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一毛不拔與遺臭萬年――經典廣告語賞析之一(教師中心稿)

一毛不拔與遺臭萬年――經典廣告語賞析之一(教師中心稿)

四川省金堂中學童華池

一毛不拔與遺臭萬年――經典廣告語賞析之一(教師中心稿)

上世紀30年代,上海的“樑新記”生產的牙刷,在100多家同行業廠家中,開始並無顯山露水之處。老闆印刷了大量的廣告説明書作宣傳,仍無起色。後遇一文人贈送四個字,老闆茅塞頓開,以之作廣告(當然還配有圖),從此,“樑新記”聲譽鵲起,生意大發,遂成為上海“刷壇”“霸主”。為“樑新記”翻梢的四個字即是“一毛不拔”。

眾所周知,“一毛不拔”是一條貶義成語,用以形容人極端吝嗇自私,用之作廣告,豈不是老闆自己打自己和耳光?但是,當一看到宣傳的具體商品是牙刷時,則不禁要拍手稱絕了:牙刷之所以為牙刷,刷毛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牙刷損壞,除了把子斷裂(這是很少的),多是刷毛脱落。衡量一把牙刷質量的好壞,主要是看刷毛耐用的程度--“一毛不拔”則是質量之至極。在這裏,“一毛不拔”的貶義已經蕩然無存,賦之以無與倫比的褒義。標新立異的廣告,“一毛不拔”的牙刷,有誰不喜愛呢?

無獨有偶,北京一家老字號“王致和”是生產臭豆腐的,老闆的廣告也是別出心裁:“王致和遺臭萬年”。這“遺臭萬年”也是貶義詞,形容人臭名流傳,永遠受人唾罵,是一句典型的罵人的話。要説“貶”的程度,是夠厲害了--被罵者多是歷史罪人。但當知道宣傳的商品是“臭豆腐”時,“貶”則變成了大大的“褒”了:臭豆腐區別於其他的豆腐乳,靠的就是特殊的“臭”味,如果臭豆腐不臭,還有誰來買呢?臭豆腐越臭,買的.人越多,這臭豆腐的名聲就越好。這獨特的臭味,因之而獲得的“臭”的名聲,以至這“臭”可遺傳萬年了。前不久看一則報道,説北京的市民喜愛傳統美食,列舉的不多幾家名字,其中就有“王致和”臭豆腐。“遺臭”之説,由此也可得一佐證。

上面兩則廣告,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這妙處就在於把握住商品自身的特點,選擇好從字面上扣合產品特點的貶義詞,這樣貶詞褒用,既引人注目,又耐人尋味。這兩則廣告確實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成功的典範之作。但是此法與反語不同,反語是使用與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子去表本意,而要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使用。上面兩則廣告若要用反語表示,第一則應是“刷毛盡落”之類,第二則應是“流芳百世”之類,這樣,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已刊發於《中學生》雜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9m4y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