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薦】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薦】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一次包粽子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又能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想到這裏,我口水都快流成小河了!今年我要自己動手包粽子。

我興沖沖地回到家,看到媽媽已經包好的粽子,有的活像金字塔,還有的像元寶。我看到的材料有,粽葉、糯米、蜜棗、紅豆、五花肉、花生、枸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跟着包了起來,被媽媽訓斥後趕緊去洗了手。我先拿了一片粽葉,把它折成圓錐形,先把糯米放進圓錐形的底部,又向中間放了點蜜棗、枸杞、紅豆,又放了一層糯米。再把粽葉像豬籠草的蓋子一樣蓋上了。我又把粽葉包起來,但總是包不嚴,不是笑彎了腰,就是笑裂了嘴,我好不容易才把它用線“五花大綁”。又用剪刀一剪,打了一個活結,大功告成。我又包了幾個,有兩個差一點見了“閻王爺”,媽媽趕緊施“法術”才讓它“起死回生”。又包了好幾個後才慢慢熟練,終於包完了。我看到盆子裏還有一些糯米,就抓起一把聞了聞,有股淡淡的米香,怪不得老鼠會愛上大米。

媽媽又給我講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比如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還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還有點説法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曹娥。媽媽見我一臉的“吃貨樣”,先煮了幾個給我們吃,真是美味極了。這個端午節過得簡直比神仙還快活!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2

忘不了那一次包粽子時的情景,每當看到粽子放下餐桌上,就彷彿看到那天和媽媽包粽子時的情景,彷彿聽到那天媽媽和藹可親的鼓勵聲。

那天,見媽媽在餐桌上包粽子,於是我就跟媽媽説:“媽媽,我能試一試包粽子嗎?”媽媽和藹可親的説:“可以呀。”

只見媽媽先把一片粽葉折成漏斗形,再把清洗好的糯米放在摺好的粽葉裏,接着把一個鹹鴨蛋和兩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面,然後再配料上面,再放一些糯米,把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後把棕葉往回折,用一根繩子,把棕葉扎得嚴嚴實實的,三下五除二,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着媽媽的方法來包粽子,可是才剛開始學習折粽葉這第一個步驟,就已經困難重重了。但是,我並不灰心,因為俗話説的好:一回生,二回熟嘛,我又細心,又認真的學習着。在媽媽耐心地指導下,眼看就要成功包好一個粽子時,繩子突然斷了,肉掉米倒,那糯米就像洪水一樣噴了出來,弄得我滿臉都是米粒,簡直就像一隻大花貓。就在我想放棄時,媽媽又鼓勵我堅持住。

我又重新再包,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成功包好了一個粽子,我興奮極了。

不知不覺,所有粽子都包好了,媽媽拿去蒸,沒過多久,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吃着這些自己包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從包粽子這件事當中,我也明白了慢工出細活,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耐心,才會做好。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又到了該吃粽子的節日了。往年我們都是去超市買粽子吃,今年我們決定自己包粽子。

端午假期的第一天,我、媽媽、爸爸、姑姑在奶奶的帶領下,正式開始包粽子。只見,奶奶挑了兩片粽葉重疊在一起,再用雙手捏住粽葉的兩端,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紅棗,最後封口,扎繩。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兩片粽葉重疊在一起,捲成一個漏斗形,開始放入米,然後放紅棗,又在紅棗的上面放上一層米,開始的時候一切進行的特別順利,可是當我開始封口的時候麻煩來了,米順着“小漏斗”兩邊全跑了出來。沒辦法,我只好又重新開始包了起來。這次封口的時候,我小心翼翼的,但是米還是跑了出來,我手忙腳亂地拿起了兩片葉子包了上去,米總算沒有全部漏完,我拿來一根繩子把粽子紮了起來。一個不方不圓的粽子呈現在我的面前。奶奶還打趣的説:“你做的是‘廢紙團’嗎?”我“撲哧”一聲笑了。

我很不服氣,繼續包了起來,動作越來越嫻熟,我越包越像樣了,雖然沒有達到奶奶的境界,但我也心滿意足了。

終於粽子下鍋了,我呼了一口氣,躺在沙發上等待美味的到來,一會兒,廚房飄來一陣陣粽香。

奶奶把粽子端了出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個,剝開粽葉,就往嘴裏塞,真是香氣十足,回味無窮。

