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冬至作文 >

冬至的作文1100字(通用13篇)

冬至的作文1100字(通用1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100字(通用1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的作文1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小的時候,奶奶就告訴我,這是一年當中最冷的一天,還有,冬至時,必須要吃餃子,因為餃子包出來形狀像耳朵,所以,不吃的話,耳朵就會被凍掉。

現在,又到了冬至,家家户户都冒起了香煙,帶着一絲絲濃濃的餃子味,飄上天空。我們家也不例外,這不,天剛矇矇亮,爸爸媽媽就忙活了起來。

如果是以前的話,我一定會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零食,一點也不顧爸爸媽媽在那裏忙手忙腳。而今天卻不一樣,我主動地湊進廚房,企圖想幫爸爸媽媽做些事,因為我清楚地明白,我已經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孩了,最起碼也要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主動地幫爸爸媽媽把要用的東西搬出來,媽媽顯得很驚喜:“呦,青青長大了,會幫媽媽幹活了,可喜可賀呀!”“恩,那可不是。”我一邊把手裏的按板放在桌子上,一邊説。

在我的積極幫助下,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下面開始進行“包餃子”環節。

看着爸爸媽媽分工明確,一個擀麪片兒,一個包餃子,我急了:“唉,老媽,説好了讓我幫忙的,你看現在,都沒我的份兒了。”

“你媽呀,是怕你把食物弄壞了,浪費~~”爸爸插嘴道。

“哎呀~求求你們了,就讓我試試吧!我保證,絕對不會把吃的弄壞的。”我急了。

“好吧好吧,就讓你試試。”媽媽見我死纏着她不放,只好答應了。

我坐下來,拿起擀麪杖,捏起一團面,往按板上一摁,便用擀麪杖擀了起來。咦,咋粘在按板上了,我摳了半天才摳下來,不過這個面片兒……

“哎!就説你會把吃的弄壞吧,你還不聽。”媽媽嚷嚷着,“你忘在麪糰上灑麪粉啦!”

我看看自己身上的麪粉,再看看被我弄砸的麪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媽媽把我“趕”跑後,我又擠到正在包餃子的爸爸身旁,輕輕地説:“老爸,讓我試試吧!”

“恩,好吧!”爸爸果然比媽媽好商量。

於是,我拿起一張擀好的麪皮,用筷子夾起一團菜餡兒,放到餃子皮上,用手使勁一捏,呀,不好,把餃子皮擠破了,餡兒露了出來。我趕緊“急救”,用另一張餃子皮補上,才算堵住了漏洞。不過,看着我包出來的餃子挺着“將軍肚”,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我氣得不亦樂乎,大聲嚷嚷:“什麼臭面,竟敢不聽本小姐的話,要你吃不了兜着走!”

大家笑得更厲害了,爸爸差點沒翻過去。

我消了消氣,又開始仔細觀察爸爸媽媽是怎麼做的。學着大人的樣子,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我終於包出了個像樣的餃子,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到了中午,餃子該下鍋了,這時的我早已餓得飢腸轆轆。看着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跳”下鍋,我興奮不已。

過了一會兒,餃子熟了。我看準了一個有着獨特外型的餃子,猛地夾下去,因為我知道,只有我才能包出這麼奇形怪狀的餃子來。

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來放在嘴裏,啊!這是多麼獨特的味道,那麼香甜,那麼温暖。

“這是我有始以來吃到的最好吃的餃子!”我高興地叫着。

這真是一個特殊的冬至,在餃子的陪伴下變的不再寒冷……

冬至的作文2

冬至節緣於上古的“臘祭”,究其實是緣於古人的原始信仰。古人因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於是就把它們歸於上天神靈的操控,認為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星斗河漢、日蝕月虧、大旱洪荒、海嘯地震等自然現象,全都是上天神靈所為。因此,古人特別重視以祭祀活動來娛神祭天,祈求上蒼與神靈的保佑。從宗教的角度看,冬至祭祀其實就是古人娛神祭天的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

冬至節的祭祀,重要的內容就是祭天祭神。冬至之日,歷代王朝都要行“賀冬”之儀,舉行隆重盛大的祭天祭神大典。祭祀活動場面宏大,一般都是在郊外舉行,因此又被稱為“郊祭”。

至明、清時期,祭祀活動在古代祭祀的基礎上,更加神聖化,更加隆重。為此,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在北京南郊建造了天壇。天壇規模宏大,中央為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東北為犧牲所,西南為齋宮。此後,冬至祭天大典都在天壇舉行。祭天活動十分隆重,冬至前一天,皇帝移駕齋宮,進行沐浴,次日在圜丘舉行祭天大禮,所用牛、羊、豬、鹿都是在犧牲所專門飼養的。祭天時,必須穿祭服,升火懸燈,樂奏鐘鼓,唱迎神曲,請神牌,行大禮,祈求天神保佑國泰民安。

冬至祭天祭神演進到唐宋時代,在民間逐漸演為祭祖的活動,叫“祭冬”或“拜冬”,併成為祭祖的節日,久之則演為傳統民俗。冬至祭祖的形式分兩種:一種是室外祭奠,另一種是室內祭奠。

室外祭奠,在祖先墓地舉行。俗傳冬至動土百無禁忌,而其它的日子則不宜隨便“動土”因此,人們多選擇在冬至這天給祖墳添土或豎碑,傳説是給祖先整修居所。添土豎碑後,再在墓前擺符盤,點燭、燃香、燒紙、放鞭炮,向祖先鞠躬行禮致敬,以緬懷祖先功德。

室內祭奠,則在家祠舉行。冬至日頭天晚上開始,事先在宗祠設香案,擺供品,供三牲(豬、雞、羊或魚)。到晚上十一點鐘左右,由族長或德高望重的長輩主祭,領合族男丁,敬香,上燈,敲磬,鳴炮,按輩分長幼依次拜祭,行三獻禮,讀祭祖文,祈求全族福壽康寧。

