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會搖尾巴的狼教學設計範文

會搖尾巴的狼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搖尾巴的狼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會搖尾巴的狼教學設計範文

會搖尾巴的狼教學設計1

一、教材説明

這篇精讀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講一隻掉進陷阱的狼,用盡欺騙和威脅的手段,企圖讓老山羊救它。但是,老山羊從它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它是一隻兇惡的狼,而沒有受騙。這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像狼一樣的壞人,和狼一樣,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善於識破他們的偽裝,不被假象所矇騙。

運用對話生動具體地表現思想內容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培養學生分辨是非與善惡的意識;二是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朗讀對話,初步體會説話語氣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同。

課文的學習重點是狼和山羊的幾次對話。從對話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狼怎樣使盡花言巧語,想出種種辦法進行欺騙;老山羊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識破了狼的真面目。

二、學習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9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招呼、可憐、善良、性情、特別、花言巧語、狡猾、使勁、兇相、惡狠狠、收拾、的的確確等。

2.比較句子,理解詞語在表達上的作用。

3.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4.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於識破他們的花言巧語,不受矇騙。

三、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準備教學掛圖,有條件的可以自制課件

學生可以複習一下學過的相關寓言和童話,例如《狼和小羊》等。

2.本課的學習,應以狼和老山羊的對話為重點,理解狼的三次花言巧語是難點。

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老山羊和狼的性格特點,對它們有個大致的瞭解。學生可以藉助曾經讀過的有關老山羊和狼的故事來認識它們。本課的對話部分篇幅較大,可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或講故事的形式進行閲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理解課文的內容時,可以結合課後“思考.練習”中的相關題目,在讀的同時體會課文的思想意義。

3.關於朗讀。

對話是這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好狼和老山羊的幾次對話,抓住重點詞句,一邊讀一邊想,在朗讀中體會狼的狡猾、兇狠的本性;在朗讀中體會老山羊善辨真偽的本領。

課文用五次對話寫出了老山羊逐步識破狼的真面目的過程。五次對話中,每次説話的目的、心理、動作、神態都不相同,語調也有所變化。指導朗讀時要讓學生注意有關的提示語,讀出老山羊和狼思想感情的變化。第一次狼是“連忙打招呼”,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第二次,狼説話時表現得“又老實又可憐”,要讀出它“假裝”的語氣,從而理解狼的偽裝。第三次,狼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裝出性情温和的樣子。先體會出狼“半閉着眼睛”是在想進一步欺騙老山羊的點子。要把狼費盡心機想出花言巧語的語氣讀出來。這段對話要讀得連貫,因為老山羊是在狼還沒有説完的情況下打斷了它的話,要讀出老山羊肯定的語氣。第四次,抓住“急了”“趕忙”“使勁”等詞語,讀出狼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勉強用搖尾巴的招數,來繼續欺騙的心態。讀這一部分時,要與老山羊的話聯繫起來:“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這是全文最關鍵的一句話。會搖尾巴就是狗嗎?讀到這兒便一清二楚了。朗讀狼最後的一次話,要讀出它兇相畢露的樣子。狼已經掉在陷阱裏了,它還那麼兇狠,老山羊怎麼會救它呢?通過朗讀,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狼的狡猾和兇殘的本性。

4.關於探究性學習。

五次對話中狼和老山羊説話的目的、心態、神情都不相同,前後變化很大。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比如,狼開始為什麼那樣説?到後來為什麼又現出了它兇殘的本性?老山羊為什麼自始至終都沒有被狼的花言巧語所矇騙?對這些問題,要讓學生自己思考,通過不同的形式來議論、探究,逐步深入地理解課文。

5.關於“思考.練習”。

第2題體現了課文的重點內容,可以通過朗讀來理解。比如讓學生在小組裏先分角色朗讀、議論,然後全班交流。開始,狼認為老山羊温順老實,便用動情的話來哄騙,所以表面上顯得非常善良忠厚。到後來,一旦老山羊識破了狼的本來面目,狼便兇相畢露,進行威脅,充分説明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課後第3題是讓學生體會準確運用詞語,可以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更準確,感情色彩更強烈。第一組的第二句加上“怎麼爬也”,表示用了很多辦法都沒能爬上來。第二組的第二句加上“再”,表示狼不管怎樣耍花招,也掩蓋不了它的真面目。在比較這兩組句子的時候,要先讓學生讀懂每組裏各個句子的意思,然後進行比較,仔細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6.關於生字詞。

