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精選17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棉花姑娘教學反思(精選1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

一、可取之處

上完《棉花姑娘》這篇課文,自己靜下來做了一番考慮,覺得以下幾點是做地比較好的:

1、三維目標設計得體,並且在教學中落到實處。

2、整節課以故事情節貫穿始終,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過渡自然。特別是一些過渡語,做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如:在導入新課創設情境這一環節中,我的設計如下:棉花姑娘多漂亮,誰來誇一誇她?

生1:棉花姑娘長得白白的,真好看!

生2:棉花姑娘,你好漂亮,我能跟你交朋友嗎?

……

師:是啊!棉花姑娘長得白白嫩嫩的,衣着綠裙子,多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小姑娘呀!我們一起來親切地叫她的名字。

生一齊親切地喊出“棉花姑娘”。

同學在一種無意識當中老師就把他們帶進了學習的課題中,改變以往陳腐的出現方式,同學學得輕鬆、自在,築起了同學學習的心理平安感。

3、同學思維活躍,上課能即使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問題,使課堂生成更生動、形象。

課堂預設是教師的個人行為,而課堂生成卻是師生一起發明的財富。上課中一同學提出:“老師,為什麼説七個斑點,就想七顆星星,但是星星是黑色的呀?”我沒有一下子就回答她,而另一位同學馬上接着他的話題,“課文裏只是説好像,又不是真的。”是呀,多好的解釋,讓我從一時無從解答的困境中走出來。其中這同學提的問題並無多少價值,但是解答的這位同學能一針見血,把他的思路和時拉回,而不把課堂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爭論上。

4、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點設計到位,初見效果。

這篇課文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放在哪個環節好,我想了好久,最後終於選在了課文的第3、4自然段,因為這兩段與第2自然段是並列的,這時教師可以給他們一些學習指導方法,讓同學通過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完成該兩段的自學,不必按部就班地一段一段學,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多讓同學通過自學,有了自身的學習方法,養成一定的閲讀習慣,從而培養課外閲讀的興趣。

二、有待改進之處。

每上完一節課,我想不會很圓滿地完成各項任務,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缺乏之處,如下所述:

1、上課拖堂。這是上課中出現最普遍的一種現象,教師生怕同學不懂,苦口婆心,結果自身説多了,把時間佔久了,自然而然時間就不夠用了,而且這又是一節自身精心準備的課,一定要展現給小朋友們看,要不實在是太可惜了。

2、課堂調控能力不夠。教師是課堂教學中起着主導作用,但是這節課卻沒有充沛發揮出來,在課堂中過分地關注是否教學民主、平等,同學有問題舉手就讓他説,這是對的,但是太多的同學舉手,都讓他們説勢必會顯得有點課堂凌亂,整體感不夠清晰。

3、合作學習點落實了,也讓他們合作了, 給同學展示合作效果的平台太窄了。這節課由於時間關係,只請了一組上來展示,這個面就太窄了,其實合作學習完之後,後續工作是非常關鍵的,讓他們盡情地展示以後,會養成一種合作的慾望,而不只僅是一種形式。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2

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識字、朗讀、發展學生的語言。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兒童語言特點和認知規律。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在動聽的童話故事中,瞭解不同益鳥和益蟲的捕食方式,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慾望。現將反思如下:

在這堂課中,我認為自己在設計的過程中抓住了幾個語言的重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幾個詞語比較難以理解,分別是:可惡、蚜蟲、盼望。在教學中,我現通過讓孩子們觀察棉花姑娘生病圖,然後引出“蚜蟲”一詞,在理解時,現讓學生自己説説蚜蟲是怎樣的害蟲,轉而理解“可惡”,再通過看蚜蟲的圖片,聽老師簡單介紹蚜蟲,再次鞏固理解“可惡”,從而理解“盼望”一詞。

課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將重點放在了朗讀棉花姑娘的話“請你幫我捉害蟲吧!”上,通過反覆朗讀,理解“盼望”之情。

在整體教學上,我通過學生自己朗讀,要求學生完成填空,復現生字,鞏固課文理解。

總體説來,本堂課能抓住課文的每一個語言訓練點,能抓住文本,以識字、朗讀、語言訓練為課文主題。但整體性不夠,問題過多而細碎,平均使用教學力量,若能提出一個整體性的大問題,再以此展開,對學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許會更好。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3

在學校的校本語文教學研究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教室。我深深的體會到:你悟的越深也就反思的越深。前些天我在自己的教室教學了《棉花姑娘》一課。課後我認真的進行了回顧,有了以下的體會。

《棉花姑娘》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組第30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敍述了棉花姑娘請求啄木鳥、燕子、青蛙等為自己治病的故事,通過這個童話故事,讓孩子們瞭解燕子、青蛙、七星瓢蟲、啄木鳥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

