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數學教科書59--6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學生學會數數、讀數、寫數,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能區分序數及基數的含義,掌握10的組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2、經歷認數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初步建立數感。

3、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掌握10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前一段時間我們認識了0---9這幾個數字朋友,今天它們都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讓我們喊出它們的名字吧!

2、數字故事:星期天,數學樂園裏來了許多數字寶寶,1來了,2也來了,一下子來了這麼多,9走到1對面,對1説:“你瘦瘦的,只表示一個。”又走到0面前説:“你更小,沒頭沒腦的,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這時1和0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你們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麼辦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驕傲的9多幾呢?這節數學課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兒歌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師:今天10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但是它藏在我們數學書59頁的主題圖中,想找到它嗎?那就請同學們輕輕地把書翻到第59頁,仔細地觀察主題圖,看看從圖中,你發現了什麼數學信息?然後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2、學生彙報從主題圖中發現的數學信息。

3、數小棒。師把這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這一捆就是1個十,所以我們説10個1是1個十。

4、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呢?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提供的資源,先讓學生充分地數數,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數,頭腦中初步形成有關10的具體數量,豐富了對數10的感性認識;再由具體事物抽象出對應的點子圖,接着抽象出數字10,經過兩次抽象概括,初步建立10的數概念;最後從抽象到具體,讓學生聯繫生活,在生活中找“10”,使學生知道每個數字所表達的數量含義,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

5、數字順序。

(1)出示計數器。師:我們來數一數計數器上有幾顆珠子吧!(9顆)

仔細看,現在發生了什麼變化?(又撥了一顆珠子,現在是10顆珠子),剛才的過程説明了什麼?(9添1是10)。

(2)出示尺子。數字朋友已經在上面排好隊了,你能幫助10找到它的位置嗎?(10在9的後面)

(3)請學生分別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順序讀0~10這幾個數字。

6、比較10與9的大小。

(1)10和9誰大呢?為什麼?

(2)結合着點子圖來説一説10和9誰大?

(3)用式子表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學過的數字進行排隊,使學生更為清晰地知道數的順序,瞭解數的大小。】

7、10的組成

(1)師:我們的好朋友聰聰和明明還給我們準備了禮物,快數數有多少個?但是禮物太重了,需要分裝在兩個袋子裏,想一想可以怎樣分呢?請同學們用10根小棒代替10個禮物擺一擺,分一分,然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有幾種分法,是怎樣分的?

(2)學生彙報分法,教師板書。

(3)看到每一組算式,你還能想到什麼?

(4)這麼多的式子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

(5)遊戲:找朋友。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把10個禮物分別裝成兩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助人的慾望,於是對“10的組成”的學習,便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此時,學生的智力活動達到了最佳激活狀態,不言而喻,“10的組成”將迎刃而解;隨之,讓學生説説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快速記住“10的組成”,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掌握“10的組成”,另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有序思維。】

8、指導書寫10.

三、鞏固練習

1、練習:60頁做一做。

2、總結全課: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教材第64-65頁。

 教材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10的讀寫和組成及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學會10的讀寫和組成及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難點:使學生掌握10的寫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故事引入

數字王國裏,數字9總是認為自己最大,常常欺負比它小的數字,特別是0。同學們,你們能幫0想想辦法嗎?

(2)讓學生説出自己的辦法。

(學生可能會説:讓1和0做朋友比9大;讓2和0做朋友比9大……)

(3)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10)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學數數和認數

1生活中哪有10呢?我們一起去廣場看一看。(出示主題圖。)

2老師和同學們在做什麼呢? 生:喂鴿子。

3你能找出圖中藏着的10嗎?

