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數學課堂的數學味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

數學課堂的數學味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

 數學課堂的數學味

數學課堂的數學味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

作者:富源縣大河鎮腦上小學   楊 波

 

在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與探索中,我始終注重數學課堂的數學味研究,在教學中不斷挖掘、呈現、彰顯數學內容自身的數學味。下面舉幾則案例,談談自己的一點教學體會。

一、“交換律”一課的教學實踐。如果單純地由具體現實情境引出3+6=6+3,並引發學生形成猜想:“是否任意兩數相加,交換位置後和都不變?”進而引導學生通過舉例,試圖驗證猜想,並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雖然這個教學過程輪廓清晰,思路涇渭分明,探討的主要問題也基本在數學範疇內展開,但不能充分體現數學課堂的數學味。我們要做更進一步的思考,即數學課堂上的數學味顯然不應該僅停留在表層,應該注重數學內容、數學方法及數學思想的實質等更裏層問題的探討。從而,在試圖對本課進行重新梳理時,下述問題自然就成了我關注的興奮點:“由僅有的一個例子鼓勵學生提出猜想是否適宜?”“什麼是數學上的不完全歸納法?”“對四年級學生來説,試圖用不完全歸納法獲得結論,舉出多少個例子比較合適?”“例子越多越好嗎?”“怎樣的例子是好的例子,怎樣的例子是不好的例子?”“舉例驗證猜想時,我們要不要關注反例?反例對猜想意味着什麼?”進而,“舉例的過程僅僅是一個模仿與複製的過程,還是一個主動思考並進行試探與甄別的過程?”“經由不完全歸納法所給出的能不能算作結論?如果不算,小學課堂該不該引入必要的證明?”在具體的教學語境中,好的數學味一定還伴隨着必要的兒童視角和立場!

二、“分數的意義”一課的教學實踐。一節經典的老課,教學線索與理路也基本定型。但在試圖對數學內涵進行深入梳理時,不經意間卻被幾個小問題所梗住: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的數是分數,這是分數意義的形式化表達,可這裏的單位“1”究竟是什麼?數學上,為什麼我們把這些平均分的對象叫做單位“1”,而不是別的什麼名稱,比如整體“1”或是對象“1”?稱其單位“1”究竟只是一種純粹的數學規定,還是另有其數學的合理性?進而,與百分數不同的是,分數既可以表示兩個量之間的倍比關係,還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用數學上的專業術語來講,分數既有其無量綱性,同時還具有量綱性。事實上,理解到這一點,對於未來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數的實質,以及對分數直接進行大小比較(不提供直觀圖的情況下)、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以及理解分數乘除法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等,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反觀各版本教材,在安排這一內容時所選擇的素材與呈現的情境,仍侷限在“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這單一的維度,即分數的無量綱性上,分數始終只是在“把整體看作1時,其中的一部分如何用數學符號來表徵”的情境下得以呈現的,而其所理應具備的有量綱性的一面,卻未能在具體的教學編排中得到相應的體現。事實上,由無量綱性向着有量綱性的跨越對學生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默認這種跨越可以自然而然地生成,實際上缺乏理論的支撐,在實踐層面也不具備説服力。此外,教材在編排分數意義這一內容時,似乎對如何更好地溝通分數、1及整數之間的關係也缺乏必要的關注,從而,“分數的意義”一課在許多時候還只停留在就分數論分數的層面,對於如何促進學生更好地形成有關數的整體認知圖景,還缺乏相應的實踐指導。

由此,筆者執教這一內容時,由對單位“1”的探討引入:先引導學生認識“1”這個數的包容性,即所謂“1個梨可以看做1,3個梨也能看做1,6個、12個梨同樣能看做1”。然後經由討論,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到,一旦在某一語境下,我們將3個梨看做了“1”,那麼,6個或12個梨通常就不再看做“1”,而應該看做“2”或“4”了。理由很簡單,3個梨既已看做“1”,6個梨中包含2個這樣的“1”,當然就是“2”,12個梨亦然。事實上,在上述情境及過程中,我們已然發現,3個梨所構成的“1”其實已經成為一個計數或計量的單位,此時,稱其為單位“1”已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三、“平均數”一課的教學實踐。作為反映一組數據整體水平的一種統計量,平均數與眾數及中位數既有相似之處,又有明顯的不同。無疑,如何將平均數置於統計的角度來審視,並努力開掘出其應有的統計意義與價值,當是這節課首要關注的問題。教材多采取“比較”的情境,由於“兩組人數不均的小組開展相應比賽,比總數不公平,所以應比平均每人的個數”,由此引入平均數。但在備課過程中,隨着思考的不斷深入,新的問題不斷湧現。首先,作為一個重要的統計學概念,平均數是否首先或主要地源自於比較的現實需求?其次,“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和“每人投中個數的平均數”之間是否可以直接畫上等號?再者,平均數既是統計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那麼,其誕生理應處於一個統計的活動背景之中,這是比較合理的一種預期。為此,設計教學時,我微調了教材中的情境結構,通過呈現如下的活動序列,將平均數重新置於統計背景下,併力圖還原其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的角色與身份,再現平均數的本來面目。

