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登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

《登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登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登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

《登高》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2.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沈的苦痛與憂思。

學習設想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廣的憂思。

2.情景再現。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再現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過再創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3.加強背誦指導。

4、學以致用,進行詩歌創作練習

教學時數一課時

新課導入:(投影畫面)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吧?

(音樂起)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後。長江邊上的夔州,江流奔湧,秋風蕭瑟,萬木凋零,淒冷的風中,一隻孤鳥在高空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衣衫襤褸,步履蹣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這位老人,曾經豪情萬丈,志在報國,曾經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他無論窮達,都不忘兼濟天下。然而蒼天弄人,他一生數起數落,鬱郁不得志。重陽節,本是登高祈壽家人團聚的節日,而年過半百,滿身疾病,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的他卻面對處在戰亂之中的國家,面對萬里之遙的故鄉,面對漫天飄灑的落葉,面對滾滾翻騰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聲高吟: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滿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是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來欣賞1200多年前他為我們留下的這千古傳唱的著名詩篇《登高》(投影課題)

我們一起隨着音樂再來誦讀一遍!(音樂起)

指導誦讀

學習詩歌重在誦讀,誦讀能更好地領會詩的主旨,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好地鑑賞詩歌。

那麼怎樣才能誦讀得更好呢?(投影誦讀要領)

1、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為心聲。

2、感性的表現: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音樂

為了更好地誦讀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作者,然後具體分析一下這首詩。

誰能介紹一下杜甫的生平經歷?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後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其詩深刻反映社會現實,因此被稱為“詩史”,他亦被稱為“詩聖”。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後可分4個時期。

一、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年(745),杜甫過着“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存20餘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嶽》為代表。

二、天寶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但均無結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困頓和生活的飢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治者的腐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

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後,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於年底到達成都。

四、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曆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並斷續住了五年。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開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間”的生活,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於長沙至岳陽的船上,年58歲。

寫作背景:

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在這種情勢下,他只得繼續“漂泊西南天地間”,在“何日是歸年”的歎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的艱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雲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他為了排遣鬱悶抱病登台。

分析鑑賞:

有人認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麼,它在藝術表現方面有什麼獨到之處?(大家討論)

分析:從藝術表現角度上看,本篇的獨到之處至少有如下兩點:

一是對偶工穩,音調鏗鏘,琅琅上口。全詩八句皆對。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起,對得自然、工整,尾聯兩句的對偶一般兩種看法,一種認為“苦”做甚,極講,詩副詞,與對句的“新”正好相對,“繁”和“霜”是使動用法;一種認為尾聯屬寬對,只“苦恨”與“新停“不對。這種結構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僅符合於美學上的所謂均齊,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

同時詩中又多用雙聲迭字,旋律優美,音節和諧,大大加強了詩的音樂美。如尾聯“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並列結構,在聲調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應一字一頓;“潦倒”“新停”為雙聲迭韻,在聲調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應兩字一頓。“繁霜鬢”對“濁酒杯”,其聲調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着詩的中心——“悲秋”。在寫景之中,又有聲(風聲猿啼聲)有色(沙白渚清),有動(鳥飛葉落)有靜(沙渚),有局部景(首聯),有整體景(頷聯)。而且一三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江景。

在抒情上,頸聯的“萬里”與“百年”又與頷聯的“無邊”與“不盡”相互應,從時空兩處着筆,由異鄉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從白髮日多,因病停杯,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詩的內容上又是互相緊密聯繫的。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中間雖有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複雜的感情,但筆勢卻一氣直下,造成了一個既有變化又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

宋人羅大經評論此詩頸聯曰: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又可見其筆法之凝練。

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誦讀此詩。

指名背誦。

學以致用:

律詩,我們從小至今也學了很多首了,從理論上我們對詩歌的寫法也做了分析指導,那麼下面我們就該牛刀小試一下了吧!

