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粽子飄香作文【薦】

粽子飄香作文【薦】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粽子飄香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粽子飄香作文【薦】

粽子飄香作文1

又要過年了,我家鄉的習俗是: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味道贏得人們的喜愛,而且還能引發人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你知道它有幾個頂角、幾條稜、幾個平面和幾個三角形嗎?外婆包的雙胞胎粽子可不是一般的,它像兩個可愛的小寶寶,會向你點頭微笑呢!

用翠綠的箬葉把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或者是肉和豆沙等等,再用手把箬葉彎成一個圓錐形,以箬葉一層層的裹起來,繫好繩子就成了一個愛不釋手的完美粽子了。煮熟後,打開鍋蓋的一霎間,它會香飄十里,十分誘人。特別是我喜愛的棗子棕,剝開墨綠的粽葉,只見潔白的米團彷彿鑲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紅、白、綠三色互相映襯,真有一種迫不及待,立馬下肚的感覺。

粽子的味道好極了,箬葉散發着獨特的清香,脱下它的“綠衣服”,咬一口餡兒,香味四溢,甜和油但不膩。它既是我們的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我一口氣都能吃上好幾個呢!

粽子,我真喜歡由它而帶來的這股清香味兒,也盼望着過年早早到來,清香滿溢着我的大家庭。

粽子飄香作文2

一年裏有好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的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我喜歡端午節時滿街飄散的好聞的藥香。用五色絲線纏繞的精緻的香囊,一排排地掛在街邊小攤販的竹竿上,晃悠在許多年輕人和小孩子們的胸前或是腰帶上,把一縷縷撲鼻的香味帶到四面八方。

我最喜歡吃媽媽帶着我一起包成的粽子。這不,我們仔細地洗乾淨每片葦葉,然後把淘洗後的糯米放在葦葉上,再加入胖嘟嘟的大紅棗,最後用細絲線把它紮起來。

粽子終於出鍋了,那碧綠的葦葉,那雪白的糯米,那紅亮的大棗,看着就誘人。輕輕咬一口,那真叫香甜啊!

爸爸從來是隻吃飯卻不做飯的。這不,他一邊大口地吃着粽子,一邊又開始教育我了:“記住沒有?這粽子的起源是啥?”

“知道,起源於古代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自投汨羅江了。”我自信地回答。

“路漫漫其修遠兮——”爸爸接着考我,“下句還記得嗎?”

“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回答。

“好,再獎勵一個粽子!這粽子可是傳承了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啊!”爸爸拿了個粽子獎勵我,好像粽子是他做出來似的。我和媽媽看着爸爸都笑了。

粽子的清香縈繞在我們全家,我拿着爸爸獎勵給我的粽子,心裏又是喜歡又覺得很神聖。

我喜歡端午節,那粽子的清香裏,可是有我們中華的大文化啊。

粽子飄香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我看見奶奶正在包粽子,就纏着奶奶教我包粽子。

奶奶見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包粽子。就勉為其難的給我一片粽葉,我開心的像小兔子一樣跳了起來,因為奶奶終於答應教我包粽子了。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説:“首先把兩張粽葉重疊,折成漏斗的形狀。”我按照奶奶教的方法拿出兩張粽葉折成漏斗狀。緊接着放一些糯米,我認真的聽奶奶説的一字一句照做將少量的糯米放入粽葉。奶奶緊接着説:“然後將事先準備好的糖棗放入。”我依舊照做。再在糖棗上放一層糯米,直到看不見棗才肯罷休。奶奶説:“再用力將粽葉裹緊。”我不會,只好看着奶奶的樣子,奶奶嫻熟的將粽葉包好。奶奶看看我又看看我手中的粽子説:“你也試試。”我模仿着奶奶的樣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粽葉裹好了。奶奶又説:“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的一步用繩子把包好的粽子勒緊。”可是我怎麼也系不好,只好求助奶奶幫我係一下了。奶奶説:“如果不繫好的話煮粽子的時候就能把粽子煮爛了那就不好吃了。”

終於包好了,我拿着包好的粽子跑到媽媽面前讓媽媽看,媽媽一邊摸着我的頭一邊説:“我的寶貝真聰明都學會包粽子了。”

今天我真是高興極了,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知道了粽子分好多種,有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

