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6篇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6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設計理念]

着眼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體味古詩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嘗試寫詩。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和空間。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古詩的內容及作品滲透的感情。

2、理解“欲”、“聞”、“不及”的意思。

3、背誦、默寫本詩,並改成現代文或嘗試寫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古詩都有其鮮明的節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學習古詩要懂得作者怎樣抓事物的特點,怎樣抒發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師出示古詩,學生跟着教師抄寫。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意書寫時的正確、美觀,寫後同桌互評)

三、理解詩題,作者簡介。

《贈汪倫》一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寫的,“贈”是“送給”的意思。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涇縣人,詩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涇縣西南的一處名勝,在李白遊桃花潭時,當地人汪倫常用美酒款待他;臨別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這首詩留別。

四、輕聲讀二至三遍,教師指導讀準字音。

五、邊讀邊想象,要在頭腦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學生個別讀,自由讀。

七、教師範讀,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釋詞譯句。

讓學生邊讀邊將詞語的意思串聯起來。(讀通)

對感悟詩句有困難的,教師予以點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剛剛要走,忽然聽到岸上載來齊着腳步節拍唱歌的聲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哪!)

九、解讀詩意。

1、詩主要寫送別,汪倫送李白方式有何獨特性?

2、課文第3、4句,用什麼修辭方法?這兩句抒發了什麼感情?

十、朗誦想象。

要求學生邊吟誦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十一、同學試背,請二位同學上來默寫。

十二、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讀:理解題目,瞭解字詞;

二讀:連詞譯句,連句譯全詩;

三讀:入景入情,熟讀成誦。

十三、創造性寫一個和同學或親人送別的篇段,能寫成詩歌形式的,就寫成詩歌形式,不能寫的。

仿照譯句寫一個片斷。教師朗讀上一學年一學生模仿《贈汪倫》寫的一首詩:

贈外婆

吳岑岑

岑岑乘車將欲行,

忽聞窗邊叮嚀聲。

秋時朝陽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意思;能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教學難點: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二)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

誰還記得《南京長江大橋》這篇課文是怎樣介紹這座大橋的?指名説説南京長江大橋的結構特點。

(南京長江大橋有9個大橋墩,22孔引橋,大橋分兩層。底層是鐵路,鋪雙軌。上層是公路,兩側是人行道。)

這座現代化的橋樑是1968年建成通車的。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介紹我國古代的石橋,名叫趙州橋。

zhàozhōu

板書:趙州橋

2.指導預習。

(1)讀課題。注童讀準zhàozhōu這兩個翹舌音。

(2)輕聲讀課文。拼讀生字音節,聯繫上下文想想新詞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創、固、慧、遣”等字。

3 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意思。(2)指名回答查字典結果。(3)指名朗讀課文,説説課文主要講什麼。

4.指導學習第l自然段。

(1)閲讀本單元“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閲讀訓練的重點——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2)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在圖上指出趙州橋的位置。

(3)課文是圍繞哪個重點詞語來敍述的?(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説説“世界聞名”的章思。跟這個重點詞語有關的詞語還有哪些?(“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

小結:以上這些詞語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

5.練習作業。

(1)抄寫生字。重點指導“減、慧”書寫的間架結構。注意“減”字的偏旁是兩點,“慧”字上面部分中間不要加豎。

(2)完成作業本1、2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

(二)教學過程

1.複習生字。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3 指導閲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中的重點詞句是什麼?(“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個創舉。”)

(2)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5句話)第1句寫了什麼? (橋面又長又寬);第1句寫了什麼?(全都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第3句寫什麼?(寫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第4句寫什麼?{這一句揭示了“這種設計”的作用);第5句寫什麼?(點明瞭為什麼説“這種設計在建橋史是一個創舉”)

教師小結:因為“這種設計”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橋史上從未有過的,所以説它“是一個創舉”。

4.完成作業本第5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併成—句話。

3.知道趕州橋世界聞名,它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幹而自豪。

(二)教學過程

1.聽寫生字詞語,寫好後同桌同學互批.有錯誤的進行訂正。

2.讀第3自然段.讓學生劃出這段的重點詞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3句話)第1句寫了什麼,這一句起了什麼作用?(這一句是承上啟下,引出了趙州橋建築的又一特點:美觀)第2、3句寫了什麼?(第2、第3句是以“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來具體説明它的“美觀”)第2句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列舉了一些龍的圖案,具體説明橋的“美觀”。

