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重陽節作文 >

實用的寫重陽節作文五篇

實用的寫重陽節作文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重陽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寫重陽節作文五篇

寫重陽節作文 篇1

想起重陽節就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和奶奶,當年奶奶去世的時候我小什麼也不知道。在奶奶去世的時候我還嬉皮笑臉的。長大了我去學校,發現同學們的奶奶都來接他們。回到家我問媽媽:“媽媽,我奶奶呢?”她説:“你奶奶有病去世了。”聽了這句話我頓時熱淚盈眶。

自那時我便抱着照片看奶奶。到了現在我還是有些想奶奶。

今天我要去看爺爺了,我們坐上車到了爺爺家。我見爺爺還是有些發呆,可能是因為想奶奶。

於是我把奶奶的照片給了爺爺,爺爺頓時哭了起來,接着我也哭了起來。沒有誰能體會到我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對爺爺説:“爺爺,我知道你想奶奶,但我也想……”

我想爺爺是非常傷心的,便對爸爸説:“爸爸,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和爺爺吃團圓飯了,不如我們去吃飯吧。”爸爸説:“好吧,我們也很久沒有和爺爺一起吃團圓飯了。”

到了飯店,我見爺爺還是眼圈紅紅的,於是我也想哭。但是我一定要堅強,一定要讓爺爺開心起來。吃飯的時候我故意説:“我長大一定要買個直升機,讓爺爺坐進去。”爺爺説:“你還是個小孩,不知道它有多貴。”我説:“只要能讓爺爺開心,我就一定要買。”爺爺笑着説:“我現在已經很開心了。”見了爺爺臉上的笑容,我十分高興。

我對爺爺説:“爺爺,以後開心點,以後還有我們陪你。你一定會幸福的。”爺爺説:“好。”該走了,我真是捨不得走,看着爺爺慈祥的臉龐,頓時我感到十分温暖。

寫重陽節作文 篇2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説:“每逢佳節 倍思親。” 重陽節還有這樣的傳説呢?

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説:“汝河裏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裏就把瘟疫帶到哪裏。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説東南山中住着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説:“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説了。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 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説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説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 好,就帶着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裏,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户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裏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從那之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就會傳承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

寫重陽節作文 篇3

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寫重陽節作文 篇4

週六,我放學一到家,就把在學校做的重陽糕拿給奶奶吃。看着奶奶津津有味地吃着,我高興極了!突然,我靈機一動:“明天就是重陽節,平時奶奶天天給我燒飯,在這個節日到來的時候,我為什麼不能給奶奶做頓飯吃呢?”

主意有了,那給奶奶燒點什麼呢?還是來個我擅長的“姚氏蛋炒飯”吧。説幹就幹,我在媽媽的協助下,把做蛋炒飯用的'材料一一準備好,就開始大幹一場了。我先小心翼翼地往鍋裏倒了點油,因為媽媽説奶奶年紀大了,油要少用,打着火後,稍微等了一會兒,感覺油開始熱了,我果斷地把攪拌好的雞蛋倒進了油鍋,只聽“呲拉”一聲,傳出悦耳的聲音,“奶奶,你聽,你平常炒菜時菜剛下鍋也是這樣,”我得意極了。過了一會兒,雞蛋開始在鍋裏“咕嚕咕嚕”地冒泡,“呀,蛋快要凝固了”,我趕緊把米飯加了進去,飯是冷的,還有點硬,於是我用鍋鏟將飯壓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慢慢讓蛋和飯充分攪拌在一起,直到飯白中有黃,黃中有白為止。跟着配料火腿腸丁和葱末下鍋了,我把它們和飯炒勻了,就到了最後一個程序——調味。我牢記媽媽説的“老年人要吃的清淡”的話,心想:這是我第一次單獨給奶奶做飯,最後關頭了,一定要小心!我舀起半勺鹽,看看好像多了,又輕輕灑掉一點,再灑掉一點,入鍋!跟着我又加了一點點雞精和醋,拿起鏟子又翻炒起來,很快,香噴噴的蛋炒飯大功告成,出鍋了!

“奶奶,快來嚐嚐我炒的飯!”我大叫。奶奶嚐了兩口,連聲稱讚:“我的好孫子真厲害!”奶奶的臉上笑得好像開了幾朵花。我心裏也美極了,奶奶,以後我還給你做更好吃的!

寫重陽節作文 篇5

重陽佳節在九九,登高祈福為親友,遙望故鄉心默唸,親人安康福永久。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説:“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chongyangzuowen/jolyl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