教學中的優點:

一、首先能夠進行充分的準備,我為孩子們準備了頭飾、掛圖、錄音等教具,對於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有非常優良的作用,孩子在教室上表現出愛學、學的情緒,起到了主動的教學作用。

二、在教學生字時,能夠詳略得當,指導細緻到位。我把生字分成部件去指導書寫,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能夠對孩子做到細緻的指導。

三、提問題時能夠以一個大問帶動全文的學習,而不是把文本肢解成一個個小問題去浪費學生的時間。孩子們在一條貫穿始終的線索的引導下學習,可以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導入新穎有趣

我首先出示了掛圖,棉花姑娘生病的樣子,激起孩子們的同情心,並且讓孩子們代替棉花姑娘求救,這樣對與指導一會的讀有非常好的效果。孩子們在讀“請你幫我捉蟲吧”這個句子時感情一次比一次更強烈,達到了學會讀祈使句的目的。

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改進方法:

一、應該給孩子知識能力生成的機會和時間。

在教學中我總是覺得對孩子的開放度還不夠,在學生不能夠準確回答問題的時候,我經常是急於去引導、甚至包辦代替,沒有給孩子生成的機會和時間。語文教室教學不應是“灌輸式”教學,而代之與開放式的、不斷生成的、充滿活力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創新點,善於抓住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改進方法:當孩子不能很好的體會課文的意思時,應該給孩子讀的機會,請他反覆的讀,讀出自己的情感。這樣孩子在讀的過程中就會形成自己的體會,而不是學説老師的體會。用讀來代替講,這是我教學中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二、給學生一個極其富於情感的教室。

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教學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度地學習?大概是由於長年累月的教學已經使我產生了職業倦怠,所以,我經常覺得自己的教學沒有以前的激情,如何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給學生一個極其富於情感的教室,是我現在經常思考的問題。

改進方法:要深讀文本,沒有自己的感動哪裏來的教學激情,只有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感動,才能用自己的激情去感動學生。開放文本,把文本的拓展做到最大,把知識拓展到學生更感興趣的範圍,用教學豐滿而有趣。

三、沒有很好的進行教學遷移。

這篇課文的條理十分清楚,2、3、4自然段都用了同一形式寫了棉花姑娘與三種小動物的對話。此篇與課文《小壁虎借尾巴》的結構有點相似。如果我採用前面先回顧後遷移的辦法來讓學生自己理清課文,那麼對孩子的能力生成一定是非常有益的。

改進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課文之間的橫向比較,進行有意的知識遷移,有認識的培養學生自己的分析和學習課文的能力。

四、教學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處。

1、比如:教學中,學生指出“圓圓的”一詞要讀得圓一些,這是件好事,但我沒有及時引導更為重要的詞語“很快”和“驚奇”應該怎麼讀更好,使得此處的品讀理解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在鼓勵學生方面,今後應該像趙志祥老師説的那樣,對學生不要太吝嗇要多看一看他們進步的地方,讓他們經常嚐到成功的喜悦。

2、在課後,有學生問了這麼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棉花姑娘生病了,她要自己找醫生,農民為什麼不給她打點藥水治病呢?”我笑着説:“我想如果你是照顧這些棉花姑娘的農民伯伯,一定會幫她們治病的是嗎?”“嗯,是的!”孩子笑着走開了。我發現我們的孩子真是十分會思考問題,我總是去關注一些課本上的文字,想着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去讓學生學習,其實孩子們想的角度往往是不同於大人的,而我有時卻忽略了這一點,有很多時候,在這方面孩子們往往給我上了一課。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把自己的經驗多多發揚,把自己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有認識的修正,讓每一堂語文課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4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普文章,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段講故事的起因,第二、三、四、五段講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蟲吃掉蚜蟲的經過,第六段講故事的結果。本課採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

課堂上,學生活動的時間一般應占每節課的三分之二,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節課,我在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充分自讀,自學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在朗讀學文的環節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同桌、四人小組分角色練習表演,再彙報評議。整節課,我充分地讓學生自學、討論、讀書、評議、表演;動腦想,動手畫,動口讀、問、説,而且這些形式都落到實處,更主要的是有讓學生參與的充分時間,講求參與的效果。

如果在檢測學習效果,我再設計讓學生分段接力讀課文,其他學生點點畫畫作記錄,讀完後,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指正達到糾正讀音,讀通課文的目的,也許效果更好,結課時説説你學到了什麼?學生都非常積極地發言。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5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棉花姑娘生病了,燕子、啄木鳥、青蛙都沒能為棉花姑娘治好病,最後是七星瓢蟲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所以僅僅在四十分鐘內讓學生讀好課文並且理解課文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本堂課我決定抓住重點詞句和標點符號進行教學。

