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永生的眼睛》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永生的眼睛》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分析】

《永生的眼睛》優秀的教學設計範文

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我們擁有她,是多麼幸福,多麼方便,她是無法比擬的財富。當某個人失去生命時,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帶給失明者以光明,那將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呀!這個人的眼睛也將得到永生,這又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呀!本文具有語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鮮明,文章刻畫了讓人難忘的形象: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親;有省悟能力、並付之於行動的我以及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他們熱愛生活、關愛別人的心,讓人尊敬、讓人感動、讓人懷念,讓人學習。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北師大實驗小學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有着較好的家庭背景及家庭教育。但也有一部分孩子比較自私,不懂得關愛別人。我們學校一直堅持搞感恩教育。這正好是一篇滲透德育的好文章,可藉助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來喚醒孩子們的愛心。促使孩子們都來為別人、為社會獻愛心!本校的學生有很好的一個學習習慣,就是查閲資料,特別是上網查閲資料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會通過多種途徑查到相關的信息,豐富課內外知識。本課中,學生對於捐助眼角膜的事情可能瞭解得不多,可以鼓勵大家藉助網上資料獲取相關信息,使之更多地瞭解有關內容,以及捐助的意義,從而對於愛的奉獻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詞:栩栩如生、屢次、況且、簽字、移植、昔日;學習多音字:給。

2、通過多種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句。

3、讀課文,感知語言;初步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名言嗎?誰給大家説一句?老師也喜歡名言,送給大家三句。出示:

毛主席説:有的人死得重於泰山,有的人死得輕於鴻毛。

臧克家説: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文天祥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誰能大聲地給大家讀讀?(生讀)相信你們隨着年齡的增長對這三句名言會有更深入的瞭解。

二、情境入課

前些天,程老師在大寶真情互動的電視節目中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感人的故事。就在去年,34歲的電視台記者阿紅因患癌症去世了,這是阿紅清醒時留下的最後一段寶貴的聲音。出示:

我要把自己這雙眼睛,獻給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讓他們能夠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時留下的最後一封信裏寫道:朋友,雖然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裏延續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護自己的眼睛。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給了一位大學生和一位70多歲的老人。可想而知,這兩位昔日的盲人,重見光明的那一刻,將會多麼興奮。生活將會多麼美好。這樣感人的故事也發生在琳達一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齊讀課題。

三、讀課文,學生字、感知語言

1、自讀:

要求做到不漏讀、不錯讀,不斷句。想辦法處理不認識的字。

2、指名讀:

教師指導朗讀難以讀通的的句子,引導學生正音(給予、摯愛、捐贈、盲童、熱淚盈眶、屢次、遵從、振聾發聵、仍然),注意多音字給的讀音。

3、再讀,邊讀邊畫出生詞:

同桌互相當老師指導對方記憶難以記住的字或是筆畫。

4、指名到黑板上寫生字。

5、共同給生字組詞,並寫到黑板上,看能組幾個詞。(以此擴大詞彙量)

聽寫詞語、同桌校對:栩栩如生、屢次、況且、簽字、移植、昔日。

6、選擇其中的幾個,回想課文內容,説一句或幾句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話。

7、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理解。同時邊思考邊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情境,並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

四、佈置作業

1、查閲有關眼角膜的資料。

2、帶着自己的理解讀課文。

3、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 使學生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

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2、對死後器官捐獻的行為產生敬佩之情。

3、能夠領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小書籤。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

我們昨天已經讀過了課文,誰來説説哪個情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我們穿過時間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個炎熱的夏日。當時琳達只有14歲,母親就不幸去世了,當警官來訪,為了醫院要取用母親的.主動脈瓣膜和角膜而徵求父親的意見時,琳達和爸爸的表現截然不同。快速的找一找相關的句子,用──畫出琳達的表現,浪線畫出父親的表現。把你的感受批註在旁邊。

2、彙報:

指讀琳達的表現。

3、琳達無法抑制自己的痛苦,衝着父親哭喊着,(生接讀)琳達發瘋似的哭喊着,(生接讀)可是父親卻這樣説(生接讀)

4、談感受,指導讀。

5、看似普通的話語,女兒卻感到是振聾發聵的,你怎麼理解振聾發聵?接着學生的回答,問:爸爸的話使琳達受到了哪些觸動?

6、那振聾發聵的話是什麼呢?我們也記住這句話,慢慢的理解、慢慢的體會吧!(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父親那振聾發聵的話語給琳達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也就是從這一刻起父親便開啟了琳達那扇愛的大門──導讀5~7自然段。(生讀父親的話)

2、父親在説這些話的時候流露出了怎樣的心情?指讀。

3、父親曾説過:

如果死後能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那麼死也是有意義的。父親認為捐獻自己的眼睛有什麼意義?能從他的的話中感受到嗎?談讀結合。

4、在談論生與死這個話題的時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兒!我們再來通過朗讀感受一下父親那偉大的心願吧!女、男分讀兩次話。

四、學習並感受驕傲

1、父親想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琳達感到驕傲,事實上不僅是琳達,就連14歲的温迪都為此而感到驕傲。所以在後面的文章當中有一個詞就反覆出現了多次,這個詞就是驕傲。

2、默讀下文,畫出帶有驕傲一詞的句子。帶着自己的理解讀一讀。

3、指讀四處句子──出示句子──集體讀。

4、琳達把父親的話告訴了温迪,温迪被外公的心願深深打動了,此後,她也見證了外公捐獻角膜的動人一幕。她對媽媽説了什麼?温迪為誰感到驕傲呢?為什麼?

