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3篇)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3篇)

木蘭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反覆誦讀,並背誦全詩;體會本文排比、誇張、對偶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敍事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複述等方式,體會詩歌情節曲折,富於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認識木蘭的形象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2、體會課文的語言特色3、重要文言詞語的積累4、體會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問:同學們都知道“巾幗不讓鬚眉”這句古語吧,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學生思考並舉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等)

是啊,我國古代確有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千百年來,她已成為了家喻户曉的巾幗英雄形象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可同學們卻不一定知道這個故事來自於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學習這首詩

二、背景解題,認識時代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樂府是古代掌管音樂的機構,後人把這個機構所採集的詩歌都稱為“樂府”《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合稱文學史上的“樂府雙璧”

三、詩歌誦讀初步感知

1、教師帶表情範讀讓學生邊聽邊勾劃出不認識的字,並注意教師朗誦時節奏的變化

2、解決生字詞教師重點強調:

機抒:zhù(織布梭子)可汗:kèhán鞍韉:ānjiān(馬鞍下的墊子)轡頭:pèi(韁繩)

燕山:yān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胡騎:jì(戰馬)戎機:róng(軍事)

著我舊時裳:zhuó(穿)紅粧:zhuāng(裝飾,打扮))傍地:bàng(臨近,此處引申為貼着)

3、請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情感

4、學生齊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走近木蘭

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初步理解,複述木蘭故事

2、《木蘭詩》按什麼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的?

時間順序

3、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與結構教師板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填空:

理清情節:

木蘭停機(歎息)——決心(替父從軍)——從軍(準備)奔赴(戰場)——十年(征戰)拒賞(厚祿)——與親人(團聚)

五、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1、人物賞析: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學生四人一小組分組討論、探究

(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勤勞孝順

(2)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願”――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慨

(4)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總之,木蘭形象特點: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2、品讀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①渲染戰前緊張氣氛,表明戰事緊迫②表現木蘭準備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樂府詩常用的一種鋪陳寫法

(2)第4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麼情操?

運用誇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嚮往和平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5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渲染了木蘭一家人團聚、歡樂的氣氛,表現了木蘭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結尾附文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對木蘭的讚美再一次表現木蘭的機智謹慎

(5)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嚮往

3、詳略分析:

(1)這首詩在敍事的詳略上有什麼特點?

從軍緣由――詳寫出徵前準備――詳寫出徵中的思親心理--詳寫,詳寫女兒情態

關山飛度,征戰沙場――略寫,略寫英雄氣慨凱旋辭官――詳寫

家人迎接――詳寫木蘭改裝――詳寫

(2)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

(在內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豐富木蘭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在結構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總之,詩歌對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一般的就略寫

六、體驗反思

1、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説説替父從軍的前前後後的心理活動

2、假如“我”就是木蘭姑娘(請發揮合理的想像),説説自己的戰鬥生活

七、課堂小結

1、把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兩個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稱的排列在一起,表達相似、相反或相關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對偶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2、學生查閲資料,列舉我國曆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並作比較

——例: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孃,扈三娘等劉胡蘭、秋瑾

木蘭詩教學設計2

【學生分析】

在中國,花木蘭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傳奇人物。學生可能大多瞭解她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可是這樣的一位勇敢剛強的女英雄,她也有着豐富的內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樣,愛美,愛她的親人,愛樸素平淡的生活。所以,學習《木蘭詩》,就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刻畫出來的。

【教學建議】

1、這首敍事詩字面意義淺顯,可引導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生字詞句、理清故事情節。

2、《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傑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種藝術手法如鋪排、互文、對偶等對烘托氣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着重要作用。要引導學生領會這一點。

3、體會本詩的選材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責任感。

5、指導朗誦,爭取當堂背誦。

建議一課時完成。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花木蘭的故事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個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性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木蘭詩》,在這個傳奇的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瞭解故事情節

1、指導學生分組合作,疏通文意。學生質疑,教師點撥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

2、瞭解故事情節。

學生討論空白處填寫恰當詞語:

木蘭停機()──決心()──從軍()──奔赴()──十年()──拒賞()──與親人()

明確:歎息、出征、準備、沙場、征戰、辭官、團聚

三、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討論:

1、木蘭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詩中哪些描寫刻畫了她這一形象?

兩處:

⑴“萬里赴戎機,關山度如飛。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

⑵“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前者烘托渲染了軍旅生活的艱苦與慘烈,從正面塑造了一個勇敢剛強的戰士形象。後者通過寫天子的賞賜之多,側面表現出木蘭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女英雄。

2、木蘭既是一位傳奇英雄,又是一個普通的女性。詩中哪些細節描寫表現了她的女性心理?