這可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體驗呀!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4

因為這是端午節的第三天奶奶買了許多蘆葉,準備包粽子,我一看到這些清新蘆葉,就忍不住想學了,於是就向奶奶請教。奶奶拿來一大盆蘆葉、淘好的米和淹好的肉餡,開始教我包粽子。

“首先,我們要用四、五片蘆葉重疊放在一起,”奶奶開始手把手的教我,“然後,要將蘆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狀。”説着奶奶演示了一遍給我看。“原來這麼簡單呀!”我迫不及待地説“讓我來試試吧”説着,我拿起了五片蘆葉開始做了起來。可是這些蘆葉疊平後,好像故意要跟我作對似的,總是卷不成圓錐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急得我滿頭大汗。奶奶見了,急忙走過來跟我説:“包粽子不能心急,要慢慢來。”説着,便把我的手放在蘆葉的適中位置上,然後對我説“再試試從這邊捲起怎麼樣?”我一試果然成功了。第一步總算大功告成了。接下來,該放米和餡了,這一步很簡單,幾乎沒費力就成功了。最難的一步來了——那就是蓋蘆葉。奶奶熟練地把蘆葉折來折去,就像在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標準的“三角體”呈現在我的眼前。“哇!這麼難”,我的好學勁一下子被這眼花繚亂一步掃的灰飛煙滅。

不過,不一會兒,我的不服輸的勁又上來的,心想再難我也要學會它,經過奶奶細緻耐心的指導,我終於學會了。儘管我包的粽子不太漂亮,但是,這畢竟是我自已親手包出來的,吃在嘴裏,味道就顯得格外的鮮美。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5

今天早上,我看見奶奶正在包粽子,於是我也想一試身手。

只見奶奶拿起兩張粽葉捲成圓筒形狀,這個圓筒形狀上面大,下面小,就像一個小喇叭。我也拿起兩張粽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捲起粽葉,可是,我卷的粽葉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是太緊就是太鬆。奶奶見了就説:“粽葉要卷得大小均勻,下面緊一點,上面鬆一點。”

於是,我聽着奶奶的話,小心翼翼地捲起粽葉,看,一個不大不小的喇叭就卷好了。奶奶先往卷好的粽葉裏面放了一層糯米,再在糯米上放鹹蛋黃、肥豬肉、綠豆、蝦米、栗子、白芝麻,然後再放上一層糯米。這一步我完成得非常好。奶奶又用粽葉把粽子包起來,最後用一條繩子把粽子綁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用粽葉包好粽子,又用繩子綁起來,我也完成了一個粽子。

接着,我和奶奶又包了很多粽子最後把所有的粽子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大鍋裏煮。過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粽子終於可以吃了,我嚐了一口自己包的粽子,啊!比平時吃的還好吃。

這一天真開心。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6

今天媽媽買到了剛上市的新粽葉,準備晚上包粽子。我早就想學着包粽子,就纏着媽媽讓我也試試。媽媽一開始不同意,總怕我給她添亂,但我對媽媽説“老媽,您不是總説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快樂嗎?今天就讓我也光榮一次,快樂一回吧!”

媽媽終於笑着答應了,還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粽葉,並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是封口的,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粽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後還要加一片粽葉才能把“小漏斗”裏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繩子將成形的粽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滿着大汗,終於包出了三個粽子,其中兩個是在媽媽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為什麼同樣的粽葉在媽媽手中就很聽話,而在我手裏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媽媽説“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練習,就會越包越漂亮的!還誇我第一次學包粽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熱愛勞動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粽子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與快樂,今後也一定要格外珍惜家長們平日裏的勞動成果!還有,以後我包的粽子一定會比媽媽包的還要漂亮!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7

暑假裏的一天,我們家要包粽子,經過再三爭取,媽媽同意我也可以參與,我興奮極了!

