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精華】體育教學計劃四篇

【精華】體育教學計劃四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體育教學計劃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體育教學計劃四篇

體育教學計劃 篇1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是依據課程標準各學段學習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規定活動或內容要求,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和學校場地設備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規劃教學內容的教學文件。它是體育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實施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全面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克服教學盲目性、片面性和隨意性的基本保證。

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計劃主要有:學年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單元教學工作計劃和課時工作計劃(教案)四種。現依據課程標準各領域“水平一”的目標及其規定的活動和內容,對上述四種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方法及低年級教學計劃試舉例如下,僅供參考。

一、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

學年教學工作計劃也稱年度教學工作計劃,它是以年級為單位,依據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年齡特點,對全年教學內容和考核項目的規劃,是制訂學期教學計劃和其他教學計劃的依據。

(一)制訂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的思路

小學低年級學年教學計劃,是依據課程標準“水平一”各領域規定的活動和內容,選定具體的教學內容,並把這些教學內容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學年中去。然後,再根據學年授課週數、每週授課時數,以及每年級的各項教材及其設定的課時比例,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學期中去。並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確定測試體能和動作技能的項目。

(二)方法和步驟

1.分析研究低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加強計劃的針對性

在制訂低年級學年教學計劃時,教師應對一、二年級學生的情況有儘可能多的瞭解。一般説來,一年級小學生多數來自幼兒園,他們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隊列隊形如站隊、立正、稍息、看齊、報數、原地轉等動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動作和活動性遊戲等,但對體育的知識概念還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級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作基礎即接受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訪問幼兒園教師和檢測學生的體能情況以及與學生聊天、詢問等了解學生的身體與心理情況。到了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體育課體驗,對課的活動過程、學習與練習方式等逐步瞭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課堂常規意識和習慣,體能、心理適應能力及同伴關係、羣體觀念等都有明顯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問題等。這些情況都是制訂學年教學計劃的有效資源和依據。因此,從瞭解和研究學生人手,制訂學年教學計劃,有助於教師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和難易程度,將本學段教材內容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年級中去,對於提高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學質量,都具有實際意義。

一學期除節假日外,一般按18周計算;國家教學計劃規定每週上4節體育課,全年實際上課總時數為:

18(周)×2(學期)×4(每週課時)=144(課時)

144×2(每課時按上兩項教材計算)=288(課次)

2.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教學需要,確定各項教材的授課時數。

(三)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示例

1.依據體育課程標準各級目標的涵義和要求,選定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的各級目標,是統領和選編各學段教學活動或內容的依據,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首先要悉心研究領會課程標準的總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的指導思想、理念涵義及目標之間的相互關係,並依據本學段各級目標要求選定相應的教學內容。

2.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分配好兩個學年的教學內容。

如上所述,學段各領域中的教學內容不是教師主觀隨意安排的,而是依據本學段各領域和水平目標的規定選定的。因此,教師在制訂學年教學計劃時,應先對所確定的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如: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目標的特定要求,考慮哪些內容適於安排在一年級,哪些內容安排在二年級;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分清哪些教材分別屬於哪個目標統領下的內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質、特點及目標屬性,有助於合理地把本學段的教學內容在分配到兩個年級中時,做到目標明確,分量適宜,難易度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

3.根據學年、每週授課時數和季節規律,分配好兩個學期的內容。

體育教學計劃 篇2

我任教五年級四個班,學生通過這幾年的上課基本瞭解上課的要求,學習習慣正在逐步養成。根據學生生理特點來看,靈敏和柔韌性是這段時期重點發展的項目,同時有必要輔助速度練習。根據瞭解的情況來看,學生的柔韌成績還可以,學生的體形練習需要進一步提高。同時為更好的服務於以後,要多做些速度練習。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體育基礎知識,是依據課程標準中各學習領域“水平三”目標的規定及活動和內容的.要求,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而選編的,用以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活動實踐,它是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四年級的教學內容中,根據《課程標準》中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學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主要的內容圍繞着學校的趣味運動體育項目進行開展教學法。.五年級的測試項目是400米,這就要求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側重學生的柔韌練習。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上體育課和鍛鍊身體的好處,知道一些保護身體健康的簡單常識和方法。

2、進一步學會一些基本運動,遊戲,韻律活動和舞蹈的方法發展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

3、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遵守紀律,與同學團結合作。

三、教學任務:

1、繼續抓好課堂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認真執行體育教學大綱及課程計劃,認真備好課,上好課,正確引導學生能自覺鍛鍊身體。

2、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鑽研,通過聽隨堂課,備課筆記和課後小結;教研組老師應相互學習、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長的過程。

3、組織開展好豐富多彩、富有實效的課外文體活動,引導學生能自覺鍛鍊身體,使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發展,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

4、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衞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四、教學方法:

1、教學中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激勵學生學習。

2、教學中收放結合,有意識讓學生自我鍛鍊,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五、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2、從遊戲、競賽手段人手,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養成自覺的鍛鍊的習慣。

3、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4、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勇敢、頑強、朝氣勃勃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養,啟迪思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體育教學計劃 篇3

根據學校工作要點和學院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們將進一步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以課程建設為工作重點,積極鼓勵教師開新課,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體育教學科研工作的力度,形成具有發展後勁的優秀教學團隊。本學期將做好以下各項教學工作:

