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2012中考語文作文咀嚼生活的真味評析 作文指導

2012中考語文作文咀嚼生活的真味評析 作文指導

 2012中考語文作文“咀嚼生活的真味”評析

2012中考語文作文咀嚼生活的真味評析 作文指導

作文題目:咀嚼生活的真味

中考名師談寫作

    記真人,寫真事,抒真情,加之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運用一些巧妙的寫作手法,精心設計文章結構,那寫好作文就不會太難。

試題評析

1.題目特點分析

這是一篇命題作文。作文題目“咀嚼生活的真味”,這是一個動賓短語,“咀嚼”動詞,“真味”是偏正短語“生活的真味”中的中心詞,也是整個短語的賓語。“咀嚼”即品味;“真味”即真實的意旨或意味,是真諦。

2.審題要考慮周全

單從題目上看,既可以採用第一人稱寫,也可以採用第二人稱寫,還可以採用第三人稱寫。不過,你感覺哪種人稱既便於組織材料,又便於寫出深意,你就用哪一種人稱。“咀嚼生活的真味”中的關鍵詞“咀嚼”和“真味”,“生活”雖限制了寫作範圍,但寫作空間仍然很大。該文重在要寫“咀嚼”這一品味生活的過程與方法,但也要明確生活的“真味”到底是什麼。是寫通過“咀嚼”才品出的“真味”,還是寫已知道了“生活的真味”才來“品味”、“咀嚼”的,這兩點在動筆前一定要斟酌清楚。

3.立意要中心明確

“咀嚼生活的真味”,字面上看就是要求寫一篇揭示生活真諦的作文即可。但實際上真正寫起來,切實要把握住“咀嚼”的深意,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反覆幾次或多次,才得出的結論--生活的真諦。如若已經瞭解了生活的“真味”,那寫起來“咀嚼”更是一個個印證。生活可以是一杯酒,散發着迷人的醇香--需要你品味(“咀嚼”)。生活可以是一首歌,演奏着高低不同的樂章--需要你欣賞(“咀嚼”)。生活可以是一本書,記載着上下五千年的人和事,抒發了縱橫幾萬裏的情和意--需要你用一生的時間去品味(“咀嚼”)。生活是一杯茶,釋放着沁人心脾的淡香。生活是面對人生百態、體味酸甜苦辣。生活是面對一切,品位人生,活出精彩。

4.文體與選材

本文可以寫成記敍文,也可以寫成議論文。相比較之下,還是記敍文對於中學生來説好寫些,可選取日常生活中,學生感受最深的真情:母愛、父愛等親情、友情、師生情等體現真情實感的材料,突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可記敍、描寫,可抒情、議論。

滿分作文賞析:

咀嚼生活的真味

夏丐尊先生在《生活的藝術》中寫道:在弘一法師的世界裏,百衲一,破毛席,毛巾一樣好;青菜,蘿蔔,白開水同樣好。鹹也好,淡也好,樣樣都好。能在瑣屑的日常生活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歡愉的心情關照出人生本來面目。這種自在的心境,宛如一輪明月,是何等的境界。

生活百態,只能由自己去體會,生活的千滋百味也只能由自己去品嚐。在生活之餘,獨自悠閒在鄉村的小道上,感受夏天那夾雜着泥土的氣息,伴隨着一絲草花香,閉上雙目。任心靈的翅膀翱翔於廣闊的天空,孤獨猶然而生。但也因為這樣,才會有獨立的空間來感受生活的旋律。

當你嚼着可口的食品香甜襲來,但你可知道香甜的背後卻是那不辭的辛勞,因此你學會為此而感動,因為如果沒有辛勤的勞動,哪來那豐收的果實。從此你知道人生的不意,你學會了珍惜自己,不讓自己輕易的受傷,因而你知道了穩重的含義,要記住在感受香甜的同時也要學着體會被那熾熱的日光刺傷的感覺。

辣,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仍激情得以綻放,展現青春的活力。正如塞繆爾厄爾曼所言:“歲月讓人衰老,但如果失去激情,靈魂也會蒼老。”假如人間沒有所謂這樣的“辣”,也許就沒有那光彩動人的歲月。失去激情,世界將黯然無味。

其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有其意,只要你認真去品嚐就一定會感受到它特殊的滋味--生活的真味。

點評:作文從弘一法師“能以歡愉的心情關照出人生本來面目”這一境界開題,拓展到“生活的千滋百味也只能由自己去品嚐”,列舉“食品香甜”背後是“不辭的辛勞”,“辣”-- “激情得以綻放,展現青春的活力”,最後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有其意”--只要你認真品嚐就一定會感受到生活的真味。作文中心突出,材料充實,結構精巧,語言優美。以第二人稱來寫使文章更有説服力。

咀嚼生活的真味

人生的路漫長而絢爛。當雨季來臨時,許多生命的記憶被雨水淋成褪色的風景,而那件事依然浮諸我的腦海。     

上了初中後有一個難題就是走夜路。那是一個崎嶇難行的路,爸爸要求陪我走夜路。但是我不想讓我爸爸跟着我,因為我想鍛鍊我,自己練一下自己的膽量,挑戰一下自我,畢竟已經上了初中。上學後,爸爸回來的晚了,我就問媽媽,我爸呢?媽媽就説,下班改點了。可是我一到家,爸爸也就會來。於是我問爸爸:“爸,你下班改成幾點了?” 爸爸結結巴巴地説就、就是晚了點兒。