一大早,爸爸媽媽就開始做準備了。泡上江米、粽葉,準備好蜜棗,等了大概半個小時,媽媽説可以開工了。我在旁邊觀察他們包粽子的方法。太簡單了,就是把糯米、蜜棗放入粽葉中,然後用繩子捆起來就成了。我迫不及待的加入到包粽子的隊伍中。拿起一片粽葉,折成小漏斗的形狀,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用粽葉把糯米包住。可是這些糯米太“調皮”了,不是這溜出來一些,就是那漏出來一點,咧着嘴包不嚴實。媽媽看我着急的樣子,笑着對我説:“要把糯米壓一壓,塞結實了,粽葉每轉一圈,都要包緊,包成個三角形,再用繩子緊緊的捆住。這樣糯米再怎麼鑽也鑽不出來了!”按照媽媽指導的方法,我經過幾次的嘗試,終於我包好了人生中第一個粽子。心裏別提多高興了。我越包越老練,越包越熟練,越包越開心。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理美滋滋的!

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裏蒸,耐心等待粽子的出鍋。在一個多小時的等待、觀望、煎熬之後,終於聞到了粽子的香味。粽子出爐了,香氣迎面而來。我們一擁而上,拿來香噴噴的粽子品嚐起來,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味道別提多香了。

經過這次包粽子,我對勞動有了更深的瞭解,什麼事情都有它的方法訣竅的,都需要虛心請教,認真學習!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8

又是一個端午節,我漫步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想找到記憶中的味道。

我依稀記得跟奶奶學包粽子的那個端午節。當遠方如雨點般的鼓聲響起,我猛然意識到,今天還要跟奶奶學包粽子。我匆匆地走下樓去,只看見奶奶穿着青色的衣服,用手將粽葉放進水中,一片片地擇洗乾淨,又將粽葉從水裏拿起,左手一邊將粽葉上多餘的水甩乾淨,右手一邊將竹竿架在稍矮的樹上,不停擦拭。又把臉幾乎貼在竹竿上觀察,直到確定十分乾淨了,才將粽葉掛到上面晾曬。我也從旁邊湊上去,不時用手指輕輕地撥弄它,就像撥動自己喜歡的物件一樣。陽光穿透它們,影子落到周圍的地上,微微泛着翠綠的光,似乎整個葉片都變得通透了,散發出陣陣清香。

直到下午,葉片上的水分才被曬乾,我乖巧地跟在奶奶身後,想着美味的粽子,心中不免一陣竊喜。奶奶從廚房中取出一盆已經泡好的糯米,放在椅子旁邊,然後慢慢地坐下。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取出一片粽葉輕放在左手手心,右手則將葉片一角拿住,捲成一個錐形,用左手緊緊握住,右手舀起一勺糯米,傾倒在粽葉內。等到糯米盛滿一半時,往裏面放兩顆去核的紅棗,再將它填滿。這之後,用右手夾住葉片,將它翻折到粽子上,然後快速地將它扣到右手上,左手將多餘的葉片翻摺好,最後用紅線將其包紮好,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那是我第一次包粽子,那一個個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雖然現在市場上有許許多多的粽子,但是我卻再也嘗不到那樣順滑清香的粽子了。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9

端午節快要到了,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葉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奶奶早就買了粽葉、並用糯米、鹹肉和蜜棗等做餡,準備包粽子!

我為了用實際行動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想親手包上幾個粽子。但是我從來沒有包過,怎麼辦?我暗自跟奶奶學。我站在奶奶身跟前,只見奶奶將四張粽葉重疊依次錯開彎成一個圓錐體,放了餡,將粽葉一折封住口,又圍了幾圈,再用粽針一穿,一個精美的三角形粽子就成功了。我想:原來包粽子就這麼簡單呀!“奶奶,我也會包,不相信?看我包一個給您瞧瞧!”於是,我便拿起粽葉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我先將四張粽葉排好並彎了個圓錐,然後裝餡,再往下繞,封口時,手沒握住,一放鬆,裏面的餡“譁”的一下子全灑到了水池邊,奶奶見了笑了笑説:“你不會,別包了。”

我不服氣,捲土重來。這一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將粽葉抳的緊緊的,不敢放鬆,好不容易來到最後一關,我將粽葉頭上的鬚子穿過粽針,我也學着奶奶把針扎進去,再用力一拉,啊呀?斷了。又加上一層,唉?又斷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張粽葉都斷了。我只好請教奶奶,終於在奶奶的指導下,輕輕地把穿好的粽針拉出,包出了一個“又大又肥”的“鬆蒲包”粽子。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真正地體會到“看花容易,繡花難”的道理。懂得了學做事一定要虛心、細心、認真,必須做到這三點,否則,將一事無成。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10