教師要採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習生字詞,可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有的還可以利用掛圖或其他媒體幫助理解。如“陷阱”,是為捉野獸獵人而挖的坑,上面鋪着偽裝的東西,踩到上面就會掉下去。可以結合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了解陷阱的樣子。

“毫不猶豫”,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沒有絲毫遲疑,主意一下子就拿定了。

“善”,翹舌音,前鼻韻母。寫時注意不要少寫一橫。“善良”,意思是心地好,純潔正直。可以和“馴良”作比較,馴良還有非常聽從主人使喚的意思。

“收拾”的“拾”讀輕聲。“收拾”,在本課不是“整理”的意思,而是指懲罰。

“性情”的“性”,後鼻韻母。

另外有一些詞語,例如:“騙、狡猾、兇惡”等,可以指導學生自學,通過朗讀聯繫上下文理解。

7.利用語文活動課,學生自由組合,經過簡單的排練,把課文的內容表演出來。

四、參考資料

狼:哺乳動物,形狀和狗相似,面部長,耳朵直立,毛黃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晝伏夜出,性殘忍而貪婪,吃兔、鹿等,也傷害人畜。

山羊:羊的一種,角尖向後,四肢強壯,善於跳躍,毛不彎曲,公羊有須。有黑、灰等顏色。

會搖尾巴的狼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於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矇騙。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説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説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帶、課文掛圖、分角色朗讀的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2、初步閲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狼是怎樣的動物?請你談談自己的認識。

今天我們來學習嚴文井爺爺的寓言故事。(板書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畫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詞語;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都讀懂了什麼?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讀一讀,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彙報不理解的詞語,討論解決。

3、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指名分小節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新學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脈絡

邊讀邊想,課文寫了狼和山羊的哪幾次對話?並動筆畫出具體的段落。

全班交流反饋。

5、組內討論,發表見解

你覺得這篇課文中寫的狼是一隻怎樣的狼?你又覺得這裏的羊是一隻怎樣的羊?

三、學習小結

通過初步閲讀課文,同學們對這個故事中寫的狼是一隻怎樣的狼,羊是一隻怎樣的羊,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你們是怎樣看出來的?你們的看法對嗎?我們下節課再深入地學習,加深對狼和羊的認識。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於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矇騙。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説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説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這節課文我們繼續學習14課文《會搖尾巴的狼》。請大家打開書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藉助狼和第、老山羊的幾次對話來寫的。

二、深入討論,分析形象

(一)理解第一次對話內容。

1、比較句子,説説有什麼不同

狼掉進陷阱裏,爬不上來。

狼掉進陷阱裏,怎麼爬也爬不上來。

第二個句子加上“怎麼爬也”,表示爬了好多次都不成,沒有辦法爬上來。

2、結合上下文,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裏的問題。

老山羊從這裏路過,狼連忙招呼説:“好朋友!為了我們的友情,幫幫忙吧!”(狼為什麼連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嗎?它為什麼這樣説?)

3、老山羊聽了狼的話,怎麼想的?怎麼説的?(不知怎麼回事,問。)

(三)提問:狼幾次説自己是狗,都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狼三次説到自己是狗。)指名朗讀有關句子。

1、我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啊!

2、我是狼狗,所以有點像狼。我的性情温和,跟羊特別親。

3、我的的確確是狗。不信,你看我還會搖尾巴。

分別説説狼每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

第一次,狼見老山羊很厚道,聽到招呼就停下來,便趁他不瞭解情況時説自己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

提問:這一次狼共説了幾句話?為什麼這麼説?

這次共説4句話,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

第一句:先用一個反問句,説明他和羊早就認識,顯得彼此很親熱。

第二句:再用一個感歎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忠誠為主人盡心盡力。馴良——和順、善良,聽從主人使喚。

第三句:用救小雞的慌言標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騙取老山羊的同情。

毫不猶豫——猶豫,拿不定主意。毫,一點兒。毫不猶豫是一點也不遲疑的意思。課文裏狼説自己在救雞時絲毫沒有遲疑,主意一下子就拿定了。

第四句:懇求老山羊對他發發善心。

善良——心地好,純潔正直。

提問:通過這幾句話,你看出了什麼?先指名朗讀,後回答。

可以看出狼的偽善和狡猾。

提問:老山羊聽後,為什麼説:“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老山羊看到了狼眼的兇光。

怎麼知道的?