第一部分是複習導入,依次出示的是兩個後鼻音的詞語“生病”、“星星”,多音字詞語“可惡”、“樹幹”、動物名稱“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以及兩個包括“ABAB”詞語的短語。教師相機評價學生的朗讀。第二部分由棉花姑娘生病了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抓住關鍵詞“許多”、“可惡”感受蚜蟲的多和可惡,進而通過心理活動感受棉花姑娘盼望有醫生治病的心情。第三部分緊緊圍繞着棉花姑娘和三位動物醫生的對話展開。通過“請”、“對不起”、“還是”等詞語的理解請人幫忙的時候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回絕別人的時候也要會使用禮貌用語,態度要真誠。最後一部分是寫字教學,本環節要注重孩子們的握筆姿勢及寫字姿勢的指導,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完課後,經過專家的分析,我總結了以下反思:

1、在複習詞語環節時要對詞語進行拓展運用。如“碧綠碧綠的葉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可以讓學生直接積累ABAB的詞語,加深印象。

2、在指導朗讀對話的時候,由於緊張,我太多次的使用“同桌對話”,使得其他同學缺少對話練習的機會,沒有達到教學目標;

3、由於是語文課堂,所以語言訓練才是重點,要讓學生圍繞“請別人幫忙”這一話題自己説一説生活中的情景。

4、最後一部分是拓展了大自然中別的益蟲、益鳥。這一部分是不需要的,這是生物科學課堂需要去擴展瞭解的。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6

學校領導督導聽課,一個周的準備時間,我準備了《棉花姑娘》這篇課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長滿了蚜蟲,燕子、啄木鳥、青蛙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語言符合兒童特點。通過學文,讓學生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激發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要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我收集了很多資料,其中為了弄清蚜蟲的來歷,我上網,查詞典,查找了不少的資料,還請教了經驗豐富的仇老師。教學過程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我準備教學的是第一課時,為了上好這節課,我想到了多種導課方法,最後採用了出示實物(棉花),並讓學生説説棉花的用途,然後帶學生在想象的情景中飛到棉花田裏,去認識一位新朋友——棉花姑娘。出示課件:棉花姑娘向學生介紹自己(音畫配),這樣的'導入,學生們感覺很新鮮,聽得非常認真,好像自己就親臨棉花田現場一樣,當聽到棉花姑娘説自己身上有許多蟲子很難受時,棉花姑娘表現出很痛苦的樣子(表情),我問學生:“看到這裏,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説“棉花姑娘身上的蟲子是怎麼來的?”“棉花姑娘身上的蟲子除掉了沒有啊?”“是誰為棉花姑娘治好的病啊?”……於是揭題《棉花姑娘》,板書課題,讓學生讀準課題的兩個輕聲“花”和“娘”並強調“娘”是本課要認識的生字。

二、初讀課文,檢查識字

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不多,我採取了集中識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題導入時,就出示“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知道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起不同讀法,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通過舉例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輕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雖然有些學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這麼一個第一印象後,就方便了對輕聲的指導朗讀。後來,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我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了其他生字詞。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兩個字,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係。另外,我還利用“班”來識記“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三、合作學習,角色表演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課文第2—5自然的時,我放手讓學生先自己讀,問學生讀懂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學生們通過自讀明白了很多。然後,我出示表格,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7

表演課文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活動,它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現了低年級學生勇於自我表現的特性,還鍛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與組織能力。

《棉花姑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表演課文前,我先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確定每個學生扮演的角色;然後讓學生操練各自角色的動作和語言;最後進行小組的表演競賽。在表演課文時,每組學生非常積極。有些學生表演得形象生動。有個扮演棉花姑娘的學生演棉花生病時就蹲着身子耷拉着腦袋,讓人看到了一個生了病的小姑娘無精打采的神情。棉花姑娘最後病好時,她舒展手臂慢慢地站起來,還做了個開花的動作,將小嘴笑得甜甜的,多麼開心啊!

但是,在教學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表演要求過高,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因素。表演要求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而定,不宜過高,只要學生能對課文進行一定的文字上處理,就應當及時予以肯定。

二、忽略對作為觀眾的學生的要求。低年級學生好動,不能專心地觀看其他學生的表演。教師應當在表演前提出對當觀眾的學生的要求。

三、忽略表演後學生的評價。如果讓小演員向老師、同學談談自己表演課文的感受與自我滿意程度;讓當觀眾的同學也來評評表演的同學表現得如何。這樣做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總之,表演課文這一形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合作意識。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8

