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灕江情韻》閲讀及答案

《灕江情韻》閲讀及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試題,試題是命題者根據測試目標和測試事項編寫出來的。一份好的試題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灕江情韻》閲讀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灕江情韻》閲讀及答案

雨霏霏,霧茫茫。雨霧好像是灕江的紗巾,籠罩在它美麗的面頰之上。江裏的漁舟、遊船以及江邊的垂釣者,都成了一個個逗點,在雨霧灕江的詩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筆,把大自然中的絕美編織成篇。

我漫步江邊,向這一個個黑色標點走去。最近的一個標點圓圓的,像是句號。等我走近了,才看見那是一把雨傘,但傘下空無一人。轉身剛要離去,傘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問候:“你好——你好——”我頓時愣在那兒了。還沒等我醒過悶兒來,那細嫩的童聲又飛了出來:“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誦韓愈描寫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尋覓與我開玩笑的傘下頑童。一看嚇了一跳,與我逗趣的竟是一隻伏在鳥籠裏的鸚鵡。鸚鵡見我俯視它,又對我來了一句歡迎詞:“要知灕江美,請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聲來,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個十分風趣的搖船人。

於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現。終於,a在灕江朦朧詩中,又出現了一個標點,那是一個破折號。順着江心漸漸向江邊移動過來。我從木槳擊水的聲音中悟出,那破折號是一隻小舟。我猜想這葉木舟上的搖槳人,一定是這隻神奇鸚鵡的主人;這隻鸚鵡,是他有意安排在這兒吸引遊客的。妙!這個超人的奇思妙想,等於給這首朦朧詩又增添了一個驚歎號。

果然,一葉木舟從雨霧中現身。一個低沉蒼勁的男低音傳入我的耳鼓:“你是過江,還是想遊灕江?上船來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臉清癯瘦削,身板和那張臉一樣瘦削,讓我吃驚的是,他竟是個一走一歪的殘疾人。我的興致頓時跌落了下來。他卻不知我心態上的變化,依然興致勃勃地對我説:“看你這身行頭,不像是本地的過江人。你想去哪兒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從灕江搖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遠遊的雅興,我還可以送你到陽朔,那兒有一條洋人街,是中國的一絕。”

我搖搖頭,告訴他昨天我已經乘坐遊艇去過那些景區了。

“那麼,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調教鸚鵡讀詩的搖船人。僅此而已。

他大聲地笑了起來。b那朗朗的笑聲,驚飛了江邊的水鳥,像是標點中的一串黑色省略號,消失在灕江茫茫的雨霧深處。

他告訴我,他先天殘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拋在江邊,是一對在江上擺船的夫婦把他養大成人的。待收養他的兩個老人走後,他不甘心靠吃“社會低保”打發日子,便開始了搖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鳥市去買魚鷹,看見這隻僅有一條腿的鸚鵡,便把它買了下來。從此,這隻鳥兒與他朝夕相伴。

“那韓愈讚美灕江的詩,是你教它的?”我問。

“不是。桂林人都會背誦這兩句詩,它聽多了,就會學舌了。”

“那麼請客人登船的兩句話呢?”

“兩個瘸子之間,心靈相通,我一點撥它也就會了。”説這話時,他似乎十分開心,又爽朗地笑了起來。

我沉默了。我不知這個腿部殘疾的搖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條腿的鳥,在雨霧灕江上苦心經營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問問他,但嘴脣像被貼了封條一般,怎麼也張不開。我不願再耽誤這個搖船人的寶貴時間,從衣兜裏掏出一張50的鈔票,塞到他的手裏,匆匆下船。他從船上跳了下來,急切地對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沒為你做什麼,不能收你的錢……”

回到江邊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傘已不再是朦朧詩中的標點,陰柔情致的灕江和充滿陽剛的人,編織成了灕江一首美麗的人文詩章…… (作者:從維熙有刪改)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見到搖船人時為什麼“興致頓時跌落了下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文中畫線的a、b兩個比喻句中任選一句,分析其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搖船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寫出兩個主要的方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②引起下文。③營造朦朧的詩情。④用灕江的陰柔情致烘托搖船人的陽剛之美。(意思對即可。答出任意兩點)

2、因為搖船人其貌不揚且有殘疾,與“我”想象的差別很大,“我”很失望。與後文“我”的感動、讚美形成對照(作鋪墊、欲揚先抑),突出搖船人的精神品質。(意思對即可)

3、示例一:把雨霧中的灕江比作朦朧詩,把遠處江中隱約可見的小舟比作破折號,形象地寫出了小舟的形態,生動別緻,富有詩情畫意。示例二:把被笑聲驚飛的水鳥比作一串黑色省略號,形象地寫出了水鳥漸飛漸遠的身影,生動別緻,富有詩情畫意。

4、①身殘志堅、自食其力、拒絕憐憫:不甘心靠吃“社會低保”打發日子,靠搖船為生,不接受“我”給他的50元錢。②樂觀、開朗、熱愛生活:愛笑,不避諱自己的殘疾,積極面對生活。(意思對即可)