這種行為是多麼令人驕傲呀!温迪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着濃濃愛意的家庭裏,耳濡目染,使她為母親、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所以她驕傲的對媽媽説。師生對讀對話。

5、父親獻出的遠非一副角膜。這話是什麼意思?追問:還有什麼?

父親所遺留的仍輝映在温迪的眼睛裏,温迪為此感到驕傲!琳達也為有這樣懂事的女兒感到驕傲。沒想到不幸的事又一次降臨到了這個家庭裏。什麼事?

6、聽説有的同學在讀這部分時滿含着淚花,誰來給大家讀讀文章中的句子?

年幼時失去了母親,中年時失去了父親,兩週後又失去了可愛的小女兒。女兒,這是媽媽唯一的希望呀!琳達再也看不見女兒那碧藍的大眼睛了,再也看不見她那栩栩如生的畫了。這豈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呀!而琳達卻承受住了,她是怎麼做的?我們一起讀一讀!

7、為了別人能夠見到光明,温迪願意像外公、外婆一樣在死後捐獻自己的眼睛,為了別人能見到光明,琳達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時,幫助父親、女兒實現了他們的願望。這是多麼無私的驕傲,多麼偉大的驕傲呀!温迪去世三週後,琳達收到了一封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銀行的一封信。全班同學一起懷着感激之情給琳達讀讀這封信好嗎?

8、琳達一邊看信一邊想,齊讀15自然段。你認為温迪是為誰而驕傲?為了什麼而驕傲?

9、透過那雙閃爍着驕傲光芒的眼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外公曾經説過(帶學生説):如果死後能有助於他人健康的恢復,那麼死也是有意義的。這不僅是温迪的外公、外婆做到了,就連14歲的小温迪也做到了。他們的眼睛仍在世上煥發着生命的光彩。所以説他們的眼睛就是──齊讀課題。

10、你認為這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眼睛嗎?

11、這是愛的永生,是奉獻精神的永生。他們這樣做有助於別人,有助於人類,有助於世界。這是多麼令人驕傲呀!孩子們,再來讀讀課題,相信你們的感受會更深刻。──齊讀(飽含着濃濃的愛意!)再讀課題。

12、你們知道嗎?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得到這樣的眼睛呀!僅我國就有400多萬因角膜病而致盲的人!而目前我國的角膜庫存卻很少,每年只有3千多人能進行角膜移植手術。他們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着。因為他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像琳達一家人一樣願意死後捐獻自己的器官。你們聽説過這樣的事嗎?你們看,他們就是這樣的人。

五、課外延伸,展示資料

(出示圖片)他叫吳翼飛,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大三學生。在大家眼裏,他是一個陽光、善良的大男孩,去年他死於骨癌。他的眼角膜讓四位患者重見光明

(出示圖片)這是吳翼飛生前為角膜捐獻中心所設計的宣傳圖案:它是由無數片美麗的花瓣編織成的一顆美麗的心。它似乎在呼籲着我們獻出一點愛吧,世界將會更美好!此時此刻,相信你們一定會有很多的話想説,把你最想説的一兩句話寫下來,好嗎?──(把想要説的話讀給大家聽)

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這麼小就懂得感動與關愛。這不禁使我想到多年以後,你們當中一定會有人主動捐獻出自己的器官。因為你們已經同琳達一家人一樣深深的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們再來用心的朗讀一次父親那令人振聾發聵的話吧!

六、總結昇華

孩子們,老師把喜歡的3句名言,還有從書中摘錄的爸爸的話製成了小書籤,送給你們。好好收藏起來,好嗎?相信你們隨着年齡的增長,對生命的感悟一定會更深、更透徹。世界上還有各種各樣的人需要我們的幫助。讓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吧!讓我們人與人之間因真情而温暖吧!讓他人因有我們的存在而驕傲吧!

教學反思

《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刻畫了我的父輩為了他人能夠更好的生活,儘自己最大所能來幫助別人延續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貴品德,並藉此來教育我和所有的人。

曾有專家大發感慨:現在我們的一部分語文課都是遊離於文本之外的。文章寫得很美,寫得很有深度,但是我們老師在講課中卻不能夠引領着學生真正的走進文本中去。我想這麼感人的故事我要是講不出感覺來,那就是失敗!於是我用心的感受着,用心的朗讀着,我的淚水一次又一次的奪眶而出,我想到了我的家人,我那温暖的家,如果缺了任何一個人,我們將如何的面對現實?我那慈愛的爸爸,温柔的媽媽,我那疼我愛我的丈夫、活潑可愛的小女兒我不敢想像。而琳達一家人卻對此事是那麼的平靜。他們沒有哭得死去活來,沒有發瘋,而是在失去親人那極度悲痛中還能夠捐贈出器官給別人,並以此為驕傲。這怎能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反思呢?我走進了課文裏,我感動了,我要通過教學,帶着我的學生也同我一樣走進文章當中去,我要讓他們理解、懂得愛的奉獻的真正含義。

雖説是教育,但這是語文課,我們在具體執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離開語言環境進行空洞、抽象的説教,我讓學生讀中感悟,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探究課文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以情為主線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閲讀,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有一定內涵句子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教育並喚醒學生要有愛心,培養一種意識,樹立起對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的關愛。

果真,在老師那濃濃的愛意引導下,在課文中那感人的字裏行間中,學生明白了很多,那凝重的課堂氛圍似乎就是在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入情入境。特別是第13、13自然段的內容,學生讀出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一堂課下來,雖説是情感味很濃,但是我有一種感覺就是講的過多,牽的過多,生成的內容並不多,原因是我的預案設計的過於細緻,走教案成分過重。這節課上得還是不夠大氣。我想今後的教學設計應該是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設計的思路,有張有弛、有收有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dk8y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