1、老山羊説之前“看了狼幾眼。”

2、老山羊説後,狼連忙半閉上眼睛。

第二次,狼聽老山羊説自己“很像狼”,忙“半閉着眼睛”以掩飾狼眼的兇光。還用“狼狗”來辯解,接着又是討好,又是發誓。

課文中用“……”表示什麼?表示狼還想説下去,只是被老山羊打斷了。

老山羊為什麼打斷狼的話?

老山羊看出狼的狡猾,不像狗那樣老老實實。指出狼是在用“花言巧語”騙人。

第三次,是狼見老山羊識破了他的花言巧語,想用搖尾巴來證實自己的的確確是狗。

的的確確——完全確實,課文中是指狼用來説自己是真正的狗,沒有一點假。

(會不會搖尾巴是狼和狗的一個顯著區別,狗的尾巴比較靈活,柔軟,可以上豎或下垂,搖起來很輕鬆;而狼的尾巴較硬,很難搖動。)

從課文中怎麼看出是狼的尾巴?(使勁“撲撲撲”逼真地表現出狼尾巴的特點和狼着急的心態,説明是偽裝的。)

老山羊看到了這條硬尾巴,心裏完全明白了。(老山羊明白了什麼?)

1、“你再會搖尾巴,也是兇惡的狼”老山羊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口口聲聲稱自己是狗,實際是隻狡猾的狼。他前面説的全是假話,只想哄騙別人搭救它出陷阱罷了。

比較句子: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再”表示不論怎麼會搖,結果都是一樣的。

2、“你幹盡了壞事,誰也不會來救你的。”狼是做盡壞事的傢伙。我不會救你,別人也不會救你。

(四)提問:狼的真面目被識破後他怎樣了?老山羊又是怎樣做的?

指名朗讀最後一次對話。

“狼終於露出了兇相”,“終於”一詞説明了什麼?

説明狼的兇相是固有的,只是先前把兇相隱而未露,偽裝被識破後,露出了本來的兇相。

“老山羊輕蔑地看了狼一眼。”“輕蔑”是什麼意思?

輕蔑——輕視,瞧不起。

“你不會活多久,獵人會來收拾你的。”“收拾”是什麼意思?

收拾——懲罰的意思。本課指獵人把狼殺掉。

(五)結合板書小結故事內容

狼——偽裝羊——懷疑

狼——暴露羊——認清

三、默讀思考: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認識狼的本來面目的?

1、老山羊聽見有誰打招呼,不知怎麼回事,便上前詢問。

2、老山羊看見狼裝出可憐的樣子,又聽狼説自己是馴良的狗,但狼眼露出兇相,產生了懷疑。

3、老山羊從狼的辯解中,聽出狼在用花言巧語欺騙。

4、老山羊從狼的硬尾巴上肯定他是狼,並指出它幹盡了壞事。

5、老山羊蔑視狼的兇相,料定狼不會有好下場的。

詢問——懷疑——聽出——明白——蔑視

老山羊從狼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它是一隻兇惡的狼,沒有受他的騙。

四、讀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1、兇惡的狼有時裝出一副老實可憐的樣子,要善於認識。

2、兇惡的狼是非常狡猾的,他愛用花言巧語騙人,不能輕信。

3、兇惡的狼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老山羊要是把狼救上來,狼一定要把羊吃掉。(惡狠狠地叫嚷。)

寓言有比喻性,這則寓言把什麼比喻成什麼呢?你懂得道理是什麼?

1、把狼一樣的壞人比喻成狼。

2、像狼一樣的壞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於識破他,不要被他的假象所矇騙。

五、課堂小結

1、學習了這則寓言,對我們今後的學習、生活有什麼幫助?

2、在課外閲讀、電視、電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見過“會搖尾巴的狼”一類的人嗎?説説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你會怎樣對待他們呢?

板書

14 會搖尾巴的狼

狼 羊

善於偽裝 仔細觀察

狡猾兇惡 認真思考

裝可憐 問

半閉眼 看

搖尾巴 説

暴 露 認 清

本性不會改變 要善於識破

會搖尾巴的狼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掉進陷阱裏的狼,三次想矇騙路過的老山羊,都被聰

明清醒的老山羊識破,最後終於露出本相的故事,説明像狼一樣的壞人他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一定要象老山羊那樣頭腦清醒地對待。

課文按照故事發生的先後順序,從狼掉進陷阱的起因開始引入;接着寫狼先後三次欺騙老山羊,分別説自己是狗,是狼狗,會搖尾巴,而老山羊分別通過長相、語言和那條搖起來硬邦邦的尾巴判斷出它不像狗,不是狗,最終判斷出它是狼;最後,狼終露出了它的本性,老山羊卻輕蔑的走開了。文章結構完整,脈絡清晰。