在人的一生中,有着許多第一次,可能是游泳,可能是騎車,可能是用筷子……而我今天要講的卻是我第一次包粽子。

又到了一週一次的社團課——杭幫菜製作,今天我們來學包粽子。我見過,還吃過粽子呢。解開繩子,撥開兩片粽葉,只聞到一股葉子和肉混在一起的清香味,只看見一個三角形狀,小巧玲瓏的粽子端正地坐在葉子上,用嘴巴咬一小口,濃濃的肉葉和甜甜的糯米味合在一起,真是人間美味呀!可是你不知道包粽子的苦呀!

老師先給我們示範了一遍包粽子。先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形,往裏面加糯米,再蓋上粽葉,最後用繩子綁起來就ok了。看樣子很簡單嘛,我也來包個屬於自己的粽子。我把粽葉捲成了一個圓錐形,這是soeasy的啦,可當我把糯米加進去時,卻怎麼也加不滿,這是咋回事?我仔細一看,呀!原來漏底了。這次我可小心了,把粽葉卷得緊緊的,不讓米跑了。老天是在和我開玩笑嗎?這繩子老師綁得可輕鬆了,一拉一抽就好了,怎麼到我手裏就不聽使喚了。我心一橫,吧粽子壓扁了,給它來個五花大綁,成功!雖然這粽子的外觀不好看,但這是屬於我的粽子,吃着自己包的“四不像”粽子,嘴裏是甜的,心裏美的。

這次的包粽子讓我明白,做任何事並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必須經過努力並去實踐了才能成功。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11

人生中出現過許多第一次,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拖地,我印象中最深的是第一次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許多材料:粽葉,糯米,瘦肉或肥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的`。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可以加一些赤豆或糖。粽葉要儘量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的明顯一些了。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粽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粽子的香味也會大大減少。

材料準備後,就可以做了。先把粽葉的1/2捲成無底的圓錐,然後兜2到3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裏,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在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麼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都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把粽子檢查個遍,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輕輕一捏,下面就會像個沒關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下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為了防止它再露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粽子倒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1/2的粽葉包上去,蓋住,再扯下來,將棉線捆上去,一個粽子就這樣做好了。後來我漸漸學到了技巧,竟然包的比媽媽和奶奶還要多。

在第一次包粽子中我學到了很多。希望以後有更多的第一次能讓我難以忘懷。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12

明天就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今天奶奶買了許多蘆葉,準備包粽子,我一看到這些清新蘆葉,就忍不住想學了,於是就向奶奶請教。

奶奶拿來一大盆蘆葉、淘好的米和淹漬好的肉餡,開始教我包粽子。

“首先,我們要用四、五片蘆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奶奶開始手把手的教我,“然後,要將蘆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狀。”説着奶奶演示了一遍給我看。“原來這麼簡單呀!”我迫不及待地説“讓我來試試吧”説着,我拿起了五片蘆葉開始有模有樣的做了起來。可是這些蘆葉疊平後,好像故意要跟我作對似的,總是卷不成圓錐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急得我滿頭大汗,差點哭出來。奶奶見了,急忙走過來跟我説:“包粽子不能心急,要慢慢來。”説着,便把我的手放在蘆葉的適中位置上,然後對我説“再試試從這邊捲起怎麼樣?”我一試果然成功了。第一步總算大功告成了。

接下來,該放米和放餡了,這一步很簡單,幾乎沒費力就成功了。

最難的一步來了——那就是蓋蘆葉。奶奶嫻熟地把蘆葉折來折去,就像在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標準的“三角體”呈現在我的眼前。“哇!這麼難”,我的好學勁一下子被這另人眼花繚亂一步掃的灰飛煙滅。不過,不一會兒,我的不服輸的勁又上來的,心想再難我也要學會它,經過奶奶細緻耐心的指導,我終於學會了。

儘管我包的粽子不太漂亮,但是,這畢竟是我自已親手包出來的,吃在嘴裏,味道就顯得格外的鮮美。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1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了,我們一家人開心地包粽子。