我在教學生學習本冊教材中《棉花姑娘》一文時,有這樣一個片段很值得回味和深思:在講第一課時,我指導了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我問孩子們:“棉花姑娘生病了,它先盼來了誰?”話音剛落,很多學生紛紛舉手,我看到有個孩子手舉了又放下來,頭低低地看着桌面。於是我走到他面前對他説:“你來説一説好嗎?”他站起來了,我知道這個孩子,他還在怕着我嗎?開學時這孩子很愛舉手回答問題,但他有一個毛病,站起來講話會結巴,後來為了趕時間上課也就很少叫他起來回答問題,但在課外他又沒有這種毛病,奇怪了!果然,“棉……棉花…..姑娘,它……它……它盼…….它盼…...盼來……盼來了……小……小燕……小燕子.”嘩的,全班學生就鬧開了,有的學他講話,有的故意用他的語氣讀課文,教室一下子就弄的亂糟糟的.他站在那裏,雙眼沾滿了霧水,我的心要求我不能這樣了,孩子的自尊受到了傷害.如我這一次再不做點什麼的話,孩子以後再也不會舉手了,我會永遠傷害了孩子.我摸了摸他的頭,點着頭説:“真好,你能完整的把句子説完.老師真高興.”其他學生聽到我這麼説都安靜了下來,一下子班上都靜下來了,小眼睛都看着我.“我覺的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老師喜歡進步的孩子。”孩子一下子抬起頭看着我,不相信我的話。“我知道,這位同學是愛學習的人,他回答問題有點結巴,但這不是一種毛病,我們也知道他下課講話不是這樣的,老師知道他有點緊張了,我再給他機會好不好?”“好。”全班齊聲答到。“老師和同學都為你撐腰,你能再説一次嗎?”我笑眯眯地看着他。這時,他猶豫了一下,説了出來。他這會説得很慢,而且聲音很小,但明顯的結巴沒有了。她説完後,我説:“你説得很認真,這非常好。你再説一遍,好嗎?這回聲音要大一點。”這時她很願意地再説了一次。我在全班面前對他説:“你進步很快,以後不緊張慢慢來就好了。”“恩。”孩子還是有心中的疙瘩,“同學們,剛才我們做錯了一件什麼事?”小腦袋很多低下了頭,“人無完人,我們不能去嘲笑別人的缺點,那是不禮貌的,對別人也不尊重。如果哪天別人也嘲笑你,你心中會很難過的。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就要好好幫助同學不是嗎?”此時此刻,班上的同學都給予了熱烈的掌聲,我知道那是鼓勵的掌聲。

孩子,老師差一點又傷害了你,還好你給老師機會彌補這個錯誤。

人總會有做錯的事,請你原諒老師,老師相信不久後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你這個毛病也會很快改掉。“孩子,你能行的。“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9

發展性評價是新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局部,它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同學發展和生長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主,讓同學在誦讀中體驗,讀中感悟,立足於同學發展,激勵同學主動、自主、發明性的學習。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同學的回答和時反饋信息,嘗試採用評語激勵肯定同學。如在開課時,當同學很認真地聽完故事後,我馬上肯定同學“小朋友聽得很認真”;同學讀完課文後,也和時給予評價“小朋友很會讀書”,當同學提出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時,褒揚他“你很會提問題”等等。富有情感的評語,是同學獲取自信的催化劑,使同學如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同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當然,作為同學,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教師不能簡單地用“錯了、不對”等語言來否定同學,並期盼其他同學的正確回答。教師應採取在同學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滿腔熱情地去評價同學的努力和進步,善於發現同學身上的閃光點,針對同學的個性進行鼓勵的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體驗到進步,感受到期望。比方在今天的教學中,當老師説誰願意到台上來扮演時,有個平時膽子很小的同學想舉手卻又有些猶豫,我果斷地叫他到台上來扮演,雖然他扮演得不是很好,但老師和同學都看到了他的進步,為他打氣加油,我想,這對於小朋友的一生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當然,對同學評價的目的不只在於教師發現問題,改進教育,更重要的是鼓勵同學積極地發現自身的問題,糾正錯誤。一年級的同學自我認識的能力不強,所以生與聲生評時難免帶有主觀性,認識問題膚淺,教師還應運用多種方法協助同學認識自我。

上了這一課,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每一次正確地評價同學,都是對某些特殊天賦發展的肯定,課堂教學呼喚發展性評價。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0

《棉花姑娘》一課的教學,完全是一節還原課,王主任的評課,帶給我一些深刻的思考。總結如下:

一是上一節還原課時,其中必須有自己的思考,想好他的設計意圖,每個環節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還要針對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來考慮如何接話,如何使教學內容、教學語言適合自己的課堂;善於挖掘更有效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

