來。空出右手抽出一根繩子,上上下下綁了幾圈,打了個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覺得不難,想要自己包一個,可在綁繩子時候糯米“嘩啦啦”漏了出來。我又重新包,用了好長時間才包了一個,可爸爸媽媽已經包了五六個了。包好粽子,上鍋蒸了起來,一會兒就傳來撲鼻的濃郁香味,把我饞得直流口水。啊,今天的粽子真好吃,自己包的就是不一樣。

吃完午飯,我們要去離家不遠的運河上看賽龍舟。到了現場一看,可真是人山人海!加油的人們,有的帶了話筒、有的帶了喇叭、有的帶了彩旗,可熱鬧啦。不一會兒,比賽開始啦!四支龍舟就像離弦之箭一樣飛快地衝了出去。特別是第一隊和第四隊,遙遙領先其他隊伍。遠遠望去,也不知道是誰先衝過了終點。最後,我看見第四隊高高地舉起了槳,才知道第四隊贏了!

回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端午節是一個愛國的節日。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呢?又有多少人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呢?如果你還不知道,那就跟我一起走進蕭山中醫院的活動現場吧!

“端午時節話香囊”是蕭山日報主辦的一場小記者活動,在活動中,中醫院的吳醫師告訴我們,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而設定的活動,也有少數人認為是紀念別的大夫而設定的,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賽龍舟,吃粽子,系五彩線,佩香囊,喝雄黃酒等等,很高興的是,在活動中吳醫師用她的耐心教我們認識了香囊中的中藥,還用分組比賽的方式讓我們辨別中藥。

香囊中的中藥主要有:佩蘭,蒼朮,藿香,薄荷,白芷。吳醫師一邊講解這些中藥的`功效和特性,一邊給我們展示相應中藥的圖片,還給我們講了很多關於香囊的小故事,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香囊在古代那麼被重視,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佩戴它的原因了,香囊可以除臭,驅蚊蟲,治病,醒神通竅,可以當禮品送人,還可以當做裝飾品等。我正好奇的時候,醫師又讓我們到講台上去仔細觀察那些香囊裏的中藥,剛嚐到薄荷,一股清涼的味道瞬間鑽進我的肺腑,這不愧是真的薄荷啊,比我平時吃的薄荷糖還要清涼!白芷樣子長得很像甘草片,不過中間特別白。大家觀察完中藥後,一場緊張而又好玩的挑戰賽開始了,比賽時間20秒,比哪一組五味中藥全部認識的人多,哪一組就獲勝了。有的同學看着眼前的中藥默默發呆,有的人胸有成竹,有的人猶豫不決,還有的人因為粗心大意導致比賽失敗,比如我,剛開始自信滿滿地把三味中藥對號入座,剩下的兩味中藥,卻因為自己的驕傲把藥品的名稱放反了,因此被老師宣佈“失敗”。我不得不告訴自己:以後做什麼事情,一定要仔細,不要驕傲啦!

真是一次有意義的端午活動,不僅讓我瞭解的端午的來歷和習俗,還讓我認識了做香囊的中藥材,以後我再見到它們,一定不會認錯了。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8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裏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時幫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好處。

早上,我奇蹟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奶奶笑眯眯地説:“如果你實在要幫也能夠。”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粽葉拿在手裏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粽葉裏,迅速地裹了起來,此時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奶奶説:“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紅”啊……”“哇!有這麼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説,我再給你講講包粽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我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為的就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裏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滿屋都是粽葉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儘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粽子,可是我幫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粽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着粽葉香氣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是好吃,因為這個粽子裏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是一個“濃情搞笑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9

端午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讓忙碌的人們放假休閒、和家人團聚、吃上香噴噴的粽子,真是一個令人幸福的習俗和傳統。我好喜歡!

端午節提得最多的自然是粽子。早在一週前,姥姥姥爺就把寬窄整齊的粽葉泡在水中,然後把準備的小棗、蜜棗、豆沙、葡萄乾、肥瘦豬肉等用小盆分開,把肉切成小方形浸漬成醬油色,米也拌勻了。一桶粽葉、一鍋米、一盆肉、一堆麻線,幾盆餡、姥姥姥爺就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啦:拿兩張粽葉並排整齊,折成漏斗狀,舀一勺米,夾一大塊精肉和一小點肥的,用米蓋上,手指捋平,粽葉翻來覆去包緊,再扯根線一頭咬在齒間,一頭繞幾圈紮緊,扣個活結就成了,乾淨利落。包出的三角粽、枕頭粽都邊是邊、角是角,絕不會散開。小棗粽、蜜棗粽和小豆沙粽更是連麻線都省了,直接把粽葉的末梢插入葉邊就結實了。一大家子的人都在一起,姥姥姥爺要忙活好久才夠大家嚐鮮。姥姥姥爺包的肉粽是我最愛吃的,煮熟之後肥肉都化開了不會感覺油膩,粽子則鹹淡適中,糯而不爛,還有最解饞的肉。

傳統會隨着歲月的流逝和我一起成長,越來越清晰的種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和家人團圓吃粽子的情景永遠不會淡忘,端午節已經成為一種深刻的文化走進我的生活,凝聚我的情感,我不僅懂得了國定假日,我更珍惜一家人的感覺。今天這端午的味道,就是明天對童年的回憶。相信從小家升起的愛必將會打動全世界!

2020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0

端午節吃粽子,春節放鞭炮,元宵節吃餃子,清明節上墳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異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個團圓節。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買來了一大堆竹葉,把它泡在水盆裏,準備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牀,聞見廚房裏飄出一陣陣香味,饞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於是我就走到廚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裏拿出一些糯米,分別把它擺成立體的三角形,中間放上一個大蛋黃,還在每一個角上各擺了一塊肉,然後在水盆裏拿出竹葉,把它們包起來,再用繩子捆緊,可我怎麼也捆不緊,而外婆卻熟練地包好了。

捆到後來,我有點不耐煩了,就問外婆,為什麼要包粽子?外婆説:“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後,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大家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撈了好久,也不見他的屍體,最後大家紛紛拿米團往江裏扔,不讓江裏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吃粽子”。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於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終於成功了。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敬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jgpr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