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父親在教育方面的優點

父親在教育方面的優點

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優勢是什麼?很多家庭孩子的教育中,往往忽視來自爸爸的教育。相比較而言,媽媽似乎承擔孩子大部分的教育。事實上,在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優勢更為顯著,往往也是孩子缺乏的,我們來看看吧!

父親在教育方面的優點

家庭教育中爸爸的“狠”

爸爸不會像媽媽那樣心慈手軟。孩子一旦出現越軌行為,媽媽大多是在嘴上講大道理而在行為上縱容,而爸爸則會用很剛性甚至可以説“暴力”的辦法去解決問題。只要這種“狠”不過度,只要這個“狠”有理由,對孩子的行為規範就是有好處的,至少能讓他記住教訓,以後自覺遵守規則、懂得規矩。

家庭教育中“粗”、“狠”正是爸爸式教育的好處,這是母性教育所不能賦予孩子的財富。所以,爸爸要正視自己對孩子的重要性,認識性別差異帶來的教育差異,在教育上和媽媽相互協調、取長補短。

家庭教育中爸爸的粗

媽媽和孩子在一起,大多是進行一些温和的活動。而爸爸則喜歡選擇一些較劇烈、帶冒險的活動和孩子一起玩。拿抱孩子來説,媽媽更多是是小心翼翼地摟抱,生怕孩子有閃失。而爸爸的方法則多種多樣,把孩子高高地舉起,或把孩子拋起來接住。這些看似危險的動作,卻會受到孩子的喜歡。

爸爸不會像媽媽那樣細心周到。他不會時時刻刻盯着孩子,在第一時間滿足他的'需求,甚至會對孩子的問題、困難“熟視無睹”。比如,孩子騎車摔倒時,媽媽常常會跑上去問:“摔到哪裏了?到醫院去包一下。”為父親卻會無視孩子傷口,説:“爬起來!下次要注意。”正因為爸爸的“粗心大意”,給了孩子自己調整的時間與空間,讓他主動適應、鍛鍊自我、嘗試錯誤與自主更正的機會。

童年影響親密關係

■ 愛的缺位

“因為從小的自閉生涯,我對於別人缺乏信任,總是充滿了過激的防備。婚後,我們經歷了最艱難的時光。只要丈夫有應酬,我就會整夜守着電話,不斷地呼他。一天晚上,丈夫把手機關了,我心裏窩着一團火,噼裏啪啦從衣櫃裏把他的衣服一件件翻出來,扔到地板上,猛踩一陣才稍稍解氣。折騰到午夜12點,我翻來覆去就是無法入睡:他現在是在喝酒、打牌還是跟哪位相好的在一起?”

這是廣西女子蘇菁在她的第一本書《一個問題女人的21次自救》中披露的故事。八歲以前她一直被寄養在鄉下外婆家。那時的她,父母缺席,舅舅冷漠,安全感缺失,“心裏除了怨恨,便是無邊無際的憂傷。天知道那時的我有多自卑多脆弱多孤僻。”“一個温馨和睦的家,一個温柔賢惠的母親和一個寬厚慈愛的父親,寄託着我童年時全部的對幸福的理解與渴盼。”直到她的婚姻遭遇了嚴重的問題,在尋求心理學的幫助過程中,蘇菁才明白:“童年的經歷對人的一生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小沒有充分享受母愛或父愛的人,他們會從一開始就有一種無助的恐懼和猜疑的痛苦。”

■ 親密關係初體驗

在心理學家看來,在我們的幼年,特別是0~3歲,在依戀關係上經驗到的情感將決定着我們的愛與安全感。

人被評價為有思維的“早產動物”。BBC的紀錄片《本能》在開始的第5分鐘,拍攝了一隻小牛的降生。它自母體出來,柔軟而黏乎乎的身體趔趄着站立起來,兩小時後,它就鑽到媽媽的肚子下面吸奶了。鏡頭的下一秒,是一個嬰兒。直到第七個月,人類的孩子才有了開始學習走路的能力,一年半後他的語言能力才開始成熟。

人真是沒準備好,就裸生到這世上了,這就全然要依戀養護者。出於生存,嬰兒會竭盡本能吸引他的父母(最重要的養護者)照看。美國著名精神病學家沙利文發現,人類有兩類主要需要:一是人際的安全感,最初表現為温柔體貼;一是心理上的需要,當安全感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引發焦慮。“焦慮是一種人際交往的功能。”沙利文認為,“嬰兒的焦慮唯獨來源於協助和保證嬰兒生存的重要養護者。如果養護者因為自己的焦慮或者缺席,不能迴應這種温柔,嬰兒就會感受到生命威脅的恐懼。”依戀理論創始人約翰伯貝也指出,生命的第一年至18個月,是孩子與一個或幾個親近的人形成親密關係的開始。

更重要的是,在生命的第一年,我們的神經(大腦和它的組成部分)發育非常迅速,在兩歲前,它的發育就能達到成人的60%,生理(身體總體)發育只有20%。這也是為什麼,直到成年,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條件反射般地以幼年時的感覺作着反應。

■ 親密的需要

親密關係,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關係。因為,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它最沒有距離。沒有距離的接觸,是我們生就的需要和渴望。有一個經典的絨猴實驗。心理學家在籠子裏,給幼小喪母的猴子安排了兩隻假猴子。一隻用鐵絲做的,負責餵養幼猴母乳;一隻是用絨布做的。實驗者發現,除了吃母乳,幼猴在玩耍或受驚擾時,都喜歡呆在絨布猴子的身邊。這説明,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幼猴最需要的是温柔的觸碰。

“一個人面對一件恐懼的事情,第一個反應就是找個安全的角落躲起來。當你不強大,安全的地方又離你很遠的時候,感覺是很絕望的。兩軍對壘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足夠逃離危險的距離,這就是為什麼人長大以後有距離感。”清華大學心理學家劉丹説。我們可以觀察一些剛剛學會爬的小孩子,他帶着強烈的好奇掙開媽媽的臂膀往前爬,爬到一定距離就回頭看看媽媽,如果媽媽還在那兒,他就會繼續向前爬。這些試探都是表明,孩子和媽媽分離,但還會感到強大的力量。劉丹認為:“有安全感的孩子,和母體很熟悉了,就要慢慢地離開,離開又有點擔心,回來一點,再離開,每次都是這樣反覆,這個思想就在他心裏了:不管在哪都有人愛我。”

事實上,觀察我們自己或周遭的戀愛故事,如果情感衝突由強烈的控制、懷疑、焦慮所主宰,那麼核心問題一定是沒有形成一個有安全依戀的關係。

標籤: 教育 父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yx4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