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擇業面臨瓶頸 北京萬餘學生棄報專科院校

擇業面臨瓶頸 北京萬餘學生棄報專科院校

                          北京晨報     2003-08-01     張穎 

擇業面臨瓶頸 北京萬餘學生棄報專科院校

 

    昨天,北京市各專科院校開始了錄取工作,全市報考專科院校的學生人數也得出了統計結果。記者從市教育考試院高招現場瞭解到,今年專科院校計劃錄取學生22411人,由於到專科院校錄取前提前招生院校和一、二批本科院校已招生35423人,按高考報名人數81266人推算,應有45843人報考專科院校。但實際統計出的報名結果卻令人吃驚,報考專科文史類院校的學生14140人、理工類19386人,合計僅33526人,竟有12317名未被錄取的高考生並未報考專科院校,就此放棄了升學的機會。

    據考試院有關人員介紹,往年由於專科志願與本科和提前批次志願一起報考,因此也會出現一些明明被專科院校錄取但堅決不報到的考生,很多專科學校都會因此浪費部分招生計劃。對於今年這一萬多名壓根兒不打算報考專科學校的考生,有關人員分析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於分數太低覺得“報了也沒戲”的,另一種則是不甘心只上專科學校的,“尤其是考分接近本科線的這部分學生穩定性最差,多數想再努力一年考個本科。”

    棄報學生預計復讀居多

    對於這些“勇敢”放棄升學機會的高考生們,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其出路一般有三種:直接就業、出國和復讀。而直接就業的學生想要找到較好的工作多半得依靠父母關係,出國的學生家庭也需要一定經濟基礎,因此這部分人所佔比例應該不大。據北京市教委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北京市前年參加高考的復讀生為2000人,去年為4000人,今年則突破萬人。根據這一數字預測,今年放棄報考的大部分學生可能都會選擇復讀。

    記者瞭解到,儘管高考錄取尚未結束,但北京精華培訓學校等開辦了高考復讀班的學校已招上了不少學生,其中達到專科分數線但直接報考復讀班的學生均佔報名學生總數的60%以上。具有55年教學經驗的精華培訓學校校長、特級教師廖錫瑞老師告訴記者,今年該校復讀班中高考成績在大專錄取線和本科錄取線之間的學生文科平均提高了93分,理科平均提高了79分,其中成績提高最多的一名學生比去年高了162分。從學校歷年復讀班升學情況看,成績提高最多的主要是原先未達到大本甚至大專錄取線的學生,因此這部分學生的復讀效果應該説比較樂觀。但隨着選擇復讀的高考學生逐年增加和高校的進一步擴招,即使考上了本科院校,也不見得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專家觀點

    社會對專科生認可度待提升

    北京市教科院有關人員分析,考生們之所以寧願放棄報考專科院校,多半與專科院校的就業形勢不理想有關。“在我認識的專科學生中,甚至有一些學生畢業一年後仍舊無法找到工作。”

    市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佔忠告訴記者,今年北京專科院校招生時已不再侷限於傳統意義的普通專科,而多數選擇了面向單位第一線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高等職業教育。而這也將是北京市今後培養專科人才的.主要趨勢。但從以往畢業的高職生擇業情況看,尚面臨三大瓶頸:一是學生不適應社會需求,仍存在大學生應養尊處優的意識,不肯下基層到一線崗位;二是部分學校對於注重實踐的高職生培養模式尚需適應過程,一些院校仍侷限於“坐在教室裏培養人才”,不注重學生的實踐環節,教學條件、設備也需加強;三是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認同程度還不高,“在今年市教委專門為高職生舉辦的專場招聘會上,竟有企業分不清職高學生與高職學生的區別,將其歸為一類。”

    市教委有關人員表示,學生們完全沒必要認為上了高職後就“沒出路”,目前社會上對高職學生的需求量並不少,汽車等部分專業甚至達到了供不應求的程度。而高職學生畢業後,也有兩種途徑可以繼續深造:一種是從今年開始實行的10%優秀高職畢業生可直接升本;另一種是畢業後參加成人繼續教育,通過“專接本”考試取得成人本科學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0jekm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