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最喜歡的水果》教學反思

《最喜歡的水果》教學反思

一、擺正低年級寫話定位——低起點,穩起步。

《最喜歡的水果》教學反思

作文課,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提及作文課,大多老師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很少有真正喜歡寫作的,或詞不達意,或言不由衷,而老師,也同樣的憂心忡忡,不知從何下手。寫作教學難,難在哪裏?

一是習作本身難。寫作過程中需要運用字、詞、句、段、修辭、邏輯等“硬件”,還要調動生活感受,寫作情感等“軟件”,這對還處在懵懂時期的小學生來説確實有相當難度。

二是教師指導難。作文環節的紛繁,令教師頗有“老虎吃天無處下口”之感,缺乏系統性、針對性。

三是教師作文指導的失誤導致作文越學越難。由於我長期進行低年段的教學工作,對低年級的孩子心理特點把握比較準確,所以將上課的對象定為二年級學生。在準確把握新課標關於寫話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我們要擺正“寫話”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定位,做到“低起點,穩起步”。

先説後寫,以説引寫,“説是寫的先導和基礎”。先説後寫,以説引寫。“説是寫的先導和基礎”。我們從教材的課後練習和單元的練習設計中不難發現,針對寫話訓練的需要,安排了一定數量的“説”的練習,實際上這就是想通過説話訓練來為寫話訓練作一些必要的鋪墊和引領。我們通過這些嚴格、規範的説話訓練,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助於“寫話”的“羽翼”日漸豐滿。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説寫興趣。

對於剛上二年級的孩子,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呢?這個話題他們又是否有話可説呢?這個選材讓我感到十分的苦惱。我翻閲了人教版和蘇教版二年級教材,從中尋找靈感。忽然,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説説寫寫”引起了我的注意,其教學內容是這樣設定的:你喜歡吃什麼水果?先仔細觀察一下它的形狀、顏色,再嚐嚐味道怎麼樣。

將看到的或感覺到的説一説,並用幾句話寫下來。我想到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同時又服務於生活,而一方面水果在學生的生活中是常見的,學生比較瞭解的,從而就能有話可説,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以水果為載體,學會運用一定的句式有條理地表達。於是我選擇了這樣一個課題《水果樂園》。

三、培養“會説”的技巧。

有了內容,我便開始着手備課。我很用心地設計了很細緻的教學過程,然後便開始進行試講。可我發現,學生的回答常常不知所云,沒有條理,學生沒有完善的語言組織能力,即便想説,卻不“會説”,怎麼辦?於是我便作了如下的嘗試:

1、教師示範。教師的話説得如何,直接影響着學生的説話質量。為了讓學生把話説好,首先教師的語言應成為學生模仿的標準。如在“水果猜猜猜”的環節中,我首先示範用“打比方”的方法來讓學生猜出老師説的是什麼水果,“像彎彎的小船”、“身穿一件黃衣裳”,“像個小玻璃球”、“身穿一件紫衣裳”,從而無形中把如何將水果説得更生動、具體這一難點化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紛紛模仿老師的方法來説自己想説的水果,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説話技巧。

2、句式練習。通過設定句式的方法,努力提高口學生口語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的能力並不是先天習得的,它跟後天的培養有很大的關係。老師可以通過設定句式的辦法,讓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有抓手,也從而解決了學生不知道從何説起的難題。我用“講台上有(),有(),還有()”的句式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習條理地敍述;用“我愛吃蘋果,蘋果形狀()的,顏色()的,味道()的,可好吃啦!”這一單指的句式延伸到“我愛吃(),形狀()的,顏色()的,味道()的,可好吃啦!”這一多指的句式,引發學生的'思考與積累;用句式:“()像(),身穿一件()衣裳,吃起來(),可好吃啦!”引導學生化難為易,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四、正視個體差異,重視均衡發展。

在“説説寫寫”課前,我們要正視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帶着具體的任務和動機,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從例句引入,觀察水果的的形狀、顏色、味道,適當發揮想象,進行説寫比喻、擬人等句式訓練。當然,縮短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並不等於説他們之間的差異就不存在了,一旦説起話來,寫起話來,這種差異依然會呈現出來,這就仍需要我們正視這種差異,如何讓班上每個孩子都吃飽,又讓一部分孩子在吃飽的基礎上吃好,老師在引導學生説和寫的過程中就允許一部分孩子在説清楚“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的同時,把它説得更具體生動、更形象些,如:它摸起來怎麼樣?好像什麼?也可不拘泥於例句的形式,進行創造性地表述。當然,組織學生寫時,同樣也有這樣的分層要求與提示。我想這才是讓班上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發展的具體舉措吧。

“……寫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就是生活的本身。”這是葉聖陶先生在《文章例話》中所表明的觀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引入情境圖,讓學生看看小朋友在開展些什麼活動,目的就是把生活與寫話結合起來,不讓學生覺得寫話是老師、書本佈置給我們的一個任務,而是讓學生覺得寫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需要,是具有實用性的,可以起到和他人溝通、交往的交際作用的。

標籤: 反思 教學 水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gepk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