⑴停機歎息時的心理描寫:既為家裏着想(父親年齡大了,弟弟還小),又為國家大計着想(保家衞國是子民的責任)這種焦慮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⑵遠征沙場時的思鄉心理的描寫。遠在邊塞的木蘭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觸景生情,想起家中慈愛的雙親,想起家的温暖。

⑶辭官還家後“著我舊時裳”和“對鏡貼花黃”的行為描寫。木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還原成“女兒身”,從她“開、坐、脱、著、理、貼”一系列歡快的動作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木蘭一顆愛美、愛生活的心。

3、你認為詩中刻畫她英雄形象的筆墨多一些還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的形象寫得多一些?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明確:詩中既寫出了她的英雄氣,更寫出了她的兒女情。正是這樣一位柔弱女子在國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艱惡的沙場,在戰爭中屢建奇功,這樣的奇女子怎麼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這樣選材更有利於刻畫一個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

4、讀完此詩,你覺得我們應向木蘭學習哪些精神品質?

略。

四、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指導過程中串入對本詩修辭手法的簡要講解。

〖教學反饋〗

1、解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

⑴惟聞女歎息()

⑵問女何所憶()

⑶願為市鞍馬()

⑷萬里赴戎機()

⑸策勛十二轉()

⑹安能辨我是雄雌()

2、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⑴《木蘭詩》出自我國南北朝時期一首著名的五言抒情詩,它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⑵“歸來見天子”段,突出了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質。()

⑶“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幾句作為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是恢復女郎裝束的木蘭見夥伴的喜劇性的場面。()

⑷《木蘭詩》全詩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嚮往。()

3、用原文填空:

①旦辭爺孃去,________,不聞爺孃喚女聲,________。旦辭黃河去,________,不聞爺孃喚女怕,________。

②策勛十二轉,________。

③________,對鏡貼花黃。

④文中描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撲朔迷離”一成語是由該詩中“________,”得出,現常用來比喻________。

4、請從課文中再找出一句與例句使用修辭方法相同的句子。

例⑴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例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例⑶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例⑷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5、問答題:

①木蘭替父出征的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②“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這句表達了木蘭怎樣的心情?

③寫出“開我東閣門,……對鏡貼花黃”一段中所用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上的作用?

④你認為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

木蘭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並背誦全詩。

2.複述表演,並領會其情節曲折,富於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3.人物賞析,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衞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4.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敍事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並領會課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2.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3.重要文言詞語的積累。

【學情分析】

讓學生了解北朝民歌的特點,並掌握一定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裏,婦女被三從四德(三從:女子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許多封建禮教束縛着。(鼓動學生情緒)現在婦女在社會及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呀?(多數學生會根據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給予肯定回答)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唱出了所有女性的心聲:“誰説女子不如男”。是否有同學知道這是唱的哪位巾幗英雄啊?

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木蘭詩》。主人公花木蘭是一個凝聚了千年傳説情感豐富的巾幗英雄形象,甚至已成為一種文化。(放映演示課件:木蘭像、木蘭祠、豫劇、京劇……)

簡介如下:自漢代起民間開始修建木蘭祠。每年四月初八木蘭生日致祭。歷經各代,香火不絕。祠祀木蘭像的廟宇遍佈神州。較為著名的有:河南虞城木蘭祠、安徽亳州木蘭祠、河北完縣木蘭祠、湖北黃陂木蘭祠、陝西延安萬花山木蘭祠。梅派大師梅蘭芳主演的京劇《花木蘭》,突出了愛國主義思想,藝術成就極高。美國迪斯尼公司還將花木蘭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中國郵政2000年還發行了《木蘭從軍》郵票。而這眾多的木蘭文化都起源於我們將要學習的這首南北朝民歌《木蘭詩》。眾多的創作者都是研讀了《木蘭詩》獲得了靈感,形成了一套有體系的木蘭文化。

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一形象家喻户曉,深受人們喜愛,現在大家就和我一起到《木蘭詩》這個千古流傳代父從軍的故事中,去感受這個奇女子的傳奇人生

二、誦讀

1.學生自由誦讀。

2.正音並理解詞義。(用多媒體展示)

軍帖機杼轡頭戎機鞍韉金柝策勛可汗扶將撲朔迷離帖花黃

3.多媒體MP3或FLASH朗讀欣賞。

4.學生朗讀。同學品評,老師適當點撥。(附朗讀建議,僅供教師參考)

(1)第一、二自然段是情節的開端,可以讀得平緩些。木蘭替父從軍表現了憂國思家之情,要讀得深沉些,至“願為”兩句轉為堅定。

(2)第三自然段第1節寫出發前的準備,節奏要加快,力求突出木蘭揚鞭策馬的英雄形象;第2、3節要用抒情的語氣讀,節奏變慢,應注意的是既要抒發主人公的思親之情,也要表現她的戰鬥豪情。

(3)第四自然段基調是悲壯,讀時要兩句作一氣讀,速度要更慢——十年艱苦作戰的種種經歷俱在其中。

(4)第五自然段前一節當由莊嚴轉為熱烈,節奏可稍稍加快;後一節是正義所在,要放慢節奏,讀得親切、和悦、樸實,使前後形成對比的'色調,力求突出木蘭的英雄本色。

(5)第六自然段的基調是熱烈歡快,但節奏有變化。第1節節奏最快,要極力渲染喜慶的氣氛;第2節節奏放慢,要表現木蘭恢復女兒裝的輕鬆、喜悦的心情,末句應輕讀,為高潮蓄勢;第3節再加快節奏,着力表現夥伴的驚奇感。