無論是室外祭還是室內祭,祭祖過程中都有聚餐的風習。北方人作興冬至這天吃餃子、餛飩,南方人作興喝紅豆粥、吃湯圓。

冬至祭祖,不僅在民間,漢傳佛教界也承習了這個傳統。明代佛教著作《三藏法數》上説:“冬至,則一陽初生,履長之始。是日持齋修道,即能致福也”。冬至這一天,佛教寺院多舉行祭祖法會,僧眾也要前往祖師塔墓、祖堂祭供歷代祖師大德。有些寺院為方便信眾,還要特設功德堂等,為信眾提供放置祖先牌位的處所,以供超薦。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是華夏民族承傳了數千年的傳統。千百年來,冬至祭祖的民風民俗,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至今仍廣泛流傳。浙江杭州等地民間至今仍盛行冬至掃墓。廣東潮州則作興冬至上墳“掛冬紙”。

冬至的作文3

在我的家鄉,冬至是一個很重大的節日。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磨成米粉做圓子。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美滿。母親總説,圓子是最團圓吉祥的食物,能把牽掛和幸福都包裹進去。兒時的冬天總是異常的寒冷,常常清早起來被凍得哇哇哭。此時母親都會憐愛地把我攬在懷,安慰我説:“冬至那天多吃圓子,就不覺得冷了。”冬至節,母親早早起來搓圓子,她把米粉加入適量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再切成一隻只圓坯,然後用手掌把它搓成一個個如核桃大小的圓子。煮圓子要等水開了後才能下鍋,不然會化掉。湯圓浮上水面,裊裊的香氣也升騰瀰漫,讓人垂涎三尺。搛一個湯圓急急地送進嘴裏,輕輕咀嚼,軟軟的,甜甜的,滑滑的,温潤綿長,食後脣齒留香、繞頰三日,我們個個吃得肚兒圓,母親看我吃得特別香,欣慰地笑了。清香的湯圓寄寓的是對我們未來的希冀和願景。後來走出家鄉到外地求學,冬至這天總會想起母親煮圓子的情形。熱騰騰的氤氲霧氣,猶如水袖般悠悠飄逸的精靈,母親用濃濃愛意將寒冷的世界柔化得温暖馨香,使我懂得自己的根永遠隨着母親的身影眷戀着故土。

冬至這一天,太陽到達南迴歸線,對北半球來説,這是一年中白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漫漫長夜,北風呼嘯,寒氣襲人,大人小孩都睡不着,一家人就圍爐夜話。我的父親文化程度雖不高,但古文基礎紮實,他娓娓道來的《西遊記》等古典文學是文化荒漠歲月裏的一股清泉,温潤着我們乾涸的心。但我記憶最深的是《香九齡能温席》的故事,説的是黃香小時候,家境困窘,冬天鋪的還是草蓆,為讓勞作一天的父親不再挨凍,黃香讀完書便悄悄鑽進父親的被窩裏,用自己的體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叫父親睡下。那時,我總是很遺憾父親的牀上有棉被墊着,讓我連“温席”的機會都沒有。

霜雪凝野、一年將終,作客他鄉的遊子,在這個漫長的冬夜,誰人不起故園情呢?唐代詩人杜甫的《至後》説:“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在古代,冬至那一天,在外的人必須趕回家過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可詩人想回家又脱不開身,於是吐露出離鄉背井的酸楚。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又道:“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孤身羈旅,恰逢冬至,詩人揣想家人牽掛他的心情,這般思念就流注於親心與己心之間,顯得格外温婉、深淳。唐代詩人殷堯藩《冬至酬劉使君》亦云:“異鄉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夢遙。漸喜一陽從地復,卻憐羣沴逐冰消。”詩人出門在外,冬至夜思家而不能眠,故鄉是那樣的遙遠而又親近。

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節氣循環,“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臘梅含笑時,春天的腳步近了。

冬至的作文4

一大早,媽媽的手機就收到了很多冬至快樂的祝福短信,哦,今天是24個節氣中的冬至了,媽媽一個個念給我聽: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有一條還是馬老師發的:冬至嘍,我用健康皮,美滿餡,無憂水做一碗餃子給你,願你忙碌的整個冬天都快樂!聽完了我就急忙問媽媽:“什麼是一天長一線呀?”媽媽催促我趕快起牀吃早餐,再一起找答案。

接下來該準備包餃子了,不料,爸爸和媽媽為了吃蘿蔔餃子還是韭菜餃子爭吵起來:“別吃蘿蔔了,苦苦的,還是吃韭菜餡吧。”在做飯方面,媽媽説的話是很算話的。“不行,就吃蘿蔔餡的,剛學習過健康小知識,冬季吃蘿蔔賽過小人蔘,你這麼快就忘記了?”爸爸堅持,看來爸爸也是愛學習愛健康的。媽媽不依不饒:“就吃韭菜,改天再吃,我昨天就買過韭菜了,你看,多新鮮!”“要不就都放,韭菜放一半,蘿蔔放一半!”我剛想去“勸架”,爸爸就開始讓步了,我只好和弟弟接着玩了。

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又吵了起來,我忍不住了,拉着弟弟去廚房看看是怎麼回事。“看你切的多長,像包包子一樣,不行,再切小點!”媽媽有點生氣了。爸爸用力的剁了幾下,顯然有點不服氣。“幹嘛呢?照你這樣剁,韭菜的新鮮味兒一點也沒了!討厭!”媽媽嗓門大了。“哎,怎麼回事,咋幹你都不滿意,湊合吃吧!”爸爸也有點煩了。我急忙衝上去,指着爸爸説:“爸爸,明明你錯了嘛,切大了就不好包了,我知道了,你就是不願意放韭菜,才這樣做的,真小氣!”關鍵時候我還是支持媽媽的。“什麼呀,我不是那意思,切不小,我就這水平!”爸爸也不客氣了。“那就別切了,我一個人一樣能包,你出去吧!”媽媽開始攆爸爸了。

