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吳江詩詞閲讀理解附答案

吳江詩詞閲讀理解附答案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吳江詩詞閲讀理解附答案

吳 江

張先

春後銀魚霜下鱸,遠人曾到合思吳。欲圖江色不上筆,靜覓鳥聲深在蘆。

落日未昏聞市散,青天都淨見山孤。橋南水漲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8.請指出詩的中間兩聯在寫景上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9.結合全詩,簡要概括“遠人曾到合思吳”的理由。(6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閲讀答案網整理

8.請指出詩的中間兩聯在寫景上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試題立意】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鑑賞評價)

【參考答案】運用了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相互映襯等表現手法(2分);澄碧的江水、蘆葦深處的鳥聲,落日未昏、市聲散盡,青天如洗、遠山兀立,給人豐富的想象和聯想。(3分)

【試題分析】頷聯的意思是想要把江色畫下來卻讓人無從下筆,尋覓鳥聲卻發現聲深在蘆葦之中。這都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靜覓鳥聲深在蘆這句更妙的是虛實相生。鳥是不見的,但鳥聲深深傳來,蘆葦搖曳又是何等之美。頸聯的意思是落日的餘暉還留在天際,街市散盡已是一派靜謐。萬里晴空一色湛藍,更映現出遠山的孤悽。也是靜中有動,“市聲散盡”、“青天都淨”寓動於靜。

9.結合全詩,簡要概括“遠人曾到合思吳”的理由。(6分)

【試題立意】本題考查“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鑑賞評價)

【參考答案】吳江有春後銀魚霜下鱸魚的美味佳餚(2分),有恬靜美好的秋色、夜景(2分),有平淡、閒適的生活,令人流連(2分)。

【試題分析】解答該題的關鍵是對詩句中“合”的`意思的準確理解,這裏是“應該、合該”的意思。“合思吳”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前面的鱸魚上,這裏涉及到蓴鱸之思的典故;當然還有後面寫到美景及閒適的生活。該題實際就是對詩歌大意的理解,詩歌鑑賞的前提及關鍵就是對這個意義的準確理解。

【相關資料】

【作者】:張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曾知吳江縣。晏殊知永興軍,闢為通判。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以三處善用“影”字,人稱“張三影”。有《安陸詞》(一名《張子野詞》)、《張都官集》等。

【譯文】:春盡嘗罷鮮美的銀魚,秋霜下了鱸魚更肥;他鄉遠客倘曾到過吳江,應更思念在此地的遊跡。真想畫下江上的風光,卻又難以描繪江色的秀麗。寧靜的江上時聞鳥啼,須悄悄地去蘆葦深處尋覓。落日的餘暉還留在天際,街市散盡已是一派靜謐。萬里晴空一色湛藍,更映現出遠山的孤悽。垂虹橋南潮水漲了,彩虹般的橋影隨波搖曳。清澄的秋夜月光多麼明淨,瀉向太湖便分外旖旎。

【鑑賞】:吳江流域、太湖之濱,乃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湖光山色,州橋市鎮,美如圖畫。這首詩寫由黃昏至夜的吳江秋色,色彩紛呈,美不勝收,動靜和諧,聲情並出,合於天籟,而令人神往。尤佳者三、四兩句,不僅在聲、色、動、靜上落筆寫景,頗多生動情趣,更在創造出一種意境,若畫中留空白,給予讀者無限想象與聯想的空間。

標籤: 詩詞 閲讀 吳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248o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