(6)第七自然段是歌者的讚辭,最後一句慢讀,使有餘韻。

5.全體同學分成兩組輪讀。

三、整體感知

通過反覆誦讀,讓同學們小組討論,疏通文義。

要求以“木蘭”句式來概括每節內容。(允許填四個字)

四、討論探究

1.結合課後練習質疑,怎樣理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這兩句詩按字面解釋是:將軍經歷千百次的戰鬥死去,壯士從軍十年凱旋。其實,“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和“十年歸”,意義上是合指的、兼顧的。

這兩句詩的意思應該是“將軍、壯士百戰死,十年歸”。這是一種修辭方法,稱做“互文”。這種修辭是上下文各有交錯省略而互相補充。如:柳宗元《捕蛇者説》中“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是到處叫嚷,到處騷擾。又如:王昌齡《出塞》中“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隘。請同學找出文中其他運用互文手法的語句。(明確: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本文還運用哪些修辭方法?

復沓:“問女”兩句,“女亦”兩句。

頂真: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門見火伴,火伴皆驚忙。

誇張: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排比:東市……西市……南市……北市……

對偶:唐以前的對偶要求不嚴格,對仗不工整。“阿爺”兩句,“開我”兩句,“脱我”兩句,“雄兔”兩句,皆不工整;而第四段六句兩兩為偶極為工整(懷疑是唐人所加)。

(建議教師對這些修辭可根據時間彈性講解,也可結合修辭點一下民歌特色。)

2.請同學們以“木蘭是一個的人”來評價花木蘭。(參照板書)引導同學分析木蘭形象。

當户紡織説明她“勤勞”;停機歎息不是為自己的婚嫁又説明她“淳樸善良”;替父從軍,毅然抉擇更説明她“剛毅”;“木蘭不用尚書郎”,可見其“不慕榮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足見其“謹慎”“機智”。作為一個女子在那樣一個封建年代卻能“忠孝兩全”,也是對世人一種激勵。那麼我們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又受到了哪些啟發呢?

3.結合課文內容探究敍事的詳略。

本文敍述部分,戰爭前準備和戰爭後的辭官返鄉均為詳寫,征戰沙場為略寫。“

征戰沙場”這一段僅用了30個字交代了“征途遙遠”“生活艱苦”“戰爭殘酷”“戰時長久”。而對十年戰爭生活是如何度過的卻不詳細交代。這是全詩最為凝練的部分,音節鏗鏘,有唐律之風。

那麼如何確定詳略呢?根據中心(主題)確定詳略。處於主要地位,突出中心的要詳寫;處於次要地位,服務於中心的要略寫;與中心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就不寫。

既然這樣,我們不妨採用逆向思維,通過詳略看主題。

剛才,我們已經學習到《木蘭詩》略寫了木蘭征戰的過程,而詳寫了征戰前的準備、征戰後的榮歸、團聚等幾個場面。從這些我們可以推測出作者想要表現怎樣的主題呢?

點撥:注意本文出處是《樂府詩集》,樂府詩實際是民歌,真正的作者是勞動人民。戰爭的受害者往往就是勞動人民。(可聯想到張養浩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明確:詩文略寫了戰爭場面正是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戰爭的否定,體現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和平生活的追求。這正是本詩的主題。

五、質疑

“質疑”可結合學生自由提問,教師再把握補充。

1.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明確:渲染戰前準備的緊張氣氛,暗示戰事緊迫,體現出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這是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

2.分別在六七段中找出沿用至今的成語。

磨刀霍霍:本文是指為迎接親人歸來而準備殺豬宰羊。後常用來形容準備動手殺人或發動戰爭。

撲朔迷離:本文是指兔前後腳不齊的動作和張望不定的眼神。後來形容事物錯綜複雜,不易看清真相。

六、教師小結

《木蘭詩》是一首富有傳奇色彩的北方民歌。它敍事生動,詳略得當,情節曲折,語言優美,千百年來流傳不衰。木蘭的英雄形象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七、課堂鞏固

1.木蘭既是一個奇女子,又是一個普通人。她“奇”在哪裏呢?又怎見她“普通”呢?(結合板書回答)

2.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這首詩都敍述了什麼事?(多媒體鏈接回板書)

3.看看哪些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語段當堂背誦下來。

八、課外拓展

《木蘭詩》與我國最早的敍事詩《孔雀東南飛》並稱為古代敍事詩雙璧。找同學講述《孔雀東南飛》的情節。(鏈接多媒體展示)

九、佈置作業

1.熟練背誦全詩。

2.把課文編成故事講給別人聽,鍛鍊語言的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標籤: 木蘭 教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37n7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