啟發學生説説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的意思來寫的.怎樣寫出橋的美觀。根據重點詞句讓學生説説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讀第4自然段。

板書:寶貴的歷史遺產

討論:聯繫上面3個自然段,説説什麼地方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的才幹,哪裏告訴我們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設計獨特,堅固、美觀,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建橋年代久遠,至今已有1300多年。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4.重點指導“不但……而且……”關聯詞語的運用。

5.教師.總結:趙州橋不但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而且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6,完成《作業本》3、4、6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設計思路】

沒有模仿就沒有創新。詩歌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言精煉華美,人們常用“詩一般的語言”來形容語言給人帶來的美感。因此,本教學設計的出發點與歸宿點就是:仿照所給例詩,寫出屬於自己的詩歌。教學中所選的例詩除語言優美之外,還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易於模仿。

【導寫過程】

一、多媒體鏡頭1

從模仿到創新

——如何仿照例詩創作詩歌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學習內容,是如何根據所給的例詩,寫出屬於自己的詩歌。這是一個極富挑戰意味的機會,我們可以來一起比一比,看看是老師的仿寫能力強呢,還是同學們的仿寫能力強。當今的社會,處處充滿挑戰。而老師我也是一個極具挑戰精神的人,常想和別人比一比、賽一賽,既挑戰別人,又檢驗自己的實力。我是一個不願意隨便服輸的人,你們是不是也有跟老師一樣的性格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二、多媒體鏡頭2

愛心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

驅散了凜冽的寒霜;

愛心是久旱後的一場甘霖,

滋潤了龜裂的心田;

愛心是汪洋中的一個航標,

指明瞭新生的希望。

注意例詩,這實際上是一篇學生考場作文中的開頭一節。

初中作文教學特色方案設計(7)快速審題作文

【設計思路】

運用添加因素法進行快速審題作文。使學生理解什麼叫因素和什麼叫添加因素法,並能靈活運用添加因素法審題、寫作。

【導寫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交流,活躍氣氛

1.同學們在幼兒園的時候最喜歡幹什麼?(學生回答。)

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遊戲。首先請同學們齊聲説“學生”10遍,然後齊聲説“生學”10遍,速度要快、聲音要響亮。在學生説完最後一個“生學”時,不給學生喘息機會立即問:老師最怕誰?學生的回答多數可能是“學生”,教師據此引導:同學們這樣回答是受思維的定勢的影響。

2.同學們都聽説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它們倆誰跑得快?注意不要進入思維定勢。

3.四邊形剪去兩個角還剩幾個角?

學生回答後明確: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4.小結:本堂課希望大家認真聽講,熱烈討論,積極發言,大膽創新,相信大家的回答一個比一個精彩。

二、設疑導入

教師提問:誰能以“我”為話題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然後用一句話對自己進行概括呢?(學生作自我介紹。)

教師小結:經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發現,在題目中所添加的內容越具體,介紹得就會越有條理,越清晰,在寫作上我們可以運用這種方法進行審題,這就是本堂課我們要學習的審題方法——添加因素法(板書)。

三、展示目標

1.理解“因素”和“因素添加法”。

初中作文教學特色方案設計(8)將創新思維融入作文教學

【設計思路】

作文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訓練學生思維的主要形式。本設計,將從聯想和想像能力的培養、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幾個方面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力求把教師的講解點撥與學生的感悟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作文訓練起到根本性的促進作用。

【導寫過程】

一、聯想和想像能力的培養

1.教師講解。

聯想和想像是思維的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形式,培養同學們的聯想和想像力,對發展同學們的創造思維有着重要的意義。有人説,聯想和想像力是科學的翅膀,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少不了它。如何在作文時培養同學們的聯想和想像力,是我們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現在在作文命題方式上,實行開放性作文,儘量給同學們營造一種和諧而輕鬆的寫作氛圍,向同學們敞開一片廣闊而自由的寫作天地。我們在作文時要衝破命題作文的桎梏,這樣才會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煥發出滿腔的激情,有了激情的驅使,我們就會自覺地走進那色彩斑斕的社會“大超市”,去光顧那琳琅滿目的“開價生活大書櫥”,盡情瀏覽,用我們寬廣的大視野去審視海闊天空的大世界,體驗複雜而有序的生活真諦。我們應大膽去寫,不拘泥於內容和體裁,甚至可以寫一些散文和詩歌,因為這兩種文體最能提高我們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2.學生練習。

