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現代文閲讀《寓言課上的預言》題目及答案解析

現代文閲讀《寓言課上的預言》題目及答案解析

寓言課上的預言 李克南

現代文閲讀《寓言課上的預言》題目及答案解析

剛剛從師範學校畢業的年輕教師姜琳,正在給孩子們講寓言故事《烏鴉和狐狸》:一隻狐狸見到烏鴉嘴裏銜着一塊肉,就讚美烏鴉羽毛漂亮、身材健美,並説要是再唱支歌那就更可愛了。烏鴉心裏高興就開始唱歌,可是剛一開口,嘴裏的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叼起肉得意洋洋地走了。

姜琳講完故事的寓意,讓大家做練習,她説:“同學們,請你們每人對受騙的烏鴉説一句話。”幾乎每個學生都是按老師的暗示對烏鴉説,以後別再虛榮了,聽了恭維話就得意忘形,要接受教訓。只有一個名叫董玉素的胖乎乎的女孩説:“烏鴉,你別難過了,再吃肉時我分給你一塊。”

小女孩説完,班上同學一陣鬨笑。姜老師説:“你這個孩子,是非不分,就像《農夫和蛇》那則寓言裏講的農夫一樣,將來走到社會上非吃虧不可。”小玉素心裏不服氣:烏鴉受騙心裏正難過呢,它這個時候一定最需要好朋友的安慰了。

接着,姜老師又説:“大家再想想,如果烏鴉和狐狸再見面,會發生什麼故事呢?”同學們搶着回答:無論狐狸怎麼誇獎烏鴉,烏鴉就是不理它,最後,狐狸只好垂頭喪氣地走了。

老師説:“同學們回答得都很正確。”這時,一個小男孩高高地舉起手説:“狐狸是狡猾的,它不會再重複老一套辦法了。”老師問:“那你説會怎樣?”於是,那小男孩繪聲繪色地講道:“狐狸再一次見到烏鴉,就對烏鴉説:‘烏鴉老弟,上次我騙了你的肉,真是對不起,我媽媽知道後狠狠地批評了我,要我再見到你時,一定要向你道歉,如果你不肯原諒我,我就站在這裏不走了。’烏鴉見它説得很誠懇,就對它説:‘狐狸大哥,我原諒你了。’烏鴉一説話,嘴裏的肉又掉了,狐狸趕緊跑過去把肉搶了過來。狐狸正要把肉吃下去,忽聽烏鴉在樹上哈哈大笑,‘臭狐狸,這回你死定了,我在肉裏下了毒!’狐狸一聽,連忙把叼到嘴裏的肉吐出來,跑向不遠處的小溪邊,不停地用水漱口。這時,烏鴉從樹上飛下來,不慌不忙地叼起地上的肉飛走了。”

小男孩講完,班上的同學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姜老師也用讚許的目光看着

他説:“吳寶河同學想象力很豐富,故事講得也很精彩。好好努力,日後你一定會成為一個作家的。”

轉眼20年過去了,當年的年輕老師姜琳,已經成為一名著名的特級教師。

這天,她作為教育界知名人士,應邀到一所監獄,為那裏的服刑人員作幫教演講。到了那裏才發現,一同受到邀請的還有本市享有很高聲譽、由下崗職工組成的“三實”家政服務公司的女經理,她就是當年那個安慰受騙烏鴉的小女孩——董玉素。讓她料想不到的是,演講結束,代表監獄服刑人員發言的那個穿着囚服的人,竟是她當初預言會成為作家的吳寶河。

兩個身份懸殊的人同時叫她老師,讓姜琳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覺。聽了董玉素介紹她的“三實(誠實、踏實、樸實)”公司經營理念,以及她對服刑人員充滿關愛、鼓勵的話,姜琳老師突然明白,當年自己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一個小女孩,不 顧老師提示的所謂正確答案,去安慰寓言中被諷刺、嘲笑的對象——烏鴉,這是多麼可貴的童心、愛心!而那個年紀小小,連狐狸都敢騙的孩子,所表現出的那種“智慧”後面,又隱藏着多麼可怕的東西啊。這孩子生活在怎樣的家庭?為什麼會有這樣狡詐的心計?自己當年怎麼就沒有想過呢? (《小説選刊》)