生1:有10個人,其中9個小朋友,1位老師。

生2:10只鴿子。

4誰願意到前面來當小老師領着大家一起來數一數。(指名2個人)

5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按順序數,這麼快就找到了這節課要認識的新朋友10。

6學生動手擺學具:如果按照圖上的鴿子只數擺小圓片,一隻小鴿子擺一個,你們能不能用小圓片來表示小鴿子只數呢?(學生擺)

7同桌互相檢查一下襬的對不對,如果擺的很正確,邊數邊把圓片收起來,並坐好。

8同學們動作真快,老師非常喜歡數字10,我可以用拍手的方式來表示它,來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數一數。(師生共同邊拍邊數)

9你們喜歡10嗎?想一想你能用什麼方式來表示數字10,看誰的想法最有創意,想好了嗎?誰願意來展示一下,指名5個人(拍手10下,跺腳10下,拍肩膀10下)

10同學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五角星)漂不漂亮,這些五角星老師要送給認真聽講的同學們,你們有信心得到嗎?

11快來數一數老師準備了幾顆五角星(9顆),我們的新朋友10着急了,怎樣才能有10顆星星?

生:(再貼一顆五角星)

12那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一起來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一數。

師小結:看來9增加1個就是10,我們再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數一數。

13同學們看看手中題卡有幾顆星星一起來數一數(10顆),題卡中有幾個問題,看看誰是小博士能獨立完成智慧卡。

14你們回答非常準確,作為獎勵老師送給你們每人一顆五角星。現在同學們看,其它五角星下面藏着數字幾?

生:這是3(這顆星星送給你)

(2)比大小

1同學們看這是一把直尺,10個數字就在這把直尺上,那麼根據這張直尺圖,你能比較出老師拿出數字卡的大小嗎?

8﹤9 9﹤10 10﹥7

2你發現了什麼?生:在直尺上,排在後面數字比排在前面數字大。

(3)數的組成

1看這是什麼?(蘋果樹)有幾個果子(10個)誰能把這10個果子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指名3個人)

2這麼多同學都想説,那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把所有分的情況都説出來?試着在題卡上寫一寫,寫完後,讀給你的同桌聽。

3好,我們拍手齊説一遍數的組成。

4下面我們玩對口令遊戲:

師:我説2 生:我説8 2和8組成10(拍手3組~4組)

5關於10的組成老師編了一個小兒歌,試着來讀一讀。(兒歌在題卡上)

(4)10的寫法

我們認識了10,而且在生活中找到了10,看誰能把10寫的最漂亮

1觀察10跟以前學的數字有什麼不同?(它是由2個數字1和0組成的。)

2教師邊講解邊書寫:

寫10要佔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裏寫“1”,右邊格子裏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

3學生練習寫:請同學們在P65描寫10。

4老師這有一張智慧卡,要請同學們利用今天的知識填好它。填好後,作為禮物送給家長。

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正確的數出數量是10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10。

2. 使學生知道10以內數的數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3. 使學生掌握10的組成。

一、故事導入

教師出示電腦給學生講故事:有一天,0~9這些數字娃娃出去郊遊。“9”最大,當上了隊長,就驕傲起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它看見“0”最小,站在隊伍的最前面,於是它走過去,神氣地對“0”説:“你呀,沒頭沒臉的,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啦!”“0”聽了,非常難過。這時,數字娃娃1站了出來,很有禮貌地對“9”説:“不對,如果我和“0”站在一塊兒,比你還要大呢!”“9”聽了非常吃驚。

導入:數字娃娃1説的話是不是對呢?我們來看看,(電腦顯示“10”)數字1和0站在一塊,這個數怎麼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課題:10的認識)

二、進行新課

(一)認識10

1.出示教科書上的主題圖,指導學生看圖:

我們來看看這幅圖上都畫了些什麼?

還有什麼呢?

2.在生活中,我們在哪裏還看見過10?

這些10 都是一樣的嗎?

請小朋友把兩個手拿出來,數數看看,一共有多少個手指頭啊?(還有10個腳指頭)

3.10與所學的數進行大小比較。

(1)請小朋友把直尺拿出來,誰能最快找到10在直尺上的位置?

出示直尺圖(在數的順序中,也是這樣,10在9的後面)

(2)那麼到底9和10,誰大誰小呢?

三。出示圖,9○10

出示手勢(大口對大數,尖尖對小數)

剛才,數字娃娃1説的話對嗎?

除了9以外,還有哪些數比10小呢?