粽子飄香作文4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從戰國時期起一直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包粽子既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象徵之一,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因此,包粽子儼然成為了端午節的一個甚是重要的活動。今天端午節,母親把我送到了鄉下奶奶家,讓我跟奶奶學習包粽子。

端午節,家家包粽子,“粽”香四野。但各家包法頗不相同,各式各樣,各有各的風味和韻味。奶奶家裏包粽子的材料已經備好了,午飯過後,就開始包粽子。由於我是初學者,而其它粽子難度稍大,所以我只能包灰水粽,還很有可能會失敗。我拿起奶奶已經洗淨了的粽葉,舀入幾勺已經浸過灰水調好味的糯米,再小心地折起葉子,用線纏起來,一個灰水粽便做好了。在這個過程中,一開始我不知道應該怎麼盛糯米,舀入一整勺的話,總會有許多的糯米從一個小洞中溜了出去,浪費了許多糯米。而且就算折起來後,我也不會纏線,也只是仿照那些“合格品”的纏法,總有一些地方老犯錯,樣子還不美觀,為此我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後來媽媽發現我不會包粽子,便手把手地教我。漸漸地,我熟練了許多,把粽子做得又快又美觀,連奶奶都誇讚了我好幾句。我心裏美滋滋的,心想:我終於學會包粽子了!

晚上,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又大又香又甜的粽子,想到其中還有幾個是我自己包的,我的心裏像是吃了蜜一樣甜。伴隨着粽子的飄香,這個特別的端午節就這樣在大家的歡笑聲中度過了。

粽子飄香作文5

“小小三角形,一陣香噴噴,身穿翡翠綠。”快來猜一猜,這是什麼呢?對,這就是香甜可口的粽子。

今天,我第一次嘗試包粽子。首先我們準備好了材料:象牙白的糯米,暗紅色的蜜棗,土黃色的葡萄乾,孔雀綠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首先要把粽葉捲成圓錐形,看老師示範時我覺得很簡單,但輪到我卷時,粽葉就像調皮的小娃娃,不聽我的指揮,我要它往右扭,它非得和我作對往左轉;要不就扭過頭了,直接翻跟頭倒下了。還好,我意志頑強,經過我不懈地努力,終於一個像模像樣的“小漏斗”成形了。接着就要往“小漏斗”裏面放食材,我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糯米,再放入蜜棗和葡萄乾,最後又放入一小勺糯米。壞了!米放多了,漏出來了,我趕緊又把米倒出來一部分,結果又剩得少了,折騰了兩三回,終於把米搞定了!最後只需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把兩邊的葉子捏進去,再用多餘的粽葉包起來,纏上繩子即可。你們別以為很簡單,我捏左邊,右邊開;捏右邊,左邊開;捏中間,兩邊開;纏繩子時原本的粗麻繩又變成了一條泥鰍,哎!我真恨不得變成三頭六臂!還好,經過我不懈努力終於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包好了!樣子雖怪,但我堅信我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

在大家的千呼萬喚中,粽子終於成熟了,我趕緊挑出自己包的粽子,用手剝開,瞬間香氣四溢,金黃的軟軟的“粽肉”站立於碧綠的粽葉之上,甚是美麗!放在白糖裏一滾,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美味無比!

粽子飄香作文6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個節日裏,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各個地方粽子無論是的味道、形狀、大小都不一樣。用來包粽子的葉,也因為各個地方的需求不同而不同。不同大小的葉子可以包出不同形狀的粽子,比如:冬葉可以包出金字塔形的粽子、蘆葦葉可以包出枕頭形的粽子、大大小小的葉子可以包成背娃粽。

糯米,顆粒飽滿,超級潔白。葉子,一陣陣的清香。還可以加入你喜歡吃的各種食品。把幾種食材加起來就變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下面來了解一下怎麼包粽子吧!包粽子需要準備的材料:糯米、粽葉、一根筷子、線。先把粽葉裹一個卷,把筷子放進粽葉裏,用大勺把糯米舀到粽葉裏,用事先放好的筷子戳一戳繼續放糯米。把糯米塞得緊緊的了,你就可以開始封口了。封口這一道工序必須得是一絲不苟,小心謹慎的去做,因為如果你這道工序馬虎了,在蒸粽子的時候粽葉就會“撐破了肚皮”,粽子就破相了,之前做的再認真也白費了。最後一道工序是用線緊緊地把粽子捆好,再把粽子小心翼翼地放入盛滿水的'鍋裏,用大火煮一個半小時之後,粽子就可以出鍋了。