1.下列對小説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小説的題目《寓言課上的預言》十分新穎,巧妙地運用了諧音,“寓言”是故事的載體,“預言”是故事的焦點,題目引人入勝,讀完小説,回味無窮。B.“小女孩説完,班上同學一陣鬨笑。”“小男孩講完,班上的同學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姜老師也用讚許的目光看着他。”這是典型的側面描寫。C.小説的主旨是,通過董玉素和吳寶河兩個孩子的成長曆程的敍述,引發人們進一步對傳統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思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D.小説結尾“這孩子生活在怎樣的家庭?為什麼會有這樣狡詐的心計?”表明姜琳老師又在犯一個新的錯誤,難道吳寶河的犯罪一定與家庭有關嗎?2.這篇小説的場面安排有什麼巧妙之處,試作簡要分析。(3分)

3.對姜老師的“預言”或“反思”你怎樣評價?(3分)

答案:

1. D

2.這篇小説採取兩個場面,非常集中地寫兩堂課——寓言課和幫教課,(1分),時空跨越度大,情節跳躍性強,結局與“預言”相反,對比強烈,具有強烈的戲劇性。(2分)

3.――評價“預言” 舉例

(1)為了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姜老師的課設計得很精彩,對

學生,姜老師盛讚吳寶河想象力豐富,故事講得精彩。並預言他只要好好努力,將來一

定能成為一名作家。這是很好的鼓勵。但姜老師的“預言”,對學生產生了很重要的影

響了嗎?如果是,董怎麼能成為"三實"的董事長?如果不是,吳怎麼會淪為階下囚?本文的

預言不能實現,正是對把教育的功能看得絕對化的一種諷刺,教育不是萬能的!

(2)人生是一個生命的過程,是一出充滿變數的戲,它往往不是依據某條公式定理

來推導的,又或者不是由某位真理家來預設的。小説寫到這裏,是作者的思索,也是讀

者對自己閲讀期待的檢視,對自己靈魂進行的一次拷問:我們有沒有資格以真理裁決者

的身份去輕易裁判別人的人生?

――評價反思:舉例

例 面對自己的學生出現這樣的今天截然相反的人生結局,她陷入了深思,甚至

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批判性的質疑。姜老師的自責,有一定道理,教師是應該用心呵護孩子的那顆晶瑩剔透的童心,充滿善良的同情心和灑滿陽光的愛心,但當年她卻用成年人所謂的理智的道德説教否定了這種寶貴的同情心。這是讓她深為內疚和不安的。但把吳寶河看成是連狐狸都敢騙的孩子,要去探究孩子所表現出的那種“智慧”後面,隱藏的可怕的東西。恐怕也多慮和危言聳聽了,至於把孩子的智慧,看成是“狡詐的心計”就大錯了,童心無拘,童言無忌啊!瞭解一個人的命運,不能從現有的固定思維去判斷,而更應該具體結合學生的性格、心理、成長環境,去把握一個學生的發展方向,做老師的更重在引導,而不再急於下結論,瞭解一個人,是需要時間,判斷一個人的價值觀,卻更需要全面、細緻。我們到底該怎樣去教育一個學生,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了解一個人,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評價遇見的人和事?”或許,正確與錯誤,引導和誤導,真理和謬論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間,我們都應該認真地思考。生活中的許多細節,值得每個人認真對待。老師的一句預言,學生的一句話,別人的一個眼神,都可能有深刻的意味。但不要輕易下一個結論,下任何結論前都應該認真深思。 答案解析: 1.

試題分析:D項是小所結尾姜老師的一種思考,沒有把吳寶河的犯罪強加給家庭的意思。

2.

試題分析:這篇小説分為兩個部分,場面安排也很明顯,一個是課堂上,一個是監獄裏,前後相差幾十年,結局讓人深思,讓人感到意外,前後形成強烈的對比。考生可以先説怎樣巧妙的,然後再聯繫課文來分析。

3.

試題分析:對“預言”的評價,考生需要從多角度思考,既可以對“預言”進行讚揚,因為這樣的“預言”有鼓勵性,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可以對“預言”提出質疑,學生的道路畢竟是以後的事,變數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走。

對“反思”的評價,考生可以對姜老師的當年的做法給予評判,當年在教育吳寶河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膚淺的對語言思維進行評價,應該想到出現那樣情況背後的根源;或者吳寶河當時就是即興的發揮,老師也沒有必要大做文章,大加讚揚:但是不管怎樣,作為老師,一言一行都能夠影響到學生,所以對某一件事不要輕易下結論,下任何結論前都應該認真深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7rvk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