這下我可為難了,如果我再幫媽媽,爸爸一定會扔下不管的,這麼冷,媽媽要包多長時間呢。靈機一動,我想了一個好辦法:“爸爸,你是不是真不想幹,我可以幫媽媽,要是真的,那你就出去看電視吧!”爸爸愣了一下,我趕緊上去拉住爸爸:“好爸爸,我就知道,你不是真的和媽媽吵架,也不是真的不想幹,還是依着媽媽切小點,這樣大家吃着好消化,也都高興呀!”再回頭拉着媽媽小聲説:“媽媽,你可別傻,咱們一起包多快呀,爸爸要真不幹了,你不更生氣了?”媽媽偷偷的笑了,爸爸也不吭聲了,耶,成功,我會做調解工作了。我大聲的唱起來:讓愛天天住我家,讓愛天天住我家,爸爸媽媽弟弟和我的家……

不一會兒,餃子包好了,爸爸擀的皮又圓又薄,媽媽包的餃子既好看又整齊,我包出來的是奇形怪狀,弟弟包的是一塌糊塗。開火,下鍋,熱氣騰騰的餃子很快端上了桌,全家人坐在桌子邊,邊講冬至的“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典故邊吃着餃子,我覺得空氣裏有温暖的味道,有甜蜜的味道,還有快樂幸福的味道。

冬至了,祝福我的老師們,祝福雅朵兒阿姨和聰聰阿姨,祝福許許多多的大博友小博友,祝福我的外公和奶奶,祝福我的爸爸媽媽,也祝福我和弟弟,願大家快樂幸福,健康開心!

冬至的作文5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但其實,冬至吃餃子也有一段古老的歷史!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麪皮包餡水煮而成。

相傳河南人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牀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雖然常常吃餃子,但莫過於冬至和除夕這兩頓餃子吃得最愜意和温馨,一方面是傳統節日別有意味,另一方面是家人團聚,格外親切熱鬧。

現如今,餃子的做法也很多,雖不為治病吃餃子,但仍然要健康吃餃子,專家講,從營養學角度來講,製作餃子皮時不妨在精粉中適量加入高粱面、燕麥面等雜麪,營養更豐富,口感也更好,尤其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如今很多飯店在餃子皮中加入菠菜汁、胡蘿蔔汁或者西紅柿汁,色澤鮮豔、營養豐富。

冬至,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也是中國人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的作文6

冷意襲來,嚴冬以至。是喜歡或者討厭,沒有任何選擇。衣服加厚了,手腳凍疼了。運動是最好的方法。“斧頭比皮大衣暖和”,是真理,隨時檢驗,感受頗深。

踏在嘎嘰的跑道上,心裏也隨着打怵。這樣的黎明,風似刀,路如冰,單薄的運動衣怎能禦寒?想穿着棉衣,唯恐不能加速。不停的搓捻着雙手,全身扭動,抬高腳步,增大量化。一圈,二圈,三圈,冷意還沒有退去,口中已經喘着粗氣。隨行者逐漸增多。信心有了,耐力強了,甚至還有自我欣賞的感覺。你看,我超了一人;你瞧,我能跨步與他齊肩。不經意間,額上的汗珠冒出,沒有腳的持續,手的執着能成嗎?堅持,再堅持,氣喘有些不適了,腳步緩緩放慢。全身暖意遍灑。“你穿這樣單薄,不冷嗎?”我昂首挺胸,雙手甩動有力,“不冷,我在出汗呢!”每日清晨的運動,也驅除了心中的寒意。火熱的情,智慧的語,實幹的行,編織着赤貧的日子。明天冬至,準備好了嗎?

還需準備嗎?我已經在行動,不過還得感謝你的提醒。深深一思。對了,冬至,意味着最冷的時刻來臨。剛剛潑出的洗臉水,為一方土壤上了一層護膚霜;鍾情的池塘,憐愛的凝結水滴為魚兒擋住了刺骨的寒風;痴情的菜園,為點綴綠意愉快的翻鬆了肥沃的土壤;曾飄揚在校園上空的國旗,筆直的站立在旗杆一旁……特殊的禮物,不變的情調。經歷風雨者,心智已經成熟,如何禦寒,不亂方寸;不諳世事者,虎勁尤為強健,面對現實,血氣方剛。必要的叮囑,不是囉嗦,而是愛心。

走進雙休日,四周黑霧籠罩,只有遠處窗前射出亮光。如此夜深,還在挑燈書海。該休息了吧,冬至已經來臨。

邁入校園,缺失陽光鍾愛的少年,枯燥的課堂能有暖意?真的有些許擔憂,能否換個方式,希望學校開闢多種課堂。至少運動能保健康;興趣提升也能驅除寒意。

喊住徘徊者,最難的試題你在解答,摸爬滾打需要膽識。面對寒冬,晨練運動不説最好,能立馬見效。一往無前,定能走到春天。

討教過來人,你的過去真的一樣?冬至到來,沒被冰凍,霜打?“斧頭比皮大衣暖和”,你確實讚許?