如果瞭解粽子,現在就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做粽子了。

粽子飄香作文7

碧綠的箬葉,像狹長的海藻。飽滿的糯米像一個個白胖胖的小子。紅透透的棗子像一隻紅亮的瑪瑙。還有那醃製的肉,挑逗着我的味蕾,口水在喉嚨裏不停地翻滾。

開始包粽子了,羅奶奶來到我們桌前,她身着棗紅色衣裳,紅光滿面,一笑起來,嘴邊和眼角擠出一團肉來,此時那慈愛的臉在紅領巾的映襯下,十分年輕。那翩飛的手指,真如一條悠遊於大海的魚,自在熟練。只見她嫻熟地將箬葉有莖的那頭放下面,再把箬葉放水裏一過,三片粽葉就鋪開了。然後用右手夾着粽葉,在左手的幫助下旋轉,一個錐形就出來了,在裏面放上棗子、米,像兩朵紅花靜靜地開放在白流沙中。

經過第一次失敗,這一次熟練多了,先做錐形,後做角,再拿起一根紅繩用牙齒緊緊地咬着,繞幾圈,打個蝴蝶結,一個飽滿的大胖粽子就大功告成好了。不愧是我做的,長相就像我,胖乎乎,惹人愛!呵呵!我把我包好的粽子在到處炫耀,還榮幸地被校園電視台攝影老師捕捉了兩個鏡頭。

南風陣陣,箬葉飄香,那沁人心脾的幽香圍繞着我們,伴着我們度過了一個粽葉飄香、粽情滿滿的端午節。

在這個端午節,我知道了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啊!

粽子飄香作文8

粽子是端午節的食品,傳説它是為了紀念屈原發明的。屈原忠君愛國,卻遭受別人的陷害,屈原無奈之下跳進江中。百姓非常哀傷,都去江裏吊屈原。因為撈不着屈原的身體,大家都把飯糰投到江中,説是讓魚蝦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原了。人們怕引來龍,就用樹葉包飯,彩色絲線困扎這樣就變成現在的粽子了。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在一片熱鬧和陣陣粽香中,我們幾個小夥伴在七里河吃粽子時還將粽葉裏包沙子扔到河裏,為紀念屈原,我們一羣小孩開心地回到家裏,看家長們用手一心一意的抱着粽子,只見媽媽麻利的拿拿起幾張墨綠的粽葉疊起來,捏粽子葉的一頭往裏一卷,再將用事先準備好了的江米放進去,牢固的粽子也將陷封的滴水不漏,媽媽在利落的封上口,接着拿起根線把粽子綁了起來,放到鍋裏煮。就這樣,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出鍋了。

吃着口味濃郁的粽子,聞着粽子的陣陣飄香,眼前浮現出千年之前,一位滿懷愛國情,憂愁的詩人站在寬闊的大江前向着大地傾訴着苦悶,大浪不斷的拍擊着石頭,彷彿震天的鑼鼓作響着,伴隨着他跳入江中,為他譜寫着一曲壯烈的愛國樂曲。

小小的粽子中,藴含着深厚的文化中,也包含着一位偉大的詩人的愛國情,讓我們記住沒一個端午節吧!

粽子飄香作文9

又到粽子飄香的端午節了。街上賣粽子的多了起來,超市裏各式各樣的粽子也擺滿了櫥櫃,有大禮包,有禮盒,也有一小盒一小盒的粽子。端午節一到,家家户户都是出來買粽子,但是我們家卻是自己包粽子的。

早早的,爸爸媽媽去市場買來了粽葉,買來了蜜棗、花生、蝦仁、火腿,又把一些糯米泡在水裏,説是要包粽子。幾個小時之後,媽媽就開始包了,我看媽媽要包粽子,欣喜若狂,因為粽子是我愛吃的食物之一。我看着媽媽,説:“媽媽,我也來包吧!”媽媽同意了。我看着媽媽想學會怎麼包,只見媽媽拿了兩張粽葉並排放整齊,用手把粽葉彎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以粽葉一層一層的裹起來,最後把粽葉系起來,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學的很認真,可是我一裹就把米漏了,最後全亂了,媽媽笑了,我急的滿頭大汗,心想我一定要堅持住,媽媽好像知道了我的想法,對我説:“別急慢慢來,你一定會包好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心想:相信自己,我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着,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了,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是我成功了。看這自己的成果,心裏美滋滋的。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們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

