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寬容與和諧的閲讀答案

寬容與和諧的閲讀答案

①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夠彼此寬容,做到相互關心,相互支持,求同存異,就能形成和諧良好的局面;反之,如果人們想問題、班事情總是從一己之利出發,彼此排斥,互不相讓,摩擦不斷,就不利於團結,就會影響工作的的正常開展。因此,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需要每一個人都多一份寬容。

寬容與和諧的閲讀答案

②寬容,就是心胸寬闊有氣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計較。一個具有寬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夠正確對待社會中的矛盾和前進中的困難,變衝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使摩擦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論語》中的“寬則得眾”,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尺,無欲則剛”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③寬容方能和諧,和諧才能成事。縱觀古往今來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們無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廣闊胸懷,無不善於在“不同”中謀統一、在和諧中聚力量。春秋戰國之時,齊桓公不記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為相,終於得其輔佐,使齊國成為五霸之首。廉頗知錯能改,負荊請罪,藺相如胸懷全局、寬容大度,換來了難得的“將相和”,共保了趙國的安寧。相反,西楚霸王項羽雖武功蓋世,卻因“自矜功伐”,最終兵敗垓下,自刎烏江。《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才智過人,但心胸狹窄,結果抱憾而終,壯志未酬。

④當然,我們講的寬容,不是無原則的退讓和妥協,更不能以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為代價。大千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別是必然的。一個人能不能做到寬容,關鍵在於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過。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只有多看到自己的短處,容得下別人的短處,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處。人與人之間不應該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或者只盯別人的短處,而應該多理解、少指責、多幫助、少挑剔,積極營造寬鬆、融洽、團結的氛圍。

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一點錯誤,不可能不出一點偏差,應當允許人們犯錯誤,允許人們改正錯誤。容人之過,不求全責備,才能激發創造活力,形成團結和諧、開拓進取的生動局面。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2、第②段作者所説的“這個道理”指的是什麼?(限20字之內)(3分)

3、第③段是怎樣論證“寬容方能和諧,和諧才能成事”的?(3分)

4、閲讀第⑤段和第⑥段,回答為什麼“容人之短”和“容人之過”是做到“寬容”的關鍵。(2分)

第⑤段:

第⑥段:

答案:

1、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需要每一個人都多一份寬容。

2、寬容能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寬容的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3、先從正面舉齊桓公終成霸業、廉藺共保國家安寧的事例,在從反面舉例項羽自刎烏江、周瑜壯志未酬的事例與之對比,論證“寬容方能和諧,和諧才能成事”

4、第⑤段:人人都有短處,只有容得下別人的短處,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處。

第⑥段:人人都會犯錯,不求全責備,才能激發創造活力,形成團結和諧、開拓進取的生動局面。

標籤: 和諧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mn3y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