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錢塘六井記》閲讀答案

《錢塘六井記》閲讀答案

一詞多義。這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在文言文的閲讀理解中,要儘量的理解每一個詞的意思,才能開始答題。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錢塘六井記》閲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錢塘六井記》閲讀答案

錢塘六井記

蘇 軾

潮水避錢塘而東擊西陵,所從來遠矣。沮洳斥鹵①,化為桑麻之區,而久乃為城邑聚落,凡今州之平陸,皆江之故地。其水苦惡,惟負山鑿井,乃得甘泉,而所及不廣。唐宰相李公長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後刺史白公樂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於今賴之。始長源六井,其最大者,在清湖中,為相國井,其西為西井,少西而北為金牛池,又北而西附城為方井,為白龜池,又北而東至錢塘縣治之南為小方井。而金牛之廢久矣。嘉祐中,太守沈公文通又於六井之南,絕河而東至美俗坊為南井。出湧金門,並湖而北,有水閘三,注以石溝貫城而東者,南井、相國、方井之所從出也。若西井,則相國之派別②者也。而白龜池、小方井,皆為匿溝湖底,無所用閘。此六井之大略也。

熙寧五年秋,太守陳公述古始至,問民之所病。皆曰:“六井不治,民不給於水。南井溝庳③而井高,水行地中,率常不應。”公曰:“嘻,甚矣,吾在此,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乃命僧仲文、子圭辦其事。於是發溝易甃④,完緝罅漏⑤,而相國之水大至,坎滿溢流,南注於河,千艘更載,瞬息百斛。疏湧金池為上中下,使浣衣浴馬不及於上池。而列二閘於門外,其一赴池而決之河,其一納之石檻,比竹為五管以出之,並河而東,絕三橋以入於石溝,注於南井。

明年春,六井畢修,而歲適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罌缶貯水相餉如酒醴。而錢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龍山,北至長河鹽官海上,皆以飲牛馬,給沐浴。

餘以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於井竭,非歲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豈獨水哉?

(摘編自《蘇軾全集》)

【注】①沮洳斥鹵:低窪潮濕的鹽鹼地。②派別:江河的支流。③庳:低下。④甃:井壁。⑤罅漏:縫隙,漏洞。

思考題: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惟負山鑿井 負:靠近

B.率常不應 率:大抵

C.並河而東 東:東面

D.六井畢修 畢: 全部

3.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屬於六井修治措施的一項是( )(3分)

①絕河而東至美俗坊為南井

②於是發溝易甃,完緝罅漏

③千艘更載,瞬息百斛

④而列二閘於門外

⑤比竹為五管以出之

⑥皆以飲牛馬,給沐浴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開篇介紹錢塘城的形成和地理特徵,為下文記錢塘六井的開鑿和修治作了必要的鋪墊。

B.錢塘六井的開鑿始於宰相李長源,終於刺史白樂天,為百姓引來了西湖之水,解決了飲水問題。

C.陳述古到任後,組織人員對錢塘六井進行了修治,使六井在第二年的大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D.本文以記錢塘六井的開鑿和修治為主體,但不侷限於“記”,而借“記”發“議”,意在“記”外。

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太守陳公述古始至,問民之所病。(3分)

譯文:

(2)此天下之通患也,豈獨水哉? (3分)

譯文:

參考答案

2 .(3分)C (東:向東流)

3 .(3分)C ( ①是開鑿,而非修治;③ ⑥ 是説修治後帶來的好處。)

4 . ( 3 分)B(“開鑿終於終於刺史白樂天”有誤,白樂天做的是修浚工作,而非開鑿工作。)

5 .( 6分)( l )太守陳述古剛到這裏,詢問百姓擔憂的市情。(意思對、語言通順l 分。“始”、“病”各1 分)( 2 )這是天下的通病,難道只是對待水這樣媽?(意思對、語言通順l 分,“患”、“豈”各1 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o07zp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