二是低年級語文的學習要抓好兩個重要方面,其一是隨文識字,注意還可以隨課題識字,其二是朗讀。朗讀中貫穿識字、科普知識和以讀促悟。識字過程中還要抓出文中的語言訓練點,比如,在《棉花姑娘》中,第一個點是還有哪些動物醫生,第二點是碧綠碧綠、雪白雪白。讓孩子們在讀熟的基礎上達到有感情朗讀的目的。

三是自學要求,第二條中的標出文章的自然段,應該再明確一些是要求孩子們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第三條中我寫的是“讀並圈出生字詞”,可能孩子不能理解,應該換為通俗易懂的“圈出生字詞、讀讀認認”。由於課前我已經讓孩子們預習,上課時就很少讓孩子們再自讀、自認了,其實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讓孩子們圈出來,然後自己讀讀,再讓讀給同位聽一聽,體現了一個“自己讀—合作讀—教師檢查”的過程,一定牢記,以後不能再忘掉!

四是用語需要再準確,比如我説“體會着動物們的心理來讀我們會讀得更好”,其實準確的應該説“體會着人物們的心理來讀我們會讀得更好”。

五是增強自己的科普知識,一定不要在講課中出現知識性的錯誤,比如説螳螂的時候,弄清楚它是否能捉害蟲,他自己是不是就是害蟲,再比如馬蜂能捉害蟲嗎?他一般也只是採蜜。

六是説話訓練方面,“碧綠碧綠、雪白雪白”應該處理得更有層次一些,第一層可以這樣説,碧綠碧綠是什麼意思啊,是很綠很綠,雪白雪白是什麼意思啊,是很白很白,那老師想説很紅很紅應該怎麼説,可以説火紅火紅,想説黑色呢,烏黑烏黑等等。而且這個環節可以不出示PPT,第二層可以説碧綠碧綠的什麼呀?碧綠碧綠的荷葉、碧綠碧綠的小草,那火紅火紅的——,烏黑烏黑的——等等,體現層次性,訓練了説話。課件也要稍有改動。

七是板書範寫一定要漂亮!

八是一定要練好自己的朗讀技巧,要多學習一些播音主持的腔調,加強自己的語言功底,培養自己的語感,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必須自己好好修煉!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1

今天,我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30課《棉花姑娘》。 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慾望。樹立起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這篇課文很長,但非常有趣。我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從生字入手,採取自讀,互讀,開火車讀,以致於每個學生讀會讀。從字過渡到詞語,讀詞語,讓學生當小老師來領讀,讀詞語,孩子都特別感興趣。從詞語過渡到文,也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閲讀興趣,在讀中領會文章所講的內容。我只重點講第一段,2、3、4自然段放手讓學生分小組學習,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不愛學習的,在組長的帶領下,都積極參與了。尤其分角色朗讀,大家的興趣更高,都喜歡戴頭飾到講台上來表演上課不愛發言的、愛做小動作的,在組長的帶領下,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2

《棉花姑娘》是一篇生動的童話故事,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小動物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地方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插圖色彩明麗,語言充滿童真童趣,符合兒童的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創設情境,感受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直觀形象的東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的情感融入情境中。上課伊始,我以精美的課件和讓學生看生動有趣的動畫片,把孩子們不知不覺帶入文本情境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後帶領學生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真正與文本進行對話,與角色產生情感碰撞。比如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出示課件圖畫,再通過圖文和解説,讓學生觀察棉花姑娘怎麼了?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點是什麼?啟發學生想象成千上萬的蚜蟲待在棉花姑娘身上,她的心情怎樣?哪句話寫出了她的心情?抓住重點詞語“盼望”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讀出棉花姑娘難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接着我這樣過渡:棉花姑娘正在盼望醫生來給她治病時,誰來了?他們之間都説了什麼呢?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會怎麼説這句話?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清障礙之後,我緊緊抓住棉花姑娘的三次呼救:“請你幫我捉害蟲吧!”由表及裏,層層深入,讓學生在反覆練讀中感悟課文。感受角色所帶來的樂趣。

二、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同時也是融理解和表達於一體的綜合活動。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進行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理解、體會,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比如在學習二至四自然段時,為了更明確地對比棉花姑娘的心情,我把棉花姑娘説的話放在一起學,這是教法上一個大膽的嘗試。引領學生讀好棉花姑娘三次不同“請求”的語氣。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並讀出棉花姑娘痛苦而着急的心情。這樣以讀代講,點撥、講解。通過情境感受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在讀中去體驗情感。收到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培養語感的效果。

三、合作交流,快樂學習

上課過程中,我積極倡導“以人為本、自主合作”的課改理念和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1、本課的內容比較淺顯,各段的句式相似,因此,在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時,我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還有哪些醫生給棉花姑娘治病?他們之間又説了些什麼?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讓孩子們根據教學提示,在小組內合作學習,以小組合作,小組討論、彙報交流的形式檢驗自學效果。在這互幫互助、互評互學、由扶到放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揣摩角色的語氣,進行個性朗讀,達到了感悟課文情境,培養學生語感、理解課文內容的教學目標。