自行創作律詩一首,題目自擬,內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詩的平仄押韻、起承轉合,要求格調清新向上,不做無病呻吟。

佈置作業:

1、背誦《登高》

2、修改自行創作的律詩。

《登高》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詩人杜甫的有關常識。

2.掌握由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技巧。

3.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

一、導入

師:由登高而想起:(留待學生補充)

節日寄情:九月九重陽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登高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

二、初讀詩歌,讀通文句

1、自由朗讀詩歌兩遍。

2、關注詩歌內容理解。

師:你從詩歌讀到了什麼?自由講述自己理解。不限制首頸頷尾聯,不要怕錯,説出自己真實理解,這樣我們才能一起去關注如何更有效讀懂詩歌並做好相關試題。

學生自主講述自己的理解,可對別人的理解加以補充,也可以談自己的看法。

3、嘗試用現代的文字講述詩歌內容。

提示:把詩歌幻化成畫面,並把畫面連串起來,適當合情合理添加內容。

1200多年前,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後。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地向前衝擊。淒冷的風中,有幾隻孤鳥在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老人踽踽獨行,朝山上走來。他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步履蹣跚。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湧上心頭

4、齊讀詩歌,鞏固詩歌內容認知。

三、深入悟讀,讀懂文句

1、知人論世,深入理解。

師:我有這樣一個觀點,不知大家是否贊同?即,要想讀好一首詩或一篇文章,你需要把你自己當成作者,化身為其人,就當這首詩或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寫的,否則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認知,感覺詩歌內容與我沒有任何關係,就難以領會其中的意藴內涵。

我認為理解詩歌是必要的,不能停留表面讀通。注意,所謂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書:理性地把握)這應是誦讀賞析詩歌的一個前提。

我在讀這首詩時就真是這樣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個老病孤獨的杜甫。我就站在長江邊上,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登高望遠,懷想

①教師範讀:(朗誦)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②學生體驗性自由朗讀。

③進一步推動理解文本。

教師:詩人登高,懷想了什麼呢?

學生結合初讀文本收穫回答。

提示:懷念家鄉,思念親人,牽掛祖國,同時更淒涼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這一輩子。

師: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我們常説一句話,叫做文如(文如其人)言為(言為心聲)

④加深讀悟作者的心境。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關注本文寫作背景。

解題:此詩是作者在代宗大曆二年(767)九月重陽節登高時所作。當時杜甫身居夔州,已經五十六歲,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鬱憂憤,致使詩人身患重病。重陽登高無心遊賞,觸景傷懷,抒發了自己的內心的感慨。

提示理解:

①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作客是客居他鄉的意思。漂泊他鄉、流浪他鄉的意思。登台,是九九重陽節的一種習俗。為什麼登台?是為了祈求長壽。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常作客,不斷在外面,遠離家鄉,心中眷念着家鄉;百年多病,深感自己老病孤獨,孤苦伶仃,形單影隻,無所依傍。

②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艱難苦恨繁霜鬢杜甫想為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為國家出力了。杜甫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③小結:杜甫這裏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二者都有。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我特別強調杜甫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

⑤學生齊讀文本,加深理解認知。

2、賞析詩歌意境。

①關注詩歌意境(氛圍)創設

教師: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不自覺的把語調低沉、憂傷(悽楚,悲涼,悲傷,憂傷,痛苦,孤獨),為何這樣做呢?同樣是寫秋,毛主席《沁園春長沙》我們當時怎麼讀的?

(回顧朗誦部分句子,如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可以指名學生朗誦。)

教師:暗示,同學們在不自覺中接受了詩歌的一些字句的暗示,不自覺中啟動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覺中調動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進入了杜甫的語言所設定的特定情境。(板書:不自覺 暗示)

如果説對詩歌情感心境的理解是理性的,那麼這種暗示就是

生:感性的。

師:感性的表現。(板書:感性的表現)

這是一篇飽藴情感的文學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現;要做到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現。我們就以這兩條為準則進入到這首詩中去。

②賞析詩歌意境創設的詩句

師:哪幾聯是感性的描寫?

生:首聯、頷聯。

師:再讀詩歌,關注詩歌感性的描寫文字內容。

學生反覆自由讀,然後講述對這些詩句的理解。

如選用的景物及描寫的特點: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

教師:這些感性文字各給人什麼感覺?設身處地想想。

A: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先是身體的,再是心靈的)。

B: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C: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D:飛鳥,想象一下,應該是一種什麼處境的鳥?

提示理解:(我想,應該是一隻找不到食物的鳥。因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隻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我覺得,這是一隻跟鳥羣失散的鳥。要敢於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詩給我們留下的空白。總之,這是不是一隻歡樂的鳥呢?不是,總之這是一隻孤獨痛苦的鳥。)

師: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想象成一隻歡樂的呢?而且大家為什麼都有認為是一隻,而不是多隻?