(二)10的組成和分解。

1. 擺紅花卡片

請每位同學拿出10張紅花的卡片,把卡片分成兩組。

看誰能擺得更多。請擺得最多的同學上講台擺。

“如果這樣亂擺的話,很容易遺漏一個,所以,我們在擺紅花的時候,可以按照順序來擺。”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2. 鞏固組成:

(1) 小老師領讀;

(2) 去掉部分數,(開火車)

四、課中休息

五、寫數字10

我們已經學過1和0的寫法,那麼10怎麼寫呢?請看老師示範:(電腦邊演示邊講)

10佔兩個字格,順序是先寫1,再寫0,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10的認識》。

(1) 請同學們把右手拿出來,跟着屏幕一起寫。

(2) 打開書P55,在書上描寫10。

六、鞏固發展

今天,同學們學得都很認真,下面,老師就帶大家去遊樂園玩,好嗎?

去之前,我們要排好隊,10個人一隊,每人一張卡片,按照卡片上面的大小順序排好。你們會了嗎?請10個同學上來示範一下。

如果這樣排的話,隊伍太長了,那麼請能組成10的兩個好朋友站在一起,手牽手,看誰最快。

好,現在可以出發了。

我們先來到了聰明屋。聰明屋裏正在舉行“小博士”的評比,我們要不要參加啊?

好,下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題目呢?

在○裏填上>,<或=。

10○9 4○10 0○10 8○10

2+3○10 4+3○6 1+5○3+6 4+3○5+2

剛才哪些同學答得最快阿?你們被評為“小博士”。

我們繼續往前走,前面是一個地道,需要有口令才能進去。

老師先給你們示範:

下面請同桌同學互相對,看看誰能穿過地道。(練習10的組成)

接下來,是自由活動時間,老師給你們每個人發一張10元錢的遊戲券,你們會怎麼玩呢?(附表格)

七、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玩得開心嗎?我們學到了什麼?

(認識了10,知道了10在9的後面,9在10的前面,還學了10的組成;10的用處,在以後的學習中會學到)

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第一冊第64至65頁,練習九1至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與難點:

10的分解和組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圓片若干、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老師要帶大家去廣場走一走。那我們就趕緊出發吧!(出示P64頁的主題圖,並引導學生觀察。)

二、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10的含義。

師:在圖上你看到了什麼呢?

師:請大家打開書P64,數一數,它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師:好了,停下來。畫面上有多少個人呢?你是怎樣數的呢?(讓一位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數的)

師:大家數了9以後數10。10是9後面的一個數。一共有多少隻鴿子?哪位小朋友來數一數,(讓一位學生出來數一數)

師:你數得真準,能告訴大家從哪數到哪嗎?還有誰根他是不一樣的嗎?

小結:看來無論從哪開始數,只要我們不重複,不漏數,就能把它數正確。

設計理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圖所提供的資源,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認真觀察,讓學生從不同的起點數鴿子的只數和師生人數,並從中抽象出數10。

師: 剛才同學們數到了10個人,10只鴿子,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用小珠來表示10?(讓幾個擺的不一樣的同學到黑板上擺一擺)

師:咱們來看一看這幾個同學擺的,他們擺的都是10個,他們擺得怎樣呀!

小結: 10個人,10只鴿子,和剛才擺的10顆小珠都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

師: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數量可以用10來表示,看看我們的身體,哪一部分的個數也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呢?小朋友以後數到數量是10的物體都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平台,通過學生擺一擺、數一數、説一説,知道了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二)、10以內數的順序

師: 老師把計數器也請來了,看這有幾顆小珠,可以用數字幾數表示,有辦法讓他們變成10顆嗎?現在是幾顆?也就是9添上1是10,10怎樣變成9。

師:這10可真頑皮,一下子又跑到了尺子上,請小朋友拿起尺子來找一找,舉起來給老師看看?

師:哪10前面一個數是幾?9的後面一個數字是幾?

師:找得真準,請小朋友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老師也找來一把尺子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上面的.數字,倒着來讀,這樣讀是從小到大排,倒過來讀是從大到小排。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10比9大,9比10小。

師:能把第10顆找出來嗎?