2、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也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我讓學生通過表演課本劇的方式來合作學習。我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我親自演棉花姑娘,有的同學演燕子,有的同學演啄木鳥,有的同學演青蛙,剩餘的同學全都上台來表演七星瓢蟲。這樣一來,讓全班學生都參與了表演。把讀、演、評融為一體,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其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學習效果更好。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喚起了學習的情感,主動參與了學習,發展了語言,形成了合作的意識,又嚐到了學習的喜悦。達到了在快樂中自主學習,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效果。

這堂課美中不足的是:

1、個別手語不夠規範、熟練。

2、作業課件已設計好,但忘記打出佈置作業。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3

《棉花姑娘》是一年級的課文,在貫徹好知識的同時還要着重習慣的培養。緊緊圍繞聽、説、讀、寫去開展,紮實鞏固好基礎知識。通過真正地去上此節課,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的一些問題。現將此次積累的優點和不足總結經驗如下:

1、對課本的把握能力不足,以後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首抓書本,吃透教材,備好教材;

2、要通過平時的鍛鍊和積累讓評價語切實變為自己服務課堂的工具。通過平時的課堂,有意識地積累簡短、有針對性的評價,真正起到對學生的引領作用。而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不能讓評價流於形式;

3、引導能力還需加強鍛鍊。我們班的孩子總是很給力,在課堂中大多數能做到認真聽講。反而是我作為一名老師,感覺自己和學生融合度還不夠,沒有真正使課堂成為“我們”的課堂。語文教學是靈性的,而真正的靈性是從工作生活中來,從思考和感悟中來。課堂的生成尤其見出老師的功底。我總是太依賴於自己的“備課”,而忽視了課堂上孩子們隨機生成、反饋的一些信息和知識,沒能真正在備課的基礎上,去有效結合自己的“課堂”。這需要以後自己加強知識的全面積累、語文能力的提高。才能遊刃有餘地在學生的“答”中去引導,解決學生出現的錯誤和問題,並能隨時自然拉回預計課堂;

4、加強課文整合能力。自己在授新課時,總有種生硬的感覺。要通過多聽老教師的課,去學習逐層遞進、逐漸深入的能力。將要教授的新知識與孩子們學習過或已掌握的知識相結合,更利於孩子們理解,更多地使孩子們去自我發現和推出新知,要比把知識“喂”給孩子們有效的多!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通過這節課的準備和實際落實,我收穫滿滿。今後,我將帶着這些寶貴的經驗,繼續學習,加強鍛鍊,爭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師!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4

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識字、朗讀、發展學生的語言。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兒童語言特點和認知規律。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在動聽的童話故事中,瞭解不同益鳥和益蟲的捕食方式,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慾望。

在這堂課中,我認為自己在設計的過程中抓住了幾個語言的重點。進行教學,環節紮實、如:

1、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幾個詞語比較難以理解,分別是:可惡、蚜蟲、盼望。在教學中,我現通過讓孩子們觀察棉花姑娘生病圖,然後引出“蚜蟲”一詞,在理解時,現讓學生自己説説蚜蟲是怎樣的害蟲,轉而理解“可惡”,再通過看蚜蟲的圖片,聽老師簡單介紹蚜蟲,再次鞏固理解“可惡”。從而理解“盼望”一次。

2、課文的第6自然段,,重點在於理解“碧綠碧綠”“雪白雪白”,並能積累此類詞語,拓展練習。首先通過看圖理解“碧綠碧綠”,延伸理解“雪白雪白”,拓展abab類型詞語。學生們大部分都能説出此類詞語。例如“碧綠碧綠的荷葉、小草,柳葉”等,還有“雪白雪白的雲朵、牆壁、雪花”等。

3、注重學習自主學習合作的能力。在學習2—4段是,我讓學生們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前我出示了幾項學習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朗讀,小組間的成員合作朗讀;讀完之後討論他們為什麼不幫助棉花姑娘呢?是不想幫還是不能幫?同學們積極的進入朗讀的氣氛中,彷彿它們就是課文中活潑的小燕子、逐步鳥、小青蛙。在朗讀彙報時,我以採訪者的身份採訪這些小動物們,為什麼不幫助棉花姑娘呢。通過彙報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不同的動物吃不同的害蟲。最後我還鼓勵學生們説一説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益蟲益鳥,同學們踴躍發言,有的説蚯蚓,有的説蜘蛛等等,説明他們的觀察力很強。我也在此進行的擴展,比如蜜蜂,蟑螂等。同學們在這節課學到了很多知識,並有保護益蟲益鳥的意識,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5

