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艱難困苦中總有青春的力量閲讀答案

艱難困苦中總有青春的力量閲讀答案

【原文】

艱難困苦中總有青春的力量閲讀答案

艱難困苦中總有青春的力量

①青年——國家的中堅,民族的希望。每當國家危難之際,總有千千萬萬愛國青年挺身而出,把血肉築成新的長城。今天,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青年在地球之巔抗震救災中迎來了又一個五四青年節。艱難困苦中再一次凸顯青春的力量。

②“70後”回族兄弟陝國林、陝國雄徒手救出3名藏族鄰居、向數以千計的受災羣眾免費發放了價值30萬元的飲用水和方便食品;地震奪走了“80後”特崗教師旦周才仁的7位親人,無暇顧家的旦周才仁卻從廢墟中救出了7名學生;“90後”武警戰士陶興東年僅19歲,入伍不到5個月,在與廢墟徒手較量中,10個指頭指甲全部脱落……

③青春無悔,為了祖國和人民!這就是新世紀共和國的青年。他們用青春、用生命書寫着人性的光輝,弘揚着生命的尊嚴。

④從兩年前的巴蜀大地到今天的青海高原,抗震救災隊伍中,無論職業、身份,衝鋒在前的都是青年,每一個年輕的面孔都透出感人的表情,每一雙年輕的手都傳遞着愛的`力量。

⑤將青春融入時代大潮,方能收穫充實與進步;認知人性的關懷,更知曉家國大義、民族情懷。從汶川到玉樹,在兩次強震災害面前,千千萬萬共和國青年刻骨銘心地領悟家國大義。舍自己為他人,舍小家為大家,用青春熱血和果敢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⑥艱難困苦,玉汝以成!

⑦玉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氧氣含量只有平原的60%,工作、生活環境惡劣艱苦。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條件,這樣的時刻,更加激發了青年人擔負起青春使命的決心。

⑧艱苦中快速成長,風雨後迎來彩虹。災難帶來毀滅、造成創傷,災難更凝聚力量、孕育希望。抗震救災中唱響的青春之歌,彰顯了共和國新一代昂揚奮進、勇挑重擔的堅強意志和時代風采,必將更加堅定全體國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美好未來的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問題】

20、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麼?(2分)

21、第⑤自然段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麼?(2分)

22、下列對本文內容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艱難困苦,玉汝以成!”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災難才能凝聚力量,孕育希望。

B、文中“共和國青年”是指所有能夠用生命書寫着人性的光輝,弘揚着生命的尊嚴的人。

C、“從汶川到玉樹”與“從兩年前的巴蜀大地到今天的青海高原”相對應。

D、列舉“70後”“80後”“90後”三個年代的人,是為了把抗震救災的各類英雄包含其中,使論證更有説服力。

23、“家國大義”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3分)

【參考答案】

20、艱難困苦中總有青春的力量。

21、道理論證和舉例論證。

22、C(A.應是災難更能凝聚力量,孕育希望。B."所有......的人"就不只是青年了,與原意不符。D.並不是包含各類英雄,與原意不符)

23、舍自己為他人,舍小家為大家,用青春熱血和果敢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qvdd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