叮囑完畢,感謝沒有棄我。我又該運動了。否則,寒意又襲。邀來摯友,一同步行。腳下的路越走越遠,眼前的景越看越亮。

河邊的耕耘者,脱去了外衣,衣着單薄,正從河裏擔起污泥,堆成了小山;

半空中的建設者,揮舞着傢什,一上一下,高樓大廈被裝飾得美妍亮麗;

低飛的鳥兒,煽動着翅膀,尋尋覓覓,穿梭於寒風刺骨中,發現美味佳餚;

迷人的菊花,嫣了身段,相互嗔怪,為何不生手腳,長出翅膀,否則怎會落下如此悲慘。

面對同樣的寒冬,出現不樣的命運。尋找生命的亮點,需要志同道合者,更需要自我欣賞。已經大氣喘喘,卻能信心十足,耐力無限。人生的冬至該如何度過?真的好難解,眾多例證也許能啟發一二。

曼德拉二十七年的獄災,靠的是消除種族隔離的理想支撐,獲得了“世界領袖”美譽;

海倫·凱勒重見“光明”,是因為接受了莎莉文老師的愛心感化,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曹雪芹的後世英名,如果能地下顯靈,一定欣喜若狂。後人追隨,感謝他為世人奉獻了一部不朽的著作。

冬至,春天還遠嗎?無論是生前就已度過,還是死後才顯光明,他們都能驕傲的説,寒冬摧垮不了意志。不求物質幫助,只要心中的意念擁有生命力,運動就會踏步向前。他們不是温室的鮮花,而是傲雪的臘梅。

正如晨練能抵禦寒冷,思想的運動能成就人生。冬至已經來臨,也如酷暑一般,心裏坦然,就能橫跨迎春。請丟掉皮大衣,那是温室的誘惑。只有拿起斧頭,一定能披荊斬棘。

路隨着腳步在不停的加增。和隨行者一樣,脱去了外衣一件件,哪裏還感到有冬意,更無需説寒冷。冬至,來了又能怎樣!

冬至的作文7

隨着一場場秋雨的次第降落,馬路兩邊的梧桐樹葉,已經準備伴着最後的秋風一併回老家了。可是,深深的依戀,攪得它們心緒不寧,去留皆關情。所以,它們抓住這最後的大好秋光,要好好的再樂一樂。和生養它們的大地、樹幹和樹根做最後的歡聚與告別。

而今天的這場秋雨,應該就算是秋天告別的禮儀和腳印了。這最後的一場秋雨,就是為了迎接冬天的來臨而降落的。它纏纏綿綿、飄飄灑灑、恣意飛揚,把整個天地間都濡濕了,就連空氣也似乎可以擰出很多水份來了。寒冷的冬天,就會尾隨着這場秋雨的結束粉墨登場、開始了它嚴酷的統治了。而我們也會再度欣賞冬日無盡的風光了,那留存記憶裏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無比壯觀的冬景,就會讓我們暫時忘記冬天的寒冷和可怕。冬天也會用它無比温柔的一面,來撫慰我們失落的情懷,解除心靈上的恐懼和擔憂。不管怎麼説,季節的轉換和更替,總是會讓我們有些不自然和留戀。其實,適應了,也就沒有任何區別了的,春夏秋冬也就都一樣的美麗可愛了的。

或許因為,下一輪的輪迴誰也不知自己將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了呢?儘管,心裏還是希望做今天的自己,那幽冪中主宰萬物命運的神靈,豈敢泄露天機呢?既然,做不了主,那就只有聽天由命好了。只要在這天地間生存着,哪怕只是一片不起眼的落葉,也就有了機會報答所有的恩情;只要心裏有這份念想,不管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生命形式存在,都足以感天動地的了。世俗外在的形式,沒有必要非要循規蹈矩的去踐行的。好好珍惜今天才是上策,明天如何?到時自會有分曉的,就像這秋盡冬來一樣自然交接的,一場普通的秋雨就把一切都搞定了的。

也許,這場雨,就是最後的一場秋雨了。為了禮貌,為了迎接冬天的到來,這是必須有的一場秋雨。既是握別,也是歡送。這繁文縟節,竟然連季節也嫻熟了。看來,萬物之間還是相通的呀!只是彼此不知,沒有交流,沒有溝通罷了。

這場雨,自是不同一般。先是温温柔柔的,一絲絲的飄着。然後,一點一滴的下着。再然後,淅淅瀝瀝,噼噼啪啪,狂轟亂炸。窗前的芭蕉,就有了韻律,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彈着一曲不知名的樂曲。是那樣的悦耳,是那樣的清脆,是那樣的蕩人心魄、引人遐思。

喝着氤氲的茶水,看着窗外的雨景,聽那雨打芭蕉的樂聲。感覺是那樣的曼妙,這樣的人生,雖普通,但給人的感覺踏實。有絲竹之亂耳,有自然的韻律,有無邊無際的風景供我賞析。這樣安穩、與世無爭、恬淡的生活,不比老陶幻想中的場景更怡人嗎?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有這樣安穩、寧靜、恬淡的生活能不滿足嗎!這樣的時代,這樣的社會,作為一個單純的人來説,還會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社會前進,人也不落後。就如人對四季的態度一樣,每一個季節都有它的可取處,也都有它的侷限處,唯有將四季融合在一起,才會完美。其實,我們都知即使將四季融合在一起,也無法滿足我們心底的渴求。人的慾望,是人類最大的敵人,是人無法戰勝的對手。沒有心底無窮無盡的慾望,就不可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世上的事物,都是相對的。就看如何去開發和引導、疏流了。

我知道,這場雨是秋完美的落幕,也是冬即將來臨的序幕。我們的人生有這樣嚴謹的作風嗎?

從窗縫裏吹入的風,已經有些涼意了,還帶着哨子聲呢!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已經距我們不遠了。

朋友啊!乍寒還暖的時候,不要忘了保護自己哦!這個時候,最是容易傷風感冒的呢!不要像我一樣,永遠也長不大,總是讓親人操心、擔憂、嘮叨......

這場秋雨伴冬至,不要輕視哦!請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吧!

