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7教學設計方案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7教學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7教學設計方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7教學設計方案

課前透視

“是對非,長對短……”這幾組意思相反的詞語組合在一起,構成了識字7的內容,短短六行話,不僅為學生識字提供了語境,還藴含着對對子的啟蒙教育,真可謂一舉兩得。同時,傳統蒙書的結構以及語言形式的借鑑使得這首對子歌節奏感極強,讀起來韻味十足。良好品質的滲透又不愧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對子已經很熟悉了,他們可以隨口説出幾句好聽的對子,所以對這些好讀好記的對子學生特別感興趣。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挖掘學生的潛能,鍛鍊他們遣詞造句的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增強他們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短、對”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幾組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的意思。

4、有主動積累對子的願望。

5、感受對子這種語言形式的優美,增強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

信息資料

1、圖片、生字卡、小黑板、課件

2、學生蒐集的對子。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對對子。

今天,我們一起做個有趣的遊戲——對對子,比一比看誰接得快,誰的對子美。(如:師:我説“雲對霧”,生接:我説“花對草”。)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對對子、貼詞語等遊戲活動,引導學生在玩中認識生字,在樂中感悟了句子,積累了詞語。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提高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效率。)

2、談話。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評一評自己吧,要是實話實説噢!(學生暢所欲言,揭示本單元主題——我們都有好品質)

導語引入:“你愛勞動,我愛集體,他很誠實。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都是好孩子。”

(利用本單元的導語引入新課——揭示主題——好品質、好孩子,體現了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組織教材”的特點。)

對話平台

自學:

1、藉助拼音自由讀,把字音讀準,把對子讀流暢。

2、同桌互相讀,評一評讀得怎麼樣?

3、把自己讀得不夠好的`字或對子多讀幾遍。

識字:

1、學生讀對子,教師依次貼出如下幾個對子。

是——非長——短虛心——驕傲

熱情——冷淡誠實——虛偽贊——嫌

2、摘掉了所有生字的拼音帽子,你還能讀嗎?讀了上面六組對子,你有什麼發現?(互相提醒注意“誠、實、招”讀翹舌音,“贊”讀平舌音。)

3、同學交流識字方法。

4、鞏固識字。

(1)對對子。

學生用手中的字卡,一生舉起“是”,手拿“非”字的同學立刻舉起字卡,以此類推。

(2)看圖貼詞語。

圖一:兩支鉛筆,一長一短。圖二:兩個小朋友,一個熱情地招待客人,另一個臉上表情很冷淡。

詞卡:長、短、熱情、冷淡。學生看圖,將詞語卡貼在相應圖畫的下面。

寫字: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6個字,引導學生觀察你覺得哪個字難寫。

2、引導學生將字歸類,本節課寫好“冷、淡、情”3個左窄右寬的字。認真觀察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範寫其中的一個字,其餘兩個字學生自主練習。

4、學生描紅、臨寫,並展示寫字成果。

(根據漢字的特點,將字分類指導書寫,有利於學生抓住規律,把握特點,自主寫字。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切不可用多媒體課件代替自己的板書示範。)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導入:

老師把上節課結識的生字朋友藏在了下面句子裏,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小黑板出示句子。

1、媽媽待人很熱情。爸爸待人很冷淡。

2、王曉紅虛心好學,誠實勇敢,贏得了大家的讚揚。

3、我們要向別人學習,用他們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課前復現上節課要求認讀的字,並把這些字編排在句子中,意在讓這些字和孩子們反覆見面,避免了認字多、鞏固率差的弊病,而且這種復現方式完全符合認讀的字的教學要求。即:在課文中認識,換個語言環境還能認識。)

朗讀背誦:

1、和小組同學一起練讀對子,請小組同學為你的表現打分。

2、小組派代表朗讀對子,其他小組評議。

3、師生合作接讀句子,生生自由組合對對子。

4、背誦課文。

感悟:

1、你最喜歡對子中的哪些詞語,用筆畫出來。再讀一讀這些詞語。

2、説説為什麼喜歡這些詞語。

3、選擇你喜歡的詞語練習説話。

練習:

1、我會讀。

2、你還能説出幾個對子嗎?你能像課文那樣編幾句對子歌嗎?

3、把你課外收集的好對子展示給大家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ozqpr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