過了好大一會兒,媽媽説:“好了!粽子熟了!”在打開鍋蓋的一霎間,粽香飄滿了我温馨的家,我迫不及待的盛了一個,脱下它的“綠衣服”,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粽子飄香作文10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據説端午節的由來是楚國詩人屈原受小人陷害,被趕出皇宮,但不願看國家滅亡,所以就跳汨羅江自殺了。

後來,大家發現他那麼愛國,就家家户户包粽子丟進江裏,不讓水中生物把他的身體給吃了,並且開船下去找屈原的屍體。久而久之,包粽子和劃龍船便成了每年端午節的習俗。另外,插艾草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哦!據説當年鬧瘟疫,有一位婦人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孩,以及親人寄放在她家的小孩,那位婦人帶着小孩們逃難去了,後來因為瘟疫傳太快,婦人竟把自己的小孩丟下,揹着別人的兒子準備逃難,天上的仙人看到了,覺得很感動,就下凡來送給婦人一枝艾草,並叫她回家插在門前,就不會傳染瘟疫了,那婦人一試,果真靈驗了,不久,大家也學她插艾草,就也不再感染了。

今年端午節,我們家一邊包着粽子,一邊看着划龍舟的時況轉播,好不開心。我還跟哥哥比賽吃粽子,吃得好飽,雖然很開心,但一想到屈原悲慘的命運,心中又出現了一股莫名的哀傷,心想:屈原真偉大呀!

端午節家家户户都飄着一股粽葉香,但吃歸吃,也不要忘了屈原偉大的事蹟。

粽子飄香作文11

不一會功夫,小組長把材料端來了,我好奇地打量着它們:白白嫩嫩的糯米如一粒粒晶瑩的珍珠;小巧而又精緻的紅豆似一顆顆紅瑪瑙;狹長的箬葉墨綠墨綠的,青翠欲滴。香噴噴的肉令人口水直流。黃奶奶來教我們包粽子,只見她手法嫻熟,先把箬葉捲成個“小三角”,再把剩下地翻上去,用繩子綁一圈,就完成了。我心想:這可真簡單!

可我拿到箬葉時卻慌了,怎麼把粽子捲成個錐形來着?自己笨手笨腳捲了大半天也沒捲成,在奶奶的幫助下才捲起來。開始放餡料了,左手拿勺右手鉗着箬葉,飛速倒入餡料,紅棗,如幾朵紅花,鑲在中間。最難的一步來了:封口。我把葉子翻了上去,可一個不小心,沒抓穩,糯米就像瀑布一般,“嘩啦嘩啦”往下瀉。第一個粽子失敗了,沒關係,繼續堅持,“失敗乃成功之母”嘛!

包第二個粽子時我更加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秩序井然,成功了!喜悦與自豪互相交加着。粽子們下鍋了,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它們終於熟了。輕嗅,一股淡香撲鼻而來,透過鼻翼,傳到心扉。五臟六腑都為這香而醉了,哦,清香,醇香,濃香!我迫不及待地拆開了箬葉,是個豆粽,輕咬一小口,米的糯,棗的甜,頓時溢滿了整個嘴,真香!

抬頭,只見有的同學狼吞虎嚥,完全不顧自己的形象了!

粽子飄香作文12

人間芳菲四月天,紅肥綠瘦相爭豔。偷得浮生半日閒,醉舞清風數流年。

題記

四月,走在春末的季裏。只需舒眉一瞻,便有柔柔的明媚妖嬈了眼眸。綠柳吐煙,陌上花豔。微風過處,迷了眉梢,甜了心兒。

傍水梳粧的柳枝,絲那款步而行的仕女,時而絲語曼舞,時而端莊靜好。就連那讓春風吹皺的水兒也不甘寂寞的嬉笑着,呢喃着。這一刻,心頭註定沒有憂鬱,只有那滿滿的芳菲與温柔。

漫步清風花徑,聽花香物語,俯身聞香,一瓣芬芳,嫣紅了一地的清香。

此時,掬一泊微波,攏一席鬱翠,倚一抹芬芳。把酒臨風,臨岸垂釣。恰好一幅水墨丹青。

倚閣望遠,小橋流水,天如碧洗,微波浩瀚。時有魚兒嬉跳,時有熙風拂面。看那桃花掩媚,欲語還羞。賞那天鵝嬉水,欲翔還戀。真是一步一詩情,一步一畫意。妖嬈了紅塵。芳香了天空。