《善很柔軟但有力量》閲讀材料

①兩千年前,孟子把道德不夠好的人統統稱作禽獸。他説:“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獸的區別究竟有哪些?孟子認為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失去這些品質,人就不是人了。

②惻隱之心,被孟子排在“四心”之首,足見它之於人是何等重要。《三字經》開端的兩句話即為“人之初,性本善”,其意是想説明,作為高級動物,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善良的,是乾淨的。至於隨着逐漸長大,人有可能撒謊,有可能作惡,有可能損人利己,那皆因人之心田在塵世裏遭遇了滾滾紅塵的污染。

③惻隱之心潛藏於人的體內,久而久之,就轉化為人一種生理與心理上的反應:看見別人流淚,自己的眼圈就潮濕;看見別的生命在受傷流血,自己就肌肉抖顫,心靈抽搐。惻隱之心是人的本能,人的天性。人心不是鐵,不是鋼,更不是頑石,而是一團活着的血肉。血肉的屬性,決定了人心的敏感性與柔軟性。柔軟的人心才能產生憐憫、同情、愛恨、快樂、沮喪等諸多情緒。其中,憐憫與同情,則是人精神世界裏最為鮮亮的一抹翠綠。有了憐憫之心,有了同情之意,人才能趨向善良,才能忘卻一己之得失,去幫助與救助那些身處困境中的旁人。當然,人原始意義上的“性本善”,並不等於人在漫漫的一生中,必然踩踏着一條行善之路。人是脆弱的,經不住外在世界拋來的媚眼。於是極易受引誘、被蠱惑,致使人性之善,宛若日益流失的`水土,被漸漸蠶食,被漸漸剝離,被漸漸沖刷,露出了或多或少的惡的端倪。鑑於此,無數的先賢都痛心疾首,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之以諭,諄諄告誡人要以仁義為立命之根,要以厚德為立身之本。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愛,孔孟教人以仁……聖賢們表達的角度儘管各有側重,但主體理念大致相同。在相互的依偎裏,在相互的撫摸裏,在相互的關愛裏,在相互的幫扶裏,人才不孤單,不寒冷,不疼痛,不絕望。關愛別人,也是關愛自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當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人遭遇不幸時,自己若肯伸出援助之手,那麼,輪到自己落難之際,無數只熱手才會紛紛向自己遞來。

④人要有善行,更要有善念。善念驅動着善行,善行反哺着善念。有了善念,善行就變成了一種發自肺腑的自覺行動,而不是表演式的作秀。以善目打量萬物,以善心度量世界,以善舉行走於人間,人才能變得寬厚博大。寬厚的人,博大的人,不但自身的生命有了厚度,其生命的價值亦得到了彰顯。

⑤行善,沒有前提條件,也沒有固定方式。給迷路者指一下路,給飢餓者遞一個饅頭,給遭災的人捐一些被褥,給交不起學費、藥費的人資助一筆錢,甚至,給那些貧賤者以平等尊重的口吻,給那些落魄失意者以鼓勵的微笑等等,都是善行善舉。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善舉卻沒有高下。窮人捐贈的一元錢和富翁施捨的一萬元錢,在功德的意義上,沒有本質的區別。

⑥(善是火苗,需要呵護;只有呵護,才能燎原;善是種子,需要播撒;只有播撒,才能發芽,並綠滿原野。)一個人的善,可以引導更多人的善;對某一件事情的善待,可以繁衍出更多善事。在表象上,善很柔軟,但其實,它卻最有力量。一個國家,若只有堅挺的槍炮而無正義,這樣的國家縱然可以讓別國恐懼,卻無法讓別國臣服。一個社會,若只講究利益,而沒有愛的傳播、愛的瀰漫,縱然堆滿金山銀山,也只是冰冷的荒原。

⑦(三國時期的劉備曾有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積少成多,小善就成了大善。遍地皆善,善就會轉化為一種土壤,成為一種氣候,催促更多的善行善德破土而出。

《善很柔軟但有力量》閲讀題目

1.請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抽搐( ) 蠱惑( )

2.仔細閲讀文章第③段,把句子補充完整:

但主體理念大致相同,那就是:

3.文章的第⑥段畫線句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其作用是

4.本文的論證結構是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5. 文章的第⑦段畫浪線的句子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作用是

6.在你的身邊見過哪些善行善舉?請在下面寫出一個事例來。(80字左右)

《善很柔軟但有力量》閲讀答案

1. chù gǔ

2. 人活着,不單單要考慮自己,還要顧盼別人。

3. 排比 突出強調了善很柔軟,但是很有力量。

4. 層進式 善很柔軟,但是很有力量。

5. 引用論證 運用劉備的名言來論證善良需要從點滴做起。

6.示例:今年夏天,暴雨連連,洪水氾濫。李傑不幸一人被困孤島,在危機時刻被一名船伕所救。李傑感激不盡。而船伕卻説:不必感謝了,只要你給我一個承諾就行了,今後如若遇到有困難的人,一定要為其提供方便。説罷船伕悄然離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44g0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