課文最主要的.寫作特色是抓住了狼與老山羊的神態與對話,語言形象生動,用詞準確到位。通過描寫,一匹狡猾又本性不改的狼和一隻聰明清醒的老山羊躍然紙上,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也清清楚楚。教學本文時,一定要抓住描寫神態的詞語:"又老實又可憐”“看了幾眼”、“半閉着眼睛”、“着急 ”、“使勁搖”、“露處兇相”、“輕蔑”以及描寫語言的句子,輔之於投影、電腦畫面,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

[教法與學法設計] :

1、以故事入手,激發興趣,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貫穿語言文字訓練,滲透 思想教育。

2、運用電腦軟件、投影等多媒體手段,採用對比、引導、遷移運用等多樣化的方法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歸納學習步驟,並讓學生運用學法進行學習。

3、學生的學習按帶問題讀、理解詞句、感情朗讀的步驟進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

我們曾經學過一篇關於狼和羊的故事的課文,是什麼課文?(《狼和小羊》)請一名學生簡單説説這個故事。

在《狼和小羊》這個故事裏,兇惡的狼把善良的小羊吃了。而今天我們要學的關於狼和羊的故事,它的結局是怎樣的呢?我們學完以後就知道了。在學之前,老師可以透露一點,這個故事裏的羊是一隻老山羊,而不是一隻剛生下來不久的小羊,結局當然是不一的!這個故事的題目叫做《會搖尾巴的狼》。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

1、藉助部分注音,自由小聲讀課文。

2、圈出課文裏的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字音難點:

前鼻音:善、煩

後鼻音:良

翹舌音:善

字形難點:善:善 善 善 善

3、準確地齊讀課文,簡單説説課文主要內容。

一隻掉進陷阱裏的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説自己是一條又忠誠又善良的狗,哀求老老山羊救它。老山羊從它的硬尾巴認出它是一隻兇惡的狼,沒有受他的騙。(只要大致能説出來就行了。)

三、運用媒體,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瞭解起因。

1、自由小聲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它們是因為什麼原因走到一起的?

2、理解“陷阱”。

3、對比句子:a、怎麼爬也爬不上來。

b、爬不上來。

4、狼是怎樣和老山羊打招呼的?理解“連忙”,説明狼着急的心情。

5、指導朗讀。狼和羊不是好朋友,狼對老山羊説的話是套近乎的話,要讀出這種虛偽的套近乎的語氣。教師範讀,學生練讀,齊讀。

6、指導讀老山羊對狼的問話。個別讀,齊讀。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歸納學法。

1、狼一共幾次矇騙老山羊?板書“狼”、“老山羊”。

2、第一次矇騙是那幾個自然段?(三四自然段)

3、出示投影片,根據問題小聲讀課文,找出答案,用“——”劃出來。

小聲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狼説話時神態是怎樣的?它為什麼這樣做?

2、狼説自己是誰?

3、老山羊是通過什麼,怎樣判斷的?

4、彙報自學情況。

a、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它這樣做是為了博得老山羊的同情。

b、狼説自己是狗,板書:“裝狗”

c、老山羊通過它的長相,判斷它不是狗的。板書:“通過”“長相”“判斷”“不是狗”。

5、理解“毫不猶豫”,體會狼為了博得老山羊的同情,把自己説成是見義勇為的英雄,請兩名同學造句。強調:要説清這件事發生的原因。

6、指導朗讀。

a、指導:在讀狼的話時要讀出狼的虛偽,讀羊的話時要讀出羊的坦率。“狗”、“毫不猶豫”、“跳”、“再”、“不像”、“狼”要讀重音,“我”字要上揚,“唉”字要讀出無奈的語氣。請學生做好記號。

b、教師範讀,學生試讀。

c、請個別讀,學生評議。

d、齊讀。

7、歸納學法。

a、回憶剛才學習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步驟。

b、貼出已寫好的板書;

1、帶問題讀;

2、理解詞句;

3、感情朗讀。

三)、學習五到九自然段,運用學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們分兩組來自學第二次和第三次矇騙的過程,注意按照三個步驟來學習。投影出示與第一次矇騙同樣的問題,學生用五到七分鐘的時間自學。

