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重陽節作文 >

【實用】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總7篇

【實用】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總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小學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重陽節小學作文彙總7篇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曆九月九,傳統的重陽節,老人節,也是登高節。媽媽單位裏就組織了一場規模浩大的登小斗山、大斗山活動,參加人數有700多人。我和媽媽作為登山老隊員,擔當了開路先鋒,帶着幾位叔叔率先攀登。

伴着泉水叮叮咚咚的歌聲,我們上山了。沿着寬闊的水泥路筆直向前走,就能看到一個岔路口,一條是狹窄的山路,一條依舊是寬闊的水泥路。小路通向小斗山,大路通向大斗山。雖然名字這麼叫,但小斗山比大斗山更陡。

趁着大人們貼指示牌的時間,我環顧四周,發現這裏簡直是綠的海洋:竹子是綠的,野草是綠的,石頭上的青苔也是綠的……這些美麗的綠色,映得我腳印也泛着綠色的光芒,輕鬆極了。

牌子上寫着,接下來的路有些挑戰,我心想:對我這個爬山健將來説,還不是小菜一碟嘛。

山路彎曲陡峭,並且因為前幾天菲特的影響,有很多碎石塊被衝到路面上,幾個叔叔正在修路。我感受到了他們工作的艱辛,我們輕裝上陣都有些氣喘,他們更加累了,我們走在石頭路上,也是走在他們的汗水之上啊。

正想着,我也累得出汗了。回頭看看,已經登得很高,但抬着向上看,哇,還有這麼多台階啊,一眼都望不到頭,真像是通到天上一樣。確實好累啊,但我不能停下來,我要保證第一個到達峯頂。“前面這點走完,就會到了。”我給自己鼓鼓勁。

媽媽安排一位叔叔站在路邊,專門為大隊人馬鼓勁,還讓他告訴所有的人,不能坐下來休息,因為心臟會受不了。這時,我看媽媽自己也很累了。她埋着頭,不再跟我聊天。我知道她又在用“三步勝利法”了。就是低着只看自己眼前的三個台階,鼓勵自己不斷地征服這三個台階,不知不覺就能到達山頂。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攀登,我們終於到了小斗山頂,完成了1/3的路程,再往大斗山去的路就平坦多了,我們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比起之前的持續登高,算是輕鬆多啦,我一鼓作氣,到達了鑑遠亭,之後就全部都是下山路啦。

爬山可以登高望遠,欣賞美景,還可以鍛鍊自己的毅力,呼吸新鮮的空氣。我喜歡登山!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2

又是一個九九重陽節,但這個重陽節卻與以往不同,因為我們三一班,要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天高雲淡,秋高氣爽,伴着花的芬芳,踏着歌的節拍,我們懷着喜悦的心情到達了敬老院。

首先,我們為每位老人獻上了紅領巾和禮物,老人們激動地用雙手接過紅領巾,他們的雙手有些發抖,也許是高興,也許是想到了童年時的情境,感動得都熱淚盈眶。看着老人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彷彿年輕了許多。

其次,我們為老人獻上了精彩的節目,有沙包舞《找朋友》、二胡《賽馬》、但最受歡迎的是雙簧表演,他們用那幽默的語句把大家逗得前俯後仰,老人們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最後,我們扶着老人走進他們的房間,我看到有的老爺爺坐在輪椅上無法動彈,大家推着他走,有的老奶奶走路失去了平衡,不斷地向前跌倒,還有的老人説不清也聽不見,我不禁為他們感到難過,多麼希望他們能更加健壯。我扶着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他戴着一定鴨舌帽,臉上有許多老人斑,眼角皺紋很深很深,走路一瘸一拐,他已經有89歲高齡了。來到他的房間,我們跟老人聊天,整理房間,還為老人唱了一首歌,雖然爺爺聽不清,可他還是為我們鼓掌,對我們表示感謝,爺爺還從櫥子裏拿出來核桃讓我們吃,看得出來,爺爺因為我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們也為他感到高興。不知不覺回家的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老人。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在心裏默默地朗誦着:“爺爺的愛,是燦爛的陽光,他能消融冰川、淨化心靈,蓬勃生機,奶奶的愛,是盎然的綠地,她使空氣清新,百花吐豔,彩蝶飛舞……”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3

20xx年 X月X日 晴

今天袁老師給我們講了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和重陽糕的圖片,講孝順老人的故事。第一個在講台上講故事的同學是潘嘉瑞,他講的故事是《弟子規》裏的`“冬則温,夏則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冬天天氣冷了,就要給老人添加衣服,不要讓老人受凍了;夏天來了,天氣熱了,就要老人脱衣服或扇扇子,讓老人涼快。潘嘉瑞講的很生動,後來張斯嘉,鄒晨熙也分別講了敬老愛老的故事,我講的故事叫《卧冰求鯉》,意思是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

我一定要遵守我的承諾:就是每週給爺爺,奶奶捶一次背,讓他們身體健健康康。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4

正是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大清早,一股濃濃的酒香夾雜着茱萸的氣味撲鼻而來。我一撓頭,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我連忙換好衣服,奔出房間。只見奶奶正捧着一把茱萸,要摘葉子呢!我忙跑過去,問道:“奶奶,你在幹嗎呀?哪來這麼多的茱萸?”奶奶笑了:“我正要做幾個香包給你戴上呢,你挑幾個顏色吧!留些給你爸你媽。”我往茶几上一看:果真有十幾個香包袋子,我挑了幾個顏色後,忽然眼珠一轉,説了句:“等我一下!”然後便跑進房間,從櫃子裏抱出一個三層的“寶箱”。我從第二層放鬆緊包的小盒子裏挑了一個最大的紅色小包,決定動手做一個香包送給奶奶。