《棉花姑娘》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童話,寓生物常識於形象的故事之中。通過棉花姑娘請求小動物給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紹了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不同種類害蟲的科學常識。採用對話的形式推進故事的發展是本課的表達特色,對話內容口語化,句式不斷重複,符合一年級兒童的閲讀心理。

我教學的是第二課時,結合單元目標和文本,我把課時目標定為:

1、通過遊戲,複習鞏固生字學習,會寫“星”、“病”兩個生字。

2、創設情景,積累ABAB顏色詞描述事物。

3、讀好課文中的對話,培養對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瞭解更多自然衞士。教學重點是讀好文中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對話和積累ABAB顏色詞。

我的教學環節分為5部分:鞏固生字、回顧課文;情感體驗,讀好對話;自我介紹,尋找真正的醫生;積累ABAB色彩詞;書寫教學。

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教學的重要目標,最有效的識字方式便是讓學生及時回憶,讓生字反覆出現以加強記憶,課堂伊始,通過開火車的方式回顧上一課時所學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識記生字。接着,提問上節課棉花姑娘請了誰愛幫忙?通過提問,檢驗學生第一課時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出示板書,導入第二課時的學習。

通過角色扮演指導朗讀,促進語感的提升,進入課文情境。

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尋找真正的醫生的環節讓學生通過讀書找出小蟲是什麼並用橫線畫下來,讓學生真正地跟課文接觸,通過課文學習。通過七星瓢蟲名片的方式補充學生對七星瓢蟲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歸納七星瓢蟲捉哪裏的害蟲逐漸加強學生的概括能力。

棉花姑娘病好了,給我們帶來一些顏色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多彩的形式有效地激發學生對ABAB顏色詞的積累和運用。

紮實的寫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兩個生字的書寫教學既注意了生字的結構又注意關鍵筆畫。

課後,張老師給了我很多建議,這節課還是有不少提升空間的:

1、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比如:齊讀,個別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等等。每一次讀都有明確的指向,既達到了讓學生多讀多練的目的,又體現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與配合。

但是,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 閲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更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我們更應把着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渠道上。教師不能將自己對角色的理解、自己閲讀文本的體驗強加給學生,剝奪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權利。而應努力運用多媒體、語言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文本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成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與角色產生情感碰撞,以自己的生活經驗豐富對文本角色的理解,以角色的喜樂憂傷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使生命的色彩彰顯得更加絢麗多彩!

我的朗讀指導、角色扮演前如果能夠藉助課文插圖,通過課件的形式展示,幫助學生梳理好棉花姑娘的感情線,一開始生病了,表情非常痛苦,非常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可是燕子、啄木鳥、青蛙都不能夠給她治病,她很失望。驚喜的是,一羣七星瓢蟲把自己的病治好了,棉花姑娘非常感謝,給七星瓢蟲寫了感謝的話語。痛苦——盼望——失望——驚喜——感謝這5個關鍵詞,既把棉花姑娘的感情梳理清楚,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進而有自己的閲讀體驗,豐富了對文本的理解,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自讀自悟的話,相信學生的朗讀將不會僅僅停留在模仿的層次上,自然能夠在角色扮演時傾情演出,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另外,這條感情線也能夠讓整個教學流程的情境更加地水到渠成。

2、在七星瓢蟲的醫治下,棉花姑娘的病好了,此時,可以結合課文的插圖,再次回顧一下棉花姑娘的心情歷程,既回顧小結了課文,也可以更加自然地進行接下來積累顏色詞的環節。

3、引導積累顏色疊詞時,可以教會學生,由碧綠——碧綠碧綠這樣的變化,可以歸納為ABAB式的顏色詞。

3、書寫指導要重視讀帖的過程,這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過程。“星”和“病”都是合體字,一年級下學期不再適合書空一筆一劃地寫,合體字應該注重的是結構的指導。例如,反饋時應該是這樣:“星”字是上下結構,日字頭,上面是個“日”,下面是個“生”。“病”字是半包圍結構,病字旁,病字旁裏面是個“丙”字(病字旁裏面這樣寫橫、豎、橫折鈎、撇、點)

4、最後的感謝信可以換為給七星瓢蟲寫祝福卡。一年級上學期期末,學生接觸過給爸爸媽媽、好朋友等寫祝福語,這裏可以作一個延伸,喚醒舊知。

學情不同了,方法一定要調整,尊重學生自己的體驗,這是這次上課獲得的最大的感觸。本次設計,着力了教學反饋和評價語的導向設計,比自己以往的乾巴巴的評價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每一次的準備過程都是不容易的,但也是在不斷地成長,身邊的伯樂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自己的思路一次次清晰,能夠對文本和學情、年段目標更加熟悉,這就是成長吧!