用“高原”、“啤酒”、“海豹”三個詞語,在30秒內構思一個能講述2分鐘的故事。三個詞語的順序自定,標題自擬,體裁不限。

教師通過點撥使學生意識到:“高原”、“啤酒”、“海豹”原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要把它們組成一篇文章,用一般的思維模式是不行的,必須用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聯想和想像,使這三個詞語串成一個彼此相及的整體。

二、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講解

1.教師講解。

葉聖陶指出,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並舉。因此,在作文時,我們要有目的地進行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這樣才能激發我們的創新思維。

初中作文教學特色方案設計(9)多角度思維作文訓練

【設計思路】

1.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落實教學大綱中的“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要求。

2.利用幾何圖形包容性大的特點,給學生極大的想像空間,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

3.在敍述的過程中鍛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寫作開啟文路。

【導寫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像意識

運用三個想像力自評測驗導入教學。

1.你覺得自己的想像力怎樣?

a.豐富 b.一般 c.不太好

2.你認為你的想像力還有多大的潛力可挖掘?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3.你是否想檢測一下你的想像力有多豐富?

a.很想 b.一般 c.無所謂

二、發散思維,展開想像

藉助圖形,展開想像,啟動思維,引發感情,從中體味、感悟並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在興趣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圍繞圖形展開想像。

教師可以舉例提示以幫助學生順利展開想像。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並給予肯定性評價。

三、將新奇感轉化為求知慾,使寫作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1.給出圖形。

初中作文教學特色方案設計(10)眾星捧月 照亮全篇

【設計思路】

作文之法,新奇為上,無論是韓愈的“唯陳言之務去”,還是鄭板橋的“領異標新二月花”,説的都是為文創新的問題,寫作是一種充滿創造性的心智活動,是心靈的展示和個性的表現。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化,隨着話題作文的遍地開花,作文的構思也在不斷創新。如果説精心擬製的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能發揮“第一瞥”的磁性功能,那麼出色的小標題則如眾星捧月,能照亮全篇。

【導寫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出示馬致遠的著名小令《天淨沙?秋思》,讓學生理解其意境。)

一位中學生的競賽獲獎作品《也許》寫的雖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環保題材,但作者用一首著名的元曲小令串聯全篇,將文章所寫的四部分內容分別定名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從四個角度來組織材料,使文章不僅結構新穎巧妙,銜接自然流暢,而且內容豐富,主旨突出,真是一招妙用,滿篇生輝。出色的小標題如眾星捧月,照亮了全篇。

二、出示課題

板書:眾星捧月 照亮全篇

三、要點梳理

1.什麼叫小標題結構法?

小標題結構法就是將若干個圍繞中心選用的、典型的、能顯示作者獨特視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別統領在幾個小標題下有機地組接成篇的結構方法。

2.學習列小標題的方法。

(1)時間串聯法。

時間串聯法,即按時間先後安排材料,分以下幾種形式:

①將材料分化在一個人的一生之中。

②將材料分化在四季之中。如:描寫農村一年四季生活的小標題:“春”、“夏”、“秋”、“冬”。 ③用一個或幾個學生的日記剪輯連綴成文。如:寫學生生活的習作《老師,讓我小憩一會兒吧》的小標題:“星期一,心驚膽寒”、“星期二,搏它一搏”、“星期三,哀怨聲聲”、“星期四,冬季裏短暫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星期六,苦戰題海”、“星期日,

再向虎山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瞭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瓦爾登湖》。

2、 能力目標:①品味文中含意豐富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②體會和學習文中寫景的技巧。

3、 情感目標: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理念和樸素的思想。②學習梭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態度。

二、教學重點:

①品味文中含意豐富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②體會和學習文中寫景的技巧。

三、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理念和樸素的思想。

四、教 法:目標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

五、學 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 時: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田園詩人陶淵明有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就是《桃花園記》,作者筆下的桃花園,成了許多現代人嚮往的生活環境。無獨有偶,在100多年前美國的詩人梭羅寫了一本題為《瓦爾登湖》的散文隨筆,裏面的湖光山色美不勝收,現在,就讓我們走出煩囂的都市,跟隨着梭羅走進瓦爾登湖,感受那妙不可言的美吧。