提示理解:我們根據杜甫的此時此刻的處境去想象的。此時杜甫孤單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比較理解:毛主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鷹擊長空詩人王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鳥鳴山更幽。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提示:毛主席筆下的鳥是充滿活力和朝氣的鳥,因為毛主席當時正處在立志改造中國的青年時期;王維筆下的鳥是悠閒自在的鳥,王維特別嚮往幽靜的大自然。那鷹與鳥就是毛主席和王維的化身了。

③頷聯景物描寫賞析

落木、長江。

學生講,教師引導。

提示:由落木蕭蕭,我們想到什麼?由樹及人,還是要聯繫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想。我想,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暫。

如果説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麼,不盡長江呢?應該是時間的無窮;是歷史長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歷史和時間越悠久,個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

悟讀:那麼,這兩句應該怎樣朗誦?你就是杜甫,面對蕭蕭落木,你應該是什麼心情?讀這句你應該想什麼?你心裏的潛台詞是什麼?

提示:我心裏想--我老了;我怎麼這麼快、轉眼間就老了呢?沉鬱。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怎麼樣?無可奈何與一種宏大氣勢。有無可奈何。但同時,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説,他僅僅是無可奈何嗎?難道他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嗎?他是不是想違背自然規律而祈求長生不老呢?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

④師生共讀。

⑤小結感性描寫內容。

教師:從畫面上,首聯和頷聯有何不同?

學生:首聯是一個一個局部景的連綴,頷聯就是一個整體的大景。

四、總結登高詩歌一般特徵。

①學生自由講述總結。

②教師加以引導。

提示:登高見景,關注景物感性的描寫,鋪設環境氛圍,為情感抒發奠定基調。情感抒發往往觸景生情或情融於景,知人論世。

《登高》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培養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感受詩人情感

2.掌握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規範答題思維習慣的養成

二、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掌握詩歌朗讀基本方法朗讀吟誦,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廣的憂思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欣賞大自然的美

2.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愛國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詩人情感、品味詩歌的意境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再現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過再創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由於作者生活年代與我們今天相距甚遠,教學難點當定位在對作者隱晦複雜情感的把握上

【教學步驟】

 一、 新課導入:

中國的傳統節,有哪些?分別有些什麼習俗?(激發學生的思維,逐漸縮小到重陽節)大家知道重陽節,古人有什麼活動嗎?引出課題

板書課題

二、 知人論世話形象

1.印象杜甫

提問 你眼中的杜甫是個怎樣的人?(首先讓課堂動起來)

結合高考題型中,關於詩歌鑑賞的第一步,是“三看”(看題目、看作者、看註釋),初步瞭解詩歌大意

梁啟超曾寫過一篇文章《情聖杜甫》

思考: 詩聖?情聖?

課件展示【寫作背景】

杜甫一生,多災多難他身逢戰亂,顛沛流離,尤其是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時為止,是他長達11年的西南漂泊時期,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3年後他就病逝於漂泊湘江的船上

2.誦讀全詩,體會感情基調

提問 這首詩我們讀過以後,情感基調該怎樣把握呢?

大家朗讀之後,對這首詩的整體感受是什麼?

三、 緣景明情析手法

思考 如果我們剛才已經初步把握了這首詩的情感基調,那麼情字何依?情景交融,融在何處?

鏈接:詩歌鑑賞中分析意境題型的答題步驟

賞析意象,感受意境(引導學生對首聯和頷聯的解讀以及規範答題習慣的養成)

 四、 移情入境悟詩情

1.提問 究竟是怎樣的原因讓詩人如此的“悲”(哀)呢?詩中哪些地方集中寫了詩人的內心和現狀?

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賞析頸聯和尾聯

2.討論:課後練習羅大經對頸聯的解讀 (重點扣住“常”“獨”字眼來咀嚼)

五、 吟詠詩句賞韻律

1.對仗工穩,音調鏗鏘

全詩四聯均用對仗,而且首聯中一句話還自相對偶,結構上井然有序,

2.體會杜甫詩風沉鬱頓挫

提示 沉鬱,不是壓抑、鬱悶,而是內容上的厚重,頓挫,是指韻律

六、 課堂小結

聽一段曲,讀一首詩,看一個人,都需要用心!用心靈去碰撞心靈,才會擦出共鳴的火花!今天,我們用心地運用多種方法,去觸碰了千年以前的那顆滾燙的心靈,帶給我們無窮的沉思與強烈的震撼!

七、 佈置練習

比較閲讀《望嶽》和《登高》的情感異同

標籤: 登高 通用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3nzrm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