冬至的作文8

又逢一年冬至日。時間的步伐總是如此匆匆,眼看20xx就這樣即將過去了!廚房裏幾個師傅忙碌了一早的餃子終於開鍋了,冒出熱騰騰的蒸氣。在今天,中國很多地方的人們大都會以吃餃子來迎接數九天氣的到來,而且給它冠以一個童真般的説法,吃了餃子就不會凍壞耳朵了。不禁感慨於中國的吃文化可謂博大精深了,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會藴含一個和吃有關的美好故事。比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儘管吃餃子和凍耳朵是沒有什麼直接因果關係的。在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我更偏向於中國傳統,各種傳統文化組成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形成了我們的民族性格,畢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像即將到來的平安夜和聖誕節。那其實不過是西方國家的除夕和春節罷了,和我們到底有什麼樣關係呢,難道也是屬於和世界接軌的一部分嗎?漢民族的包容和接受能力真的如此寬闊?新聞説24日下午7時開始,地鐵一號二號線將關閉永寧門,鐘樓和北大街站。就想起曾幾何時自己也是和一幫同學朋友冒着大雪在那晚從小寨走向這個城市的中心,鐘樓!可至今也沒搞清楚去的目的是什麼,如此眾多的人們齊聚一起的意義何在?是商家的炒作?還是眾多空虛靈魂的一種慰藉方式?中國的商家應該是世界上最具炒作和宣傳能力的。形形色色的廣告無孔不入,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牆壁上,公車裏,衞生間的格擋上、春晚的節目裏………就如同現在的很多人,只要可以成名,只要存在利益,無所謂使用什麼方式。人們都在為了各自的慾望而孜孜不倦的'努力,付出。有人成功了,有人失敗了………英雄不問出處用在現在真是最合適不過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戰略使得我們的物質慾望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裏急劇膨脹,氾濫成災。人們在肆無忌憚的掙名逐利的同時失去的是日益退化的民族精神和靈魂。不知道在哪裏還會有一方淨土,來安放你我浮躁的心。

今天的天空尚有幾絲陽光,但温度很低,臨界冰點。現如今或許只有大自然才是最公平,最執着,最守信了。日復一日,春夏秋冬,陰晴圓缺。簡單的重複,沒有盡頭。我所居兮,青梗之峯,我所遊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遊兮,吾與誰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有時候感覺自己就是這大自然裏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既不是天將降大任的斯人,也不是那塊可以補天的頑石。即便如此,那就安分的做一粒平凡而不平庸的微塵吧。簡單的執着着,用心的生活着。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這是傻根許三多的座右銘。然而這樣的人所做的這樣事只有在文學作品或電影裏才能出現了。什麼是有意義的事情,什麼又是好好活着?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認識。其實不管怎樣只要能做到無愧於心,無愧於親人,無愧於愛人,無愧於好人!應該就算是好好活了吧。人,總是在一次次的經歷中磨練成長,在一次次的無奈和失敗裏繼續前行,在形形色色的人羣裏遇見和離去。最終懂得了,什麼東西才是自己所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是值得付出的,什麼樣的事才最是有意義的………只是當你懂得的時候,有些失去的已經永遠再也找不回來了。

想起兒時爺爺奶奶常説的那句諺語來,一九暖,二九冷,三九凍壞臉,四九凍破磚…在這樣的一個年末,祈福世間萬物來年安好吧!

冬至的作文9

“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朋友的一條短信提醒了我,冬至,將至。

老人説:過了冬至就是年。當然了,到了這把年紀自是不會再急急的期盼年的到來了。如果説不介意老,我還沒有那麼豁達。但是,是不是真的畏懼老呢?倒也不是。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能耐規律幾何?我還不至於愚腐到此。

現在的節日過的實在純粹的不多。作為傳統節日,冬至節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歲末時節。與其它傳統節日不同的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竟然沒有滲入大量的、斑駁龐雜的人文典故。冬至節沒有太多妙趣橫生的傳説,幾乎還保留着這個節日原初狀態的單純節令的意義。

小的時候最怕冬天,因為缺吃少穿。冬天綿延不絕的冷,一寸寸地侵蝕着肌膚。從手上到腳上,到處有冬天的風雪在身體上雕刻的痕跡。每每從街上瘋跑回來,羨極了父親圍在一個粗大的火爐旁吃着母親給做的飯菜。聽着火爐上,茶壺發出咕咕的聲響,看着從壺嘴裏冒出的輕煙,家由於有了父母的存在變的温暖而實在。

我只是看到父親圍着火爐的温暖,卻不曾見父親五更趕上膠皮車,到二十多裏外的地方為拉煤的寒冷。聽母親説,父親要在凌晨四點左右就套上大馬車去拉煤。一直要到下午四點左右才能回到家中,父親是在一天中最冷的時光行走在路上,辛苦在路上,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感受到。而我也只是目睹到父親的温暖時光。父親是個趕車的把式,趕的那種一主三副的車,就是一個駕轅的馬,帶三個邊套騾子。那時還是羨慕父親坐在車上的威武,是不是就是今天開大奔的感覺。父親頭帶一個狗皮帽子,身穿羊皮大衣,雙腿站在兩個轅條上,長鞭一甩,那個威風。

少不更事的我,那知父親所受的寒冷和罪過是別人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為了我們兄妹成長,父親從來沒有説過一聲的苦道過一聲的累,那時的冬天是那麼漫長,以至到如今,我腦海裏對父親夏天的形象幾乎沒有留下多少痕跡。一想到父親便是冬天裏的父親。如今,父親已是八十開外的老人了,他很怕冷,也就在剛入秋的時候,父親就早早地穿上了棉衣。一次我問父親,年輕時起早貪黑的趕車,你沒有覺過冷嗎?這時父親總會笑笑説,顧不的冷。是啊,真的是顧不的。那有時間去感覺天的冷暖呀。

