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細胞分化教學反思

細胞分化教學反思

細胞分化這節內容看似很簡單,但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很茫然,學起來還相當困難。學生難以接受的原因是,學生缺乏理解相關概念的背景知識。主要包括:

細胞分化教學反思

1.頭腦中沒有動物個體發育的概念,無法理解細胞分化的特徵;

2.沒有基因和基因表達的概念,所以難以理解細胞分化的原因;

3.因為缺乏植物組織培養有關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對這個過程模糊不清。

尤其是對細胞分化的概念、細胞的全能性的概念感覺非常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在學習細胞分化時,教師首先應該聯繫初中學習過得有關組織、器官、系統的知識;聯繫不同組織中的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特點,從個體發育過程中各自制、器官、系統建成的角度來理解細胞分化的重要意義。所以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本節內容,應在學習新內容前給學生適當做一些鋪墊。

在新課導入時,先演示各種血細胞的形態結構,再引導學生思考:構成人體的的血細胞細胞是一樣的嗎?由這個問題引出:組成人體的血細胞是不相同的。再結合不同的血細胞都來源於一種細胞----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進行什麼細胞分裂方式?自然而然有的學生就有個疑問:為什麼來源相同的.細胞,它們為何不同?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不同是什麼導致的?

這就需要引導學生理解細胞分化的重要意義,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探討以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

1.細胞分化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嗎?

2.細胞分化的過程是怎麼決定的?

3.細胞分化對生物有什麼意義?

通過以上問題來組織學生總結細胞分化的概念。學生理解細胞分化的概念後,再結合實例簡單説明細胞分化的特點。最後通過課件舉例説明細胞分化與個體發育的關係,通過比喻引導學生理解細胞分化與生理活動的效率之間的關係:一般多細胞生物體的發育起點是一個細胞(受精卵),細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許多相同的細胞,只有經過細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體,併發育成成體,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

細胞的全能性是教學的難點,藉助課件和問題串,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引導學生理解細胞全能性及其原因,舉例説明細胞全能性特點。再從細胞有絲分裂結果,染色體和DNA數目不變來分析:由於體細胞一般是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繁殖而來的,已經分化的細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體,攜帶具有本物種特徵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細胞仍具有發育成完整新個體的潛能。在合適的條件下,有些分化的細胞具有恢復分裂、重新分化發育成完整新個體的能力。

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中,要以問題為核心,圍繞問題展開討論、探究、閲讀、講解、點撥,然後再激發出新的問題,要給學生留有空間,使教師、學生在課堂上有自主探究、自由發揮的機會。要對不同層次的問題、知識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

1.對學生已瞭解的基礎知識,教師在課堂上不需講解,可通過採取搶答的形式,讓學生解答,並相互矯正。

2.對學生未學過但較簡單的知識,教師可採取自主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學、歸納總結出問題的知識結論,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提升自學能力,提高觀察能力、學會探究、學會思考、學會歸納知識。

3.對學生未知且比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備課中預設的探索情景,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帶着問題學習。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識。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認真探索問題、主動回答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也可隨時提出質疑性的問題或不明白的問題,可先由同學幫助解決,體現“生生互動”教學策略,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再由教師點撥精講,使抽象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整為零,最終使難點問題得到化解。

總之:探究不一定都是以實驗的形式來進行,事實上,在平時教學中,問題引導式的探究可能是最常用的,而且也是可行性較高,效率較高的一種形式,那麼,提什麼問題,以什麼方式提出問題,在什麼時侯提高,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提的問題,要有效,不能為問而問,而是通過問題,真正起來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參與思考和探究才是有意義的。在問題提出後,對於學生回答的分析總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4vkw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