漫步於四月,醉舞與清風。眉宇間的嫣然一笑,筆墨間的罄香如煙。無處不在的表演着春的雅韻,

沐在熙熙暖風,撿一瓣芳香,捻一眸嫣紅。頃刻間了我一瞬的愁結情絲。

芳菲四月,醉舞清風。

粽子飄香作文13

喜歡端午節,因為那天不僅可以遲到香噴噴的粽子,還可以觀賞到精彩的龍舟比賽。

我們中國有很多種粽子,比如説枕頭粽、三角粽、涼粽,等等。我最喜歡吃涼粽。涼粽是用箬葉包着糯米,做成大約兩根手指那麼大的長條形,糯米里邊什麼餡也沒有,但有些地方的涼粽的餡是白糖。涼粽可以蘸着醬油吃,也可以蘸白糖、蜂蜜、果醬吃,但有些人甚至什麼也不蘸,只是空吃。

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屈原是古代一位很有名的詩人,他還擔任過楚國的高官。屈原為人很正直,可是遭到壞人陷害,流放在外,但心中一直牽掛國家。後來,楚國滅亡後,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表達對他愛國精神的崇敬,就把他跳江自盡的那一天設為端午節。

在端午節那天人們還可以觀看龍舟大賽。每年的端午節,在柳江河上都會舉行龍舟比賽。到了那天,柳江河畔上人山人海!江上一條條各式各樣的龍舟,威風凜凜,每條船的船頭都有一個鼓手在用力地打鼓,鼓手後有八個船員在拼命地划船,場面很緊張、激烈。

端午節真熱鬧呀!

粽子飄香作文14

“五月五、慶端午、划龍舟、敲鑼鼓……”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説划龍舟、包粽子、掛艾蒿……我嘛,最愛的就是包粽子了,雖然我不太會包,但我會吃呀。

早晨,婆婆手中不知什麼時候有了洗淨的粽葉,手旁不知什麼時候有了浸泡好的糯米、切好的鮮肉、細線、蜜棗、芝麻和剪刀,原來婆婆準備包粽子了。婆婆包的粽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婆婆先把粽葉摺疊成漏斗的形狀,放一半糯米,再把鮮肉或蜜棗放在上面,最後放上另一半的糯米裹緊,包裹好後再用細線纏緊。看,誘人的鮮肉蜜棗粽子就做好了。

上鍋煮好後,粽子的清香溢得滿屋都是,我和妹妹忍不住這誘人的香味,伸長脖子貪婪地嗅着這一縷縷的粽香,口水dou要流出來了。我按捺不住馬上剝開了粽子綠油油的“外衣”,只見潔白的米團裏彷彿鑲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煞是好看!啊嗚一口就把它給“消滅”了。我一連吃了好多個粽子,那鮮美的味道一直在我的舌尖縈繞,可真是絕世美味啊!

真難忘這個端午節,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啊!

粽子飄香作文15

馬上就要過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五月五”前我家都要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大姐早早就準備好包粽子了。

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的包粽子的步驟。一大早大姐就把精心挑選好糯米掏洗好,用盆子把米浸泡着。就開始準備清洗粽葉,去市場訂好上好的五花肉、鹹鴨蛋黃、綠豆等等。每塊肉切的大小均勻,用香料包醃製五花肉,讓五花肉充分入味。就可以正式開始包粽子了。

我家有人喜歡吃甜粽子,也有人喜歡吃鹹的,因此要是包甜粽子時就要在糯米里加上一種鹼的東西伴在裏面,包鹹粽的米里就要伴上鹽。包粽子也是有講究的,用葉子打個卷,做成圓錐體,地下放糯米,中間放肉、綠豆、鹹鴨蛋黃,上面再鋪上一層糯米,包裹時四個角的米不能漏出來。甜粽就相對簡單多了,只有把米放入粽葉裏頭包好,就行了。在壓力鍋煮上1—2個小時就能出鍋了。

一開鍋的那一剎那真的是肉香滿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粽子,甜粽灑點白糖粘着吃。真的是滿口留香。

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很多,如: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詩人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掛艾草等。在我們這裏還有賽龍舟呢!下次再介紹一下其他的傳統文化,你看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grmq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