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陳公神道碑銘》閲讀答案及譯文

《陳公神道碑銘》閲讀答案及譯文

公諱世卿,字光遠,南劍州沙縣人也。公為兒時,書木葉為詩,其父見之大驚,遂使學,以篤志聞於鄉。中雍熙二年進士,為衡州軍事推官,改靜安軍節度推官。王小波、李順盜蜀,州縣多不能保,東圍靜安,公應變,為箭笴兵械城守之具百餘萬,約其屬分城守之。圍既久不解,分城者疑懼意懈,出語動公,公以義譙數勉之。而間謂州長張雍日:“此屬留之則潰人心,縱之使求外兵,則兩全。”雍聽其言。盜數萬人圍靜安八十日,公奮勵距敵,射其裨將一人,應手死。又射至數百人,無不輒死。盜以故不敢迫。而外兵來救,乃卒解靜安之圍。事聞,即其軍,以公為掌書記,父喪不許去官。自宋興小吏勢,盜起往往轉掠數百千里,吏輒棄城走。及公之保靜安,則若吏力皆可以有為者。然公之於此時。蓋亦易無為有,以少勝眾,此材智烈丈夫之所為。小拘常見之人.亦安能責其此出哉?

《陳公神道碑銘》閲讀答案及譯文

19.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 王小波、李順盜蜀(叛亂) B. 約其屬分城守之(下屬)

C. 縱之使求外兵(縱然) D. 父喪不許去官(離職)

20.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 書木葉為詩 不足為外人道也

B. 公以義譙數勉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而外兵來救 呼爾而與之

D. 然公之於此時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21.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父見之大驚,遂使學,以篤志聞於鄉。

②小拘常見之人.亦安能責其此出哉?

22.陳公卿是怎樣的人?請結合文意談談。

參考答案:

19.C

20.B D

21. ①他的父親看到這件事後非常吃驚,就讓他去學習,憑藉專心致志而聞名鄉里。

②拘守小節見解平常的人,又怎麼能夠要求他們做到這些呢?

22.從他與下屬約定分守城池的一部分、把勸降的人放出去讓他們尋求外援軍隊看出他的謀略,從他奮勇抵抗敵兵,射中敵人裨將一名,又射中幾百人看出他的勇猛。(從他解除靜安之圍看出他有勇有謀,沒有具體分析只能得2分)

譯文:

陳公名世卿,字光遠,南劍州沙縣人。陳公還是幼兒的時候,在樹葉上寫了一首詩,他的父親看到這件事後非常吃驚,就讓他去學習,憑藉專心致志而聞名鄉里。雍熙二年考中進士,任衡州軍事推官,後來改任靜安軍節度推官。王小波、李順在四川叛亂,州縣大多不能保全,他們向東圍困了靜安縣,陳公應付事態變化,準備了一百多萬件箭桿、兵器和守城的用具,與下屬約定分守城池的一部分。包圍長時間沒有解除,分守城池的人猜疑畏懼意志鬆懈,前來勸説陳公(出降),陳公用大義多次責備勉勵他們。而私下裏對知州張雍説:“這些人留在城內就會使人心散亂,如果把他們放出去讓他們尋求外援軍隊,那麼就兩全其美了。”張雍聽從了他的話。賊兵數萬人圍困靜安八十多天,陳公奮勇抵抗敵兵,射中敵人裨將一名,立即死摔了。又射中幾百人,沒有一個不是立即死掉的。賊兵因為這個緣故而不敢逼近。援軍來救,就最終解除了靜安之圍。這件事報告到皇帝那裏,皇帝派人到軍中,讓陳公擔任掌書記之職,陳公的`父親去世了,朝廷不允許他離職。自宋朝興起就輕視小官吏,盜賊一旦起兵就會輾轉搶劫成百上千里路,官吏往往棄城逃跑。等到陳公保全靜安,就好像官吏的力量都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然而陳公在那個時候,大概是改無為有,以少勝多,這是有才智、剛烈的大丈夫所做的事啊。拘守小節見解平常的人,又怎麼能夠要求他們做到這些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nymwn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