1、學習五六自然段,第一組彙報學習第二次矇騙過程的情況。

a、第二次狼半閉着眼睛,為了使自己更像狗。(狼睜大眼睛時露出兇光)

b、這次狼又把自己裝成是狼狗。板書:“裝狼狗”,解釋“狼狗”。

c、老山羊通過它的語言判斷它不是狗。板書:“語言”“不是狗”

d、理解詞語:“性情”,指性格,“得救”,課文指可以從陷阱中出來,“花言巧語”是指説虛假而動聽的話。這裏可以看出老山羊頭腦非常清醒,沒有被狼的話所矇騙。“狡猾”是指用虛假的言行來欺騙別人。

e、“……”的講解:省略號説明狼的話還沒有説完,既説明狼還想繼續説一些花言巧語,又説明老山羊頭腦清醒理智,不由它再説下去。

f、指導朗讀。讀狼的話時要讀出語言的虛假和動聽,讀羊的話時要讀出堅決的語氣。重讀詞語:“連忙”、“狼狗”、“特別”、“只要”、“好好”、“別”、“騙”、“老老實實”、“你”、“狡猾”,“舔毛”、“咬蝨子”兩個詞要讀輕一點,拖長一點。範讀,學生齊讀,男女同學分角色朗讀。

2、學習七八九自然段,第二組彙報學習第三次矇騙過程的情況。

a、第三次狼着急了,因為他擔心老山羊不救它。

b、這次狼説它的的確確是狗,並想用搖尾巴來證明。板書:“搖尾巴”

c、羊是通過它的硬尾巴來判斷它是狼的。板書:“硬尾巴”、“是狼”

d、電腦動畫出現狼搖尾巴的樣子,思考:為什麼老山羊一看到狼搖尾巴的樣子,心裏就完全明白了呢?(因為狼搖尾巴時把陷阱裏的塵土都掃了起來,説明他的尾巴很硬,而狗的尾巴是很鬆軟的,所以老山羊判斷它是狼。)

e、理解“的的確確”,提醒多音字“的”,用“的的確確”説一句話。

f、投影出示訓練題:

讀下面的句子,思考:去掉括號裏的詞,意思有什麼不同?

1、狼把尾巴(使勁)搖了幾下,(撲撲撲,)把陷阱裏的塵土都掃了起來。

2、老山羊看到這條硬尾巴,心裏(完全)明白了。

3、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g、指導句子的朗讀,括號裏的詞語讀重音,多音字“掃”要讀準。

h、指導段的朗讀,狼的話要讀出狼着急的心情來,老山羊的話要讀出強烈肯定的語氣來。叫一生試讀,講評,再叫一生試讀。齊讀,分角色朗讀。

3、小結。

剛才我們按照帶問題讀,理解詞語,感情朗讀的步驟學習了第五至九自然段,我們知道狼一次又一次想矇騙老山羊,老山羊沒有上它的當,終於識破了它的真面目。

四)、學習最後兩自然段,知道結果。

1、請兩生分別讀最後兩自然段,思考:

a、狼看到老山羊識破了自己,最後是怎樣做的?怎樣説的?

b、老山羊最後怎樣做的?怎樣説的?

板書:“露兇相”、“走開了”

c、用多音字“相”的兩種讀音組詞。

2、指導朗讀:用惡狠狠的語氣讀狼的話,用平靜輕蔑的語氣讀老山羊的話,“終於”“惡狠狠”、“該死”、“吃掉”要讀重音。

a、同學自由朗讀。

b、請兩生分別讀狼和老山羊的話。

c、師範讀。

d、齊讀。

五)、通讀全文,分角色朗讀。

男女同學分別扮演狼和老山羊的角色,老師讀作者敍述的話,朗讀一遍課文。

四、總結全文,明白道理。

1、對照板書,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我們學習了狼通過裝狗,裝狼狗,搖尾巴一次一次想矇騙老山羊,老山羊通過它的樣子,語言和硬邦邦的尾巴最終識破了狼。從狼裝狗,裝狼狗,搖尾巴到最終露出兇相,我們可以看出像狼一樣的壞人,兇惡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板書:“本性不變”從老山羊一次一次識破狼,我們又可以看出老山羊聰明清醒。板書 “聰明”“清醒”

2、學生自己總結道理,不必強求答案一致。參考:像狼一樣的壞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像老山羊那樣清醒理智的對待他。

五、佈置作業,鞏固知識。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26 會搖尾巴的狼

狼 老山羊 通過 判斷 學習方法

裝 狗 長相------不像狗 1、帶問題讀;

裝狼狗 語言------不是狗 2、理解詞句;

搖尾巴 硬尾巴-----是 狼 3、感情朗讀。

露兇相 走開了

本性不改 聰明清醒

標籤: 範文 教學 搖尾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wn482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