有一次晚自習我上到很晚 。黑風夾雜着淒涼吹在臉上, 腦子裏想着鬼啊妖啊什麼的,我被嚇得聞風喪膽,心驚肉跳。好像在陰暗的角落裏藏着什麼,突然,有一個黑影在我的身後閃過。月亮嚇得躲到雲翳後面。一看這情形,我撒腿就跑 、“啪”摔倒了,我不顧疼痛就衝回家,差點又跌倒了。回到家媽媽一看這情形急忙問怎麼了。爸爸也匆忙地跑了回來,沒事吧!我説沒事。但身上卻沾滿了泥巴。於是我決心要查個水落石出。那黑影是什麼?我帶了幾個同學撞撞膽子,我又重走了昨天的小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用手電筒一照,突然站起一個人來,嚇了我一跳。爸,我叫道,怎麼是你。我爸説 ,我不放心 ,但你又不讓我接你。只好守候了。這時我的眼淚突然湧上心頭。一路月光灑在我的心窩,咀嚼着爸爸對我的愛。突然眼前一亮,彷彿咀嚼到了着生活的幸福、甜美,回味無窮。

點評:作文通過爸爸夜晚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護送我回家的故事,寫出了父愛如山--只是無私關愛,親情似水--只是默默無語,道出了我的生活真味--幸福、甜美。本文語言樸實無華,主題鮮明,事例突出。

咀嚼生活的真味

文需字字讀,咀嚼有餘味。

我喜歡讀書,不限題材、時間、地點,只要它是一本書或是一份報紙或一張有文字的紙,我就會看。書就像生活,你讀的書越多,你的眼界就越廣闊,你所思考的就越多。你怎樣看待書,你就會怎樣對待生活。書等於生活。

    我以前看書很快,一本書從不超過一天看完。雖然速度很快,但是效果卻奇差。我總是記不住書中的情節與書中的奧妙。那種感覺就像是坐着纜車登上了山頂,雖也是在山頂,體會卻不如那一步步爬上頂的人的感受。不知途中的美好景象,不知那登頂的快樂。書看得太快,就會體會不到書中那點點滴滴的美好和奧密。社火不也是如此嗎?什麼都太快,就會忘記其中的過程和感受,只記得最後的結局。

    現在,我書讀得很慢。我發現,書中不只有吸引我們的情節,還有一些需要我們一字一字才能看出來的體會,每個人的體會是不同的。這些可以輕易觸碰到人內心的體會,在書頁翻動的一剎那,被人遺忘在書中的一個偏遠的角落。這就像生活,有些細節就在我們眨眼間被拋到腦後;有些最重要的感情就在我們轉身的一剎那灰飛煙滅;有些重要的人就被我們一句話而傷的體無完膚。有些事情需要後退一步。退一步看自己,我終於透徹的看清,原來我誤會了過去。其實那些被遺忘在記憶最角落的事情,可能就是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有時候,我們應該停下來用心體會生活的真味。

書就像生活一樣,慢慢讀,慢慢懂。有時候還需要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去回味那過去了的喜怒哀樂,去咀嚼生活的真味。

點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就是説讀書也好,生活也好,只有自己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品味,才能理解其中的真味。該習作中心明確,開頭結尾都強調“書等於生活”要慢慢的品味;結構精巧,文首為題記,吸引讀者,引起下文,全文按總分總來組織材料;論證有力,中間採取對比論證方法,既能把道理説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又能加深讀者對論點的理解,既充實了文章的內容,又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和吸引力。

咀嚼生活的真味

我們都是不想長大的孩子,可是我們誰也成為不了彼得潘,不經意之間我們已經慢慢長大。我們跋山涉水,只為了理想的彼岸。 有許多險峯需要攀援而過;有許多急流需要乘風破浪;有許多生活需要我門咀嚼。    

小時侯的我單純好奇,對一切事物充滿幻想,我走進了繪畫的殿堂,稚嫩的雙手執起畫筆只為夢想中的家園。我不懂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神奇的微笑,更不懂梵高的《向日葵》多麼衝動與熱情。只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執着與努力。可天空的陰霾總不會輕易散去,有一天老師很無奈的對我父母説了這樣一句:“你的孩子沒有繪畫天分。”我不懂天分的價值,只知道從此後我遠離了學畫之路。年幼的我第一次咀嚼到生活的真味,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苦澀。多年後才明白那種滋味如同不加糖的咖啡,苦的讓你皺眉,卻也使你記上心頭。    

小時候的苦澀滋味現在回想起來已經很遙遠了,因為咀嚼後的生活將將變得更精彩。

學校每年必須舉行的活動一定有運動會,那種拼搏與汗水決不服輸專業運動員精神確實令人鼓舞。而最大的集體項目莫過於拔河,或許是我們班都太瘦小了,比賽剛剛開始我們就輸了第一局,沮喪和失望佈滿了每一個人的臉。可最後心中的聲音告訴我們不能放棄,我們一起吶喊一起加油,那震耳欲聾的助威聲向所有人宣告我們不服輸的精神。雖然我們挽回了劣勢,但由於實力差距,我們仍未贏得最後的勝利,可看到同學們即使雙手紅腫卻也洋溢的笑臉,我咀嚼到了生活另一種滋味--團結的快樂。    

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對於生活的滋味還需慢慢咀嚼,可我已經知道無論酸甜苦辣都是最痛快的人生。沒有跨不過的高山,沒有渡不過的河流,我們在咀嚼中體會生活中的真味

點評:小作者把“小時候的苦澀滋味”和“生活另一種滋味--團結的快樂”對比來寫,總結出“無論酸甜苦辣都是最痛快的人生”。生活是一杯美酒也罷,生活是一團亂麻也罷,生活是一個個考驗也罷,都讓我們珍惜、品嚐、咀嚼吧,她將帶給我們無盡的甘露,賜給我們無盡的碩果! 

 

追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8vkjx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