    老師和小明、小紅、小強進行一分鐘投籃賽,以每分鐘進球多少論勝負。

小明先投,結果一分鐘僅投中5個,他不滿意自己的成績,提出想再投兩次的要求。老師該不該同意他的要求?經過討論並最終獲得同意後,小明再投,結果第二、三分鐘均投中5個。此時引導思考:小明一分鐘究竟能投中幾個?用哪個數表示他一分鐘的成績比較合適?為什麼?

小紅第二個出場,結果一分鐘投中3個,他會提出怎樣的要求?當徵得同意後,他第二、第三分鐘分別投中4個、5個。引導思考:3次成績各不相同,用哪個數表示小剛一分鐘的個數比較合適?為什麼?

小強第三個出場,3分鐘各投中3個、7個和2個。此時,又該用哪個數表示他一分鐘的水平?為什麼?至此,在“移多補少”的直觀操作和“先合併再均分”的抽象算法的基礎上,揭示平均數,並幫助學生認識到平均數對於描述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的意義。

老師最後出場,一開始便提出“水平不行,想投4次”的打算,如果是你,你會同意老師的請求嗎?在徵得同意後,老師前3分鐘的成績分別是4個、6個、5個,你覺得最後老師會贏得這場比賽嗎?為什麼?出示第四次成績(1個)後,學生再度討論:老師贏了沒有?為什麼輸了?如果最後一次投中5個或者9個,結果會怎樣?等等。至此,概念建立告一段落。

回顧上述環節,同樣是比賽的主題情境,但其根本立場和視角已然發生轉變。其一,由於相關數據是由同一個體所產生,求其總數顯然不具備充分的現實意義,而相對來説,從產生的這組數據中選擇一個或“另外創造”一個以代表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對學生而言似乎更容易理解。其二,情境中大量充斥着“他想再投兩次,該不該給他這個機會?”“老師想多投一分鐘,行還是不行?”“你覺得老師最後一定會贏嗎?”“最後,老師為什麼反而輸了?”這樣的問題,看似與平均數無關,但實則高度相關。僅以第一問為例,當小明一分鐘投完僅得5個時,我們究竟該不該讓他再投兩分鐘?試想,當學生最終通過討論與思維交鋒,同意小明的這一請求時,對學生而言,這究竟意味着什麼?--投籃的次數並不是決定最後輸贏的關鍵要素,多次成績背後所呈現出的一組數據的分佈、離散情況及其所反映出的一般水平,才最終決定着一個人的實際水平,並最終決定着他的輸贏。試想,經由這樣的思考、獲得類似的體驗後,學生如何能夠不對平均數獲得更為豐富的理解和把握呢?

同樣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與內涵開掘後,本課選擇了以兒童能夠悦納的一種姿態介入--遊戲、討論、對話、思辨。儘管教師於其中也有竭力想傳達和滲透的教學意圖和數學內涵,但避開了抽象的説教和示範,而是選擇了以一種更具親和力、更富情境化的思維場域,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去獲得相關體驗、領悟相關意圖、獲得某種建構。具有良好數學內涵的課堂,一定是深入淺出的,它能夠將教師領悟到的深刻的數學理解以一種平和的、學生可以理解並悦納的姿態介入課堂活動,並努力在數學內涵與兒童趣味之間找到一種良好的平衡。

    作者簡介:楊波,女,漢族,出生於1982年3月,中共黨員,雲南省富源縣竹園鎮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文化,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在富源縣大河鎮腦上小學任教,教學科目為五年級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m0g4j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