感謝青藍計劃讓我們相遇,取經的路上有強有力的後盾支持和助一臂之力讓我前行,感恩!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6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它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可它們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趕來把害蟲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

一、紮實字詞教學,促進語言內化。

小學語文,字詞的學習是基礎,是重點,也是完成新教材許多教學任務必經的路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詞義,促進學生語言的內化。在初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再用課件展示字詞,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對詞義理解設計巧妙,讓學生從詞語中挑出一種動物介紹一下,在學生介紹了動物的本領後,又出示三句話:“蚜蟲愛吃蔬菜葉子,是害蟲。”“七星瓢蟲是益蟲,是莊稼的好朋友。”“啄木鳥姑娘能給大樹治病,是大樹的好朋友。”讓學生讀一讀,挑選一句向同桌介紹一下。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理解語言運用,學會運用語言,又讓學生認識了動物的本領,豐富了知識,達到提高語文能力的目的。

二、與文本對話,激發情感生成。

“閲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更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我們更應把着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渠道上。”在教室上運用課件、語言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文本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成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與角色產生情感碰撞。課文2—4小節棉花姑娘請動物醫生給她治病的段落十分相似,角色對話能引起他們個性朗讀和表演的慾望,也能激發學生感情生成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讀好棉花姑娘的話,如“身上長滿蚜蟲的棉花姑娘看到燕子時,它着急地求救了!誰來當一回棉花姑娘,讀一讀她説的話。”再讓學生讀好燕子的話,“燕子,燕子,你就幫棉花姑娘治治病吧!”接着引導學生進行對話,“棉花姑娘快求救吧!”“身邊的燕子醫生幫幫她吧!”讓學生在角色朗讀中體會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動物醫生幫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

三、創設童話情境,落實説話訓練。

情境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運用得好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在教室上創設各種情境,讓童話情境貫穿教學始終,並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説話訓練。如學生認識了蚜蟲,在朗讀中表現了對蚜蟲的厭惡之情後,我問學生:“棉花姑娘,這麼多可惡的蚜蟲在你身上爬來爬去,你想説些什麼嗎?”從而引導學生説出棉花姑娘盼望能有醫生來治病的急切心情。又如七星瓢蟲來給棉花姑娘治病時,我在學生的額頭貼上七星瓢蟲的標誌,説:“你就是七星瓢蟲,介紹一下自己吧!”讓學生把課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我還讓學生扮演七星瓢蟲,爬到棉花姑娘身上去捉蟲,做一做捉蟲的動作,還要跟棉花姑娘説説話,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七星瓢蟲的能幹。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7

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識字、朗讀、發展學生的語言。本課透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貼閤兒童語言特點和認知規律。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在動聽的童話故事中,瞭解不同益鳥和益蟲的捕食方式,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慾望。課後我對整堂課進行了反思,總體感覺學生學得比較簡單,難點和重點都把握的較好。教學環節緊緊相扣,師生互動紮實有效。自己感覺收穫主要有:

1、注重年齡特點,探究解疑。由於一年級小學生畢竟年齡還小,喜歡認識新朋友,自然引出課題“棉花姑娘”。揭示課題:姑娘是指女孩子,所以都是女子旁。我用“姑娘”説一句話:我們班有很多小姑娘。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有位學生隨口説:

“老師也是一位姑娘。”既分散了難點,學得也更紮實了。本課的多媒體課件十分精美,畫面生動,很能吸引學生的目光。透過觀看畫面更有助於學生的理解。

2、激發興趣,分散難點。當教學到蚜蟲和七星瓢蟲的時候,我讓學生以自我介紹的形式出現,如:嗨,大家好!我是蚜蟲,身體很小,專門吸食植物的汁液,你們願意和我交朋友嗎?以這樣的形式出現,不僅僅生動形象,通俗易懂,還讓學生了解了益蟲與害蟲的區別。

3、抓住重點小節,反覆朗讀,領悟課文。本篇課文較長,但情節生動,個性是對話生動搞笑,有利於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燕子、啄木鳥、青蛙無可奈何的語氣,七星瓢蟲高興的語氣等。因此,閲讀中花費許多時間,採用多種形式如男女生比賽讀,小組比賽讀,分主角朗讀等,進行表情朗讀的訓練,而且以學生自我感悟朗讀,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4、結合文本對學生進行禮貌禮儀的滲透教育。當你需要得到別人幫忙時,用好禮貌用語“請”。當你不能幫忙別人,感到抱歉時,應説“對不起。”

5、説説演演,加深理解和記憶。我結合課文資料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發揮想象,把課文資料大膽地表演出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印象。在簡單愉悦的氣氛中突破教材難點,到達人文精神的統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wljg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