設計理念:利用計數器上9顆珠子再增加1顆的演示過程和從直尺上找10,讓學生明白9個再加上1個就是10個,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讓在學生充分認識了6和7,8和9的基礎上,放開讓學生全方位地認識9與10,充分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感知數的順序;緊接着讓學生指出這一排中有10顆珠和第10顆,體驗“幾”和“第幾”的區別,這不僅僅是激發學生學習情趣的一種策略,更是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發展數學意識,建立數感。

(三)、比大小。

師:同學們學得真好,看,這各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請觀察一下點子圖,你發現了什麼呢?

師:9和10誰大誰小呢?請同學們打開書P65頁,跟他們比比大小。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如果不看點子圖,10除了大於9外,還可以大於幾?師:10大於9,10大小8,誰能把它全部説出來呢?也就是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數大。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10了,我們還發現了9小於10,10大於9。

設計理念:通過讓學生觀察點子圖,直觀地比較出數10與相鄰數的大小,再放手讓學生説出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數都大,充分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也經歷了一個從直觀到抽象的螺旋上升的過程。

(四)、10的組成。

1、遊戲激趣

師:今天大家學得真認真,現在老師想和大家玩個遊戲。想玩嗎?那就快點坐好吧!瞧,這裏有一些漂亮的小球,請一位小朋友隨便抓一把,我只要看還剩幾個就能馬上猜出他抓了幾個,誰願意來試一試,還有誰想試。想知道老師是怎麼知道的嗎?那就快點拿出十顆珠子,看誰拿得最快。先聽清楚要求,老師説開始才開始,分一分,想一想10可以分成幾和幾,比比誰擺得又快,想的方法多。

設計理念:通過遊戲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分成作好鋪墊,同時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也有一個課堂調節的作用。

(學生動手分一分)

2、動手分一分

師:分好了嗎? 老師這也有10個回片,我請一個同學來分一分。(請一個學生上台分,一邊分老師一邊記錄)

師:10的分成有這麼多,有沒有好的辦法記住呢?(學生介紹自己的想法)

師:老師也編了一首湊十歌來幫助大家記憶:小朋友,拍拍手,大家一起來唱湊十歌,9湊1,8湊2、7湊3來、6湊4、55湊成一雙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女同學來説一次,讀得真好聽,男同學來讀一讀,記住了嗎?

3、遊戲鞏固

(1)師:其實剛才老師這有10個小球,只要我們記住了10的分了就能猜出來,想玩嗎?好我請一個坐得最棒的小朋友來抽,誰來猜?

(2)對口令

師:我們再玩個對口令的遊戲,你也要把手指伸出來好吧!。(師生對口令)

設計理念:先讓學生玩一玩、猜一猜的遊戲,再讓學生用手中的小珠代替老師的小球,充分動手分一分進行驗證,最後還通過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這不僅將原本枯燥的分合練習形象化、趣味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對數的直覺不斷增強,強化了數感。

(五).學習10的寫法。

1、師:這麼快就記住了,那10該怎樣寫呢?首先觀察10它是由1和0兩個數字組成的,左邊是“1”,右邊是“0”,因此在寫10時要佔兩個“日”字格,在左邊格子裏先寫1,右邊格子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請大家打開書P65也來寫一寫。

2、展示幾個同學生寫的本子,集體再次強調在寫10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九的第1題。

先讓學生自己在數軸上獨立地填好數再交流自己的想法。進一步鞏固學生10以內數的順序。

2.練習九的第2題。

先讓學生説一説在電視上看到的神七發射時的情景,然後模擬從10數到1發佈發射命令,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數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3.學生先獨立完成第3題,然後完整地説一説10的組成。

4、補充練習

圈一圈。

(1)圈出左邊的10個圖形。

(2)從右邊數起給第10個圖上顏色。

通過圈一圈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基數與序數的意義區別。

四、小結

今天大家學得開心嗎?學到了什麼呢?讓學生回憶這一節課所學到了一些內容後老師作小結。

標籤: 教學 一年級 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rj3gw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