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遠去如花》閲讀答案

《遠去如花》閲讀答案

遠去的東西就不用再追尋了,讓它在你的心裏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遠去如花》閲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遠去如花》閲讀答案

遠去如花

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日子,一直慨歎自己生命中的那些幸福過快樂過的往事都已逝去無蹤,洶湧奔向眼前心底的,似乎都是不被預料的挫折和坎坷。【A】就彷彿人生一下子進入了漫漫長冬,春暖花開成了遙不可及的夢裏風景。

想起春暖花開,便想起那一年在一個偏遠的山村小學當代課教師時,班上一個叫李葉葉的女生。那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甚至連電都不通。每一家都是破敗的石頭房,斑駁腐朽的木板圍牆和院門。正值夏天,我去李葉葉家家訪,一進院子,立刻被一片花的世界包圍。滿院的花兒,在風中輕吐着縷縷芬芳,一時間,我愣在那裏。之前也曾走訪過許多學生,幾乎每一家院裏都是凌亂至極,不是堆着木頭就是石頭,像眼前這一片炫目的燦爛,讓我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

李葉葉的母親告訴我,那些花都是李葉葉栽種的,而且每天都去井邊提水澆灌,已經三年了。十三歲的李葉葉對我説:“我不喜歡院子裏那麼髒那麼亂,雖然我們每家都很窮,可是種些花也不用花錢,就是多去提幾趟水,那又能累到哪兒去!老師你看,這一院子的花,出來進去的,看着心裏也舒坦!”

第一次,在這個貧困的山村,我看到了一種美好的希望。【B】之前,看着每一家的蕭條,看着每一張臉上的麻木,心裏就泛着無由的沉重,似乎只有在那些學生的臉上,才能看到一種生機,卻也是擔心以後他們會像父輩一樣在這貧窮的風霜裏滄桑了笑容。

還有一年,客居在瀋陽。那時剛剛大學畢業不久,在這個城市裏艱難地為夢想而奔波勞碌。住在城市邊緣的一個破舊的二樓裏,每天要穿越大半個城市去上班,基本兩頭不見太陽。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直至世事的風霜讓心中的夢想蒙塵。

一個週日,起得晚,推開窗,很好的陽光,六月的空氣帶來城市外的清新。驀然間,便聞到了一種淡淡的清香,四下張望,見對面的平房裏,一個女人正往窗台上擺花盆,花盆裏綻放着幾朵小小的淡黃色的花。這一刻,向來對花卉不感興趣的我,忽然間便仔細端詳起那盆花來。植株極矮,花朵也小,一種很淺淡的香,似乎隨時都會消散於空氣之中,只有在心平氣和的時候才能嗅到。雖然我根本不認識那盆花,但在那個上午,卻被它長久地吸引了目光。

終於,午後去向那個女人請教,那是一個坐着輪椅的殘疾人,我知道,她在附近的一所郊區中學當老師,很堅強也很樂觀的一個人。她告訴了我花的名字,但是現在已經記不起了,只記得是一個很普通的名字。而且這花生命力極頑強,長久不澆水也不會枯萎,冬天的時候也凍不死,天暖了會自然長出新的枝葉,然後開花。她説:“我很喜歡這盆花,它陪伴我好多年了,也許,我是需要它的那種頑強精神來鼓舞自己吧!”

是啊,這樣的花兒,和她的確很像。花兒只要有陽光空氣甚至極少的水就能存活下來並美麗綻放,而這個殘疾女人,亦是如此,只要心中有希望,不管遭遇怎樣的艱難,都會對生活露出最真誠的笑容。

在一個很深的夜裏,想起了那些遠去如花的幸福和歡樂,也想起了與花相關的幾個人,心裏便輕鬆了許多。生活也許並非如我想象般艱辛,或許只是我的心裏已經太久沒有拭去那些夢想上的塵埃。而且,在那個夜裏,很巧的,上網,竟看到了當年的李葉葉在大學裏發來的郵件,她説:“老師,還記得我當年種的那些花嗎?今年又開放了,現在是我妹妹在照看它們!我的家鄉已經變樣了,再不像當年那樣貧窮,而且,每家的院子裏都有花兒在開放……”

是的`是的,那些花兒謝了,明年依然會開,它們永遠不會喪失開花的心。而我生命中那些逝去的美好,也定會如那些遙遠的花兒般,次第綻放,一一重來!

(選自《中學語文》)

1. 本文語言清新,富有哲理。試賞析【A】處的語言。

2. 請閲讀【B】處畫線的句子,重點揣摩加點的詞語,説説你的理解。

3. 文中出現的兩段回憶,對花的描寫和對人的刻畫兩相對照。試選擇其中一個片段,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 用比喻的手法,將人生的困難挫折、不如意比成漫漫長冬,將柳暗花明、峯迴路轉的人生際遇比成春暖花開。聯想自然,富有畫面感,並給人以哲理性的思考。

2.“蕭條”寫的是家境,“麻木”寫的是人的表情,表現了當地居民的人心蕭索。“生機”讓人看到山村的希望和未來,但作者擔心孩子們會重複父輩當年的艱辛,在世事滄桑中走父輩曾走過的路。

3. 示例:第二段回憶中,寫花“植株極矮,花朵也小,一種很淺淡的香,似乎隨時都會消散於空氣之中”,寫人“那是一個坐着輪椅的殘疾人”“很堅強也很樂觀的一個人”。花兒只要有陽光空氣甚至極少的水就能存活下來並美麗綻放,而殘疾老師精心種植花兒,頑強面對人生厄運,積極面對生活。花與人對照,給人深刻的啟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kxg7r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