於是,一直在心裏拒絕去讚美冬天,包括與冬天相關的梅花和白雪。寫過關於雪的散文發表在陽泉日報上,是二十年前的事,通篇沒有一句是讚美雪的,大概反其道而行,博的了編輯的青睞,因為,寫雪必是溢美之詞,像我這樣的寫法少,編輯遵循百花齊放的方針就編髮了,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而今,我急急的盼望冬至的到來。與吃文化無關,也與孝文化無關。與之相關的是這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杜甫的詩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陽生,每當在冬至來臨時,我便早早的默唸這一句。儘管我知道,冬至也就是寒冷的開始,但是我依然從心底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滾滾而上的氣勢。彷彿聽到地下的萬物在湧動,河流潺潺,樹木發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

冬至,將至。瑟瑟寒風裏,葉落蕭蕭,我只是單純的顧念住在我心裏的那些人的安暖,一如你們顧念我的安好!再次,默唸,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的作文10

冬至將臨,天總陰沉沉的,一連幾天都很少見到陽光,四周顯得很冷落蕭條,萬木凋敝,受副高壓帶的控制,長江南岸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乾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我教過幾年高一地理,對地球自轉與公轉四季更替自然規律更是熟爛於心,冬天在多少人眼裏滿目悲涼荒蕪的景色,也很少讀到讚美冬天的詩文。記得李清照有首詩這樣寫道:

小樓寒,夜長幕簾低垂,恨蕭蕭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濤愁眉。

冬天在詞人眼裏多麼淒涼,從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觀環境影響到心境,不象楊貴妃醉酒後的臉色,也不象孫壽故意做的“愁眉。”

小時候最不願意過冬天,那時的冬天比現在要冷些,一到冬天就很少出門,整天足不出户,圍着火盆取暖。坐在火盆邊,前面暖和,後背卻是冰涼的。那個時代不象現在有空調,電取暖,甚至水暖氣。我現在生活的社區利用循環熱水取暖,冬天室內温度10攝氏度以上,在家中根本不感覺到寒冷,在南方是很少的。前些天去一個朋友家做客,因為沒有取暖設施,坐在朋友家中感覺很陰冷,回到家就感冒了。也許人生活在舒適環境時間長了,一旦走出去就很難適應艱難的環境。

曾經在一個鄉村私立中學教書,現在回想起那個的寒冷冷寂的冬天,心就不寒而慄,那年冬天顯得特別的長,學校沒有什麼取暖設施,校長為了多賺錢,不顧師生的身心健康,空大辦公室燒一盤火,學生沒有什麼取暖設施。我幾乎每天早自習安排在第一課,每天早上5點多天沒有亮就從剛睡暖和的被窩爬起來,晚自習晚上10點多種才下課,真可以用披星戴月來形容。由於在鄉村沒有城市熱島效應,晚上寢室裏陰冷陰冷的,有時冷得睡不着覺。就是在那樣環境中,教師超負荷教學,我從高一地理、初三歷史、初二政治跨學科年級教學,每天象個機械人累得身心疲憊不堪,而學生超負荷上課讀書,在快期末考試發生流行感冒,高二有一個班差不多全病了,而那個校長卻賺了大把的金錢。現代應試教育,加上金錢效應,無情地摧毀了青少年的身心,誰來拯救孩子們!

有一年,我在海南過了一個冬天,海南卻沒有冬天,一年四季,除了夏季,春秋相連。冬天最多時穿一件羊毛衫,整個海南就象個綠色自然的大公園,草木葱葱郁郁。海南地處亞熱帶與熱帶交接的氣候帶,冬季受西南季風影響,海風送來温暖的氣候,在冬天裏,在海南感覺不到那種刺骨的寒冷。我在《走進海南三章》中這樣描寫海南的冬天景色:

十二月的海南,氣候開始變得有點像江南晚秋季節,早上起來吃早餐,突然發現每天坐在蓬勃綠蔭樹下,落滿了紫色的花瓣,也不知是什麼木本花,一時感到有些淒涼。這是不是海南的秋天來到了,心中莫名其妙傷感起來,是為了滿地花瓣悽切地漂零,還是為了歲月無情地消逝?就像即將枯萎的花瓣,燦爛開過,然後悄然消失了,當眾多目光注視她的鮮豔美麗的時候,誰又想到紅顏消失後悲涼和冷落。

我在北方也曾經生活了一年,北方冬天冰天雪地,但家中和公用場所都有暖氣設施,只要呆在房屋裏就感覺不很寒冷,要是外出,穿得就像北極熊一樣笨拙大衣,而冬天大雪飄紛飛,也是一道絕美風景。

冬至的作文11

為了能包上這頓有夢的冬至餃子,放學後我扛着一捆希望向家園一路飛奔。

與其説向家園飛奔,倒不如説我急於與冬至擁抱。在喜悦的瞬間,難免有一絲憂傷。小時候吃母親的餃子是一種享受。每年的冬至,母親都由着我的性子,細緻地為我包素餡餃子。在餃子上,母親從沒有應付過我。最後一次吃母親的餃子,是去年春節回200多公里外的母親家。低着頭吃着母親包的餃子,吃着吃着,總感覺到哪裏不對勁兒。細細一品,原來是餃子餡兒不如原來精細了。剛想説出來,抬頭卻被見母親正慈愛地打量着自己。我心一顫,詳裝津津有味的樣子,繼續吃着。母親顯得很蒼老,卻依舊不失一種期待。看我喜歡吃她包的餃子,母親一定很知足。想到這,我掩飾着心中的不安,哽咽地説了一聲:“媽,明年春節等我回來時,我來幫你剁餃子餡兒。”可是,當我再想吃母親包的餃子,她已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風在我耳邊掠過,鳥兒在我身後驚鳴。我失去了母親,讓我在漫長的跋涉中多了一份撕心裂肺的疼痛。母親不在了,我包餃子的夢少了許多快樂。為了不使自己失魂落魄,為了能堅強地度過母親辭世後的第一個春節,我儘量埋藏着心中的傷痛,堅持不讓淚水流出來,默默地陪着妻子和麪、擀皮,提前細心地包着這頓神聖的餃子,這頓飽含我與妻子、兒子對未來所持有的憧憬和美夢的迎春餃子。為了新春的到來,我在歲月的山樑上,我翻來覆去,一路風塵。我知道,母親走後,我心力憔悴,精神疲憊不堪。在就要擁抱新春的一瞬間,已步入中年的我,還有什麼需要再回首的呢?如果説有,那麼除了記憶,我想,就是這頓使我振作起來、增添信心的新春餃子。