我把包放在書桌上,又從外面拿了一大把茱萸,準備好紙、水彩筆等。我先撿了一把上好的茱萸,往小包裏一點點、一點點地放,直到放滿為止。接着,我又用水彩筆畫了一張精美的卡片,用黑筆寫上祝福。我做好以後才發現似乎少了點什麼,忙跑出去,把袋中的雜物清了一下,又用雙面膠在紙上粘了一些茱萸葉,然後拿出一個小瓶子,用小匙盛了些菊花撒進去。我把小瓶子掛在香包上,又從小花園裏折了一枝菊花擺在一起,放在一個小盒子中,準備送給奶奶。

我把小盒子放在茶几上,又在盒子兩邊各放了一塊九層、上面有兩隻小羊的重陽糕,萬事倶備,只等奶奶了。奶奶來了,一看這裝飾,笑得開心極了,我和奶奶一邊吃着重陽糕,一邊聞着香氣,度過了一個開心的重陽節。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5

重陽節文化迄今已有兩三千年歷史,在西峽至今流傳眾多民間傳説。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要數重陽公主的傳説。

據《漢書》記載,東漢安帝年間,宮中身懷六甲的李娘娘受閆氏所害,逃至洛陽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陽店。恰在家歷九月九日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陽女。李娘娘歷盡艱辛,慢慢把重陽女養大成人。誰知一年秋天,此地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村裏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倖免。李娘娘臨終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重陽女,並把安帝贈送的玉佩傳給女兒,讓她找機會狀告閆氏,為她計回公道。李娘娘死後,重陽女到處拜師學藝,立志斬除瘟魔,為母報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動,精心傳授劍法,並密告瘟魔的四個弱點: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刺激氣味,四怕高聲,讓重陽女來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現時見機行事,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這天,重陽女組織附近的百姓登上雲彩山,女的頭上插紅茱萸,茱萸果為紅色,葉子散發出一種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現就齊聲高喊:剷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見到紅色,聞到酒氣和怪味,聽到喊聲,縮成一團,重陽女一劍將瘟魔刺死。從此重陽店一帶百姓安居樂業,健康長壽。此事傳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來視察,見到了重陽女和玉佩,報知安帝。安帝召重陽女進京相見,父女擁抱大哭一場。後安帝貶黜閆氏,專門為李娘娘修了娘娘廟,封重陽女為重陽公主。安帝要留重陽女在宮中,重陽公主以母親葬在重陽、逢節要去祭奠為由,執意回到重陽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順便把當地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傳入宮中。

重陽公主生在重陽,長在重陽,又在重陽結婚、生子,百歲而亡。當地羣眾為重陽公主修了重陽道觀,年年重陽節前來朝拜。由於歷史的的變遷特別是戰亂的影響。漢安帝建的娘娘廟和重陽百姓為重陽公主修的重陽道觀都已不復存在。但歷史總會留下一些痕跡。

距重陽鎮10公里的西坪鎮有一個皇后村。《西峽地名志》講:相傳,一皇后經此小憩,地以人傳。這位皇后就是李娘娘。因李娘娘逃難時已身懷六甲,行動不便,曾在當地歇息。

近年,我縣重陽文化研究會又在重陽寺內發現幾件實物證據。《西峽地名志》上説的後寺就是今天的重陽寺,該寺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炸燬,現殘存一些瓦片、石碑等。其中一段廟脊瓦塊上清晰可見恭李氏字樣,這與傳説中的李娘娘十分吻合。這有一段龍頭瓦和鳳尾瓦,古代一般稱皇帝為龍,皇后和娘娘為鳳。從這三件瓦的文字和圖形推斷,此寺在後來修建中可能為李娘娘專門修了一個殿,也可能此寺改成了娘娘廟。中國的道教、儒教和佛教是相通的。另一塊是天子萬年碑,這塊碑的碑文大多都看不清了,但天子萬年四個字清晰可辯。天子即君王、皇帝,皇帝才是真龍天子。天子萬年碑是與皇帝有關。這位皇帝就是漢安帝,這與李娘娘生重陽公主的傳説十分一致。由此可以推斷,傳説中漢安帝為紀念李娘娘,重修了重陽寺、娘娘廟是真實的,是有碑可證的。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6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中國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樑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裏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在中原人(中國)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小學作文 篇7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收穫的黃金季節裏,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後天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老人節——重陽節了。此時,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外婆開心、快樂

外婆就住在我們家,因為我從小是在外婆身邊長大的,所以外婆是我最親最親的人,我就想早點給外婆盡孝。這不,機會來了。吃過晚飯,爸爸和媽媽出去散步去了。我就趕緊放了一盆温水,端到沙發旁邊,然後又去把外婆扶出來,讓她坐在沙發上。我把外婆的襪子脱掉,放在凳子上。自己用手試了試水温,才把外婆的腳放進去。我又順便問外婆:“外婆,水温還行嗎?”外婆笑着説:嗯,很好。棋棋長大了呀!知道孝順我了!“我聽了外婆的話,心裏美滋滋的。

腳洗完了,我用擦腳巾給外婆擦了擦腳。把外婆的腳放在高度適中的凳子上,讓外婆坐下,開始小心翼翼的給外婆修腳指甲,外婆一眼不眨的看着我,嘴裏不停的嘟噥着:鄭棋長大了,鄭棋長大了……聽着外婆的嘟噥,自己也立刻覺得自己已是個大人,也更應該好好伺候我可親的外婆。修完腳後,我又站到外婆身後,給外婆捏肩、捶背,邊捏邊問:外婆,我的手勁行麼?外婆高興的合不攏嘴:嗯!行!好好好!

看着外婆笑了,我也笑了。我祝願我的外婆開心、健康、壽比南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ongyangzuowen/nmmxp9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