一、指導思想及目標

積極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各項學校體育教育方針政策,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密切從實際出發,全面推進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堅持以學科建設為主線,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教學、科研、羣體、訓練協調發展為原則。切實營造講團結、講奉獻、講和諧、謀發展的良好氛圍,使學院形成了一個團結、和諧、奮進的堅強集體。教師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要以創新性思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工作任務及要求

1、做好專業評估和課程建設工作

9月份做好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專業評估工作,從評估中找出不足,加強進一步建設。

加強課程建設的工作力度(積極作好校精品課、校優秀課和重點建設課準備及評估工作);根據新修訂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上好每堂課;加強新建體育保健實施方案的落實工作。

2、進一步推進教學質量工程的實施,提高我院教學水平,深化教學法研究,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每位教師積極專研教材資料,探索創新教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認真作好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提高教學質量:繼續開展課堂教學常規檢查工作,抓好日常教學工作的常態化質量管理;認真作好學院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工作;完善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加強實驗室的教學平台建設工作;加強學生的學風轉變工作;嚴格按照體質測試要求進行測試,做好體質測試上報工作。

4、抓好體育課外活動工作:體育課外活動是體育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補充,也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積極抓好課外各種競賽實踐活動,各教研室和學工辦安排、組織院級的各種競賽活動日期,帶動整個校園的體育活動氛圍,在組織這些比賽的過程中,鍛鍊提高學生的賽事組織能力,增強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

5、科研工作:科研是教師除去課堂教學和課外指導之外的重要工作。因此,各教研室積極利用每週例會時機有計劃、有目標的開展科研工作。集體討論有關體育方面的各種思想、課堂教法、面臨問題等情況,同時研究確定各種論文寫作範圍和方向,注重研究目標、方向和學院發展統一在一起。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完成學校規定的科研任務。

6、做好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師資隊伍建設事關專業發展,教學質量的提高。從目前看,學院師資由於近期的人事變動和新專業方向的開設,師資隊伍不是十分合理。從長遠看,教師的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每位教師要制訂進修提高計劃,考慮以在職或離職等方式進行(本學期理論教師張萍去北京體育大學進修學習),為達到與我校教學相適應的一流師資水平不斷努力。院裏要儘量為教師的進修提高創造有利條件,做到保證工作、合理安排,使院裏工作不斷髮展的同時,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也不斷提高;還要圍繞主幹課程優化配置師資,並使之相對穩定,事業有專攻,為專業進一步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三、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確定學期各項工作安排,制定課外活動計劃。

2、制定學期授課計劃。檢驗新修訂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科學性。

3、做好專業評估工作。

十月份:

1.技術教研室組織各種迎接新生競賽實踐活動。

2.組織開展青年教師公開課,教師通過觀摩進行交流學習。觀看國家級精品課(公共課、專業實踐課、專業理論課)。

3.積極作好下學期校精品課、校優秀課和重點建設課申報工作。

十一月份:

1、參加院期中考試的監考。

2、進行期中教學自查並接受學校檢查。

十二月份:

1、新建體育保健方向實施方案的落實工作檢查。

2、整理各種教學基本資料,進行歸檔。

3. 科研工作統計。

20xx年一月份:

1、期末考試監考工作。

2、成績錄入並上報。

體育教學計劃 篇4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開展良好的教學工作,進行有步驟的教學,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特製行本學期的教學計劃。以生活教育主流思想為指導,以教研組教學工作計劃為依據,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教育”新課標,把“生活教育”的理念全面滲透到新課程實踐中,並以學科生活化的“六個特質”全面引領教學工作;實施優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材分析:

體育與保健是義務教育各年級的必修課程。它是一門學習體育和保健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技能,進行鍛鍊身體實踐的課程。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對發展學生身心,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為提高全民素質奠定基礎;為適應現代話生活和社會注意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體育與保健改變了以競技體育為主的教學思想,追求育人的綜合效應。把體育放在首位,從小抓起,打好基礎。它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確立了以發展人體基本活動為主實踐為主,並注意教學的娛樂性、趣味性。對教學內容的動作要領、教學手段與方法,已經如何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並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年齡、性別等特點選擇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鍊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並不斷鞏固和提高。

2、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3、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重點是田徑的各種跳動和投擲動作

2、隊列和隊形練習

3、武術操

難點:武術操

四、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但對體育基本活動的動作概念和方法瞭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動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活動起來,學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和方法,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各種體育活動的技術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礎。但是,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喜歡接受新知識,但對某些難度教大的知識接受較慢對某些協調性要求較強的東西,力量也比較差,男女生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觀念不強,但表現欲強;女生和男生一樣活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避免把本來較為簡單的動作教的複雜化,也不宜已競技性運動項目的訓練手段運用於基本活動的教學。應多以遊戲為主,在其中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

五、教學措施及注意事項

1、認真備課,做到深入瞭解教材與教材有關的書籍及材料。謝號角案,做好示範和講解,使學生能有從客觀和主觀上學習。

2、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靈活性,主要以學生練習為主,教師知識起到指導,糾正學生錯誤為主,真正以學生為中心。

3、及時進行考評,從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相結合的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4、開展興趣小組,根據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和理解離較差、情緒變化較大,而身心發育快的特點,多采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遊戲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oqw8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