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山還是那山,景還是那景

山還是那山,景還是那景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一中  楊長榮  441104

山還是那座山,景還是那些景,有人説景色優美,有人説景色一般。同一架山,同一片景,其實人們看的不是山,也不是景,看的是人心。

心之所向,景為殊途。

山之聳立,成嶺成峯,不在山之本身,關鍵看你是橫看豎看;雲海茫茫,或遮天蔽日,或如海浪翻滾,就看你是選擇立足半腰,或是登臨山巔。其實無論你是説山峯林立,還是説山嶺縱橫,你是説雲霧如幄幕,還是説雲浪似波濤,看似風景各異,實則為取捨之不同,心之所向的不同。

孔夫子周遊列國,以禮義規範天下。率三千子弟,奔走於諸侯之間,希望能夠以己之力,遊説天下。雖四處碰壁,艱難於路途之間,但仍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荷蓧丈人,眼見天下混亂,率家人歸耕山田。置身於亂世之外,平淡逍遙。

孔子之心,以天下為己任,這是孔子心中的美的風景。荷蓧丈人,在亂世中求生存,這是他心中的智慧。同為亂世,一入一出,雖然做法大相徑庭,但都是他們心中的追求,都追求的是他們心中的美景。

對於“上山的遊客”來説,你既可以留戀山腳下的流水潺潺、鳥語花香,也可以繼續登臨,去看一看山腰的古木參天、林靜清幽,去體會一下山頂的雲海茫茫,羣山隱約。就像當年的孔子和丈人那樣,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你心中的美景。

其實在一個多元的時代,從來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杜甫一生,憂國憂民,這是他的風景,也是為千古傳誦的風景。李白一生,放浪形骸,縱情山水,這是他的風景,不同樣被後人讚頌為“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嗎?

就是同一個人,也可能是心之所向,景為殊途。蘇東坡仕途暢達時,率眾祈雨,憂心災民;遭遇坎坷時,與清風為伍,邀明月相伴。這些,同樣是他的風景,同樣為後世傳誦。

所以,風景的好壞,不在於山川草木,而在於人心。你認為山腰的古木參天、林靜清幽,大可以流連忘返:享受古木的年輪帶給你的`厚重,體味清幽的意境送給你的飄逸。如果你同意下山的人説的山頂有風景,那你就登臨絕頂,去看一看雲海茫茫,羣山隱約,説不定也會油然而生出“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因為,那是你的風景,那是你相信的風景,那是你的心。

最後,用一個小故事結束。有人問佛祖,什麼是佛。佛祖答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楊長榮

    
標籤: 那景 那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q2mew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