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藍色的多瑙河》教學設計

《藍色的多瑙河》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藍色的多瑙河》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藍色的多瑙河》教學設計

《藍色的多瑙河》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音樂欣賞:

管絃樂曲《藍色的多瑙河》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本曲,使學生初步樂曲的創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什麼是圓舞曲等音樂常識。

2、通過欣賞本曲,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欣賞樂曲的同時展開一定的聯想。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 教師先彈奏一首圓舞曲類型的小樂曲,結束後提問:a剛才老師彈奏的歌曲每小節有幾拍?b如果將這樣的樂曲拿來伴舞也就是説將他看作一首舞曲的話,那它應該是一首四拍子的舞曲呢?還是一首三拍子的舞曲?

總結:其實三拍子的舞曲有它自己專用的名詞:圓舞曲也叫華樂茲(waltz)板書:圓舞曲是起源於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曲。17、18世紀流行於維也納宮廷,19世紀起風行於歐洲各國,她的特點一般為節奏明快,旋律流暢速度為小快板。我們今天這節課的主要任務也是欣賞一首世界聞名的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在欣賞樂曲的同時,我將同大家一起領略多瑙河上美妙的異域風情。

板書:

標題,作者

2、作者生平

在以前的音樂欣賞課上,我和同學們講過,如果要較好的欣賞了解一部音樂作品,如果條件的話,最好能瞭解一下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同樣為了能讓我們更好的欣賞這部作品,我也找了一些關於這首圓舞曲的作者和創作背景的資料,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他們。首先是這首圓舞曲的作者生平。板書:作者生平。約翰。施特勞期[Johann Strauss]奧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兼指揮家。於1825年10月25日生於維也納一個音樂家的家庭裏。父親老約翰。施特勞斯是維也納舞蹈音樂作曲家之一,他自己組織樂隊,在國內外宮廷舞會、公園演奏,頗負盛名。老約翰原想培養自己的兒子當銀行職員,但小約翰卻覺得自己非常喜歡音樂,所以他就跟他父親樂隊的隊長學小提琴,又跟一位捷克的作曲家學習作曲。在他十九歲的時候他就有了自己的一個十五人的樂隊當眾表演他自己的作品,同他父親的樂隊分庭抗禮了。1849年,他的父親去世後,他便負責領導他父親的樂隊,從此,他不斷地創作樂曲,拉小提琴以及指揮自己的樂隊,接受國內外無數次的定期邀請到處巡迴演出。他演出活動的活動的最高潮,是在1872年到美國的訪問,據説他在波士頓指揮十四場音樂會演出,音樂會在特地建造的大廈舉行,可以容納十萬個聽眾,而演奏者竟有二萬人之多,為此,安排了一百名指揮給他當助手,盛況確實可謂空前。

《藍色的多瑙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體會音樂表現要素在塑造音樂形象、表現音樂情緒中的作用。

2、在聽辨、思考、交流探討的過程中,感受、體會維也納圓舞曲的風格,理解樂曲的精神內涵。

教學重點

理解樂曲內涵

教學難點

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音樂心情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局部聽賞,初步感受

1、聽賞樂曲序奏和第一個小圓舞曲,同時按組別完成不同的思考題:

(1)樂曲節拍及速度、力度;

(2)樂器及演奏形式;

(3)旋律線走向、調式及風格;

(4)樂曲情緒或音樂形象。

2、各組依次回答聽辯的問題。

3、教師點評

二、整體欣賞,進一步理解

1、點題並介紹作者及創作背景(略)

2、“圓舞曲”體裁及樂曲結構講解。(“圓舞曲”又譯“華爾茲”,是一種流傳極廣、種類繁多的三拍子舞曲,其節奏輕快,旋律流暢。維也納圓舞曲源於奧地利北部和德國南部的民間舞蹈邊德勒舞的音樂,由序奏部、組成主體部的三到五首小圓舞曲和結束部組成。主體部的各個圓舞曲被依次樂為“第一圓舞曲”、“第二圓舞曲”……在每個小圓舞曲裏都有各不相同的兩個主要旋律,一剛一柔,一呼一應,像是一對性別不同的舞伴。《藍色的多瑙河》圓舞曲就是由序奏部、組成主體部的五首小圓舞曲和結束部組成的,每個旋律都十分精美,各具光彩,有的穩健,有的活潑,有的豪放,有的抒情,有的寧靜柔和,有的熱烈輝煌,當一個個小圓舞曲連續演奏時,就好像一串閃閃發光的鑽石。)

板書:

序奏部 (一)(二)(三)(四)(五) 結束部

3、小圓舞曲片段譜例分析、視唱。

(1)圓舞曲(二)略

(連續的隔兩拍一休止,隔兩拍一休止,繼而六度大跳成一個上揚寬廣的旋律,讓人自然聯想起圓舞曲一步兩頓,左蕩、右蕩一轉圈的舞蹈形象。)

(2)圓舞曲(五)略

(連續級進上行後又附點五度下行,給人以流暢、深情之感受,像是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歌唱。)

4、完整欣賞全曲。同時學生思考:

(1)在各個小圓舞曲的`銜接上,作者用了哪些音樂表現手段?(如節奏漸疏,力度漸弱,速度漸慢,轉調,改變主奏樂器等等。)

(2)作者在塑造小圓舞曲中的沒音樂形象對採用了什麼音樂表現手段?(如利用不同性質的旋律、不同類別的樂器等。)

(3)序奏與尾聲有何聯繫與區別?(尾聲是序奏的變化再現,首尾呈上行走向的旋律,充滿生機,奮發上進,而尾聲奮進、歡樂的情緒,比序奏來得熱烈、輝煌。)

5、學生髮言,教師點評補充。

三、作品簡評,提高鞏固

1、學生思考討論。

(1)1876年的普奧戰爭,作為戰敗國的奧地利,空氣沉悶,國民心情憂鬱,而《藍色的多瑙河》是那樣的歡快激昂,充滿生機。試想作者的創作意圖何在呢?

(2)試分析作品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

2、學生回答,教師點評補充

(1)創作意圖:喚起民眾,振作精神,為追求自由、和平而舞蹈、放歌。

(2)藝術價值:旋律優美,風格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是維也納圓舞曲的典範,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認同與喜愛。

(3)社會價值:被奧地利人民稱之為“第二國歌”;維也納公園裏有作者約翰。施特勞斯極其豪華的銅像;國際50週年和平紀念音樂節中,作者曾指揮近兩千人的樂隊、近兩萬人的合唱團演出過《藍色的多瑙河》,這樣的演出盛況,在西歐音樂史是罕見的。

四、復聽全曲,並讓學生隨着圓舞曲的節拍,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音樂心情的體驗。

根據特長學生可自由組合成若干組合。(有舞蹈基礎的可成對成雙翩翩起舞,節拍感強的同學可隨着音樂劃出樂曲的節拍,對樂器較熟悉的可模仿正在進行的樂器的演奏動作,對色彩敏感的同學也可用色塊畫畫,擅長朗誦的同學可即興配樂朗誦卡爾。貝克讚美多瑙河的詩歌,對節奏感受興趣的同學可即興編配節奏等等。)

1、分組討論表演方式。

2、各組按小圓舞曲的順序依次進行交流表演。

五、課堂小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03voy7.html
專題