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8個教育孩子經典故事

8個教育孩子經典故事

教育孩子上,往往很多家長,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也沒有引導孩子獨立去思考了。接下來小編蒐集了8個教育孩子經典故事,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8個教育孩子經典故事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一

在我國的古代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禪師,一天的晚上,他在禪院裏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翻牆出去了。

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了。

沒過半個時辰,果真聽到牆外一陣響動。一會兒,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的雙腳着地時,才發覺剛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這時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出乎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自己,只是以很平靜的語調説:“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二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這麼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一起出徵打仗。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着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説:“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着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着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裏裝着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挎着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三

一個人一生之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談的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犯人這樣寫到:媽媽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弟弟搶先説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説:“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着自己。”我靈機一動,改口説:“媽媽,我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説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了監獄

那一位著名人士這樣子寫到:我和弟弟都爭着要大的。媽媽説:“我把門前的餓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説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四

陶行知先生在任職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裏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顆糖,説:“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説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説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説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説:“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五

有一個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裏幹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從早到晚,院子裏鋸子聲和錘子聲響成一片,地上堆滿了刨花,堆滿了鋸末。一天晚上,這個木匠站在一個很高的台子上,和徒弟兩個人拉大鋸,鋸一棵大樹。拉來拉去,拉來拉去,一不小心,他手上的機械手錶錶帶甩斷了,手錶就掉了地上的刨花堆裏了。

當時手錶可是貴重物品。這個木匠趕緊下來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了,怎麼也找不到。當時正是晚上,他的很多徒弟也過來打着燈籠幫他一塊兒找,大家夥兒一塊兒找來找去,怎麼也找不到那小小的一塊表。木匠一看,也沒辦法,算了算了,不找了,鎖上門,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吧。這個木匠就收拾收拾,準備睡覺了。

過了一會兒,他的小兒子跑了過來:“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錶了!”木匠很奇怪:“我們這麼多大人,打着燈籠都找不到一塊小小的手錶,你怎麼能找到的呢?”

小孩説:“你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就在院子玩。沒人幹活了,這院子裏靜下來了。我忽然聽到嘀嗒、嘀嗒、嘀嗒的聲音,我順着聲音找過去,一扒拉就找到手錶了。”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六

一位印度傳教士辛格,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兩個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約8歲,小的1歲半左右。據推測,她們是在半歲左右時被母狼帶到洞裏去的。

辛格給她們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小的叫阿瑪拉。當她們被領進孤兒院時,一切生活習慣都同野獸一樣,不會用雙腳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們害怕日光,在太陽下,眼睛只開一條窄縫,而且,不斷地眨眼。她們習慣在黑夜裏看東西。她們經常白天睡覺,一到晚上則活潑起來。她們完全不懂語言,也不發出人類的音節。她們兩人經常動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願與他人接近。她們不會用手拿東西,吃起東西來真的是狼吞虎嚥,喝水也和狼一樣用舌頭舔。

她們被領進孤兒院後,辛格夫婦異常愛護她們,耐心撫養和教育她們。小的阿瑪拉的發展比大的卡瑪拉的發展快些。進了孤兒院兩個月後,當她渴時,她開始會説“bhoo(水,孟加拉語)”,並且較早對別的孩子的活動表現興趣。遺憾的是,阿瑪拉進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瑪拉用了25個月才開始説第一個詞“ma”,4年後一共只學會了6個字,7年後增加到45個字,並曾説出用3個字組成的句子。進院後16個多月卡瑪拉才會用膝蓋走路,2年8個月才會用兩腳站起來,5年多才會用兩腳走路,但快跑時又會用四肢爬行。卡瑪拉一直活到17歲。但她直到死還沒真正學會説話,智力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七

大教育家孔子是個善於學習的人,他勤思好學,不恥下問。  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們正在趕路,忽然一個小孩子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原來,這個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磚瓦石塊壘一座“城池”呢。  孔子叫那個小孩讓路,而小孩卻説:“這世上只有車繞城而過的,還沒有把城池拆了給車讓路的。”  孔子想:確實不能把這孩子擺的城池當成玩具。我這樣想,可孩子不這樣想啊。我倡導禮儀,沒想到讓孩子給問住了。  孔子十分感慨地對他的'學生説:“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孩子雖小,卻懂禮儀,可以做我的老師了。”

智慧小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論語》。要求人要謙虛好學,努力學習別人的優點,完善自己,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弟子規》中説:“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意思是説: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惕勵奮發圖強。若能誠心誠意地依止一切高尚人士,於知識淵博的學者前常常詢問請教,交結忠厚、重義氣的人,就能常時感受安樂。

教育孩子經典故事八

盧旺達的貧寒場面可能對於一般人只能想象,中國的義工下了卡車以後,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黑人男孩朝他們跑來,那個男孩很少看到這樣的大卡車。頓時,義工動了憐憫之心,轉身就去拿了車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幹什麼?”美國義工大聲呵斥“放下!”

中國義工愣住了。他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我們不是要來做慈善工作嗎?

美國義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車上有很多東西,你能幫我們搬下來嗎?我們會付報酬的。”

小男孩遲疑在原地,這時又有不少孩子跑來,美國義工又對他們説了一遍相同的話。有個孩子就嘗試從車上往下搬了一桶餅乾。

美國義工拿起一牀棉被和一桶餅乾遞給他,説:“非常感謝你,這是獎勵你的,其他人願意一起幫忙嗎?”

其他孩子也都勁頭十足一擁而上,沒多久就卸貨完畢,義工給每個孩子一份救濟物品。

這時又來了一個孩子,看到卡車上已經沒有貨物可以幫忙搬了,覺得十分失望。

美國義工對他説:“你看,大家都幹累了,你可以為我們唱首歌嗎?你的歌聲會讓我們快樂!”

孩子唱了首當地的歌,義工照樣也給了他一份物品:“謝謝,你的歌聲很美妙。”中國義工看着這些若有所思。

晚上,美國義工對他説:“對不起,我為早上的態度向你道歉,我不該那麼大聲對你説話。但你知道嗎?這裏的孩子陷在貧窮里,不是他們的過錯,可如果因為你輕而易舉就把東西給他們,讓他們以為貧窮可以成為不勞而獲的謀生手段,因而更加貧窮,這就是你的錯!”

這天,來自中國的義工度過了不尋常的一天。義工把東西給孩子,可要求他們以勞動獲取。

標籤: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2mvz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