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重陽節作文 >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300字七篇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300字七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300字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300字七篇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1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關於重陽節的來歷,大致有三種説法。

1、據《續齊諧記》記述:漢代桓景隨《易》學大師費長房遊學多年。一天,費大師對徒弟講,九月九日那天應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聽從師言倖免於難,而未及撤離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災難,相沿成習。

2、源於漢代的道學。道家奉為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為“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剋,所以被視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為了“解厄”,重陽習俗由此而來。

3、源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的齊景公。九月初九的這天他帶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氣爽,心曠神怡,於是認定是個吉日。以後,每年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後人仿之,形成習俗。

但這3種説法究竟哪種正確,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們尚無定論。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2

重陽節快到了,今天我和媽媽要去太婆家玩。

我想,咱們要去太婆家,下午就要走了。媽媽想了想,説,好吧。我們來到歡樂超市,買了一個花香盒,我問了阿姨,這東西有什麼作用啊?這個花香盒,非常的香,而且,還能趕蚊子,能讓我們快速的進入睡眠。啊,這麼好,那就買這個吧,我們就買了這以後,來到公交車上,坐了大約一小時後我們終於到了太婆家,我們下車,我到門口中,拿着禮物開了門,太婆一看我和媽媽來了,趕緊來到我面前,我拿着禮物,給了太婆,太婆微笑着接過了禮物,説:“謝謝”。我説:“不用謝”。

我坐到沙發上,太婆拿着烤好的餅乾,給我吃,我説謝謝,太婆又拿着禮物,拆開一看,是個花香盒,散發着香氣,讓周圍的蚊子都趕跑了。而且還讓我們很想睡覺,我馬上關上蓋子,終於清醒回來了。到了中午,我們吃完午飯,睡了一下,等醒來,就要走了。我依依不捨的上了車。我和太婆説了聲再見,就走了。

今天能到太婆家我非常高興,希望以後,能天天到她家,吃餅乾。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3

萬千愛,愛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中事,水風空落眼前花。重陽節作文萬里無雲,千里飄雪,清漸遊遠,浮萍妖嬈。

搖曳碧玉斜樓上,牡丹花香飄滿城,夜狂飲,問醉裏誰扶?

——題記

現在的我已經沒有了昔日的華髮張揚;現在的我已沒有了往昔的雄心壯志。此時的我就像一棵被人遺棄的小草,孤零零的長在荒蕪的大地之上,接受驕陽的暴曬,雷雨的洗禮。忍受那讓人發狂的寂寞,蝕人心田的空虛。

我已不再奢求所謂的金錢,權利;不再奢求老師和家長視若珍寶的學習成績;不再奢求和野蠻人樣的高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只想......我只想有個人來陪我,只想有個人來安慰我,只想有個人來呵護我。能讓我有苦可訴,有情可依;能讓我傾吐心聲,表露心際;幫我撫平心底的創傷,那在我自己努力下難以癒合的痕跡。

可是又有誰會注意到我這棵殘敗的小草呢?又有誰會犧牲自己的時間來關護我——這個與他們豪不相干的人呢?我只有冰封自己的心靈,讓他像鋼鐵一樣堅硬來抵禦外界的紛擾,把持住自己的心海,讓他像死水一樣不起波瀾,哪怕狂風暴雨的到來,哪怕炎炎烈日的暴曬。

我會在重陽節作文那美麗的草叢中,默默的守侯春天的到來。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4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裏的詩句。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還要插茱萸、賞菊、吃糕。

重陽節又名老人節,我記得我八歲的時候,早上,我們一家三口人帶着布丁先去了外婆家,把布丁留下來陪外公外婆。然後我們三人去了商場買了一些五花八門、眼花繚亂、琳琅滿目的食物和一些水果送給外公外婆過重陽節。中午,吃飯的時候,桌上擺滿了香味可口、讓人垂延三尺的飯菜,我們都把好吃的飯菜放在外公外婆的碗裏,連小狗布丁都用嘴巴叼住它最愛吃的土豆絲放在外公外婆的.鞋子上,彷彿在對他們説請收下我的禮物把!下午,我們陪外公外婆去靜湖公園散步,還在附近的商場裏給他們一人買了一件衣服。在回家的路上,陪他們説笑話,逗得他們哈哈大笑。

我希望每年的重陽節,能將傳統文化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會將它永遠記住,當作我童年的回憶。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5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取諧音“久久”長壽之意。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固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菊花代表長壽。在重陽節那天,許多人都和老人一起去觀賞菊花。菊花有好多種顏色,有黃色、紅色、白色、紫色、粉色和綠色等等。菊花爭奇鬥妍,形態各異:像一個個白色的小絨球;有的菊花花瓣聚在一起,只有邊上的花瓣才是鬆散的。有的花瓣細細的、卷卷的,好像許多人都披着捲髮;還有的花瓣小巧玲瓏,那些舒展的花瓣正在展開。

商場里人頭攢動,今天的老年用品銷售火爆。很多人在為老人選購商品。有的給老人買保健品,有的給老人買水果,還有的給行動不便的老人買輪椅。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我明天一定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候他們。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6

舊時漢族民間節日風俗,流行於黃河中下游、淮河、長江流域插茱萸等地。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採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製成囊佩帶的,俗信能驅邪治病。相傳始於東漢,晉代成俗。至唐代,插戴茱萸、裝飾美容、祝頌延年益壽。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歷史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秋高氣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時,茱萸被認為能祛病驅邪,所以古人或頭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遊興,並把重陽節稱為登高節、茱萸節、茱萸會。直至民國時期,一些文人秋季聚會請貼的常用款式為:“×月×日,登高萸觴,候光。”到民國以後,茱萸風俗逐漸衰退。但現在民俗仍然保留着。

重陽節的作文300字 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我除了吃塊米糕,貌似就剩下聽媽媽講小時候的故事了。哦哦,對了,晚上,我還準備幫奶奶洗次碗。

媽媽説她上小學的時候,小學的西面有個敬老院,裏面住了十幾個老人,那時候的敬老院裏,據説居住的都是無兒無女的老人,或者是軍烈屬。老人們真的很老,白髮蒼蒼,拄着枴杖。就在小學的西面,僅隔着一條小河。

媽媽和其它兩個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幫老人買點心。媽媽原來除了學校組織的擦窗户掃地,沒去過敬老院;當她們買好點心,趁週末悄悄溜進去時,看到的就是破敗和蒼老。昏黃的太陽照在頭頂,老人們坐在破舊的藤椅上,曬着太陽,周圍是灰色的打着補丁的棉被。

那時候流行做好事不留名,所以,她們看了會兒老人的生活起居,把點心留在了一個稍微醒目的角落,就悄悄走了……每週如此,年復一年,那麼多年過去了,媽媽説,每當回憶起來,滿眼都還是老人們的蒼老,和設施的破敗。

講講媽媽就笑了,你説,現在要是在地上有一堆點心,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拿起來吃呢。媽媽説,小時候,她們就是這樣敬老的,用力所能及,來敬老。我想想,我們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ongyangzuowen/k9n7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