妻子説,她只喜歡一年中包的這一頓餃子。我説,那我就陪你包吧。為了這頓不可或缺的歲月之宴,我打起精神,和妻子一起提前準備起來。我知道,與新春相約,沒有這頓美好的餃子,是難以想象的。我也知道,為了包好這頓餃子,在母親去世後,我的身心已經修養200多天。為了這頓餃子,我翻散了一本台歷,早晚洗了兩次臉,在心中醖釀了上中下三種品嚐方案,備好了春夏秋冬四套衣衫。我寄希望於自己在新春的腳步聲臨近時成為一個堅強的旅者,在一浪高過一浪的追憶中,把自己武裝成一個堅毅的精神巨人。我和妻子不怕累,起早貪黑,精心準備,細緻安排,我們希望這頓有夢的餃子在母親辭世後,給我們帶來一絲吉祥。我問妻子,包餃子時你想到了什麼?是期盼還是懷舊?是雲,是月,還是光陰中的每一束芬芳?妻子説,包餃子時心中就多了許多夢。

為了實現一次圓滿,在趕往新春的途程上,我學會了淺吟低唱,學會了擁抱與飛奔。我知道,即使我把腳步放慢下來,新春的日子還是會離我越來越近的。越是這樣,我越發感到有些緊張。一年又一年,一頁又一頁,我除了多掉下幾根頭髮外,多添幾絲疲憊外,還會丟下許多難忘的時光。我知道自己為何喜歡期盼?倘若心中沒有夢,我不會執着得義無反顧的。文字始終提醒着自己,每一次醒來,夢都很潮濕。晨鐘、雞鳴、薄霧、陽光,瑞雪、樓宇、街道、時尚,我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匆忙中清點着,似乎很多,似乎要我遺落下什麼。我知道,自己就像一個獵人,在趟過流失的河流後依然不會放棄原有的獵物。雖然獵物只是一種飄忽不定的虛幻,但為了讓夢不流失不冰冷,我依然執着地追趕着。即使有些跌跌撞撞,有些步履蹣跚,但我不踟躕,更不彷徨。

冬至的作文12

今歲又冬至,燈影伴隻身,理亂塵年事,歸故遠行人。歲月如佛手,心無雜念,翻開了冬的一頁,淡定了然。落記,這一時刻寒冷的時節,隨筆,畫下這深沉蒼茫的音質。就這樣麼?輕輕地、敲着除舊的鼓,滿腮的白鬚,叫人着了冷,帶些許迷朦。

縮在冬的棉襖裏,也就把心懷裝入了冬。那些臃腫的日子,被剝落外殼,着上綿絨絨的衣裳,安靜地睡在歲月的懷抱和冬的季節裏。靜聽時針敲響這深沉之夜,料想有多少如此刻的回望,在頭頂盤旋縈繞不歇,翻去覆雨,掀風舞雪地歌唱。這是漫長的旅行,雪中行,多了幾份雅緻之情和爛漫心懷,踏冬踩雪,彷彿可聽到冬在歌唱,它在與歲月對話,在與生命傾訴,仍可感覺輕如縵紗的隔簾,隱着我的眼,還帶了迷朦的白,晃晃顫顫地向我包來。

冬至。冬就真到了眼前。我已然覺得融入冬有一個世紀了。我是踩在歲月的背上,踏在生命的頭頂從天空劃過的候鳥,是冬的追隨都者,是冬的幻影。我每攀爬一步,都要抬頭數數天宮上的碑,看它距我愈來愈近,它在雲裏霧裏淹沒着,似冰冷無言的衞士,每個頭頂都豎着羽毛一樣的獲花,仍有跟我塞上一樣悠遠的調子,彈破一天的霧,惹得獲花紛紛揚揚而墜。落下,只為去那遼遠遙迢的故鄉。我的靈魂騎了它飛來,趕在冬至的一刻,我看到了故鄉的原風景,仍那麼清秀可人,霜貫橫白。

我是掛在故鄉枝頭的一枚葉子,是貼在她額頭上的一枚郵票,或者可説是長在歲月河堤上的一株守望草。我看聚天地呼吸的霧,瞬隱帶了冬至而歸,遮住了蒼白的天幕與它一同粘連成冬的樣子。故鄉的冬就那樣,聽冬,如同品嚐深沉厚重的大提琴,悠然飄止渾厚如山。

冬至大如年,在我生命最頂峯的時候又翻過我不多的光陰,它是隨意柔和的,也是皙顏動人的。“守冬爺長命,守歲娘長命”,我守着一個個冬至踏過了歲月的長河,在冬至那一刻,我看到父親翻開的舊黃曆,在不停地説:“冬至了,冬至了”,母親也憂心忡忡地湊上前去看,儘管不認得其中的字,還滿臉疑惑地自言自語,懷疑這冬的到來,與去年時分的差異。冬至,就是我的望親石,我站在石頭上,仰頭看它,那是一道黑油漆的門和那道門坎兒。畫面定格在老屋子的門口,還是父親翻閲冬至的嚴肅,冬至既到就是節衣縮食的開始,日子就變成堅硬冰冷的石頭,是走向“年關”的開始……。

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推着日子,又一個冬至不約而來,在既近換歲的時候換了人心,將我從毫無顧忌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憂心忡忡的人。父親與母親為生活維艱而憂心,我呢?只會站在物質豐沛的日子裏頭,望故興歎。望着生命的長廊朝一個不知名的地方走,多深?多遠?卻從未想像過。我唯願讓我的思想慢慢延伸了去,如輕煙一樣散開,飄柔地去,走向冬至的深巷,帶着歲月黴腐的味道,去收集它沿途的風景,還有風景裏那些慘淡寂寥的遺骸。我且用迎接新歲的美酒,灑向生命的歸宿地,成兩行清淺的詩句,朝着親情的靈魂處,寄千串厚重的禱告!