一説到粽子我就想起五花八門的餡,媽媽準備了很多餡,有蜜棗、花生、蛋黃……當然這裏少不了一樣重要的材料就是“糯米”。我還為它們準備了碧綠的“衣服”,每年我都只是吃,今年我要學會自己動手包粽子。媽媽教我,媽媽邊説邊示範給我看,先把粽葉從一邊做成一個三角形,接着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裏面,然後把喜歡的餡放在糯米里,最後用繩子把包好的粽子繫好。我看着媽媽包,説:“太簡單了!看我給你露一手!”媽媽沒説話,看着我,笑了笑。

“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啊!”因為第一次包粽子,每次都包不好,連續包了十幾個,都沒成功,我有些灰心,垂頭喪氣地説“包不好,不包了,媽媽,你怎麼包那麼好?”媽媽語重心長地説:“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認真學習,找對方法,堅持練習,你一定能包好的。”聽了媽媽的話,我按照媽媽教的方法,慢慢地包,果然,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個,我放上喜歡吃的蜜棗,因為我喜歡吃甜食。雖然粽子模樣有點醜,但是看着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裏美滋滋的。

“每逢端午獻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粽子煮好了,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味道香甜可口,感覺特別驕傲自豪。一個令人難忘的端午節,我學會了自己包粽子。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14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等主要活動充分體現了人們對節日的重視。我生活在北方,我們這裏雖然沒有龍舟大賽,但是我們每家每户在端午節來臨都會包粽子,掛艾草,今天我決定陪媽媽一起包粽子。

首先,我們把粽葉用開水燙了,泡上江米,黑米,紅豆,綠豆,花生等各種食材,又把蜜棗切塊待用。這樣,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開始包粽子了,剛開始我想:包粽子就是件小事,誰不會呢!不就是先把棕葉折成一個三角筒的粽形狀,然後把米、豆、棗……材料放入三角筒的粽葉裏,封上口,用繩子綁起來,就大告成了,每年媽媽一個人包的都那麼快,我想今年有我的加入,成效一定更好。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包粽子,開始大顯身手了,我試着去包粽子,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把粽葉折成三角筒的粽形狀,然後往裏面裝糯米,蜜棗、葡萄乾等食材,結果填的太多,沒有辦法包裹,我又把食材拿出來一些,可以包住了,然後用繩子纏,好像手不聽使喚似的,食材都隨着空隙漏出來了,無論我怎樣弄,就是沒有辦法修整好,還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媽媽教我怎麼折三角形的棕葉,怎麼封上口,用繩子綁起來。終於包了一個完事的粽子。哎,原來包粽子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但這是我難忘的第一次。

看來無論做什麼事情,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每個人都有很多第一次,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第一次,因為每一個第一次會是我們人生當中最大的財富。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15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家家户户都開始包粽子、吃粽子了。

早上,我和媽媽一起,來到菜市場,買了一些箬葉和糯米,準備包粽子。回到家裏,我先把那墨綠色的箬葉和雪白的糯米進行清洗,然後把糯米小心翼翼地倒進一個大碗裏,接下來我開始跟媽媽學包粽子。只見媽媽先熟練地把箬葉折成一個漏斗,然後將糯米灌進箬葉折成的漏斗,又在糯米的中間嵌了一顆蜜棗,用手將糯米壓得嚴嚴實實,接着將粽子折成四個稜角,一個粽子便在媽媽的手裏誕生了。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把箬葉折成一個漏斗,再往裏面灌上糯米,可糯米卻像一個個淘氣包從漏斗的底下“溜”走了。我好不容易將糯米灌好,把粽子折成四個稜角,可麻煩又來了,糯米不是往這邊“跑”,就是往那邊“竄”,一下子散了架,害得我白費功夫。於是,我只好重新開始包粽子。俗話説,一回生,兩回熟。經過幾次失敗後,我在媽媽的幫助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最終,將一個粽子包好了。可我的粽子是個“四不像”,既不像三角形,也不像圓形,別具一格,和媽媽的粽子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我還是覺得很開心。

望着那一個個下鍋的粽子,聞着傳來的陣陣清香,讓我品嚐到了自己動手後的喜悦滋味,那可不是一般的甜蜜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03v4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