(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亨利·梭羅(1817——1862),美國的作家、詩人、哲學家,畢業於哈佛大學。他受愛默生思想的影響,選擇了積極的政治生活。1845年,28歲的他單身隻影在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過了兩年多的自耕自食的生活。《瓦爾登湖》是他對兩年林中生活所見所思所悟的記錄。

(三)學習生字詞:

1、 字音深邃 (suì) 葱(cōng)鬱 俯瞰(fǔ kàn) 黛(dài )綠 渲染(xuàn rǎn) 調(tiáo)和 模樣(mú yàng) 一泓(hóng ) 菖蒲(chāng pǔ) 熠熠(yì yì) 黃澄澄 (dēng dēng)

2、 詞義湛藍:深藍(多用來形容天空、湖海等)。上溯:從現在往上推(過去的年代)。嬉戲:遊戲。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如許:如此這樣。罕有其匹:很少有與它相當的。

(四)自主、合作探究:

1、 作者是怎樣寫湖水的顏色變幻的?

2、 為什麼“近岸的湖水呈現一片鮮嫩的碧綠”?這説明了什麼?

3、 作者在文中説:“在我所見過的特異之物中,或許瓦爾登湖最為奇崛,它一直堅持着自身的純潔。”結合課文説説瓦爾登湖是如何“堅持着自身的純潔”的?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的?

4、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想?

(五)分析、明確:

1、 根據課文內容,給課文劃分層次,並歸納每層的大意。明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紹瓦爾登湖的面積、周圍環境及湖水的特點。第二部分(2——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湖水的奇幻的顏色和清澈純淨。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感歎世事更替,但湖水依舊清純、碧綠。

2、 文章第一段的“瓦爾登湖風光秀麗,但並不雄奇,……未必能領略到它的魅力。”這句話有什麼作用?明確:為下文細膩描寫湖水的奇幻的顏色和清澈純淨作鋪墊,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心跟瓦爾登湖已融為一體,才挖掘到瓦爾登湖一般人所不能領略的魅力。

3、 作者是怎樣寫湖水的顏色變幻的?明確:遠近結合,動靜相生,有點有面。從多個角度觀察和描繪顏色的變幻。

4、 為什麼“近岸的湖水呈現一片鮮嫩的碧綠”?這説明了什麼?明確:這或許是天空的湛藍與地面的沙石的褐黃調和了的效應。這説明了瓦爾登湖的水本身並沒有顏色,是由於湖水太純淨而產生的折射或倒映緣故。

5、 作者是怎樣寫湖水的清澈的?明確:通過在湖中潛游人“猶如大理石一樣潔白”、“湖中嬉戲的魚的條紋”、“掉到湖中不動的斧子”、“潔白的鵝卵石在湖底延伸一兩杆之後便是細沙”及“綠亮亮的水苔”等細節描寫來襯托湖水的清澈。

6、“斧子掉到湖中又鈎起來”這一細節描寫在文中有什麼作用?明確:襯托湖水的清澈,反映作者的心跟這一派美麗幽靜的自然景象已融為一體,也揭示了作者閒適、悠然自得的心境。

7、 章的最後一段寫到“濛濛細霧”、“習習南風”、“金色的春雨”和在湖上遨遊的野鴨、天鵝等景物,這些景物的描寫在文中有什麼作用?明確:這些景物的描寫,充分説明了瓦爾登湖不僅美麗、純潔,而且充滿生機。也充分抒發了作者對瓦爾登湖的深厚情感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8、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想?明確:《瓦爾登湖》的語言雖樸素卻明麗,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效果。這是因為作者的心跟這一派美麗幽靜的自然景象融為一體,才對純潔無暇的瓦爾登湖作如此精彩的描寫。但在這簡單直白的語言裏,不難看出其藴涵的哲理——只要你願意,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你完全可以輕鬆的去克服你的無聊、無趣和寂寞,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六)小結:

文章用樸素的語言描寫了瓦爾登湖的湖光山色。文章首先介紹瓦爾登湖所處的位置、大小和四周的環境等情況,為下文的展開作好鋪墊。接着從各個角度來描寫湖水,瓦爾登湖的湖水顏色變化奇幻,隨着遠觀近看,四季流轉,氣候變化,湖水會呈現不同顏色,讓人歎為觀止。瓦爾登湖的湖水清澈純淨,在這裏,湖水不僅清可見底,而且純潔無暇,毫無污染。隨着作者的娓娓道來,讓人覺得這一派美麗幽靜的自然景象已跟梭羅的心融為一體。寧靜、純潔的瓦爾登湖正是作者樸素淡泊心境的反映,他在這裏躬身耕種、採果垂釣,從容悠然;他在這裏傾聽松風天籟,靜觀湖光山色,玄思妙想,無拘無束。文章的最後,作者用毫不掩飾的喜愛之情讚美了這個不僅純潔無暇而且充滿生機的瓦爾登湖。在《瓦爾登湖》裏,梭羅以他古老的生活方式告訴世人,將自己融於自然,自己的心靈就會像美麗的瓦爾登湖一樣,生活得平靜、自在、坦然、簡單而又不蒼白。

(七)作業:完成課後思考練習一、三兩題。

(八)板示設計: 瓦爾登湖梭羅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紹瓦爾登湖的面積、周圍環境及湖水的特點。第二部分(2——5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湖水的奇幻的顏色和清澈純淨。 遠眺而現對瓦爾登湖的讚美 [近觀而現 奇湖水顏色 站在同一點上,湖水忽藍忽綠 幻 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的角度湖水的顏色都有明顯的變化對大自然的熱愛深卻見物 純湖水清澈 水中撈斧 淨游泳所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感歎世事更替,但湖水依舊清純、碧綠,充滿生機。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學會3個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鼓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設想:本課主要讓學生在老師巧妙的點撥、指導下,藉助生活經驗、直觀演示,自覺產生情感體驗,讀中自悟,以讀悟情,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 詠華山》(齊讀課題)。 2、複習生字詞:上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這些生字詞,你還能響亮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嗎?(開火車讀,齊讀) 3、上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知道是誰詠華山的? 4、寇準和先生一起去登華山(師畫華山圖),他們艱難地爬上了山頂(貼人物圖于山頂上),你們看看圖,覺得華山怎麼樣?(出示:啊!華山真高哇!)

二、學習第二段 1、聽老師讀第二自然段,小朋友們一邊聽一遍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華山很高?

2、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華山的高?

A:出示:啊!華山真高哇!指導讀好這句話。(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華山的高來。) 出示華山圖:看,這就是華山,有1997米高,500多個咱們這個教室那麼高。看了這麼高的華山,相信這句話現在你一定能讀好!誰來讀?(你讀得真好,把華山讀得那麼高!)

你能換一個説法來表示華山的高嗎?”啊!!”

華山那麼高,可以用什麼成語來形容呢?老師這有幾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B:他們沿着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這麼長的路,這麼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吃力、困難、累、不容易……)書中用了一個詞,寫出了這種感受,就是(艱難)指導讀好這個詞。讀得真好,獎勵你把這句話完整地讀一讀。 (指導讀好這句話)(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讀出來了,真棒!) (你們真會讀書,從登山的艱難感受到了華山的高。)

過渡:華山很難爬,但爬上去以後會看到一番美景,是什麼呢?

C: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齊讀

師畫遠遠近近的山,同學們,你們看,這些山,有的遠,有的近,有的高,有的低,錯落有致,此起彼伏,誰來讀好這個詞?指讀,齊讀

學到這兒呀,宋老師有個疑惑了:這些遠遠近近的山原來也是很高的,為什麼在這兒就變得矮小了呢?交流

讓我們來讀好這句話,再次體會一下華山的高大!指讀整句,齊讀

D: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這太陽應該在哪呢?(貼好太陽圖)為什麼貼在這兒呀?讀讀句子,太陽離得那麼近,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樣。 白雲貼哪兒呢?小朋友,你們的腰在哪兒呀?山腰間就是在山的中間部位。

貼一朵白雲,夠了嗎?為什麼?(朵朵白雲)繼續貼

指讀,齊讀

3、誰能連起來把這段話讀好?

男生齊讀。 師評:謝謝小男子漢們!你們讓我們都看到了高大挺拔、氣勢磅礴的華山! 女生齊讀。 師評:女小朋友也了不得!把華山雄偉壯麗的樣子也讀出來了! 讓我們一起來。(齊讀)

4、讀得真好!獎勵你們看幾幅華山的風景圖。(展示圖片) 看到這些美麗的華山圖,我看到許多小朋友都不由自主地發出了讚歎聲,這就是——情不自禁啊! 看完後,你想怎樣來讚美華山?