歲寒見冬至,早春接清明,節氣如掛在季節枝杆上的一張張紙條,我是走在季節裏的行者,到了冬的驛站,撕下,看它上面寫給我為數不多的話,或是淡淡的無字書。我嗟歎流年,在這一時刻安靜地掰着手指,計數自己最大的峯齡。春在一個對話的距離,欲催梅綻,我在花開花殘,無心拾起落紅那刻,看冬至放大成生命的門坎,生活之隔檔,隨着年關更替,附着生命的歌唱,舉着生活的祈禱,我虔誠地叩拜歲月,並悼念被歲月剪成的清苦,還有被它遺失了的生命!

心在清明飛,飛過端午、掠過重陽、冬至收容。

冬至的作文13

冬至日霧連天,漫漫白雪接遠山。春不遠夜漸短,靜候楊柳拂堤岸。

我獨自在角落裏碼着字,只聽着鍵盤聲滴滴噠噠在響動,還有的就是樓道里隔一會兒電梯上來時悶悶的聲音,還有就是小狗的喘氣聲,很均勻,很幸福。

冬至日,早上霧霾籠罩視野,是陰沉沉的,還是霧靄靄的,有些辨不清。不是我辨不清,專家也有些説不明白了,這到底是霧還是霾。廣播在不斷的説着哪裏的空氣質量指數為多少,呈黃色預警,哪裏的小學停課,哪裏的能見度低到高速公路被封了……我聽着真想把廣播關了,説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主要説治理哇,不治理,説多少那都是寡説。

我照舊出去鍛鍊了,空氣裏瀰漫着濃濃的怪味兒,我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很刺鼻子,有些不想呼吸的感覺。但是,還是很慶幸自己不在重度污染城市。網上不是傳着他們上班還得戴防毒面具,最起碼,目前,我們還是不需要那些可怕的道具。

老天爺還是懂得人間疾苦,廣播裏還再三再四的説,要是來一場大風,或者下一場大雪,這場霧霾就會有所緩解。還真的降雪了。

上午那會兒,我在單位坐着,拿出會議記錄本,準備寫下今天開會的內容。陰沉沉的天空,突然間,開閘了,雪霎時間飄灑下來,很瀟灑的樣子。我的心不在做記錄上,我怕我的車子在雪天裏開不回家去。我在焦灼不安中,合上了會議記錄本,下樓開車就回。路上的雪已經鋪了一拇指厚,不是太滑,我小心翼翼地駕駛着車子。高速路已經被封上,只能選着另一條路走了。

車子在雪中行進,雪落於車窗上,打個滾兒,變成了水滴,滑了下來。天氣還是不冷,可憐的雪花,像個精靈飄落下來,為的不是化成一滴水吧。我想,這是一個鬧劇,她下到人間,也想讓自己的美永存來着。但是,碰到了我暖風吹着的玻璃上了,心頓時碎成了水滴。

進了市區,雪小了許多,路面積雪已經融化,車子行駛起來自如多了。但是,等到回家了,天空一下子像發泄情緒,大片大片的雪花,肆無忌憚地傾瀉下來。霎時間,天地萬物白茫茫一片。感謝老天爺照顧我啊,這回,你就盡情釋放這一冬的能量吧!我自言自語道。

是的,北方的冬天就應該這樣,冷冷的,下着厚厚的積雪,這才具有冬天的況味。這場雪,拉開了數九的序幕。

“冬至不吃肉,凍了腳趾頭。”可見天氣在冬至這天,就是要真正地冷起來了。打開微信,曬餃子的人好多。也難怪,冬至就是個吃餃子的日子。回家的時候,遇上了琴,問她:“幹啥去,笑得美滋滋的。”她説:“去姐姐家取餃子呀!”這傢伙會享福,餃子還得姐姐給包上,就等着下鍋一煮。想着餃子就香,拉來冰箱,吃一個娘給包的餃子,冷的,但也是香的很。孃的味道,冬至的味道。啊哈,反正我的腳趾頭可以保住了。

想起小時候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事情,很是開心的。沒到這天,我就開始盼望着,盼望着。到了這天,母親割點肉,不多,但足以讓我們解饞。她剁肉餡的時候,我們幾個孩子都在炕上等着。母親剁好肉餡,要切好多葱放在裏面,還要放入剁碎的白菜。我們其實不想讓母親放白菜和大葱,就想吃一吃純肉餡的餃子。可是,在我記憶的那個年代,母親總是説:“純肉餡的餃子不香,只有放一些菜才好吃呢。”我其實一直不信媽媽的話,可就是一直沒吃過純肉餡的餃子。

長大後,吃上純肉餡餃子了,曾經的那種饞勁兒卻沒有了。現在,正是吃純肉餡餃子真的不香了,不如加一些大葱或白菜或茴香。

原來,期盼也有保鮮期,也會過時的。不過,回憶很暇意,像極了小時候暗夜裏的油燈捻子,不亮了,挑一挑,又亮了。恰逢冬至日,挑一挑那記憶裏的油燈捻子,突然間,還蹦出了不少火花。

冬至已至,晝長夜漸短,落雪飛舞的日子,最是思念。看光禿禿的樹枝上掛的滿是積雪,豐滿了許多。想啊,明天如果晴了,冬日暖陽便是光影綿延!冬日走近,春日不遠。

標籤: 冬至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ongzhizuowen/oww47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