站在華山頂上,你除了想讚美華山,你還想幹什麼?

5、小寇準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誦了一首詩(出示)

教師範讀,學生閉起眼睛仔細聽,想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你們想來吟誦一下嗎?齊讀古詩

那你讀懂這首詩的意思了嗎?聰明的孩子已經發現:來課文前面都告訴我們了。

“更無山與齊 。” 讓你想到前面課文中的哪句話?(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想到了哪一句?(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下面讓我們男女生合作一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詩意

可老師有幾個不明白之處要請教一下在座的小朋友, “舉頭”是什麼意思呀 ?“回首”呢?誰來表演一下?謝謝你的幫忙,現在宋老師可明白啦。

這首詩和前面的課文,都讓我們感覺到,華山真(高)啊!誰願意來吟誦一下這首詩? (配樂讀詩,指導讀出韻味。)

過渡:小寇準寫這首詩時才7歲,怪不得先生要連連稱讚了,那寇準的先生是怎麼説的?

6、誰能學學先生,誇誇寇準(注意手勢和點頭動作)

7、同桌合作,一個當寇準吟誦古詩,另一個當先生誇誇寇準。自己練,上台表演。

8、這樣朗誦、讚美的語氣就叫“詠”(板書),所以我們課文的題目就叫……《詠華山》。讀兩遍課題

9、配樂齊背古詩四、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我國的哪些名山?(課件)

2、許多大詩人在遊覽完我國的名山後留下來許多古詩,今天宋老師送給大家《題西林壁》,這是我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遊覽完廬山後寫下的。

師配樂朗讀,自讀,齊讀五、學習生字 1、出示:齊 與 2、想想怎麼記住這兩個字。 3、指導書寫。師範寫、生描紅、臨寫 4、反饋評價。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第二課時

(一)回顧“朋友”,引入新課

①上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去訪問了他的一個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橋。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入深山去探望我們那些特殊的朋友! 朋友相見,感受情意

①除了“古橋”這位老朋友以外,還探訪了哪些好朋友呢?他們之間情誼如何,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知的?請你們拿起書本,快速地瀏覽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評賞讀 有側重地品析下列語句。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這裏用了什麼表達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用朗讀來加深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

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彷彿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鬚,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髮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裏旋轉、流淌。

(1)默讀,想象作者描寫的情景。 (2)同桌互讀,交流對這段話的體會。 (3)指名彙報對這段話的理解。(豐富的想象;寫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帶着自己的體會多讀幾遍。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 (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麼?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麼説?(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粧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着一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着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雲!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雲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1)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想成什麼了?

(2)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雲的潔白和寧靜、雲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磁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3)面對這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粧嗎?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意讀某一位朋友的話,指學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讀整段話:同桌對讀,師生輪讀。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看到了它藴含的生命的奧祕。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我聽見時間的隆隆回聲。

(1)細讀,思考: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想到了什麼? (2)引導討論:作者從落花、落葉、石頭中體會到了什麼? (3)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雲頭吟詠。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巖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説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1)默讀,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交流。

(2)雨大嗎?下雨時的情景什麼樣子?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電閃雷鳴、瓢潑大雨等)

(3)如何理解“誰能説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4)齊讀一遍。

設計意圖:透過語言文字看到畫面,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二)作別朋友,臨行寄語

①讀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交流發現。(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應等。)

②帶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讀課文。

(三)昇華感情,背誦結課

①通讀全文,交流: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 ②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到三個部分,背誦下來。

設計意圖:憑藉語言體會友情,結合生活,體驗友情 延伸作業: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成為遊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遊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字數不限,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德高望重的)古橋 (青翠的)樹林 (潔白的)白雲 (雄渾的)瀑布 (明鏡般的)的山泉 (小詩般的)溪流 (玄奧的)懸崖 (清純的)雲雀

(慈祥的)老柏 課堂練習:

1、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唱和 (h h) 樹冠 (ɡuün ɡuàn) 旋轉 (zhuàn zhuǎn) 藴含 (yùn wn) 湛藍(zhàn shn) 梔子(zh z) 2、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

(1)隱蔽、僻靜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 ) (3)很感興趣地談論。 ( ) (4)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ypqjq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